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沒有口罩,如何應對大規模傳染病?

用戶6659881893


首先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口罩的國家。其次發生疫情首先採取隔離,這一點有史書可查,第二是中醫應對不同疫情有不同藥方。第三對屍體的處理一般採用深埋,減少屍體繁殖傳染病菌的機會。


SXWG888888


歷史上的傳染病不少,光是瘟疫就曾經讓無數人為之而喪命。據統計,從公元前674年至1949年,2000多年的時間裡,共計載了772次平均不到每四年一次瘟疫,那麼古人沒有口罩,是怎麼樣應對大規模的傳染病呢?

第一,求神、驅邪、破邪

漫長的歷史時期,人們一般認為瘟疫一災乃是上天對人們的懲罰。因此,人們在發生時會求神靈的保佑,輔以祛邪破邪之術,以期心誠而應天!

第二,隔離

秦朝時直接確定了麻風病等傳染病,需要進行隔離,從而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達到控制,進而消滅傳染病的目的,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後代也被繼承,並在對傳染病的認知加深基礎上,更加的嚴格。

第三,接種疫苗

在唐朝的時候,醫學家孫思邈便已經在前人的基礎上記載了針對天花的有效方法,接種人痘。這種方法是否行之有效?我們並未可知,但這也是古代醫者果然在面對傳染病史的有效嘗試。

關於治理傳染病最著名的一個案例,1911年東北的大鼠疫之中,華僑伍連德臨危受命,排除外界壓力,終於歷史數據攻克肺鼠疫之災。

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在對待傳染病的方式方法上,已經比古人更為先進。最近武漢的疫情牽動國人之心,相信大家團結一心,一定會戰勝疫情!


寧哥說事


古代一旦出現疫情,對病人採取什麼手段呢?許多典籍表明,是隔離。這種方法自古有之,而且,除此之外,再無更好的方法。關於隔離觀察治療的最早記載見於《漢書·平帝紀》:“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而到了南北朝時期,則已成為制度。蕭齊時,太子長懋等人曾設立了專門的病人隔離機構——六疾館,以隔離收治患病之人。可見,隔離不是現代醫術的進步,而是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採用的防疫抗病的有效手段。


遇見你感覺不值當


古人靠中草藥和自身免疫力戰勝瘟疫。古人沒有空調,沒有輻射,空氣清新,四季自然變化讓身體更加強壯。雖有細菌,健狀的人能適應。但少有病毒,更沒有適應人傳人的轉基因人造病毒等。


桐廬舉人


古代人流動性小,所以傳染範圍侷限性就小,朝廷也會採取一定的防控措施,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有些地方比現在高明。還有就是死亡,史書也有記載,有的一場大的瘟疫,人口就減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