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類的股票值得購買嗎?為什麼?

懂社保


朋友們好!

銀行類股票當然值得購買了!現在好多銀行股股價已經低於淨資產不少,每年分紅率4.5%左右,這樣的股票長期持有大概率會獲得較好的收益。下面來分析一下。

銀行股市淨率很低

現在股市中的銀行股,好多已經跌破了淨資產,市淨率不到1,甚至有的銀行股市淨率只有0.8左右,這就相當於股價打了8折。這樣低的市淨率,可以說現在的價格買入銀行股,未來虧損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畢竟一般情況下,股價都會比淨資產稍微高一些的。

現在銀行股市淨率較低,也不是很正常的現象,銀行股的估值長期來看,一定會有市淨率達到2的時候的。

銀行股分紅率較高

現在銀行股按照現在的價格來算,分紅率較高。現在四大行的股票,按照現有股票價格來算,分紅率在4.5%左右,可以說分紅是比較給力了。銀行股分紅率較高,說明銀行盈利能力很強,經營非常穩健,現金流充足,只有這樣才能夠每年分紅,而且保持一個較高的分紅率。

這樣的高分紅率可以說已經比很多理財產品年利率高了。

銀行不會過時

銀行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過時的。一個社會發展的再高級,銀行作為金融行業也不會過時。可以說,社會發展的越好,經濟越強大,銀行的職能也會隨著人們的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銀行可以說是一個能夠跟經濟同步發展的行業,可以說人們永遠會需要銀行提供金融服務。人們越有錢,那麼人們需要的金融服務就會越多,這樣銀行業也就能長盛不衰。這樣一個長期來看不會過時的行業,當然是值得大家多多研究了。

銀行股值得持有

現在銀行股可以說值得持有。現在好多銀行股股價較低,比如四大行股票價格已經低於淨資產,可以說現在風險較小。而且四大行銀行股分紅率較高,達到了4.5%左右。現在四大行股票,每年分紅也就是佔淨利潤的30%左右,剩餘的淨利潤將進入淨資產,這樣四大行股票每年淨資產也能夠增長10%左右。淨資產的增長也會帶動股價的上漲的。

如果現在買入四大行股票,堅持長期持有10年以上,不僅每年可以獲得4.5%的分紅收益,而且,每年淨資產也會增長10%左右,股價也會隨著淨資產的增長而增長的。長期來看,持有四大行股票每年收益率大概率在10%以上。


綜上所述,現在銀行股值得多研究。對於四大行股票,如果長期持有10年以上,每年收益率大概率不低於10%。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銀行板塊的個股,很多個股都是破淨股,也就是說目前的股價低於淨資產,而且這種情況已經維持了不少的時間了,有的個股已經幾年這種情況了。那麼,對於銀行類個股,值得購買嗎?

我個人認為,對於大多數散戶投資者來說,如果你以長線為主,銀行類的個股還是值得購買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造成銀行板塊走勢不佳,很多個股破淨的現狀,是有原因的。

第一,銀行板塊是權重股,

銀行股股本大盤子重,流通市值不是一般的大,這不是幾個大資金就能玩轉的,想讓大象起舞,沒有天時地利人和是不行的,而這種天時地利人和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因為需要的資金量太大了!這個任務是比較難完成的。因此,在歷史的行情中,銀行板塊雖然出現過不錯的走勢,甚至引領大盤展開衝關的拉昇,但是更多的時候,起到的是護盤的作用。

第二,銀行股的盈利水平已經大不如前

我們從工商銀行的淨利潤增長情況看一下,就明白了。

我們可以從2張圖上看到,2006年-2011年,淨利潤同比增長都是在20-60%左右,平均也能到25%以上,但是從2012年開始,淨利潤同比增長開始明顯下降,2015-2016連續2年增長不到0.5%,2017年只有2.8%,2018年也不過4.6%,雖然有所緩慢增長,但是這與10多年前的高速增長來說,簡直是龜速啊,不可同日耳語。

這也說明銀行業的競爭已經加劇,盈利能力和水平都在下降,炒股票就是炒未來,因此,對於這種情況來說,資金自然就會更多選擇有成長性的板塊去操作。

那麼為什麼即便如此,銀行股還值得買呢?

