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有經驗的家長回答,你們都是怎麼決定孩子學哪一種特長的?

許新悅


有人說孩子的特長都得益於家長的堅持。其實孩子小的時候也確定不了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所以第一個就是要靠家長的發現孩子有哪方面的天賦,然後加以引導和持之以恆,這樣特長就自然形成了。第二個呢就是讓孩子試著上多幾種特長課,來看孩子自己喜歡哪個。

我覺得孩子是否會喜歡與教課的老師有好大的關係。我家的大寶當初是學中國舞蹈的,學了兩期後換了個老師,那個學期她就不肯去上課,一到週末要上課的時候她就哭。我實在是被她哭鬧得怕了,就問她為什麼,她說那個老師老罵人,不喜歡!後來她選了畫畫做為她的興趣愛好,一直堅持著到了現在,也一路考級,自己也喜歡,沒事的時候就拿出來畫一畫,還蠻好。

所以一個孩子的特長不止是要有天賦,要能被發現,還需要合適的老師,家長的堅持。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們可以一起探討育兒問題噢。喜歡我關注我,點贊,轉發啦[玫瑰]



家有兩寶的湘姐說育兒


我家孩子,男孩,是從4歲多開始學習傳統武術的。選擇的原因,我有如下考慮,供您參考:

1.形體和健康方面

我本人從小就有含胸駝背的壞習慣,儘管刻意保持,不注意的時候還是駝背。很不幸,兒子走路跟我很像,大概兩歲多,熟人就說他有些含胸。

再加上他抵抗力不太好,一到冬天就很容易生病,一生病還容易纏綿不愈,不強烈的咳嗽能貫穿整個冬天。

就想著給他選一個強身健體的項目,其實體育類的都可以達到目的。選武術,是因為我和老公都是傳統文化愛好者,最適合孩子的就是傳統的武術了。

2.性格和意志方面

我兒子性格偏內向,再加上上面講的,抵抗力不好。很擔心他會受人欺負,或者膽小懦弱。希望他可以開朗、勇敢一點,自身強大,也有助於培養他的自信。

武術、體育、舞蹈等等,這些體能類的項目,沒有太多捷徑,拼的都是耐力。看到孩子拉筋、蛙跳、撐腰,做家長的也很心疼,但這是他們成長路上自己的收穫。

3.興趣和發展方面

一開始,是父母幫孩子做的決定。練了近一年,他自己也很喜歡,會經常自發性地練習。學了側手翻,很興奮。天天想著,什麼時候能學後空翻。

學習武術,可以長期堅持下去。後面如果他自己想學舞蹈、打球、或者其他體能類的項目,都能很好地打下基礎。

自從孩子練了武術,真的很少生病了,沒記錯的話,去年一年沒去過醫院,有點小感冒家裡的藥就解決了。形體挺拔,不再含肩夾背了,這也算符合了報班的初衷吧。


山佳阿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因材施教吧。我兒子今年四周歲餘,家裡也沒什麼運動基因,孩他爸也確實做不到帶孩子做運動,所以他體能稍弱。所以我打算讓他學一門運動課程,不為考級拿證,就當鍛鍊孩子。然後呢,寶寶性格內向,不太會表達自己,所以我想鍛鍊他的應場能力,比如小主持人課程等,選一門就可以了。我兒的長處是對識字數字敏感,所以學習方面,不打算再報學習課程給孩子施加壓力了。關於運動和性格鍛鍊,也請大家幫我提建議。


小泉spring


我家小朋友學的古箏,是小朋友自己要求學的,小朋友當時讀一年級快放暑假時,和我說,她在學校舞蹈室上課時,聽到隔壁音樂室小朋友彈奏古箏的聲音太好聽了,於是我暑假就找老師試課,開始學古箏了,現在已經學一年半了,反正學習這事不能急功近利,先是慢慢打磨。


用戶2251408859682


在孩子小的時候儘可能多點帶他參加興趣活動,觀察,在一兩年後根據孩子的意願去選擇。但是在文體上每種堅持一項,例如,體育鍛煉類的我選擇籃球,文藝方面我選擇主持人,樂器方面選擇打鼓。孩子進入小學時,練字也是一門必修課。


12345678無酒


你好,我是茶茶,關於特長班的一些看法分享給你,現在的孩子,從上了幼兒園以後,大家都會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特長,面臨那麼多選擇,應該學哪一種特長呢?

