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麼孤獨?

Sdfghklw123


百年孤獨

我覺得孤獨是我30以後生活的常態

但是我不認為孤獨讓我悲哀

我享受一個人的生活

不需要太多的人走進我的生命



大繆姐


去年九月份,我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才發現原來周圍幾個差不多同齡的都有伴了,數來數去就只有自己還單著了;別人都說三十而立,而我,三十了,依然沒有所立,小朋友不再喊我哥哥,而是改口喊叔叔,此刻我的心情是多麼的複雜,總覺得自己還年輕,但細細數來,我的確不年輕了,只好扯了個難看的笑容應付過去。

從來沒想到成年人的世界會是這麼殘酷,時間會是這樣的迅速,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散步,週末抱個球去小區裡打籃球,偶爾路邊攤烤個串,感覺挺好的,一個人省錢又自在,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時間和金錢都能自己支配。

只不過最近越來越感覺孤獨,遊戲、電影早已不能排除自己的寂寞感了,每次親戚問起,總是笑著說一個人挺好,但箇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從年初的情人節煎熬到年末的聖誕節,有時總是忍不住想這該死的狗糧日怎麼這麼多。

十月多,比我年輕一歲的表弟結婚了,父母開始各種催促,就好像我再不找個對象,以後就會一直光棍似的。其實,父母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我沒人陪伴,會感覺到寂寞,他們也明白,一個人伴隨年紀漸長,是會慢慢覺得空虛,而寂寞不自覺地找上門來,即使你覺得無所謂,即使你笑人家多事,但酒過三巡,安靜的時候,你就感覺到孤獨無比。

國慶的時候想好了出去遊玩,遂給大學的哥幾個一一發了條微信邀請,沒想到人家都有安排,你不會想到,四年的大學時間裡,大家有的時間和機會一起吃飯,逛街;然而,等到各奔東西之後,別說一起玩耍了,連吃個飯,都成了奢侈。

我時常回憶過去,我希望能回到從前的時光,尤其是大學,並不是因為它無憂無慮,而是因為有人陪伴。如今的寂寞,是有心而發,但我不甘寂寞,努力去嘗試著聯繫朋友,甚至以前那些覺得關係很好的哥們,但卻發現,他們各自有了家庭,忙著手中的事,無暇顧及其他。

這一刻,我才發現,原來成年人的孤獨是必然的,所以才有了尋找另一半之說。

最怕一人孤獨久了,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應該的。曾經吹牛打屁,整天嘻嘻哈哈的人不會再和你一起了,那個願意和你攜手走過一生,伴你度過大半輩子的人你還沒等到,你也不知道往哪兒去找;時間就如同小小的沙漏般,在你不曾關心,不曾注意的時候,一點點溜走。

解決孤獨的方法,自然就是找個心愛的伴侶,一起生活,那時候,你的全部精力都會放在老婆孩子身上,自然就不會孤獨。





帥氣武王


很多人都說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的確.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生活總會遇見一個平靜期.更會有孤獨彷徨失措無助的時候.其實想想那段時間真的一個人對面很多問題害怕到極致.每天晚上除了想事情.白天還要照顧家人.自己的人生將何去何從.就連想找個人商量的餘地都沒有.那時候總是不斷在問自己.為什麼會把自己的生活過得那麼糟糕.有可能是命.也有可能是債.這輩子該我去還.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不假.我信你.不祈禱.你原諒我.祈禱一切都將成為過去.平安健康.



