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記:有人喜歡在教堂的鐘聲下工作我卻喜歡在地獄的門口救人

今天的心情很低落,還有點傷感,或許是昨晚沒有睡好,或許是連日來抗疫太過疲憊,或許是春天的陽光不夠明媚……我知道,這都是藉口。真正的原因是,疫情籠罩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上,我的同仁和朋友也要奔赴一線抗戰了。我的心跟隨她們一起前往了。

奔赴疫情最前線,我的同事都在踴躍報名中。明天,張豔將要面臨三天三夜不落地的“保駕護航”之旅,往西安押送“特殊人”,我知道,這是神聖的使命之旅。

可是………

沒有可是,我們都在等你平安歸來。

仇跳紅,我的好朋友,和另外兩位同仁,明天將要迎接五天五夜的“隔離”,去親密接觸者集中地監測,這是一場充滿變數的未知旅程。

抗疫日記:有人喜歡在教堂的鐘聲下工作我卻喜歡在地獄的門口救人

她說道:“誰都是兒與女,誰都是夫與妻,誰都是父與母,誰都是小家的頂樑柱。可是舉國上下,停工停產停業,一個目標一個任務抗新冠。護衛人民的生命,是我們醫護人員的初心與使命。接好棒,繼續跑!勇氣,熱愛、赤誠、善良,無私、奉獻,這些人性中最璀璨的部分,因為災難而集中地匯聚和綻放。讓我們變成黑暗中的那盞明燈,冬日裡的那把火,過河時的那座橋,生病時的那粒藥,風雨中的那把傘。盡心盡力,毫無怨言,奔赴一線。人習慣把自己的生活分成感情與行動兩部分,人們並不缺乏同情心和憐憫心,要把這份感情化為行動。要行動一定有犧牲。此刻我想起一首詩,共勉:有人喜歡,在教堂的鐘聲下工作;我卻喜歡,在地獄的門口救人。”

她還說:“希望他們三個是第一批去集中監測密接人員的,也是最後一批抽調的人員,我們心連心,手拉手,互助前行,阻擊疫情”。

讀完她的文字,我的眼睛溼潤了,心的防線倒塌了,她的確一直用行動踐行著她的信念,用一顆善良的心傳播著她的溫暖。

我想說,去密切接觸者檢測地,沒有第二批.....

曾經,我們是基層醫務工作者,是平凡到不為人知的菜鳥。如今,我們都是抗擊疫情路上的奔跑者,不妥協,不言棄!在祖國和人民的前面,圍起一道防線,保家衛國人民安好。

春天的陽光終將日漸變暖,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新型冠狀病毒的時日不多了。(南梁衛生院李靜供稿)

2

在銀川西夏區以北有一個鄉鎮叫南梁,在往日這個時節,村民們開始下地了,你可以看到枸杞樹苗前攢動的人影,可以聽見習習的風聲伴著嚓嚓的剪刀聲,但現在,沒有人出門,我恍惚間還以為春天尚未來臨,我們仍在嚴寒的冬日裡與疫情廝殺。

在已經遺忘了是周幾的日子裡,醫院的所有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著,一天也沒有鬆懈。單位已經有人連著工作21天沒有休息,半個月沒有看見親人的臉龐,仍舊每天帶著洋溢在眼角的溫柔挨家挨戶摸排、測體溫、消毒,向居民普及預防知識,奮鬥在基層一線的戰疫中。

她就是南梁農場衛生院的副院長,童玉。

第一次理解到什麼叫人如其名,她就是一塊璞玉嘛,雖然飽受風雨卻依然未有雕琢,還是年輕的心態伴著依然俊美的面容。

抗疫日記:有人喜歡在教堂的鐘聲下工作我卻喜歡在地獄的門口救人

在我們一起入戶的日子裡,她詳細的記錄下每一戶居民的地址,你可能會看到這樣的描述,農一隊東面洋洋商行左邊巷子往西二層樓旁邊。在南梁,地廣人稀,大家居住分散,居民條件參差不齊,沒有詳細地址,就經常出現這樣自創的信息。她告訴我,假如這個居民出現症狀,這樣的描述方便緊急情況下找到人並節省時間。而時間就是生命,我在心裡默默唸道。

你或許覺得這樣的人應該是一板一眼非常嚴肅的,那你就錯了,在與每一戶居民的溝通中,你可以透過被口罩、帽子遮住的面容上明亮的雙眸裡看到滿眼的溫柔,她一字一句慢慢的向居民囑咐,交待預防事項,解釋原因。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基層工作者可以和居民親如一家的原因吧。

在不能回家的日子裡,在透著手機屏幕和孩子視頻的日子裡,在每晚和泡麵相伴的日子裡,童老師依然能給我們找到歡樂,用笑聲解除白日的疲勞,就像宮崎駿的動畫裡我們可以用笑聲嚇跑一切汙濁之物一樣。

抗疫日記:有人喜歡在教堂的鐘聲下工作我卻喜歡在地獄的門口救人

我一直在想,在讓大家都內心不安的疫情面前,她怎麼能做到溫柔以對。或許就是胸前的黨徽讓內心滾燙,讓信念更強,或許就是因為已為人母后希望可以替孩子抵禦世間一切災禍的初衷,或許就是因為為人子女後希望世間父母遠離病魔的初心。

你眼裡的溫柔我懂,你目之所及滿眼勝利的期盼我們都懂,不論接下來會有幾個十四天的戰疫,我們相伴共克時艱,南梁衛生院的所有人都會攜手一同奮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南梁衛生院張豔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