我認為,對於大多數散戶來說,根本不會買股票,也不會價值投資。但是銀行股不一樣,很多銀行股雖然增長慢了,但是也在不斷轉型,開拓新的創新金融業務,增加利潤增長點,這就是發展。另外,很多銀行股的年度分紅是非常高的,股息率都超過了4%,

這比很多寶寶基金都高出不少,而且你擁有股票市值還能申購新股,只要申購中籤基本就是賺錢,所以,對於很多散戶尤其是上班族的散戶來說,購買銀行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舉例個股只做分析,不做為任何買賣依據)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和啟發!


禪壹


一、投資銀行股能取得高收益麼?

目前A股上市銀行有33家,但是如果大家仔細研究的話,四大行基本上都沒什麼漲幅平安、招商、興業、浦發、寧波這幾個算是比較好的,其他大部分銀行股漲幅都很一般,甚至如果是最近幾年買銀行股的,從股價看,還被套了。

當然,有不少銀行的支持者會說,我投資銀行是因為股息率高,銀行普遍分紅很好,但真的很高麼?如果股價不漲的話,大部分股息率也是4%左右,不就是普通的理財產品收益麼,一樣還是跑不贏通脹指數!合著,我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投資股票,就是為了一個理財收益?

二、銀行股是最沒有成長想象的股票!

在A股,無論是價值投資者,還是短線博弈者,其實都非常看重股票的業績和成長性的,甚至大多數時候成長性才是第一位的,為何小盤股經常會得到資金的熱捧,關鍵就在於成長性,為什麼一個概念、一個消息、甚至一個合同就能改變一直股票的基本面,就是因為成長的空間可能被打開了。而銀行股這方面則完全沒有可能性。


三、銀行股的業績是因為行業的特殊性,且未必沒有隱憂!

金融業被成為萬業之母,而銀行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我們的銀行股雖然利潤佔到了所有上市公司的50%甚至更高!但是這些利潤的90%都來自息差,這說明他們的利潤基本上都來自壟斷!而眾所周知,無論是貿易戰,還是之前的其他貿易紛爭,我們在金融行業過於保護自己,不夠開放一直是談判的焦點之一。此外,銀行的報表也一直被外界質疑,認為有粉飾、包裝不良資產的嫌疑,所以未來銀行業的基本面會面臨很大變化,甚至是根本性的反轉也未必沒有可能。

以上三點,就是我不支持買銀行股的理由,歡迎拍磚。



遁逃者


A股最好且能賺錢的幾個行業之一,白酒、地產、家電,大金融等,其中銀行就是大金融端最賺錢的行業,

四大行之一的宇宙行一一一工商銀行如今2萬億市值,18年營收7700多億,利潤近3000億,相當於每天賺8個多億,股息率4.5%左右,而市盈率卻僅有6倍左右,

  • 可以說是相當之便宜,且PB小於1破淨,以工商銀行為例,如果能低位買,基本是意味著你花8毛6分錢,就能買到價值1塊錢的銀行淨資產,而且外帶每年的分紅股息,以及牛市的期權。------除了時間,其他的穩賺不賠

不過也有市場部分人士認為:銀行是高槓杆行業,遇到金融危機一定會破產,就算不死也要終身殘廢,

不過這一點,在我國來說,上述情況基本不存在,特別是大行,有國家信用保證不說,信用背書融資定增自身補血都是沒問題的,如農行定增1000億表外回表基本是沒啥難度就實現一一一壞處是原有股東的分紅權益被稀釋了,但比例很低。

綜上來看,銀行股的優勢,在於具備高股息率、低估值、穩定盈利、安全性等多重優勢,絕對是很值得大多數人去購買的。

  • 一方面在股息率上,銀行股每年能提供比較穩定的現金流,4%左右股息率已經堪比一年期的理財產品。另一方面,在估值上,中證銀行指數0.85倍的PB基本處於歷史的底部區域,下行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可以說銀行股具有比較高的安全邊際。

最後,給大家個參考,就是買大行,年線之下,低PB(低於1),再參考港股折價,如果折價在10~15%買A股,高於就買港股,如果發現這個買不了,換其他標的!!

謝謝關注,點贊、評論。謝謝大家,歡迎交流思想!!

股海獵人


我覺得銀行股的股票還是值得去買的,尤其是銀行股適合長線持有,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新聞:香港的一個老太太手上有閒錢就買匯豐銀行的股票,一直買一直持有著,最後獲利頗豐,之所以銀行股值得購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A股的銀行股估值低,備受大資金青睞:

銀行股雖然普遍盤子大、市值高、不活躍,但是銀行股的估值普遍偏低,市盈率基本上都在10倍以下,深受大資金青睞,尤其是境外機構非常熱衷於配置銀行股,安全性高、風險小,適合長線持有!

