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書法?

Yuraku


練,多練,堅持練!熟能生巧,把各種字帖找來,全部認真臨摹一遍,楷書、隸書、魏碑、行書、草書、篆書都練習一遍,看自己的哪種字體寫得好,順手,喜歡寫這樣的字體,就主要練習這種字體,一門深入,長期堅持練習,提高最快!要練習古代公認的好字帖,現在的字帖不好說,名氣大的字不一定好,謹慎選擇字帖。要堅持鍛鍊身體,唱歌、吟詩,保持每天的好心情,這樣有利於寫好字。如果有機會可以拜正規學校畢業的書法家指點一下,最好多去書法家的創作現場看一看,手機上的書法家創作視頻多看一看,注意運筆細節,握筆姿勢,模仿學習。多看字帖,把每一個字深深的記在腦海裡,書寫時運用自如,書法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我色多吉


學習書法總是經歷如下幾個階段:

1、手眼俱低。這個階段,一方面多找些書法基礎知識的書去學習,提高見識,一方面,找準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精選其中的20個字反覆練習,慢慢掌握筆法。個人認為,還是從楷書入門比較好。

2、眼高手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對書法的原理、審美等知識的積累已經到了一定程度,但動手寫字的能力的提高肯定沒有積蓄知識那麼快,這個時候,會覺得比較痛苦,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個時候越痛苦,說明你對書法的理解越好,後面只要下夠功夫,水平提高越快。

3、手眼俱高。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積累和練習,你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了,這個時候不要驕傲,對書法藝術的追求是無止境的。

4、人書俱老。到了這個階段,對書法的理解,以及創作,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提高書法,沒有速成的方法,只能腳踏實地,慢慢提高。











後福堂


我認為要提高書法水平,應該經歷四個重要步驟:


拜明師

書法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是一種技巧性藝術門類,歷來就有“口傳心授”之法。古代很多書法世家都是父子相傳、子弟互傳的,因為書法的很多筆法和技巧不是用語言和文字可以充分完整地表達的,只有通過老師言傳身教,加上自己近距離觀察和體會才能完全掌握其中真諦。

現代人學書法比之古人多了很多渠道,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看視頻,通過在網上查閱一些名家書法課堂的筆法動態演示等,可以更直觀地獲取相關信息。但這些都不能代替老師面對面的示範教學,如果有條件一定要找老師,那樣會獲得事半功倍之效。

這裡我用的是“明師”而非“名師”。所謂明師,就是那些真的會寫字,崇尚傳統書法,有一定基本功的老師,切不可找那些現代書風下的“流行大師”,他們的書法根本沒有基本功,他們所會的只量譁眾取寵的視覺藝術,不是真正寫字的,如果跟這樣的老師學習,會誤入岐途的。


苦臨帖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有了老師的指導,只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能否在書法技藝上取得提高,還得看自己能否在課下用功夫。

所謂課外功夫,就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苦臨古人碑帖,打好傳統書法的基礎,為日後時機成熟自己脫帖創作奠定基礎。

臨帖,一定要做“專”而“博”。專,就是開始要專心致志地練習一個書家或一個書體的碑帖,等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再擴大臨習面,向博取眾家之長的方向拓展,最後,再歸於“專”,也就是有自己的主攻方向,甚至是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


多嘗試

臨習古人碑帖雖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有了一定臨帖基礎之後可以嘗試脫帖,或者叫做“意臨”,也就是按照某一種自己喜歡的碑帖風格來背寫原來的字帖,這是臨帖的最高級形式。

當背臨達到一定水平後,就要不斷嘗試用不同的風格創作。在創作中要借鑑古人成功作品的、筆法、章法,再加上自己的設計的元素,創作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


提修養

很多書法大家都重視書法作品的格調,但誰都說不清書法的格調到底是什麼,怎樣提高?到底怎樣的書法才算是高雅、怎樣才算是低俗?

