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幾億農民,為何還要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

東東先森兒

中國有多少農民跟進口美國農產品沒有必然聯繫,而農民多,恰恰說明我們的生產效率不高。


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人口3億,有200多萬農場主,600多萬農民,只佔其人口的不到2%。但是,其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5,是世界上第一大農作物產品出口國。其中:小麥產量世界第三位;玉米世界第一位;大豆世界第一位;大米世界第十二位;棉花世界第三位。

如此高效率的產出比原因何在呢?1、美國農業種植帶規模最大。2、美國農業科技最發達。美國早就已經實現了成熟的現代農業產業化體系。


專業化、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和服務的社會化是現代工業的一種經營方式,它們被運用到農業方面後,成功地引發了美國農業生產方式的劃時代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產業化的程度和生產效率。

不僅如此,全球四大糧商中,美國佔了三家;他們控制了全球80%的糧食交易,擁有絕對定價權。

反觀我國,糧食種植面積11303萬公頃,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比例,農業人口6.74億,佔到總人口的50.32%。雖然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糧食自給率卻只有87%,全部農產品的自給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過國際市場來調節。

我國農業生產中所存在的農業的現代化程度低、土地利用率低、生產方式落後等等問題亟待解決。無農不穩,無糧則亂,僅僅依靠進口並非長久之計,更重要的還是改革農業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的農業體系,從根本上實現農業發展的戰略轉型。


無坡居士

我國有幾億農民不假,生產出了6億噸的糧食,其中包含了足夠國人食用的主糧,但是油料作物——大豆卻供應嚴重不足,缺口在0.95億噸左右,只能依賴進口!所以我國每年才會進口1.1億噸左右的糧食。

中國糧食夠吃,中國油料需進口!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國家產的糧食足夠中國人來食用,這一點沒有任何問題!不論是小麥、稻穀還是玉米,我國的產量和需求量都是能夠大致保持平衡的,中國人的碗裡裝著中國糧食,完全做得到。

但是,我們現在不僅僅只滿足與吃飽飯吧,還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吃米麵,還得吃油,吃肉,喝奶吃蛋吧,而這些都離不開一種特殊的農作物——大豆。但是我國國產大豆每年的產量太低了,只有區區1500萬噸,而我國每年的大豆需求量卻高達1.1億噸左右,這個供需缺口是真的很大!

沒有辦法,為了讓國人吃的飽飯,吃的起油,吃的起蛋肉奶,我們只能大量進口油料作物,從2005年以來,我國的大豆進口總量實現了聯繫13年的增加,到了2017年,這個總量已經達到了9600萬噸,佔據了世界大豆貿易的60%以上,說中國人買光了全世界的大豆都不為過!

中國每年進口3000萬噸以上美國糧食!

我國每年確實從美國進口大量的糧食,具體數量在3300萬噸以上,主要種類還是大豆!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總量為3200萬噸,佔據了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34%左右!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從美國進口大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有那麼多的大豆,而且美國的大豆物美價廉。

首先,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大豆生產國,在此前的二十多年間,美國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直到去年才被巴西超過。2017年,美國大豆產量在9600萬噸左右,巴西大豆產量在一億噸左右,這兩個國家的大豆產量佔據了全球大豆產量的58%左右,真的是“半壁江山”。

此外,美國和巴西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國,大豆出口量佔據全球大豆貿易的80%以上份額,其中美國大豆較巴西大豆更具價格優勢,目前,美豆到岸價較巴西大豆到岸價有100元/噸以上的優勢。

2017年,中國從以上兩國進口了8000多萬噸大豆,其中美國3200萬噸左右,巴西5000萬噸以上。

此外,我國每年還會進口總量僅為一千萬噸左右的稻穀、玉米和小麥,這個僅僅是為了滿足WTO的要求罷了,他們要求各成員國必須有5%的糧食來自進口,我國對以上三種主糧進口實施嚴格的配置制度,進口對我國糧食安全造成什麼影響,大家不必擔心。

但是我國每年進口將近一億噸的大豆這個現狀還是沒辦法得到根本改善!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5.19


糧油市場報
問題:中國幾億農民,為何還要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

關於這個問題,作為關注中國糧油產業發展的每日糧油來簡單回覆下。

1.你是否還記得那個缺衣少吃的年代

不知道關注這個問題的,有多少人是85後、90後,但相信85年之前出生的人都還留有記憶中那縫縫補補又三年、村裡有個萬元戶的年代,那時候吃飯掉到飯桌上的米粒是要撿起來吃掉的,吃飯要吃乾淨,麥收的時候要去地裡撿麥穗,一年四季難吃幾回肉,追求的最高目標就是樓上樓下電動電話……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其實我們從來都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進口一直就沒有停下來過,只不過以前我們吃的少,所以進口就沒有那麼多。

歷史上我們出口糧食最多的也就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有一兩年,那時候,我們的糧食生產剛剛開始出現突飛猛進,人們的消費還沒有一下子適應,然而,從哪之後就沒有然後了……