二、銀行股盈利能力強,分紅收益率高:

除了菸草、國家電網等壟斷性行業,銀行可以說是最賺錢的行業,2018年國有五大行(中農工建交)純利潤總計超過了1萬億,要知道,騰訊2018年淨利潤也不過787億元,阿里巴巴淨利潤則只有614億元,可見,銀行股的盈利能力是多麼強,高盈利也讓銀行股具備了高分紅的基礎,以工商銀行為例,2018年淨利潤:2987億元,日賺8.18億元,2018年現金分紅893億元,茅臺2018年分紅也才183億,工商銀行的股息率(每股分紅/股價)超過了4%,比許多定期存款的收益率都高,所以,我個人覺得做定期存款還不如買銀行股長期持有拿分紅。

三、可以用銀行股市值申購新股:

由於銀行股風險小、波動小,而且基本上每年都有分紅,再加上現在新股申購是根據持有的股票市值來申購,所以,非常適合持有銀行股來打新股,現在新股發行這麼多,中籤的幾率很大,只要中籤,遠比你把錢存在銀行的收益要高!

注意事項:

1、買入時機的選擇:

雖然銀行股非常安全,不過,從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說,還是要注意買入時機的選擇,2019年是全球降息年,預計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銀行行業的風險也會加大,因此,如果你現在想購買銀行股的話,最好是再等等,等這波危機過了之後再買入,並長期持有。

2、持股時間的問題:

由於銀行股每天的波動很小,如果你是做短線,沒耐性長期持有的話,那我不建議你買銀行股,銀行股只適合做中長線。(當然,民營銀行的股票波動可能大點,但是風險也大一些)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我很中肯的回答您這個問題,銀行類股票肯定值得買,就看您從資產配置角度考慮願不願意去購買它!

第一,   銀行股的市盈率在牛市的時候一般不會超過15倍,在熊市的時候一般在5倍左右。銀行類股票的分紅率是非常高的,一般在淨利潤的50%左右。比如建設銀行每年分紅每股大概在0.3元左右。按照10倍市盈率分紅率50%計算也就是20年的投資週期可以回本,而不去考慮股價漲跌的問題,這比投資房產是要划算的,要知道目前房產的投資收益率年化大約在2%左右。十倍市盈率相對銀行股來說已經是比較高的了,要是長期定投銀行股,您賬戶的動態市盈率應該在7倍左右甚至更低,所以14年不到就拿回了本金。長此以往,利潤是相當可觀的。

第二,   銀行股裡面照樣有成長性非常好的上市公司,比如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等地方性銀行。上市以來長期看股價都是走牛的趨勢。一方面可以享受分紅,另一方面可以享受股價上漲的利潤。若您是投資高手能把我牛熊交替,獲利將更可觀。

第三,   現在申購新股都有一個市值要求,而新股的獲利是非常可觀的。若是資金量比較多,每年中三到四個新股是比較正常的,這個收益在10萬以上。買入銀行股的波動是比較小,從申購新股這方面考慮,對非職業股民,配置銀行股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四,   銀行股一般不會退市,你不用擔心像買了別的股票中雷,一不小心連本金都沒有了。

第五,   當然銀行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假如你是企業家,關心銀行股股價的走勢也可以用來作為判斷經濟運行的走勢的指標之一。股價上升經濟好轉積極存貨;股價下跌經濟下行提前應對!

炒股銀行的朋友請關注@小散股市日記!








股市正途


股市3600餘家上市公司,銀行類的上市公司,是最值得投資的。在投資者印象裡,對銀行股的看法還處於增長性低、成長性慢、股票價格走勢緩的印象。但是,隨著A股投資者的不斷成熟,這個局面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因為投資者不斷的成熟,逐漸有投資者更加傾向於投資銀行股,並且衍生出了一些方式方法,特別是成熟投資者更為青睞。

銀行股的股票值得購買!