思誼1314


孤獨是壓力下的產物,成年尤顯沉重!正如我們在玩上網,無論承認不承認都是在逃脫孤獨!生活中許煩惱叢生,事事不休,是非難定,唯利是圖,真情難尋,知音難覓,等等,各種心所向往的人事交流都在世俗中活成了迴避,各種事體的發展難如人所願,讓人瞠目,各種虛偽的面具呈現在朋友甚至親人的臉上,電視上演員的演繹的逼真與圓滑倒教會了生活中多人的"演戲"?把個本來的真情演得面目全非。善感的人們只有在這無可更改的世情中孤獨的活著,要麼和他們一起"演",你不忍,不會,也不去!要麼和他們一起聊,根本聊不到一塊,生活中的人人相輕,三六九等太復古了!多多的事都變得扭曲了,而說得"好好"的,無論是"製造"還是"攻略"在上演著,充斥著,讓人無可遁身!於是孤獨成為了成年的通病,幸好有療傷孤獨的藥,網絡的盛行,大大平撫了人們的孤獨,在歌聲中找到心靈的共鳴,在書寫中逃避著生活的束縛……

但 在孤獨中找到快樂,你就不會孤獨。


陌上五穀


是不是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麼孤獨?關於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就像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

馬蒂達問殺手裡昂“人生總是這麼痛苦?還是隻有小時候是這樣?”里昂回答道“總是如此。”成年的世界孤獨是常態,不被理解、感覺沒有真正交心的朋友,也是常態。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什麼是孤獨?

說道孤獨,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人類是群居性動物,生活中我們無可避免要在乎周圍人的看法;

說得寬泛一點,特立獨行、鶴立雞群的行為就是孤獨,有時候生活中,我們會用所謂的個性為託詞,掩飾內心的孤獨,個性是什麼?就是一個人的行為,與周圍人的看法、觀點格格不入;

說得細緻一點,小時候沒人陪你玩就是孤獨,長大後,自己的想法、行事風格,不被父母以及身邊人理解就是孤獨,周圍人按部就班的娶妻生子,只有自己堅持獨身,這也是孤獨……

孤獨的定義是:與他人、社會漸漸感到隔離、疏遠的主觀狀態,自我感到生存空間、生存狀態的日益封閉,時間長了後,會感到自己脫離社會群體,自我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中。

孤獨難道只有長大之後才有的嗎?

其實不然,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孤獨,只不過童年的孤獨,與長大之後的孤獨,卻是有著天壤之別。

孩提之時我們因為少不經事,整天除了上學,就是想法設法的玩耍,二十多年前的童年,並沒有現在這麼多的電子設備,我們能夠玩耍的就是河裡摸魚、山上摘果……

童年時所謂的孤獨是什麼?可能就是小夥伴沒有找自己一起爬山下河,可能就是明天要開學了,作業還沒寫吧;

這種孤獨,可能在下一秒就被我們拋之腦後,畢竟小時候沒有那麼多的煩惱,因為心智不成熟的緣故,說成是沒心沒肺也是可以的。

並且友誼能決定童年與成年的孤獨,童年之際的友情,不參雜那麼明確的物質、慾望,高興就是高興,不高興就是不高興,沒有那麼多的偽裝、虛偽;

想必小時候都曾與小夥伴爭吵過,或是打過架,有的時候上午發生了彆扭,可能一轉頭過了沒一會,兩個人又好得跟什麼沒發生過一樣,即便再怎麼小心眼,到下午也會和好的;

童年有了玩伴的存在,加之沒有那麼多的物質、慾望,需要我們偽裝掩飾內心的真正想法感受,自然不會對孤獨有著深刻的體會。

那成年人的世界為何會如此的孤獨?

與其說是成年人的世界如此孤獨,倒不如說是成年人的世界更加的複雜多變;

相較於童年,我們的心智有了質的改變,見慣了現實社會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加之我們為了生活,追求的物質、慾望與日俱增,較快的生活節奏,撲面而來的諸多壓力,令我們難以不感受到孤獨。


現實生活的真實複雜,要求我們不得不戴上形形色色的面具,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從清晨睜眼的那一刻,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偽裝演戲,區別在於有的人“演技”精湛,有的人“偽裝”水平過於不堪;

即便是下班之後,我們並沒有摘下面具放鬆身心,而是換上了不同的面具,以令一重身份,在家庭生活、或是加班工作中,繼續掩蓋自己的真實感受,哪怕深夜夢境裡,有時也在回放白天的種種場景。

這樣整日掩飾偽裝的生活,漸漸的連真實的自我都感受不到,怎麼可能不感覺孤獨呢?

