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疫”一線——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紀實

在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有這麼一群醫護人員,他們中有一路從“非典”到“禽流感”到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最前線的老主任和護士長,有90後的年輕醫生、護士,有身有宿疾的老大姐,有為了疫情防控而斷奶的年輕媽媽,有年邁父母需要照顧的醫者……他們堅守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最前線,恪盡職守、嚴陣以待,充分體現了醫務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和責任擔當。

1月16日,建陽區衛健局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培訓後,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立即組織全科醫護人員學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相關知識培訓,吳文娟護士是科室的總帶教,剛辦完婆婆喪事的她,來不及平復心緒,就投入全科醫護人員穿脫防護服的培訓指導中。

1月21日,醫院在感染性疾病科設立發熱門診,準備好留觀病房、疑似病房。王玉英醫師今年已逾50歲,是科室的老大姐,甲狀腺癌術後多年,腰椎間盤突出,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她勸別人離開醫院,少出門,自己卻毅然守護,身軀已然疲憊,還堅持在發熱門診坐診。

1月24日,除夕夜,李偉醫師值班,科室收治兩位乘坐高鐵時,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確診病人有接觸史的人員。“在風險面前不是不害怕,只是責任在肩不容推卻,作為醫務人員,接診過程中防護做得再好,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我也擔心,只是疫情面前,做好本職工作是我的責任和使命。”李偉醫師說。

1月29日晚上,科室收治一位醫學隔離患者,羅曉楓護士在入病房給他採集血標本和咽拭子時,患者說:“護士,你要小心一點,我的舍友都被確診了,最好離我遠些。”但她依然淡定有序、成功地完成採樣。脫完防護服回到護士站,護士長問她:“你害怕嗎?”她笑著說:“沒關係,如果我被感染了,我就把所有患者的治療和標本採樣包了,不能讓其他人感染。”科室的所有醫護人員都不怕面對有傳染危險的病人,就擔心同事和家人被感染,所以他們嚴把防護關,不讓一名醫護人員倒下。

肖慧珠主管護師的丈夫是一名幹警,自1月26日就進入單位全封閉為期半個月的值班。面對家裡無人照顧的孩子,為了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她把孩子送到鄉下外婆家。工作上除了日常的醫囑處理、管理防護物資外,還負責疫情數據統計上報給防保科,每天除了常規的07:00、10:00 、15:00 、16:00、22:00 等時段上報門診發熱病人數,住院留觀、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人數,留觀病人的體溫病情,病人採樣送檢數,當日有入院的相關數據還必須隨時上報,這是一項嚴謹細緻又要有時效性的任務。

王曉瑩醫師是本院的雙職工,愛人是消化內科醫師,當兩個人都同時值夜班時,五歲兒子的生活起居就成了問題,每次他們都是將孩子留給老母親一個人照顧。自開始收治醫學留觀病人及疑似病人以來,面對隔離病房的醫學觀察對象。王曉瑩醫師每次值班的感觸就是,值班時不敢睡,休息時睡不著。心裡總是想著隔離病房的病人病情是否穩定。

在感染性疾病科病房,醫護人員需要每日與病患直接接觸,所以醫護人員的防護十分重要。醫院將科室劃分為清潔區、潛在汙染區、汙染區,每個區域之間設置了緩衝區用以隔離病毒。每深入一個區域,防護措施就要升級一次。進入到汙染區,需要裡外多層防護措施、全副武裝。隔離病房收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學觀察對象,量體溫、測血壓、發藥、採集化驗標本,病人的三餐飲食及生活護理。從1月24日開始到現在,感染性疾病科的全體醫護人員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幾天。她們為了更好的工作,為了安全,即使是休息時間也在醫院休息室隔離。韓智宏護士的孩子尚在哺乳期,就這樣快速斷奶了。他們面對家人不是不愧疚,而是使命當前必須取捨。面對疫情,感染性疾病科全體醫護人員日夜堅守,忘我工作,為阻擊疫情默默奉獻,就像護士長呂桃玉所說:“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這是職責所在,也是使命所繫。

科主任吳奮在疫情面前,發揮模範作用,衝鋒在前當表率:“我們就是幹這個職業的,在這場特殊的防疫戰中,我們就是尖兵,我們不上,誰上?”


我的戰“疫”一線——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紀實


我的戰“疫”一線——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紀實

我的戰“疫”一線——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紀實

我的戰“疫”一線——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紀實

我的戰“疫”一線——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紀實

我的戰“疫”一線——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紀實

我的戰“疫”一線——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紀實

我的戰“疫”一線——建陽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防控紀實

逆 行

沒有人不害怕對未知的恐懼,只是我本良醫多壯志,為有疾苦救蒼生

忘我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從踏入的那一刻起,他們心裡就只有患者,沒有自己

後盾

體貼的伴侶、懂事的兒女、補位的同事、助力的師長……他們讓前行者了卻後顧之憂,腳步更加篤定


戰鬥的集結號已經吹響,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