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醫院戰“疫”系列報道】抗疫路上,我們與溫暖同行

2月4日下午7點50分,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

“您好,汾陽醫院急診科……”接電話的杜老師,邊問邊記錄著。

接完電話後,隨後告訴大家說:“汾孝高速口路堵了,有一個從石樓過來,呼吸困難伴咳嗽的病人,不發熱,需要救護車。”

在請示上級部門並安排好出診救護車後,我和王洲龍大夫擔任此次接診任務,由於患者有呼吸系統症狀我們進行了二級防護。

上車後,我們一直與病人保持通話狀態,不斷詢問病人的狀態,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接診後做出更快的應急處置。

司機曉輝師傅瞭解所在位置後,為了儘快見到病人,找了一條路程短、用時少的路線,但道路異常顛簸。

我有些暈車了,隨著救護車左右搖晃,我的胃裡也在翻江倒海。心想,如果我都無法戰勝自己的生理反應,到了現場又如何救治病人。我使勁掐著內關穴,努力調整著自己的呼吸,克服著暈車帶來的生理不適。

車外已是萬家燈火,遠處的高樓星光點點,想必這時居家隔離的人們,雖然缺少了過年的歡樂氣氛,但一家人仍然是其樂融融。

而我們正在這裡與病毒抗爭、與死神賽跑。正在而此時安靜車廂內,除了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聲,還有電話那頭不時傳來的咳嗽聲,一聲聲揪著我們的心,我們的心緊緊地被病人的病情揪著,我的手心也直冒冷汗。

【汾陽醫院戰“疫”系列報道】抗疫路上,我們與溫暖同行


土堆阻擋了生命通道,但阻擋不了我們前行的腳步

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很多村口、路口都被設立關卡,但更為可氣的時候,我通往接診病人的道路上,一個大土堆攔在了我們的面前,而病人就在土堆的對面……

“你們先待命,體溫計給我,我去土堆那邊接病人。”王大夫一邊說,一邊跳下車。

看著他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感覺像看到一個被激活的雪人,很笨拙的爬上土堆,踩著鬆軟的土堆上,步履維艱,終於越過去了。

2分鐘過後,土堆那邊傳來王大夫的聲音:“發熱38度,做好防護,準備上車!”

心裡不禁咯噔一下,發熱?!電話裡沒說這個症狀呀!此時護目鏡上的霧氣也早已讓眼前的世界都變得模糊起來,出於對疫情的恐懼,我本能的收回正在邁出的腳步,但又想起自己學醫時的篤定以及身為一名黨員的責任,還是堅定地邁著大步向病人的方向奔了過去。

在微弱車燈照射下,我們攙扶著病人,繞過土堆,協力將病人護送上救護車。

返回途中,接到王主任打來的電話:“病人情況怎麼樣?指氧多少?有發熱?你們一定做好防護呀!”焦急並關切的問候著。

當救護車以最快速度安全到達急診科門口時,張禕護士長和其他戰友們早已做好防護並在等候接診了。

測量體溫、血壓、採血、CT檢查……檢查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經過緊張快速的檢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被排除,病人和接診人員解除隔離!急診科所有人提著的心才慢慢的放了下來。

對於病毒,我們無懼無畏,但作為醫務人員,只有我們做好防護,只有我們是安全的,我們才可以踐行醫者使命,我們才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病患。

抗疫路上,我們與溫暖同行!

汾醫急診人,願做抗擊疫情的逆行者,責任在肩、使命必達!

編 輯:朱儁琳 郭慶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