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人,事,物的力量讓你淚流滿面了呢?

leyingfei


這件事怕是我這輩子想起來,就會淚流滿面,然後一直在我心裡久久不能放下的事了。因為家裡是農村的,家裡孩子指定都挺多的,而且也都是想要生兒子,都是得生到兒子為止,所以,媽媽也是這樣的命。生了兩個姐姐了,一直想要個兒子,等到懷我弟弟的時候,並不知道是龍鳳胎,所以那時候就做好了把生下來的女兒送人的準備,人家也都找好了。就等著生了。沒想到生了一男一女,但是,農村麼,養四個孩子也的確是個負擔,所以還是決定把我送人。媽媽這麼跟我說的,說當時奶奶捨不得就把我留下來了。所以我一直特別謝我的奶奶。


標峰理評論


一個人,一件事,一樣東西,構成了我的人生,讓我快樂成長,成熟,成人。他就是我的父親,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民,但是在我的人生中,他卻對我影響深遠,一直激勵著我前行。

我的父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從我記事起,父親的腳就得了脈管炎,走起路來有點瘸。但是父親在我心目中卻是最偉大的父親。在我心中,父親是和藹的。每次我犯了錯誤,父親總是耐心的給我講道理,從來沒有打過我。在我心中,父親是手巧的。小時候,家裡窮,沒有玩具,父親就手工給我做東西,還記得到了元宵節,父親就給我手糊燈籠,點上蠟燭,跟賣的像極了。在我心中,父親是偉大的。父親的腳雖然有脈管炎,但是他卻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支撐起了這個家,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馨。

現在的我,長大了,成家立業了。父親終於可以安享晚年了,可是前段時間,父親卻突然得了腦出血。萬幸的事,發現的及時,沒有太大的問題,現在正處於恢復期。每當回憶往事,父親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淚流滿面。人們都說父愛如山,是啊,是父親支撐起了這個家,讓我有現在的幸福生活。感恩父親,願你永遠健康快樂!





90青春的記憶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很長。也許平淡無奇,但是,它就像陳年的佳釀,越久越純,越久越香……

王小波說 :

生活,它好像是西藏的一種酷刑:把人用溼牛皮裹起來,放在陽光下曝曬。等牛皮乾硬收縮,就把人箍得烏珠迸出。

你一天天老下去,牛皮一天天緊起來。這張牛皮就是生活的規律。

今天的主人公來金婆婆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浩瀚的東平河,江面遼闊,九轉十八回,經過石灣,流向佛山新城,再一路奔向海洋……石南大橋橫跨兩岸,橋那邊是南莊,屬於南海,橋這邊是石灣,屬於佛山禪城管轄。著名的南風古灶和石灣公仔就在這裡,我家舊居就在石灣,毗鄰東平河,來金婆婆住橋那邊的南莊,摩托車十分鐘車程。

來金婆婆是家中的老大,她叫來金,老二叫來銀,我不止一次的逗她,要是她母親生多幾個兄弟姐妹,後面的名字該怎麼辦……她每次聽到都笑得樂不可支。

來金婆婆的兒子阿波,是先生工作上的拍檔。初認識來金婆婆時,女兒才出生幾個月,買不起房子,全家就租住在她女婿的哥哥一棟空置住宅裡,房子上下三層,一樓是廚房和廳,二樓是臥室,三樓空閒著。

房子緊挨著小學,每天上學放學熙熙攘攘,來金婆婆就住在小學後面的衚衕裡。

她家雖然隸屬農村,可是,並不種田,田都被徵集建了工廠,每家每戶年底都可以在村委領到不菲的分紅,按照人口,每年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村民家家戶戶轎車出入,建起了洋樓別墅,修建了花園泳池。

剛剛租住到那裡時,來金婆婆的丈夫去世不久,那時她最多也就五十來歲。

來金婆婆的老伴去世後,她獨自一個人住在一棟兩層樓房裡,那是她和老伴生活的地方,兩個兒子住在緊鄰著的一棟自建樓裡,後來,他們也各自建起了自己的別墅先後搬走了,兒子多次接她過去一起居住,她都不去。

