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離開醫院會攜帶病毒?自家小區有確診病例咋辦?權威解答來了

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召開。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宣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

發佈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就當前核酸檢測試劑有效性等問題做出回應。

医护人员离开医院会携带病毒?自家小区有确诊病例咋办?权威解答来了

有商家菜價漲7倍 從重從嚴打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監競爭局副局長陳志江:從目前巡查監測40個城市數據來看,“米袋子”“菜籃子”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基本平穩、供應充足,一些果蔬類商品價格下降比較明顯。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從重、從快、從嚴打擊各類價格違法行為。有的地方查到個別商家蔬菜價格坐地起價,漲3倍、4倍,最高有漲7倍的。

截至2月7日,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涉及民生商品價格的案件360多件,已處罰100多件。

核酸檢測試劑安全性、有效性有保障

國家藥監局器械註冊司稽查專員江德元:此前短期內應急批准的核酸檢測試劑都經過臨床試驗和嚴格審核,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可以得到保障。國家藥監局還要求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對試劑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

發佈會上,針對網友關心的問題,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進行了回應。

醫務人員經過科學防護離開病房,不會攜帶病毒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即使是在隔離病房直接接觸新冠病毒患者的醫護人員,都會按照嚴格的要求,經過科學的防護才進入病房開展工作。經過正確的消毒防護措施和院感防護手段,醫務人員在離開病房和醫院時不會攜帶病毒,對此無需恐慌,“請大家放心”。

醫務人員是抗擊疫情日夜奮戰在一線最直接的戰士,希望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能被尊重、被善待。

2.能否用醫用酒精為一次性口罩消毒?

會使防護效率降低,不宜用酒精消毒

普通居民在風險比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潔、結構完整,尤其是內層不受汙染的情況下可以重複使用,每次使用之後都應該放在房間比較潔淨、乾燥通風的地方。而噴灑消毒劑,包括醫用酒精,會使防護效率降低,所以不宜採用酒精噴灑的方式給口罩消毒。

馮錄召強調,口罩能否重複使用,還是要分具體情況。如果是獨處,在家裡沒有跟外人接觸,可以不戴口罩。在私家車上,或者單獨在戶外溜彎,在行人稀少的公園裡散步,都不必戴口罩。對於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包括從事和疫情相關的行業人員、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快遞員等,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長減少更換頻率,出現髒汙、變形、損壞等情況需要及時更換。

3.同小區有確診病例如何防護?

無需過度恐慌,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確診之後都會到定點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也會按照有關要求進行隔離醫學觀察,確診病例的家庭以及小區的公共區域都將進行清潔消毒。所以小區居民無需過度恐慌,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

馮錄召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新發的傳染病,大家都沒有免疫力,人人易感。無論小區是否有病例,如果不注意防範,都會有感染的風險。

医护人员离开医院会携带病毒?自家小区有确诊病例咋办?权威解答来了

4.“糞口傳播”是什麼?公眾如何防護?

保持手衛生,飯前便後、接觸容易汙染的物品後要洗手

目前來看,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經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所謂的糞口傳播指的是如果患者糞便汙染了食品、水,通過進入人體消化道而感染,病從口入,這是我們常說的糞口傳播的通俗說法。

馮錄召表示,糞口傳播在傳染病裡面並不少見。近期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研究,在部分省份報告的確診病例中糞便標本檢測到病毒核酸陽性,提示新冠肺炎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但是現在還不能確定能不能通過進食被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感染或傳播。

馮錄召表示,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加強研究,明確冠狀病毒會不會通過進食受病毒汙染的食物引起感染。對於公眾來講,尤其是對於餐飲從業人員,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手衛生,飯前便後、接觸容易汙染的物品後要洗手,這也是我們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

監製:荊克

校對:閆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