《微言》记忆中的拜年

今天是农历庚子年正十六,俗称“小初一”,是豫南地区嫁出去的女孩回娘家的“法定日子”。今年的春节不一样,这些年的“拜年”民俗也在变化着……

农夫不是民俗专家,没有去考证“拜年”始于何时。但是,农夫觉得“拜年”是值得也必须值得记忆的。

小时候,拜年是一种向往,是一种期待,是一种享受。“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小孩过年,盼的是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看好看的,最快乐的还是拜年!农夫小时候,年味是浓的,浓的多少年也挥之不去。那时候,人穷啊,却家家都筹办着“浓浓的丰厚的年货”,这种丰厚是相对的,是倾一年之财力攒的。那时候,都是大家人口,母亲和长姐负责为家人每人做一双新布鞋,千层底,松紧口(农夫直到参加工作还有幸穿上这种鞋),为每人置办一身像样的外套。父亲和长兄负责过年年货的筹办,包括院内外卫生、春联、开年农资的筹办…小孩们在嚷嚷着“买点炮”中盼来了过年。

除夕,当然是大人守岁的。小孩们年初一一大早是不等父母喊起床的,早早的吃的饺子(往年农村初三之前是不煮生米的),结伴开始在湾里(本村民组)拜年去了。一家又一家,重复着大人教的“拜年话”(吉祥语),换得糖果、花生、瓜子、甘蔗、小苹果等,五服内家庭条件好的,还可以得到一个染成红色的熟鸡蛋,名曰“元宝”。对小孩子来说,拜年恐怕是最“原生态”的广播祝福吧,那时候,各家大人叫着同湾里小孩的小名,小伙伴间嬉戏的相互喊着外号。初一这一天,幸福和欢乐充满、弥漫着整个小村庄。

拜年,才刚刚开始。“初一初二拜户族,初三初四拜舅舅”。拜年有“先拜”与“回拜”之称的。(那时候,你去拜年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拜,俗称“断亲”,这门亲戚就不过走了)。和大人一起外出拜年是一种快乐的事,哪怕地走十里乃至五十里,全不是事儿,到亲戚家,照例是“烧茶”,简单点的,泡点豆米散子茶(比现在的方便面亲切),下一碗糍粑。贵客是要打几个鸡蛋的,或者煮一碗饺子。然后,才是正餐,七碟八碗,凉热搭配。晚上,会有下一个亲戚家来“叫饭”的,离家远的,当天是不返回的,大人们围坐火盆旁,问长问短,问东问西,大概是最真实的“把酒话桑麻”吧。

相邻的村庄间相互拜年才是盛事。大概初十开始吧,各湾(村庄)都开始准备“串村拜年”节目。农夫老家的节目是“玩狮子”,相传起于请末,有十几个“故事”(节目内容),有“喊彩头”的传承人,村里代代相传,有锣鼓响钗,有狮头狮尾,有领舞,有喊彩,有“应声”(喊彩后附和),这样操练大概两三个晚上,大概正月十二晚上开始到邻村“狮子拜年”了,走在路上,敲着“行进调”,到邻村口,照例会有鞭炮迎接的,这也是有讲究的,东进西出,一家不能隔,一般家庭演一个故事,喊一段彩头,“个别有面的户”会连续放炮“邀请”多演节目的,自然也少不了“封子”。我还记得我们村的狮子故事里有“鹞子翻身”、“蟒蛇吐信”、“四拜财神”、“顶天立地”等。这些,也仅仅是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了……

大概是分田到户后的第一个春节吧,“公社”(现在叫乡)里组织文艺汇演,全乡的狮子、旱船等到乡政府所在地表演,那次表演,摔伤了一名狮子后座(抱狮头狮尾二人摘封子),此后,看“玩狮子”成了农夫的记忆。

拜年,也是发展的。慢慢的,由匆匆的“当时即返”,到电话,到短信,到微信,到“没有了年味”。农夫想说: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文化,是民族之根。拜年,是春节最有味的那道菜,拜年是祝福是问候,更是团聚、是亲情的“回顾”。今年的春节不一样,拜年,更不一样!相信,有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体制,有全民的众志成城,待到山花烂漫、春光融融,我们会在春色里聚会拜年!

(谨以此文与战斗在一线的朋友们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