並不是所有的銀行股都是成長性慢,也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適合投資,銀行股也是具有很明顯的特徵,這需要分文別類去講。銀行股共計33家: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江陰銀行、張家港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無錫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常熟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貴陽銀行、中信銀行、蘇農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鄭州銀行、長沙銀行、紫金銀行、青島銀行、西安銀行、青農商行還有一家下週IPO的蘇州銀行。

這33家銀行的總市值大小體量不同,成長性不同、股息率不同,市場投資者的認可程度也是不同,增長性也有不同。這就需要投資者分類看待。個人將這些銀行分為了三類:1、激進型銀行;2、穩定型銀行;3穩定成長型銀行。

要講到投資,普通投資銀行股,搭配所有類型的銀行股,更為合適。怎麼講?激進型銀行的業績增長很高,穩定型銀行的業績增長雖然不高,但穩定性強,至於穩定成長型銀行,穩定性與成長性兼具。這樣能獲得更為綜合的收益表現。如果針對“打新”,投資穩定型銀行股更為合適。當然,如果是“打新”、成長、股息三重對比,投資穩定成長型銀行,更為合適。如果是短線、中線投資,市盈率小、增長性強的上市公司會更合適。我們全部來講上一講。

什麼是激進型的銀行股?又如何投資?

這家銀行的成長性很好,最近六個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0.68%、12.12%、17%、15.31%、9.44%、13.85%與-0.92%、5.2%、19.2%、16.74%、24.07%、33.4%。出現過負增長,也出現過個位數增長,但多數年保持的是雙位數的增長,甚至營業收入大於30%的增長,成長性很強,業績激進。然後我們再來看一家銀行:

這家上市公司最近6個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1.64%、20.45%、28.49%、20.85%、18.95%、22.78%與11.99%、23.59%、31.89%、28.59%、20.05%、16.89%。可謂成長性十足,一看這樣的數據,還以為不是銀行股,居然能淨利潤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能雙雙大於20%以上的增長,甚至淨利潤能達到50%以上的增長,很是激進。

這樣的銀行股,就是激進型的銀行上市公司,業績成長性很足。那麼,這樣的上市公司,應當如何投資呢?往往激進型的銀行股,走勢並不穩定,淨利潤增長強的時候,會出現股票價格的上漲,幾個月內可能達到股票價格上漲100%的壯舉。但是,業績一時間不理性的時候,也可能股票價格下跌50%。這就需要投資者們做好觀察成長業績的準備,如果業績大幅增長,就具有中短線的機會,如果業績不達預期,也就會沒有,甚至還存在一些泡沫。

穩定型的銀行股是什麼特徵,又該如何投資?

這家銀行最近6個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8%、3.98%、4.87%、5.1%、4.06%、4.06%與7.49%、4.05%、6.99%、7.71%、6.51%、19.42%。這樣的業績成長與上述中激進型的銀行股對比,這類銀行成長性沒有激進型的銀行高,每一年的業績成長僅有個位數。我們再來看一家:

這家銀行也是如此,最近6個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為:4.9%、5.43%、6.63%、7.25%、5.09%、4.28%與6.13%、5.04%、10.6%、12.01%、11.46%、11.01%。雖然比上一家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高一些,但淨利潤仍舊為個位數增長。成長性要弱一些。

通常,這類銀行股的市值大,成長性低,日常交易流動性好。但是,股票價格的上漲性並不高,股息率很好。這類股票因為有強穩定性,通常被綜合使用。如果是激進型銀行股的投資者可以匹配,如果“打新”的投資者也是匹配。因為股息率較高,所以每年能有很好的分紅股息,再加上震盪小,作為“打新”的市值所用,能更好進行。一年綜合回報率在不算股票差價的情況下,往往能大於8%以上。

穩定成長型銀行,又是怎樣?

穩定成長型銀行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能長久保持10%-20%之間的增長,並不會出現很大的波動。這家銀行股最近6個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3%、13.5%、14%、14.58%、14.84%、11.32%與5.33%、7.2%、11.75%、13.21%、12.52%、12.14%。我們再來看一家:

這家銀行股最近6個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9.5%、19.61%、19.64%、21.12%、19.85%、20.06%與7.06%、2.3%、9.79%、14.12%、14.28%、23.43%。很是穩定的在增長,不會一年的增長性十分高,每一年的增長性很是平均,既穩定又具有成長性。

穩定成長型的銀行股不管是股息率還是作為“打新”、股票價格的走勢,均是很強,甚至5年股票價格能上漲300%,綜合性強。

總結:銀行類的股票值得投資,但也需要分類。如果是短線投資,可以關注一些成長性強的激進型銀行股,如果是中長線投資者,可以關注一些穩定型以及穩定成長型的銀行股,如果作為“打新”使用或者很好收息所用,可以投資穩定型銀行,如果還想做些股票差價又不想承擔風險,可以投資一些穩定成長型銀行股。當然,如果喜歡綜合,三類型銀行股可以綜合匹配。