婆婆在廣東話裡,是外婆的意思,那時女兒小,我就跟著女兒一起尊稱她婆婆,久而久之,這個稱呼一直持續到現在。

那時的來金婆婆,高大健碩,走起路來,帶著風。頭髮又厚又密,雙手粗糙,佈滿了老繭,每次坐在她身邊,哪怕你正盯著她把話講完,她都要時不時的用手拍打你一下,大概是想讓你專心注意聽講,亦或者是她的生活習慣所致什麼的。她力大無比,每次都被她拍得生痛生痛,所以,到後來,再去找她時,我儘量和她保持著適當的安全距離,以防天長日久被拍出老傷。

來金婆婆家屋角有一口很深的水井,水質又清澈又冰涼,裡面的井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每逢雨季或者井水連日無人使用,井水就會漫出井面,嘩嘩的往外流淌,我特別喜歡這種田園庭院的感覺。夏天,我常常帶著女兒去她那裡,她幫我看著孩子,我就用小桶挽起一桶一桶的井水痛痛快快的往腳上澆,瞬間渾身暑意全消,清涼透骨。

婆婆衚衕裡的老鄰居,大部分都搬走了,很多把房屋出租給了外來的務工人員,婆婆不會講普通話,很多時候,見她孤單的坐在門口的石凳上。

婆婆的兩個兒子搬走後,也一樣把房屋出租給了別人,每個月的租金,用來補貼婆婆的生活開支,加上村委每年的分紅,她的生活算是無憂。

來金婆婆雖然沒有田了,但是,有幾塊很大的菜地,這是村裡分給每家每戶的,她兒子媳婦孫子女兒分到的菜地也一併給了她種,她就像一頭勤勞的耕牛,每天起早貪黑在地裡穿梭忙碌。

婆婆種的菜,品種之多, 從菜心、生菜、白菜,再到香蔥、大蒜、生薑應有盡有。

每天早上日出,她就穿上雨鞋,戴上斗笠或帽子出門了,有時,乾脆把早餐帶到地裡,她把已經成熟的瓜果蔬菜採摘好,挑去爛葉,用繩仔細的捆紮好,然後挨家挨戶送到三個兒女家裡,到將近中午,她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自己的家,草草的做點中飯果腹,風雨不改,日復一日。

我租住在那裡的一段時間,婆婆對我全家極其照顧,因為有她,家裡幾乎常年不缺蔬菜瓜果,臘肉香腸,她兒女有的,婆婆必定留給我一份。

婆婆不僅勤勞,而且手藝出眾,她做的臘腸、臘肉、醋姜、梅酒……你如果有機會品嚐,是何等的美味,食過讓人終生難忘……

半年多後,我們搬離了那裡,在三水鄉鎮府宿舍又住了一年多,婆婆從來沒有忘記我們,常常託人把曬好的脫水蔬菜和各種臘味捎過來給我。每次都是紮紮實實的一大包。

在女兒兩歲時,我們有了一些存款,在東平江邊的石灣買了人生的第一套住宅,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和婆婆住在咫尺之遙,再次的重逢,像過去一樣,去找婆婆嘮嗑是必須要做的功課,空閒時,我常常騎著摩托車,去找她,如果家裡不見人,我就直奔菜地,那裡肯定可以捉到她。每次回來,婆婆都往我的摩托車後尾箱裡塞滿生菜、青瓜、蒜薹等等……

來金婆婆的丈夫,生前是村長,每逢村委會舉辦旅遊活動,他的丈夫都自費把她帶在身邊,婆婆最愛看她的相冊,特別喜歡他和老伴在北京拍的照片,經常摸索著找出來給我看。不厭其煩的一遍遍講解給我聽。

佛山以建築陶瓷而聞名全國,改革開放,陶瓷廠如雨後春筍,來金婆婆村裡的田,就是被徵去做了陶瓷廠,那時,在租住的房子裡,如果臨睡前忘記關窗,第二天早上起來,桌上、衣服上掛滿厚厚的灰塵,如同很多年無人居住的房屋,讓人瞠目結舌。

富裕的同時,災難與痛苦悄悄的臨近,這是用生命和健康作為代價。

一江之隔,在江對岸的南莊,屹立很多陶瓷廠,沒有藍天,沒有小鳥,上空籠罩著灰濛濛的霧霾,很多人病了……

來金婆婆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她的小兒子,在他父親去世沒有多少年就得了鼻咽癌,幾年後撒手人寰。年僅三十來歲。撇下年輕的妻子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