成年人的孤獨也和友情有關

成年人世界裡的友情,並不像童年那樣的單純,利益、物質、慾望的參雜,令友情失去原本的純真,雖然當面都是和顏悅色,但背後各種小伎倆,卻是層出不窮;

現實生活中,當面不說他人壞話,背後不說他人好話,似乎已經是成年人世界裡的常態,這樣的情形下,工作生活中,每個人都在小心翼翼的活著,不敢輕易像別人訴說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工作上的苦悶,生活裡的煩擾,全部積壓在內心深處,長此以往得不到宣洩,孤獨感時刻包圍著成年人;

孤獨已經成為時下成年人的一種情緒病。

可能前一秒我們還在談笑風生,也許下一秒就會崩潰到嚎啕大哭,手機通訊錄、各種聊天軟件裡有著諸多的聯繫人,可真正能夠談心、宣洩情緒的,卻是找不到一個人,每一個成年人,在某種層面上講,都是“空巢青年”

成年人的孤獨是什麼?也許就是不想被突如其來的打擾,內心卻又渴望得到真正的擁抱吧。


公子言情


每個成年人的世界都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或者是豐富,一或是貧瘠,也一或是多愁善感。這主要還是看他(她)所經歷的東西和所持有的對人生觀的態度而論。有的人天生活潑開朗,對人生充滿了希望,即使短暫的挫折也依然是春光燦爛,有的人前途無量,但是在遭遇挫折後,卻變得垂頭喪氣,失去了鬥志,結果關閉了自己的心門,整日裡鬱鬱寡歡,把自己困在一個孤獨的世界裡不能自拔。相反,那個活潑開朗,勇於面對挫折的人卻以自己的樂觀心態活出自己美妙的青春旋律!因此,成年人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也取決於對挫折與困難的態度!







鐵血浪子682


俗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網上經常看網友討論這樣的話題,成年人的世界越來越孤單,越來越找不到一個可以隨時講話的人,我們每個人好像都把自己緊緊封閉。可是,我們一邊在抱怨自己越來越孤單的時候,一邊卻把自己緊緊的裹起,我們每都在指責別人變冷漠了,變的不願意交心了,可是我們也沒有想過,我們自己也許就是別人指責的對象,因為這個世界是由我們每個人共同組成的。那麼多的人在抱怨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我們內心是如何的孤單寂寞,多麼想找一個人傾訴心腸,可是翻遍了朋友圈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是的,那麼多是孤單寂寞的人。我們找不到合適傾訴對象的情況下,我們自己也成為不了別人傾訴的對象。讓自己強大起來,就不孤獨。



輝煌可愛


獨處和與人共處是我們存在於世的兩種狀態,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每個人都不停地在這兩種狀態中更迭。許多人害怕獨處,但也有許多人不僅不害怕獨處,反而享受獨處的感覺。獨處,到底有何作用?你害怕獨處嗎?廣州心理諮詢解讀。

  一、獨處是一種能力

  精神分析學家威尼科特指出,獨處的能力是個體情緒/情感發展成熟最為重要的標誌之一,個體與其內在客體的關係及其對這種內在關係的信心,能夠給個體帶來生存的滿足感,因此,個體才能在外部客體和刺激暫時缺失的情況下依然享受這種獨處的狀態。

  獨處為內在自我的整合創造了條件。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在內在記憶中的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才能成為一個不斷生長完善的系統。因此,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二、獨處是一種需要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總有一些地方是別人觸碰不到的。傾訴和熱鬧是一個獲得緩衝、積蓄能量的方式,但傾訴過後、熱鬧過後,壓力被釋放,問題依然存在。只有在獨處中,才能夠反思,總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的壓力才能夠消解。

  另外,當你呼朋喚友,被人陪的時候,你可能很難分清哪個是自己真正的願望,哪個才是為了迎合別人作出的讓步,只有當你一個人冷靜下來,不再關注別人,才能更好地關注自身的感受、激情和思想,細細反思,讓頭腦自動過濾掉喧囂的時候,內心的聲音才會告訴你應該作出的選擇。