厚金說


銀行板塊的股票一定是值得購買的。

至於如何去選擇,得先清楚自己想要的收益和自己所能承擔的風險。

銀行板塊一共分為兩個方面。

1.大型國有銀行,像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這類的個股,風險率很低,到同樣收益率也很低。是因為體量很大,導致的增長速度不會過快。例如,你在銀行的存款,按照大額存單去計算的話,那麼也只有4%左右的年化率,那麼投資這些大型的國有銀行的話,分紅可以超過在銀行的利息收益的。但是前提是你不要買在最高點,不然你的戰線長度會以年為單位來計算的。如果追求穩定的收益且可以承擔小的風險。那麼這類大型的國有銀行是最符合你的投資方式。

2.商業銀行,像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南京銀行等。這些商業銀行會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漸開放得到很大的增長空間,溢價率也會更高。在2020.6.1會全面放開外資銀行進入我國,那麼勢必會形成鯰魚效應,會讓好的更有競爭力,不好的會慢慢淘汰。

如果你追求性價比最高也就是收益會很大,但是自己操作水平還不錯的情況下。這類個股就是你得絕佳選擇。

最後說下,銀行股現在估值非常低,接近歷史最低估的位置。銀行板塊一定是個好的選擇。長期來看。收益一定是可觀的。

但是同時小型的商業上市銀行有一個比較考驗你的技術和人性的地方。就是活躍度比較高,追漲殺跌且不能中長期持有的一定會虧錢的。所以一定要避免追漲殺跌和自身有一定的技術。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一位散戶的自我修養


銀行當然是值得投資的。

中信建投剛剛發佈了2019年下半年銀行股的投資策略。答案的最後,並給了最看好的7個個股。供參考。

我們認為下半年選股時主要側重銀行的資產端。主要原因:

一方面,下半年 NIM 的韌性受資產端影響更大。

由於同業負債成本下降空間十分有限,存款競爭壓力仍在,但資產端收益率受政策影響還會繼續下降,因此 NIM 整體將保持下行趨勢。但相對對公貸款而言,零售貸款定價受政策影響相對更小,而零售貸款收益率本身就比較高,也能帶來較多的中間業務收益。所以,我們認為零售貸款佔比較高的銀行,下半年資產收益率下行壓力會更小一些,NIM 的韌性也更足。

備註:銀行淨息差

NIM(net interest margin)指的是銀行淨利息收入和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

同時,我們認為下半年中小銀行估值彈性可能會更高。主要原因:

其一、中小銀行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敞口比重更高,與地方政府項目融資關係更密切,受地方債務風險出清的影響更大更直接;

其二、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持續推進中小銀行將享受更多的政策優惠;

其三、中小銀行業績彈性更大。

選股邏輯與個股比較

在選股中,我們著重比較標的的零售貸款佔比與中收佔比、不良率與 NIM 的關係、PB 與歸母淨利增速等。

在零售貸款佔比與中間業務收入佔比方面,招行和平安兩家股份行明顯高於其他銀行,其他股份行也處於較高位置;大行中建行相對較高;城農商行中部分銀行零售貸款佔比優勢明顯,也可以作為重點考慮對象,如常熟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等。

在不良率與 NIM 關係方面,應當優先選擇不良率低,但 NIM 反而高的銀行,如常熟銀行、招商銀行、蘇農銀行、長沙銀行、無錫銀行及西安銀行;從估值影響的角度來看,對資產質量的考慮要先於 NIM。從而可以考慮,如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中國銀行等。

在 PB-歸母淨利增速關係方面,招行、寧波、常熟等三家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在同業中遙遙領先,相應的估值水平也會比同業要高;也存在一些銀行本年歸母淨利潤增長較快,估值需要修復的銀行,如浦發、成都、上海、南京、杭州等。

投資建議

中信建投判斷:下半年銀行股趨勢向上,更加看好四季度,更加看好股份行。儘管下半年,行業基本面趨勢向下,NIM 環比繼續下降,不良率環比回升,但是我們依然認為政策面、流動性層面、估值面上仍將對股價構成支撐。

下半年,銀行股趨勢向上主要原因是

其一、政策層面: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加快,規模加大,融資平臺債務風險逐漸出清;永續債發行加快,資本金約束進一步減輕;不良率真實性逐步提高,其對估值的約束力下降;