接踵而至的重大打擊,讓來金婆婆迅速的蒼老,曾經又厚又密的頭髮泛起了花白,臉上烙上了歲月的滄桑。

走的人,走了……把艱難的生活,留給活著的人。

為了兩個未成年的孫子,她開始起早貪黑的幫她的兒媳一起料理早餐店、燒臘坊等,每次去找來金婆婆,在加工坊裡,見她穿著高高的防水雨鞋,繫著長長的圍裙,深一腳淺一腳的忙碌著,透過空氣裡瀰漫的濃厚氣味,看到婆婆的面容越來越灰暗和疲倦,身影越來越佝僂。

婆婆從來沒有在別人前面抱怨過生活的艱難,這些年起早貪黑她忙裡忙外,她的兒媳自始至終,也沒有給過她半分的酬勞,一年又一年,一直堅持到兩個孫子長大成人成家立業。

婆婆開始老了,背有點駝,走路開始不帶風了,每逢氣候變化,關節開始僵硬疼痛,走路更加緩慢了。

她的視力和聽力大不如從前,常常在電話裡,一件事反反覆覆重複,我每次都笑她好長氣( 囉嗦的意思 ),她就呵呵的笑著。

後來,女兒讀書,我們全家搬離了石灣,在省一級中學華英中學旁邊的綠景三路安營紮寨,那裡緊鄰景色宜人的亞運公園,我常常一個人陶醉在湖光山色中樂不思蜀,加上佛山市內嚴禁摩托車行駛,我去見來金婆婆更加不方便了。

來金婆婆的菜地,早兩年也被徵用,菜地上豎起了高高的水泥柱子,一條輕軌綿延到廣州南站,列車從她家菜地上空呼嘯而過。

婆婆沒有了菜地,只能在房屋四周有陽光的地方,擺滿了花盆,拉來泥土,種了一些韭菜西洋菜什麼的,每次在電話中聽到我要過去,她早早的坐在門口的石凳上等我,把花盆裡能夠摘的菜苗苗都摘了下來,用袋裝好要我帶回去,我怎麼忍心,碗大的花盆,能夠種多少,她自己都要買菜吃,我每次都想方設法婉拒,但每次我都扭不過她失敗而告終。

上一次見面,是國慶期間,我和婆婆相約到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附近的素食坊吃齋。醫院附近,有一條街叫白燕街,是佛山的花鳥市場之一,吃完飯可以去逛逛,來金婆婆的小妹就住在那裡,有時間她還可以順路去敘敘舊。

我們約好中午11點在醫院門口的公交站那裡碰頭,怕她等,我提早到十點鐘就到了那裡,因為我知道,她是一個十分守信的人,每一次相約,她都要提早很多。

我笨鳥先飛,十點鐘就到了那裡。

身邊每經過一輛公交車,我都要向裡張望。快將近十點半時,我忍不住打她手機,想看看她上車了沒有。又擔心她坐過了頭。

她用的是那種老人機,信號不太好,老是接不通,好不容易接通,她又聽不清我講什麼,那邊很吵的樣子,我只得把聲音提高到像放炮,她還是沒有聽明白,急得我在那裡打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打了十幾個電話,終於聽清楚說她在婦幼保健院門口,我汗流浹背,然後對她說,你千萬不要動,我過去找你。

連走帶跑,來到婦幼保健院門口,轉了幾十個圈,就是沒有見她影子,再打她手機,還是老樣子,我累得眼睛發黑整個人發虛。想哭出來,要是老太太不見了該怎麼辦?她兒子要是知道我把她媽弄丟了,得殺了我吧!想了各種各樣的後果,越想越怕,雙腿開始發軟……

又累又乏,口乾舌燥……

不知不覺,貼身的衣服都溼透了。風一吹,開始打寒顫,明明十月的廣東,還驕陽似火。

終於,把保健院門口每一張木然的臉都嚴密的掃視了一遍,確定婆婆沒有在裡面,只能灰頭土臉的往外走……

走到離大門口十米不到的公交站下望了一眼,尖叫了一聲,然後奔了過去……

來金婆婆正站在那裡,一見到我,她剛才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馬上安靜了下來,接著,轉為滿臉氣惱。

我抓著她的手,又搖又擺,說著:你嚇死我了,我以為你不見了,要是被阿波知道了,非宰了我不可……

她很生氣,板著臉不理睬我,我嬉皮笑臉的對她說:哇,你今天著的衫好靚哦!真系一個靚婆婆。你睇,前面有個伯葉公一步三回頭的望住你,我去打他!

她白了我一眼,終於開口說:整天胡說八道!