  三、獨處是一種樂趣

許多人喜愛獨處,在獨處的過程中,他們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許多人享受工作之餘,有片刻的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光,可以戴上耳機和音樂在一起,可以閉上眼聽聽風聲,或者是伸懶腰打哈欠,這樣的時刻,即使只有幾分鐘,也能夠讓人產生一種快樂和滿足感。

周國平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作家,通過“宅”保持思考與寫作的熱情。他從不認為“宅”是一個貶義詞,所謂“宅男”“宅女”基本上是喜歡獨處的人,能夠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自得其樂。同樣,“宅”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周國平認為,自己己的思考和寫作熱情正是靠宅才得以保持,“我喜歡獨處,不去摻和社會上的‘熱鬧’,有了觀察和思考的距離反而更有東西可寫。

  不過,周國平強調的“獨處”還有一層意思,即和自己的靈魂對話,這個意義上的“獨處”有時還需要“宅”的反面,就是“走”,“走到大自然中去,最能激發和靈魂的對話。” 

  四、獨處是一種內心強大的體現

  人的內心是在獨處中堅強起來的,只有學會把孤獨的時刻安排的井井有條.津津有味,任何外界事物才難以傷害到你。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更多的時間讀書.思考.工作.給自己充電。當面對別人的時候,知道怎樣把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獨處,讓你更珍惜友誼;安靜.讓你更享受喧器;學會了獨處,內心變得堅韌,外界的干擾不再那麼輕易的讓你憤怒或沮喪。人生的路,很多時候是要一個人走的,有時候是自願;有時候是無奈。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堅強的內心都是可以讓你在最快的速度內找到生活的樂趣。

雖然說,並非每個人都喜歡獨處。但許多人在獨處的時候,有自己的消遣方式,能夠排解孤獨,讓自己過得開心有趣。但有些人,卻過分害怕獨處。當處於孤獨境地的時候,他們焦慮難忍、無助惶恐,感到自己無可救藥。那麼,怎樣的人會過分害怕獨處呢?

  1.依賴型人格:依賴型人格的特徵之一,就是十分害怕獨處,害怕別人拋棄自己,因此,他們總是十分依賴別人,在依賴行為背後的邏輯是:如果我對你百依百順,你就不會離開我。

  2. 幽閉恐懼症:有幽閉恐懼症的人也害怕獨處,尤其是在狹小的空間中,雖然他們和別人同在狹小空間的時候也會害怕,但是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焦慮和恐懼都是加倍增長的。

  3. 近期遭遇了創傷性的事件,如果親人亡故或者遭遇自然災難,這些人也自然十分恐懼自己獨處。因此,當你也感到十分害怕獨處,建議利用社會支持系統安慰自我,如果不奏效,就要求助於心理諮詢師來對自己的身心狀況進行調節。

  沒有獨處的能力,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獨處的能力是在孩童時期培養建立起來的。”“母親不在身邊所帶來的分離焦慮,會影響孩童的心理健康發育。”

  在8-11個月的時候,孩子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會產生害怕和焦慮,尤其會和媽媽產生一種特殊的“鏈接”,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就會出現不適應行為。

  通常,孩子到18個月的時候才會漸漸發現,和媽媽分離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可怕,即使看不到媽媽,媽媽還是會繼續存在,她還會回來的。只要和母親之間建立了有安全感的穩固“鏈接”,孩子在等母親回來期間,會通過思念來達到自我安慰。

  那些無法忍受獨處的人,可能在孩童時過早經歷了情感創傷:或是媽媽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出差,感覺自己被遺棄,或是因為身邊的媽媽長期處於情緒低落狀態,對自己關愛不夠等等。於是,一個人在獨處時刻,就會重新喚起年幼時母親不在身邊的焦慮和痛苦,情緒低落時想到的總是愁苦,而不是親人朋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輕鬆。