其實,書法的格調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這也與鑑賞者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有關聯。但一幅格調高雅的作品肯定需要作者具有相當的文化修養,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人也可能照葫蘆畫瓢寫出有模有樣的書法作品,但那樣的作品的格調肯定高雅不到哪裡去。

這就要求書法愛好者不僅要臨習古人碑帖,還要多提高自己的知識積累,尤其是國學知識的積累,書法文化史方面的知識積累等等,這一切知識和文化修養都會在自己的書法作品中得到體現的。


方圓居文化


1.拜個好老師;要寫好字,就要拜名師。名師,才能出高徒。重點中學、重點大學人人都想進,為什麼?就是因為有名師。“師者傳道受業解惑”,

好的老師能給你樹立好的榜樣,和學習的動力;也能,指出你書法中的不足,和凝惑。古人云:“取法乎上,而得乎中;取法乎中,而得乎下。”顯而易見,選一個好老師很重要。

2.勤奮好學;學習書法,必須“勤”字當先,勤臨帖、勤創作,勤讀帖。對字的筆劃,結字(構),墨法,章法上多學習多苦練,如那首歌唱的那樣“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

3.多交流 。古人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交流不光是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別人看,請別人指出問題;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學習別人的長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的人在練習書法時,苦坐書房,足不出戶,苦思冥想,堅臨不懈,雖然有一定的收穫,可寫的字還是上不了宣紙,做了一輩子的書匠,卻不曾真正成為一個書法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和人交流,獨自苦練,直練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直練得井底之蛙看不到天;可見交流很重要。

4.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博眾家之長,古人講,“書臨千碑方創體”,這有兩個意思:一是強調臨寫的量要大,二是要廣臨百家,吸百家之長為我所用。臨帖沒有量的積累,是不會引起書寫質量的飛躍的,《汲黯傳》聞名天下,可這樣的小楷經典,是作者每日萬字的練習量下成就的境界。另一方面,學書法應博採眾長,像蜜蜂採蜜一樣,採的眾花香,釀得絕味蜜,只有“學百家之言”,方能“成一家之言”。學習書法,死守一家之長是沒有出息的。博眾家之長為我所用。

5.持之以恆的堅持;很多人,只憑著一時的衝動的熱情,三分鐘的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文房四寶還沒置全,就偃旗息鼓了;有的人則有長遠打算,打算用十年來學書法,然而在這十年裡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一丟就是半年,再提筆時覺得毫無長進,興趣索然,於是亂畫一陣便草草收兵。練習書法,一日有一日之功;一日不練,功退三日。熟不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書法學習是一個長期工程,必須持之以恆。

6.善於總結的學習態度;

學習任何一樣東西都有,入門期、新手期、成長期等。每過一段時間要善於對前面書法學習的一個總結規劃好下一段時間的學習計劃,比如一個月前掌握了筆畫,那麼下個月爭取在運筆上有所突破。書法學習也是在不斷總結中成長的。因此善於總結善於規劃顯得格外重要。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看法,大家有什麼好的觀點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部分圖片源於網絡配圖,侵私信】


藝術傳播者


書法作為我們的傳統文化,自漢末至今也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底蘊深厚。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也是全面復興,書法也得到了迅猛發展。

說到書法如何提高水平?得說兩點 ,其一書法技法知識,其二書法理論知識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的再創造,或者說是演變的行為藝術。一副書法作品是由一個個漢字構成的,每個漢字又是由筆畫組成,作品中字與字之間的關係就構成了章法。因此,漢字的筆法、字法、章法則是書法技法的造型方式,通過筆法、字法.章法的運用。使作品豐富多彩,變化萬千。

書法史上書論的知識也是非常之豐富。如,唐代孫過庭的《書譜》其中一些名句: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 ,人書俱老。



南朝書家王僧虔《筆意贊》: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

元代趙孟頫《蘭亭十三跋》: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個以為師法。齊梁問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經不可失也。

還有初唐虞世南的《筆髓論》,《書旨述》。清代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等等都是必須學習的書論知識 ,對書法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學書法沒有捷徑,切勿好高騖遠,腳踏實地練好基本功。


書法娛樂


學習提高書法水平的途徑,在於選好帖,讀好帖,臨好帖,多交流。同時要讀一些書法理論的書籍,以提高對書法的認知。有條件的可以投師學藝。進步不進步,完全靠自己。天才在於勤奮。








一葉小舟82704


這個問題比較難,能把毛筆字寫得符合書法的條件都很難,要提高書法水平就難上加難了。

要知道古代讀書人都會寫毛筆字,還要去挖墓找關於筆法的秘訣,挖到了筆法訣照著練才能提高書法。現在書家的墓都沒有了,別說秘訣,童子功都沒有,還想提高?