2.我們現在吃的肉也是糧食換來的



豬肉不會平白無故的出現,在我們糧食生產大幅提高的同時,我們的各種消費也在日益增長,特別是肉蛋奶消費,所謂一斤肉五斤糧,糧食的消費也是在翻倍增長。

但正如我們前面說的,以前吃的少,可能進口個一兩千萬噸就行了,現在消費高了,進口量也就上升到一億多噸了——沒有對比就沒有清晰的認知。

3.我們還要堅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雖然我們糧食還要進口,但更大的問題還是耕地保護的問題,重金屬等環境汙染是我們農業的最大

隱患。

因此,這兩年我們看到,我們在提高糧食生產的同時,開始有計劃的實施輪作休耕,以前羨慕美國農民不種地也能拿補貼的情況,在國內為逐漸在變成現實。

希望以上資料對你瞭解中國糧油產業發展概況有所幫助,歡迎留言交流,更多中國糧油市場理性思考請關注每日糧油查看。


每日糧油

最怕“土專家”整天吆三喝四,指手畫腳忽悠農民,把大豆價格低全部歸結於進口大豆的原因,在“土專家”的領導下,一哄而上地把進口美國大豆妖魔化。老馬性子比較直,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媒體造勢,土專家鼓吹,民眾無理性

美國這次不厚道啊,傷害中國人民感情,非要挑起貿易戰。作為一箇中國人,自然都對美國的做法感到憤恨。但是,憤恨是憤恨,可怕的是無“理取鬧的”憤恨。

今年國內的大豆價格和玉米價格不景氣,一些媒體和個人為了博取農民關注度,就整天瞎咧咧地說:“為什麼現在大豆玉米價格這麼低?就是因為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和玉米造成的。”

農民朋友整天和土地打交道,最關心的就是糧食價格。本來就因為玉米大豆價格低憋了一肚子火,再加上一些媒體和“土專家”的澆油,就把氣一股腦地撒到了進口大豆和進口玉米的身上。

說真的,進口大豆和玉米不是什麼“妖魔鬼怪”,國內大豆價格、玉米價格不景氣,進口不是全部原因。



二、中國農民這麼多,為何還要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呢?

是啊,中國種地的人這麼多,為何還要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呢?老馬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

1、種地的人雖然多,但是張嘴的人也多啊!中國人口基數那麼大,農民朋友不能只看到自己儲存的糧多。國家從美國進口農產品,也是為了維護我國的糧食安全。

2、農民只需要養活一家子,但是國家需要考慮養更多的人,從美國進口農產品,也是為了調劑我國的糧食餘缺狀況。




老馬說的話,很多人不愛聽,那麼,就來批評一下老馬吧。


村郎三農館

中國有幾億農民,為何還要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

對於每年從國外進口農產品這個事兒,很多人不理解。就像題主說的,咱們有幾億農民,咋還進口美國的東西,這不損害自己國家農民的利益嗎?今天咱就簡單的聊一聊為什麼會這樣。

大家都知道早些年咱們國家已經為入這個WTO了,也就是世界貿易組織,當時咱們為了加入這個組織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那麼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勁加入這個玩意兒呢?這裡面有好多原因。

首先,可以擴大出口。加入了世貿組織,裡面的成員國就要給咱們最惠國待遇,許多產品的出口關稅會大幅降低,可以大大促進我國產品出口量的增長。

其次,可以擴大我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話語權。國與國之間肯定要相互進行貿易交易,咱們這樣一個日益發展壯大的大國,如果一直徘徊在世貿組織大門之外,只能被動接受人家制定的規則。沒有話語權,就不能有效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促進公平交易,咱們也能參與制定相關的貿易規則,這對維護本國利益是很有好處的。而且做為正式成員國,如果發生貿易衝突,可以提交世貿組織的仲裁機構來處理,大大減少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機率。

還有,可以提高國內一些企業的綜合水平。之前許多企業的產品目標只是本國市場,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市場放大到全球,也有更多的國外企業參與到本土市場的競爭中來。

這樣就促使許多企業在管理方式、技術創新、產品質量等多個方面大力改革,一是減少國外產品的衝擊,二是增強自身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說了這麼多,既然加入了世貿組織,就得遵守它的相關規則,這其中也包括農產品這一塊。為什麼要進口國外農產品,除了本國自身的需要外,也是遵照加入世貿組織時所承諾的相關條款來執行的。

農民子弟,為農執筆。我是農墨,感謝關注!


農墨

中國有幾億農民,為何還要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

一、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但還不是農業強國。所以有些優質的農產品,還得從國外進口,否則無法滿足國人的需求。

二、我們雖然有幾億農民,但是生產效益並不是很高,很多地方農民種地還停留在傳統方式,機械化、規模化還不是很高,科技創新水平也比較滯後,更多的體現為自給自足,並不能為市場提供大量優質的農產品。

三、僅從當前農村太“閒”的現實來看,也說明農業發展水平較低。在農村,有的田地往往還處於荒蕪,一到農閒的時候,農民們都去麻將館打牌去了,而且有的地方是打牌賭博成風,農田倒是沒有花太多精力了。這樣的現象怎麼會有強大的農業呢?