其二、流動性層面:表外融資改善,社融增速加快;理財子公司加速設立,帶來更多的資金流入股市;MSCI 擴容,帶來增量資金增加銀行股配置;

其三、估值層面:目前老 16家上市銀行 19年 PB 為 0.76 倍,對應 19年13%的 ROE,下行風險小。

更看好 4 季度,主要原因是:其一、4Q 經濟企穩回升;其二、4Q 行業 NIM 企穩;其三、估值切換。

我們預測 19/20 年行業淨利潤同比增長 6.5%/7%,19/20PB 為 0.76/0.70 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我們重點推薦:招行、平安、寧波、浦發、民生;上海,常熟,蘇農。

招商銀行:ROE 繼續回升;零售貸款佔比提高;金融科技對零售端的實質影響將顯現,提升估值溢價,估值溢價有望達到 100%,目標價 43 元。

平安銀行:業績增速超預期;200億可轉債轉股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高;下半年對公貸款投放增加, 有助於緩解負債端壓力;資產端潛在風險的顯性化和零售端的持續改善將助力其估值修復,目標價 17 元。

浦發銀行:下半年 NIM 有望回升,不良率將繼續下降;風險出清;零售優勢增強;400 億可轉債和 300 億永續債發行緩解資本金壓力;估值低;目標價 15 元。

民生銀行:高的 ROE;非息收入佔比相對較高;400 億永續債和 200 億優先股補充資本金;小微信貸的不良將逐步出清;股權問題和公司治理層面問題將得以化解。目標價 8.50 元。

上海銀行:NIM 和零售端收益率繼續提升;資產質量和撥備計提力度保持穩定,繼續位於同業前列;大股東未來 6 個月將完成股價穩定計劃,股價底部有支撐。隨著其零售端轉型效果的取得,將持續改善其基本面,提升整體估值。目標價 12 元。

常熟銀行:高 NIM、低不良率的小微信貸模式可支撐其擴張;零售端優勢;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已經正式成立,異地業務將帶動常熟銀行的規模擴張和 ROE 的繼續回升。目標價 12 元。

蘇農銀行:負債端成本率在農商行中最低,優勢顯著;更名後蘇州城區的擴張將穩步展開,成效也將在下半年逐步顯現;股價穩定機制已經公告,低價是 5.82 元。目標價 9 元。


彩虹股票


銀行類股票一般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市盈率相對低,雖然A股市場上有一些小銀行的股票市盈率比較高,但多數銀行類股票尤其是四大行的股票市盈率非常低。現在很多A股市場中的銀行股股價已經跌破了淨資產,市淨率不到1,甚至有的銀行股市淨率只有0.8左右,這就相當於股價打了8折。

從銀行股的長期估值趨勢來判斷,市淨率一直低於1不是正常的現象,未來股價走勢會逐步上升,修復市淨率缺口。因此以現在的價格買入銀行股,未來虧損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銀行類股票佔有市場的權重比較大,屬於市場的藍籌股票,是A股市場的基石。

第三,銀行類股票業績相對穩定,分紅率較高,一般基本面都沒有特別大的問題,能夠保持長期穩定的盈利。例如四大行的股票,按照現有股票價格來算,分紅率為4.5%左右,甚至高於許多同期理財產品。這說明銀行盈利能力強,經營穩健,現金流充足,只有這樣才能夠每年分紅,而且保持一個較高的分紅率。

最後,銀行業股票波動較小,很少走出獨立的行情,一般只是跟隨大盤走出跟隨行情。雖然上漲的幅度並不大,但遇到市場風險的時候,抗跌能力也比較強。

結合如上幾個銀行類股票的特點,對投資者提出以下的建議:

對於手握大額資產,注重資產安全性的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來說,銀行股有穩定的股息分紅,股價也會在週期內有一個表現,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選擇。投資銀行類股票必須有長期持有的準備,一般投資週期會有3至5年。

但既然是價值投資,買入後就不要操太多心了,畢竟這個投資主要是為了保值。而對於投資資金較小的投資者來說,銀行股的回報週期比較長,資產的使用效率會很低,從而增加了投資者的資金成本,因此選擇市場表現更加活躍的個股會是比銀行股更好的選擇。

總而言之,收益和風險之間需要有一個平衡。銀行作為第三產業的領頭羊,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的強大,也會不斷拓展新業務和為投資者創作利潤。從這點來分析,銀行股股票是值得仔細研究並且持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