一般孩子3歲之後,學特長的事情就應該提上日程。上小學的時候再選擇興趣特長班也不遲。

首先第一點,要和孩子多多溝通交流,瞭解興趣與愛好。結合興趣點與自身的優勢選擇一項特長。拿我來說,我一直感覺女孩學舞蹈是可以很好的提升氣質,但是我女兒對舞蹈幾乎不敢興趣,反而對兒歌很喜歡,抖音上的熱門歌曲聽幾遍都會哼調子,如果我仍然選擇舞蹈,就是對她最大的殘忍。

第二點:家長可以不知道孩子學習什麼特產,但是要給孩子一個嘗試一個選擇的機會。所有的特長班都是如此。現在很多特長班都有試聽課和公開課,可以帶孩子去學習下,提前體驗興趣班的教學模式。也能讓我們做家長的提前瞭解這個興趣班是否適自己的孩子。另外一開始可以選擇多種特長,一段時間之後,選擇一兩種特長堅持下去。

第三點:選擇特長班之前要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有些特長需要特別大的經濟投入,尤其是涉及到後面的考證考級。如果因為學習特長家長背上過重的經濟負擔,對孩子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最後,給各位家長同胞們一些建議,也可以說要擺正心態。舞蹈,繪畫,唱歌,樂器等等特長,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給孩子最大的好處是“陶冶情操”。能對事業有多大幫助,這個真的就是看緣分和孩子的造化。我一直說的一句話,孩子學的所有特長都只是錦上添花,只是為了豐富他的人生,讓他找到自己的所愛,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過這一生。 ​





茶茶育兒坊


我們不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特長而讓孩子去學什麼東西。我們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生活能力而去學習。

孩子從小練習各種樂器,繪畫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並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廢了。

其實這是大人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因為大人從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學一樣特長,目的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我告訴女兒,比賽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讓你知道,你擁有了資格。這個資格也是你自己用了這麼長時間奮鬥出來的。我要讓她知道,她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她自己得到最大的快樂,而不是為了我。

我們不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特長而讓孩子去學什麼東西。我們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生活能力而去學習。

我們要在培養孩子擁有一種特長的同時,培養孩子克服困難,抵禦誘惑,戰勝不良情緒,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優良品質。

孩子的特長都是後天培養的

對於孩子來說,我們只能看到孩子是否具有某種天賦,而無法看到她有什麼特長。我認為孩子的特長都是靠父母培養出來的,沒有孩子天生有特長。

有些孩子有藝術天分,那是天生的,比如莫扎特,他從小就有音樂天賦,但是他的鋼琴特長也是後天父母培養的,他並不是生下來就會彈鋼琴。

現在很多孩子幹什麼都堅持不下去,三分鐘熱乎勁,然後就說沒有興趣,這很好理解。誰會對一個辛苦、枯燥的事情保持持久的興趣?大多數的成年人都做不到,更何況是一個充滿好奇的孩子。

也有很多孩子從小練習各種樂器,繪畫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並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廢了。在孩子練習過程中,大人要付出很多的辛苦,長年累月,風雨無阻的每週上課,很多父母自己都不能堅持,就會嫌煩嫌累。

我們總說,大人是孩子的鏡子,大人如果都不能堅持,都抱怨,孩子如何可以堅持?

我帶孩子學琴的時候,就聽很多大人抱怨的批評孩子:“我容易嗎?每週都要帶你來練琴,耽誤我很多時間,你還不好好練習,還花那麼多錢,值得嗎?你要不願意練,就不要練了。

大人說這種話,孩子會怎麼想?他們一定想:本來我就不想練,還不是為了你們,是你們逼我學這個沒有意思的東西。

至於學習的目的是什麼,父母自己都不清楚,怎麼能怪孩子不能堅持呢。如果一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一件事情,他怎麼可能會堅持呢?