四、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外出,在家的幾乎都是“三八六0”部隊,沒有人才,沒有勞動力,怎麼能夠發展好農村、發展好農業?

五、還是出於開放的需要,我們不能只是向外出口商品,也得要從外國進口。這樣不只是自由貿易的要求,也是滿足國人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

六、鄉村振興,農業振興,還得從人才、創新、要素改革等方面入手,真正生產出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不僅可以滿足國人的需求,還要能夠走向世界。


碧翰烽

其實這個問題就突出了中國農業目前和美國農業的差距。當然這個也不是某一個因素導致的,其實裡面的問題還是有很多。

首先就是產量的問題,其實相對於大米玉米這些,黃豆的進口量是比較大的。中國的產量是嚴重不能滿足自己的。所以必須要進口,而美國的黃豆,玉米這些產量在全球都是在前列的。所以只能選擇進口美國的。

其次就是農業的發展水平不一樣,現在可以看到中國的農業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這樣的模式其實是很難在如今的這個科技時代繼續存在下去的。美國的農業已經在很多年前就現代化,科學化了。而如今的科技時代,不是看人多人少的。不是人多力量大的時代了。可以看到中國的農民還是佔據了絕大部分,但是沒有科技的支持,再多的人也是枉然。別人一個人管理上千畝土地,我們需要幾百個人,這就是差距。

然後就是地勢,氣候等等也不一樣。美國約70%以上的耕地都是以大面積連片分佈的方式集中在大平原和內陸低原,適合農業機械化生產,且土壤為草原黑土(包括黑鈣土)、慄鈣土和暗棕鈣土為主,有機質含量高,雨量充沛,特別適宜農作物生長。這些地區又比較集中特別適合機械化,而且現在的信息化已經深入到美國農業的每一個項目。

說到底還是科技的差距,所以作為中國人,我們要努力,奮起直追。


張家界小伍

工業化的浪潮只能順應,城鎮化是地少人多中國的不二選擇,高產的過度雜交(轉基因和超級雜交)品種在這一進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但這類膨壯腫大不能留種的產品,也為化肥農藥添加劑的使用打開了巨大空間。7%耕地養20%人口,中國的環境實在不堪重負,還要承擔鞏固製造業大國地位並邁向強國的重任。因此,加大農產品進口力度刻不容緩,一帶一路就是將工業品走出去將農產品請進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保障未來能源和糧食進口安全,當然還需要強大的國防。今後農民要麼進城(政府已加大補貼力度)、要麼種養純正土特品種(化肥農藥添加劑難以發揮作用的自留種產品),城裡人擋餓就吃進口糧(通關檢驗檢疫也便於相對控制品質),需要安全健康美味的土特品種,就走城鄉互助認養認種的溯源之路。


自留種產品消費聯盟

沒有需求就沒有買賣!

我國是有幾億農民,但是我們更有14億國人需要吃飽而且要吃好。但是我國耕地面積只有18-20億畝,所以人均耕地面積很少。在世界範圍內,我國耕地面積佔世界耕地面積9%,但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2%。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國的有些農作物單產比美國低。下表是個舊數據但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水稻單產雖然比美國低,但是也是世界前列,且總產量能滿足國人的需求(但也進口一些高品質的大米)。小麥油菜棉花沒話說。但是,玉米和大豆就比別人差太多了,但玉米作為糧飼兼用高產作物,所以種植面積也很大,也能滿足國內需求。大豆產量低、種植面積也不足,但是國內需求旺盛,所以就大量的進口大豆了。

之所以進口美國的農產品,主要是美國的種子、集約化機械化生產和土壤肥力充足從而使美國農產品高產而廉價且質量也不錯。不過我國不是僅從美國進口農產品,以大豆為例,中國進口的大豆主要來自巴西而不是美國

所以,認識自己的不足,提高農業科研與種植水平來提高單產與總產。但也要面對國內的現實需求與進口農產品的必要性。


柳小慶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現在雖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一些主糧也出現了結構性過剩(如玉米),但總體上糧食供需基本平衡,略有盈餘!但我國農業基礎仍較薄弱,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些農產品嚴重供不應求,以大豆為例,國內需求量達1億噸,而國年總產只有1900萬噸/t(最大產量),嚴重短缺,若滿足市場需求不進口任何外國大豆(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國為主),我國需要8億畝土地播種大豆(我國耕地面積約20億畝),原因很簡單~大豆畝產低!這樣我國主糧小麥及水稻等就會嚴重不足,全國性主糧短缺局面就會出現!

美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大商品穀物生產國與出口國,其本身有很大的優勢條件!平原廣大,耕地面積世界第一,高度專業化與機械化,質優價廉,農業從業人員文化水平高!美國在世界玉米、大豆及小麥出口方面具有絕對優勢!我國近年農業生產成本上升較大,與美國相比主要農產品生產價格要高!



美國本土農業帶劃分圖



美國的大豆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