幸虧現在有印刷術,可以到古書裡去找書法秘訣,比盜墓相對容易:

懷素:自言轉腕無所拘,大笑羲之用《陣圖》!

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

沈尹默:腕力遒時字始工!

原來逝者的書法秘訣都藏在書裡,這就很簡單了,按筆法運腕書寫,書法很快就能提高,試想想,指力大還是腕力遒勁?

這是一個能夠切實提高書法的秘訣妙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如若不信,一輩子只是實用書寫,休想提高書法。




王乃棟說書畫


書法不悟一世無成,就像參佛一樣!


有人一世修佛,清心寡慾,虔誠無匹,可是終生不悟,也僅僅是一個教徒而已!


然徹悟者,未必用一生的時間,可能是一片樹葉的飄落就能讓他參透佛緣,也可能是一個既死的餘劫讓他明世,終歸是在某一瞬間涅槃到佛的境界!


因為這個徹悟者不僅在行善,在修行,還時時在思考,在參悟!才能在某一時刻思索到悟的極限!


書法同樣如此,臨摹古帖一定需要刻苦,需要認真,更需要思考,需要參悟。參悟古代書法大家的筆劃,結構,筆法,章法,墨法,即使是把這些法則都參悟清楚了,依然沒有達到最終目的,書法人最終的目的是悟通書法的真諦,書法最終是以什麼樣的思想去體現藝術?書法最終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就像我們現在書法界的兩個現象,一個是館閣的問題,一個是醜書的問題,為什麼館閣與醜書都不對,不對在哪裡?如何地判斷館閣與醜書?這些問題需要用書法的最根本的理念才能解決,才能判定!


書法不是學大家的字體達到象,甚至可以亂真了就是書法家了!姚孟起臨歐體千古以來最象,但是,我認為他還沒有達到書法家的層面!因為他的神采不夠,也就是說,姚孟起還沒有參透神采這一關!

所以說一個書法家不僅是書法的技法過關就可以了,還需要悟透書法理論這一關,而且,悟透書法理論這一關比技法還要重要!


一笑貫長天


如何提高書法?這個問題是每個學習書法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很難的一道題,書法要想進步快涉及到方方面面。無論是軟筆還是硬筆書法,我總結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點。1.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方不正確就好比出門走錯了路,還不如原地不動好。2.正確的執筆,只有正確的執筆,學習書法才容易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進步才能快。3.學習時必須保證質量,如果保證不了每天的學習質量,就得反覆學習,就會耽誤很多學習時間,甚至出現不進步的情況。4.學習書法的數量,也要保證,不能在心血來潮了就寫幾個字,一年沒寫幾個字,既使質量再好進步也不會快的。5.學習書法一定要有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不能三天打魚二天曬網。歷史上哪位書法家不是靠勤學苦練.經過幾十年才寫出一手好字。6.學習書法選好帖。一般是根據自己喜歡哪本帖就學哪本帖,這也是可以的,凡是能出書的碑帖都是好的範本,適不適合初學就不一定了,最好找老師幫助選擇一下。主要看你學習書法是為了實用,還是為了出名比賽,出名當書法家。想適用,最好先學楷再學行。想出名,不學楷,不學行直接學草書,學甲骨文,學小篆。就當前書法界的風氣,搞點狂怪的書風,拉拉關係,也許就進中書協了。總而言之,學習書法應該,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寫字,不想下苦功夫把書法寫好那是不可能的。


墨緣71446118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