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與佛教思想有啥關係?

行者慧仁


我想不能直接談《紅樓夢》與佛教思想的關係,應該研究曹雪芹與佛教思想的關係。曹雪芹讀書很多,功底深厚,在清代,他的思想結構裡存在佛教思想的影子,所以他寫作的作品也受佛教文化的影響。

妙玉,金陵十二釵裡的人物,是一位帶髮修行的尼姑。她不食腥羶,厭倦繁華,不近風塵,是佛教文化的顯現。

惜春,最後因家族敗落而甘願出家為尼,剃髮、著緇衣。與佛教文化裡的看破紅塵、遁隱空門類似,也是佛教文化的表現。

寶玉,在和黛玉相處的時候,說過要是黛玉死了,他就去做和尚。寶玉聽戲班子唱戲,就要研究“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這一句的意思,而這一句的意思其實是要了結風塵裡所有事物的牽掛,出家、化緣,不再留戀錦衣玉食、人間情感,去無牽無掛的雲遊。

《紅樓夢》開局,一僧一道,前者就是佛教文化的產物。僧,意味著已經和普通人不同,進入佛教的悟境,是智慧的代表。

佛教作為中國古代的重要思想,在《紅樓夢》不僅影響了人物命運,也影響了情節走向。在最後,高鶚改編版本里,寶玉就算考取了功名,也看破了紅塵,決心出家當和尚了。

值得一提的是,《紅樓夢》只是在思想層次上受到佛教思想影響,而不是宣揚或者倡導佛教思想。曹雪芹也不止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也受到道教的影響,例如空空道人的出現。所以,《紅樓夢》的文化是值得研究的,越研究越發現其深奧。





曼哈頓拯救計劃


佛教思想,小乘苦、無常、無我。大乘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相、無壽者相。

佛教論世間萬物皆有成、住、壞、空。世間事皆有因果。

佛教思想貫穿了紅樓夢整部書 ,先看書名 ,什麼叫夢?就是空的。人生百年一場夢,這百年就一空字。

書開頭講了石頭來歷,這就是成。然後僧道帶它下山 ,石頭成了賈寶玉 ,這裡開始住。賈家落敗被抄家,賈寶玉落難坐牢這是壞。賈寶玉最終出家,就是空。成住壞空,書最後石頭還在,那就是一個夢,夢就是空。

士隱女兒掉了,家燒了,這就是無常。否則他們一家,也是小康之家。而這也就是苦。

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士隱一下佔了三苦,他老年得女,如今老苦。愛女走失,愛別離苦。找女兒找不到,求不得苦。

僧道所作那首好了歌 ,也就一個空字。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士隱作了一個解,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就一個空字。士隱一下大徹大悟,隨僧道飄然而去。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鑑

僧道的那面鏡子 ,正看是美女背看是枯骨。這合了佛教的白骨觀。白骨觀對治淫心。作者在這裡借賈端,說的是世間人。世間人都好美色,沉淪於淫慾中,名名反過來就可以救命,但不能自拔,白白送了性命。所以佛陀說: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腳下大地。

而鳳姐正是自己種下的因果,最後生病慘死。

所以說紅樓夢就是大觀園,不同的人能在那,看見不同東西。


西行降魔


紅樓夢只是一部文學鉅著,而佛教思想是一種文化思潮,就像小溪和大海的區別。

應該問《紅樓夢》表達了佛教思想裡的那種價值觀,這樣更貼切一點。

紅樓夢》第一回中雲:“雖其中大旨談情,……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

入色,自色悟空,空空道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佛緣小王修禪定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上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全詩四段,每段都以"世人都曉神仙好"開頭,而"神仙"屬道教譜系,人們也許會認為這《好了歌》是道教思想的反映。殊不知,道教貴生,求長命百歲,羽化昇天,佛家才看透生死。在佛家看來,功名將相,終歸一póu@①黃土;嬌妻恩愛,君死又隨人去;可憐天下父母,難得孝順子孫。人生世事,一切的一切,最終都是一場空。所以道人唸完此詩,又笑道:"……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而甄士隱聽罷道人的唸誦與解說"心中早已悟徹"。


張華東999


雖然沒有直接的關係,但《紅樓夢》全書就是描寫世事無常的,這一點,正是佛教常常講的“諸法無常”的真理。

另外,紅樓夢主人公賈寶玉最後出家了,這也是描寫他體悟到人生苦海的道理之後的選擇。

作者曹雪芹,是佛學高手,在《紅樓夢》中,寫了許許多多禪詩和禪理。古代文學家,多數都是信佛學佛的,《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等名著,都有佛學方面的文字和義理。

紅樓夢好了歌

品一書 、 一文 , 讀一日 、 一生

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癲落拓,麻鞋鶉衣。

口內念著幾句言詞道: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士隱聽了,便迎上來道:“你滿口說些甚麼?只聽見些‘好了’‘好了’。”

那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名《好了歌》。

士隱......心中早已徹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將你這《好了歌》註解出來何如?”

......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在蓬窗上。

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

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

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

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完)

您剛才聽到的《好了歌》來自於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金錢、嬌妻還有兒孫——忘不了。與其說是忘不了,不如說是,不想忘。

人都知道知足方可常樂,但往往在極得意的時候便將這些道理全然忘卻。

賈府興盛的時候,猶如烈火烹油,直到了慘淡的光景,身在其中的賈寶玉才頓悟了這原本就淺顯的道理。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四大家族算是如大廈傾倒般覆滅了,但紅樓夢的故事還在輪番上演,真的是: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

欣賞更多美文 請訂閱:百草園書店

紅樓夢中的佛教思想

瘋癲的跛足道人口裡唸叨出來的《好了歌》與佛教有何關聯: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上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全詩四段,每段都以"世人都曉神仙好"開頭,而"神仙"屬道教譜系,人們也許會認為這《好了歌》是道教思想的反映。殊不知,道教貴生,求長命百歲,羽化昇天,佛家才看透生死。在佛家看來,功名將相,終歸一póu@①黃土;嬌妻恩愛,君死又隨人去;可憐天下父母,難得孝順子孫。人生世事,一切的一切,最終都是一場空。所以道人唸完此詩,又笑道:"……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而甄士隱聽罷道人的唸誦與解說"心中早已悟徹"。










笨笨的青燈


《紅樓夢》透露出較為明顯的佛教思想,以就教於大家。

生無常,為期短促,深知生死報應, 現世報應來世,報了來世再報下一世。

這種“因果報應”的思想在《紅樓夢》中,就是前世、現世、 在佛教中,菩薩在修行時期發願,將來成佛道 來世,生死流轉,多次輪迴,不能逃脫。


上河酒翁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中所提及的,寶釵在過生日時點了魯智深醉鬧五臺山的戲碼,其中有一支寄生草,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這我覺得就是作者曹雪芹的向佛向道的中心意思,一切隨緣


如意444794409662


紅樓夢:紅塵滾滾,恰似一場遊戲,一場夢。

佛教:萬法唯心現,一心三藏,究竟了義。

二者在“夢”的角度上,融合相關聯:

每個當下即如一級大夢,夢人即空如來藏,夢境即不可如來藏,夢人夢境空有不二,即空不空如來藏。



progressing001


佛說世間萬物皆因果,佛法即是因果之法。因果不昧,明信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不用說紅樓夢作者,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如此。

以佛陀聖格為標準,學習佛陀思想,語言,行為。可以恭讀《學佛》,《什麼叫修行》,《藉心經說真諦》等等無上法寶。


鄔金札巴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