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出門,我就要離婚了”:疫情之下,如何應對家庭危機?

有粉絲朋友向我傾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迴歸正常,我只知道,再這樣下去,我就要離婚了。

不難想象,疫情之下,很多種生活方式都不得不被擱置,不出門的生活方式,常常是一片有待開採的空白。

01疫情隔離產生的被動餘閒,是發覺問題的土壤

大環境的影響,帶給人們應激的壓力,這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每個人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就不得不去做些思考和努力,假使任由情緒和消息波瀾,容易讓人變得焦慮,甚至失去理性,變得不正常。

這時候,應激之下不斷適應的我們,張皇失措,內心的不平靜,也是情緒外洩的源頭。

與此同時,從前被家務和工作衝亂的重要不緊急的問題,在這個時候也會不合時宜地,冒出來,比如七年之癢,婆媳關係,隔代教育。

這時候內心極力剋制的火力,如果壓制不住,一腳能把雲配偶踹出窗戶去。

疫情隔離產生的被動餘閒,是發覺問題的土壤,這本稀疏平常,如果能夠趁此機會得到重視,這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大好時機。


02 家庭問題不是從天而降

“我們都裝不下去了”。

性情耿直的不不,來了個直男式回應:早就不該裝了啊,正好趁此機會,直面解決吧。

這背後的邏輯是,問題不是突然發生,它一直存在,只是剛剛直面。

直面是不簡單的。

甚至直面,是反人性的。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常常處於持續的痛苦當中,其根源往往,是遠離現實的幻想。

我們可能會一廂情願的努力,或者乾脆等著時間來解決。

但往往是這種等待,讓我們漸漸缺乏對於客觀事實的認知。

03直面問題的勇者,才配得上愛情贏家

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

接受不完美的伴侶,

看見情感的裂痕,

這都讓人想要逃離。

紀錄片《如何保持年輕》中,很多實驗者在面對自己的身體年齡,遠高於自己的實際年齡的結果時,在數字跳動的瞬間,眼淚奪眶而出。

他們說:“儘管我知道自己身體沒有那麼年輕,但是在真正面臨這樣一個數字時,還是感到難以接受。”

和我們面對的情感問題一樣,我們心有慼慼:

我們都知道:好的感情需要認真經營,而在瑣碎的生活裡,我們的感情基礎漸漸被坐吃山空。

儘管有了這樣的心理預期,在面對現實問題的時候,我們仍然會感到崩潰。

這是一種極其痛苦的體驗。

人們寧願沉浸自己的虛假認知中,試圖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這是本性使然,但是向好的道路,常常要做違背本性的嘗試。

直面,是解決問題的基石。

勇敢的人總是能夠正視創傷,命運的獎賞是,一切都有了轉機。

04優秀感情的底層邏輯是科學,而不是自我意識

情感問題,和很多問題的解決思路一樣,科學學習。

但是,我們常常陷入一種連帶反應的誤區:我們會想當然地認為,事業的成功,相處的年長,會自然而然地帶來好的情感。

這顯然是一場邏輯的誤會。

在愛面前,我們終其一生都是修習者。感情的美滿,和攀登很多高峰一樣,需要腳踏實地,不斷學習。

無盡的爭吵,只會增加情感的裂縫,讓愛情的火光更快熄滅。

一個對對方指指點點的伴侶,早就失去了對於愛情的敬畏和感恩;

一個無所不用其及,來達到自己贏得辯論的目的的伴侶,早就失去了成為愛情贏家的底盤。

情感和家庭問題千千萬,但是解決的智慧和方法比問題多得多。

當代信息社會,加上疫情之下足不出戶的餘閒,技術層面,顯然不存在難度。

難得是你願意學習和改變的心。

05向前走,你終會笑靨如花

愛的雙方,都潛心學習感情經營,收回指向對方的手指,反觀自己的內心。

用不了多久,就會感到內心的變化,感情的回溫。

當初那種直面問題痛不欲生的感覺,反而成為絕地反擊的跳臺,讓人欣喜自己和感情的成長,重新樹立對於愛情的信心和希望。

所以,趁此機會,認真對待自己的餘閒和感情,別急著做重要的決定。

成熟的人,在做決定的時候,總是要確保自己冷靜。

同時,在這樣的時間裡,完成進一步的修煉,參悟感情的奧義:

承認並讚賞伴侶的優秀,並且接納和改變自己的不足。這才是我們長久幸福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