要知道這個世界沒有人會主動地喜歡地去做很辛苦,很枯燥,很需要耐力去完成的事情。這個時候大人就會以給孩子自由,實則是大人不願意給自己找麻煩的心態,放棄了對孩子培養自我控制能力和毅力的機會。

我要說的是,我們不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特長而讓孩子去學什麼東西。我們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生活能力而去學習。

學習一種特長是培養手段,而不是培養目的。

不一定孩子學的特長越多競爭力越強。

而是我們要在培養孩子擁有一種特長的同時,培養孩子克服困難,抵禦誘惑,戰勝不良情緒,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優良品質。

一個人能夠成功,不是要具有某種特長,而是具有某種成功的素質,而這種素質的培養可以通過從小對孩子培養特長開始。

當然更需要父母對自己的自我約束能力和嚴格要求。一個沒有自控能力的父母也無法培養出一個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言傳身教永遠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其實,我不贊同讓孩子小時候隨心所欲的快樂自由,什麼都不管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方法。

那種看似放任的教育,其實是家長的自我懈怠。教育孩子應該是一種外鬆內緊的方法,可以放任孩子的天真行為,但是不能放任孩子的思想教育。那種只抓學習不注意思想教育的方式,看上去嚴格,實際上是放任。

我主張讓孩子小時候就懂得要學會控制自己,要學會堅持,要培養自己的耐心和耐性。因為這一切從小他堅持學一個東西的時候,都已經遇到過了,並在大人的指導下很輕易的就可以渡過。

注重孩子內在魅力的培養

小孩子是建立良好習慣和條件反射最容易的時候,為什麼現在大人改變很難。可是小孩子就很容易?就是因為孩子可塑性強。

一個從小思想被教育好的孩子,根本不用擔心他的學習,他的與人相處的能力,因為他已經很懂如何自我控制,如何合理的管理時間了。

因為大腦是支配人言行的中樞指揮系統,只有這個系統建立的好,不斷地給予完善,整個人的言行才能表現出合理和有目的。

一個孩子要想成為一個健康的人,首先要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而這是靠精神內在所支持的。這也是女孩子長大以後的魅力所在。有才華和有人格魅力是兩個概念。

因此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光把眼睛盯在注意培養孩子的才華上,而忽視在這個培養過程中更重要的孩子內在魅力的培養。

因此給你的建議就是好好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有注意力集中的特點,去找一個可以發揮這個天賦的特長去培養她,比如下棋,訓練他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等等。關鍵是你要明確目的,不是為了讓她成為一個什麼特長專家,而是要培養她成為一個有生存競爭力的人。


趣味秒懂百科全書


我是在孩子6歲左右開始選擇興趣班的,在此之前看到別人給孩子報班也曾心動過,但沒有行動,因為我在觀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見到什麼都喜歡,但不一定能長久。我是這樣考慮的: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不管是哪個機構都是要求進度的,否則家長交了錢卻看不到結果,肯定會否定機構的教學不足。孩子年齡太小,就會有注意力不集中,貪玩等現象,影響學習質量,常常不能由始至終的堅持下去。手和腳的協調能力也會很差。

到了6歲以後,孩子慢慢接觸到學校,知道上課要守規矩遵守紀律。最重要的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知道了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什麼是不喜歡的。而不是家長告訴你應該怎樣,應該學哪方面。只有他喜歡才會有興趣,才能堅持不懈的堅持下去。還有一點就是每個年齡段孩子的喜好都會變,也許是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產生變化,也許是和接觸的人有關。