我說:要不,我們到馬路中間去打一架吧!看看誰輸。來金婆婆終於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起來……

後來,我才知道,婦幼保健院公交站有兩個,一個東門口,一個西門口,我只說在保健院公交站碰面,沒有說哪個站,兩個人只能各自傻等。

來金婆婆她怕我會早到,九點鐘就到了那裡……就這樣站在車水馬龍的馬路邊等了我足足兩個小時,我越想越愧疚難當……

來金婆婆是我的忘年之交,佛山是我第二個故鄉,很多人,在我生命裡行走匆匆,而唯獨來金婆婆,我們從初識到現在,有如兩個天長地久的朋友,她是慈祥的長輩,是知冷知熱的朋友,更是呵護備至的家人……

她的勤勞、淳樸、善良……無不讓她渾身散發著人性的光芒……

或許,從她的身上,我看到另外一個我刻骨銘心的身影,那個人就是我的母親……

她們都是五十來歲就失去摯愛的伴侶,都是一生沒有再婚。她們傾盡一生守護著自己的孩子,守著對丈夫無怨無悔的愛,孤單、堅強、倔強的走在人世間……


候鳥飛過的村莊


2020年的新春伊始,正當華夏兒女喜迎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性病毒在悄無聲息地危及著無辜的生命,大年三十,白衣天使和工作醫護人員逆行抗擊,從死神手裡救人,這些人,事的力量讓我淚流滿面……

疫情不斷傳播蔓延,病例不斷增加,大地籠罩了一層陰霾,“新型冠狀性病毒肺炎”,成了人人懼怕的話題,春節沒有了喜慶,城市沒有了喧囂,沉浸在一片寂靜裡,國家發出指示,萬眾一心團結一致,打響了防控疫情的“戰役”。

白衣戰士,靜聽著患者的心臟,撫摸著患者的脈搏,測試著患者的體溫,觀察著患者的喘咳,挑戰著死神的威脅。“醫者仁心,濟世救人”,衝鋒陷陣肩負著生命的重託,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肆虐,忠於職守,赴湯蹈火,醫院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病毒無情人有情。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搶救眾多的患者,不懼生死,不計報酬,只為履行職責戰勝病魔,你廢寢忘食義無反顧,晝夜運轉透支自身體能的負荷。

醫護工作者醫治好無數的患者,為人類的生存,譜寫出更新的篇章,你用回春的妙手,還給大地一片歡樂。








海貝兒美文優質創作者


五月的約定(外一首)

在五月未來之前

我不懼天黑

也不曾憂慮歲月的悠長

當初夏的風掠過髮際

站立在潮溼的傍晚

我開始深沉地思慮起將來

春天老了,我也老了

那棵蒼老的香樟更加孤獨

曠野中昆蟲肆意的叫聲

就像是喇嘛的梵唱

我把自己融入在黃昏裡

等待著夕陽盛開成一朵晚蓮

守候,在你的詩意裡

誰能夠讓我在江南

透過城市高高的灰色泥牆

看得見故鄉湛藍的星空

故鄉啊,你的風景

彷彿已經不再屬於我

屬於我的只有那些落寞的記憶

我是個漂泊的浪子

故鄉星空的光輝曾引領過我

我曾經妄想用一首詩

把故鄉的星空臨摹下來

其實,我更希望

永遠守候在故鄉的詩意裡


李向倫


在這個全民抗疫情的時候,想來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一個特別的年,鋪天蓋地的新聞和周圍的個體事件,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善惡美醜多麼的魔幻與荒誕。

逆行者,那麼多醫生,尤其是犧牲在一線的,讓我們感動,而且難免在唏噓的同時,休閒時間多了大把。

感動甚至淚流滿面,化為好好生活的動力!親自動手包湯圓,蒸饅頭,做麵包,包餃子,創新各種美食,養花,給夢夢剪個可愛的髮型,日子卻也有趣。一切會好的!


戀舊迎新


一個堅持正義的人。最後卻委屈死,例如岳飛,好醫生李文亮。他們的事蹟都會讓人淚流滿面,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是不可怕。委屈至死讓人心永遠難平。


東大鄉


明知前方是死路,但義無反顧為了信念向前的人總會讓我流淚。事情似乎已無轉機,但為了僅存的那一點微弱的希望拼盡全力的人會讓我流淚。他們悲壯,高尚,是黑暗大地的那束光。


申洲大地


李文亮醫生這種人,品德好,文釆好,有才華,有正義的讓人感動,讓人痛惜淚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