  這些成年人需要別人的陪伴才能確信自己被愛。他們內心裡沒有真正認識到:即使遠隔千里,人們仍可以互相信任和依賴。

  一個人長大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當他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能夠感到寧靜、充實和滿足,覺得自己很完整。如果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那麼,也許,他可能是一個害怕獨處的人。

總之,每個人面對孤獨時的反應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過藉助他人的陪伴或者湊熱鬧來逃避面對自己、忘卻煩惱的經歷。關鍵在於,要學會能夠使獨處和依賴相互交替,這才是心智情感成熟的標誌。


聽說吧心理諮詢


成年人,都要承擔起一大頭家,本身就壓力山大,那有孤獨。我也都到了不惑之年,但很多自己的事情還沒有去做,去學,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只有心有嚮往,每天的激情滿滿的,相信所有成年人的思想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拋開孤獨,人生的後半生更精彩。





用戶HRD101176


為什麼你坐在那兒,

看上去就像一個沒寫地址的郵封?

——馬克.吐溫

今天收到悟空問答的提問:是不是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麼孤獨?

我想了想,回答說:就是這麼孤獨。

都說悲秋多寂寥,本來秋天就容易傷懷,並且很多時候我們又確實很孤獨。

到底什麼是孤獨?

孤獨就是別人稍一注意你,你就自來熟的敞開心扉,你告訴別人這是你的性格太坦率,但其實這是孤獨。

你有太多的話想要跟別人一起分享,可惜一直以來都沒有人願意安靜的聽你訴說,直到有一天有人主動跟你搭話,你便開始了你的坦率。

成年人的世界,是孤獨的

小時候有次我去叔叔家玩,看到堂弟我熱情的跟他打招呼,他也就熱情地拉著我讓我看他的新發明,那是一個用易拉罐做成的收音機,我不知道是怎麼做的,堂弟拉著我非得跟我說道說道,最後我只好顧左右而言他,終於堂弟看到了我的敷衍,我看到他的眼眸裡有一縷黯然掠過,我突然有點後悔,但當時已經晚了。

原來孤獨就是:我把我的驕傲分享給你,而你卻只是露出不可描述的微笑。

成年人的世界,是孤獨的

張愛玲在《半生緣》中寫道: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有時候我覺得我是不是已經是中年了,因為我確實睜開眼沒有看到可以依靠的人......

我有過一個人看電影的經歷,有時候看了一場看不懂的電影,四處張望,發現別人專注而陶醉,才忽然明白孤獨是什麼。

成年人的世界,是孤獨的

孤獨是什麼?

孤獨就是別人爬到山頂會嚎叫,而我卻多數只是坐著看著遠方的大山,感覺自己已經滄桑到了極點。

這個世界上人很多,但能陪你回家的卻沒有幾個。

下班後總是會一個人擠公交,回家後自己自己做飯吃,然後拿著手機一坐就是大半天,都不知道時間是怎麼從自己手裡滑過去的。

成年人的世界,是孤獨的

孤獨是什麼?

孤獨是你問別人要一起去吃飯嗎?別人回答你:“我們已經吃過了。”

孤獨是什麼?

孤獨是一個人站在那裡數花朵。

小李飛刀裡有一個場景我直到現在還記著:

李尋歡:“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

阿飛:“十七朵”。

李尋歡的心沉落下去,笑容凍結。 因為他數過梅花。 他了解一個人在數梅花時,那是多麼寂寞。

成年人的世界,是孤獨的

孤獨是什麼?

孤獨是你連被人嘲笑的資格都沒有。

柴靜:”你那時候被嘲笑過嗎?“

周星馳:”也沒有。“

柴靜:”連嘲笑都沒有?“

周星馳:”連嘲笑都沒有,對。“

孤獨是什麼?

孤獨是你努力的生活,想讓那個離開你的人把目光放在你身上,可是你努力了很久,卻發現那個人壓根就沒注意你。

年人的世界,是孤獨的

成長中的人都是孤獨的,不管是感情還是生活,但孤獨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孤獨,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每個人都可以在孤獨中成長,直到不用去違心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