就比如我家孩子是男孩,6歲的時候我一心想讓他學個比較帥氣的特長。就像武術啊、籃球啊、街舞啊之類的。可是人家卻偏偏不喜歡。他喜歡下棋、畫畫這種比較安靜的課程。我沒有直接採納他的意見,而是帶著他去試聽,去接觸看他是不是真的能安靜地坐下來。先開始表現不錯,時間一長就分心了,最後以失敗告終。我就建議不如咱去試兩節籃球課怎樣?我娃滿臉不高興的答應了。到了球場先開始還放不開,慢慢隨著和教練的互動,就開始活躍起來。一節課下來興奮地跑到我跟前說他非常喜歡籃球,要我給他報名。我沒有答應。進而又讓他上了兩節課,每次都能練的滿頭大汗,每個動作都能跟上教練的節奏。教練讓他給一起新來的學員示範動作,大大增加了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愛好+喜歡+熱愛”。我果斷報名了,一直到現在8歲了一直在堅持。

如果你想孩子選擇一門特長課程,首先不要考慮你覺得哪個合適他,而是讓他自己去體驗、去感受、去做決定。這樣由喜歡到熱愛的過程才是一種享受。才不會因為辛苦而退卻,而是堅持再堅持的成就自己。


熙熙育兒說


看到這個問題有種莫名的感觸(我有一個不是很開心的童年)。

開始回答:首先,你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最起碼的經濟不是很大的問題,大部分的特長班的學費應該都是可以接受的。大家都是社會人,錢這種東西,還是一個比較大的前提的。

結合自身經歷,我只想說,請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交給一個能有自主選擇意識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是沒有很多自主意識的,他們腦海中的世界基本都是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如果家長給孩子強加自己的喜好,一段時間可能還有點興趣,但是當這種興趣慢慢變為生活中的一種“必需品”的時候,那樣的興趣只會成為他成長的負擔。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做家長的去引導,擴展好的方面,抑制壞的方面,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既能減少自身對於所學知識的厭惡感,也能慢慢培養小孩子的獨立意識——這是我自己選的路。

興趣是孩子甚至是每個人最好的老師。只要你想學,想去深入,那麼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最後想說一下,特長這種東西,大家都是社會人心裡沒點逼數嗎?小時候學這學那的人多了去了,咋也沒見你工作好找過啊。咋地,這東西是能給你未來賺錢加分是不。除非你準備以此為職業,否則說實話,學的特長也只能是自己平常的一個業餘愛好而已。有那閒錢,多帶孩子出去逛逛,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見識見識一下人文地理,從小就開闊他的視野,讓他認識更多的人,我覺得那才是一個對任何一個孩子都受用無窮的“特長”。








功夫茄子


給孩子選興趣愛好來學習,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看孩子喜歡什麼。據社會調查統計,孩子的特長和父母擅長的領域不謀而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遺傳因素。你喜歡並且擅長的東西大多數也是孩子喜歡並想要去學習的。

舉個例子,我喜歡彈鋼琴。我還在懷孕的時候就每天彈鋼琴給寶寶做胎教。等到我們寶寶出生之後他就會對我經常彈的曲子有所反應。四個月左右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在鋼琴上拍打。八個月左右就知道左手要一直按住琴鍵,右手要一下一下的按。這說明什麼,孩子的興趣愛好,是通過模仿父母和受遺傳因素影響的。

那我們如果在寶寶小的時候沒有專門培養過孩子的興趣愛好,等到寶寶長大之後想讓孩子有項特長,那我們要怎麼選擇呢。同樣是要尊重孩子的意見。首先,我們可以帶孩子去興趣班看一下其他小朋友在練習舞蹈,學習彈鋼琴,或者是畫畫的過程。讓寶寶自己選擇想要學習什麼,並且讓孩子說出來為什麼,如果覺得可行,那麼我們就要支持孩子學習,並且和孩子約定一定要好好學習,在什麼階段達到什麼樣的水平,不準半途而廢等等。

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家長自己要堅持住,不要因為學習的地方比較遠啊,自己沒有時間啊,等等原因而放棄送孩子去學習。我們藝術輔導班裡有好多家長,因為自己的原因,沒有辦法堅持送孩子來學習,導致學習中斷的大有人在。所以如果選擇了就一定要克服各種困難,和孩子一起努力進步。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樓主,也許我們的孩子將來不會靠特長來謀生,但是至少在他們孤獨的時候可以有一項興趣愛好來充實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