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潮來臨,看這些上海企業“教科書”式操作

企業發展千萬條,安全生產第一條

10日,是部分企業正式復工的日子

在複雜而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

如何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

企業可謂動足了腦筋,花足了心思

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教科書”級的神操作吧

_

_

_

生產型企業不放鬆


首先來看一家位於閔行的中藥飲片公司,因產品屬於疫情防控必需類(藥品),一直在生產未停工。

01

每天多次測溫

復工潮來臨,看這些上海企業“教科書”式操作


除了進門要測溫消毒外,公司建立了防疫工作微信群,鼓勵員工自帶體溫計測溫,要求每天測溫兩次,並在群裡彙報健康狀況,不開會議,有事電話聯繫、微信溝通,禁止不同辦公室人員串門。

02

拒絕中央空調

復工潮來臨,看這些上海企業“教科書”式操作


生產車間每日進行消毒並記錄,操作工人佩戴口罩,封閉區域從原來的禁止通風,調整到每日保證開窗通風半小時以上,多個區域配有紫外線殺菌消毒。行政樓不開放中央空調,且辦公室時刻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復工潮來臨,看這些上海企業“教科書”式操作

03

食堂對角而坐

復工潮來臨,看這些上海企業“教科書”式操作


員工食堂每天兩次採用噴灑消毒液及傳統燻蒸法進行消毒。餐具在疫情期間也改為一次性餐具。各部門錯峰用餐,避免人員過於集中。原餐桌可坐四人現改為一桌兩人對角而坐。

開放式產業園區封閉式管理


復工潮來臨,看這些上海企業“教科書”式操作


位於虹口區的花園坊節能環保產業園是一個開放式的園區,入駐了近70家企業,員工總人數達5000人左右。園區共有3大、2小共5個出入口,管理方封閉了4個出入口,只留位於花園路西側的一個出入口。2月10日園區將迎來較大的復工人流,屆時:

復工潮來臨,看這些上海企業“教科書”式操作


1

園區管理方將實行“人車分流”制度。

2

協調各企業錯峰上班。

3

各企業可使用微信小程序內部訂餐,餐飲店配送上門。


除了企業自身外,

政府也在一起攜手企業

構建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建立“駐廠特派員”制度


寶山區廟行鎮建立企業復工復產調度保障機制,印發了《關於廟行鎮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明確監管、屬地管理、企業主體等責任,抽調業務骨幹建立“駐廠特派員”制度,“一企一策”幫助企業做好復工方案,協助企業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為復工後安全生產做好各項準備。

復工潮來臨,看這些上海企業“教科書”式操作


1

員工外出返滬後要確保其隔離觀察14天並經體溫測量正常後方可上崗。

2

復工企業須儲備能保障企業員工使用7天的口罩等防疫物資,方可提出復工申請。

3

提前3天向鎮相關村和招商平臺公司提出復工申請,由鎮投促中心審核同意後,方可復工。


開發“疫情申報平臺”


復工潮來臨,看這些上海企業“教科書”式操作


面對企業“返工潮”,普陀區長征鎮成立園區樓宇抗疫專項工作組,通過開發的一個“疫情申報平臺”,將園區內員工的信息儘可能收集和掌握,為園區的疫情防控提供數據基礎。


_

_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魯哲 袁瑋 郭劍烽 江躍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