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危机:不平等与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

鉴书堂 |《新城市危机:不平等与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

鉴书堂 |《新城市危机:不平等与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

郑德高,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创意阶层的崛起与新城市危机的应对——读理查德·佛罗里达的《新城市危机:不平等与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

这是佛罗里达继中国读者所熟悉的2002年出版的《创意阶层的崛起》之后的一部新作。作者把创意阶层、中产阶级、不平等和经济发展联动起来分析,并对创意阶层集聚后产生的好处和坏处做了全面客观的分析,是对美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反思。而中国的创新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新经济与人才的集聚正在形成,对知识—创新经济感兴趣的规划师、政府官员、研究者,都值得去读一读这两本书。

鉴书堂 |《新城市危机:不平等与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

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中,作者强调了创意阶层对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著名的3T理论,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包容性(Tolerance)是创意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世纪之交,美国的创意阶层已经增长到4000万人,占美国劳动力市场的1/3,创意阶层也开始集聚在一些以纽约、旧金山为代表的超级城市和高科技中心城市,这里有大量高新技术的工作,可以交流的同伴市场,以及大量咖啡馆、音乐表演等休闲娱乐性质的空间和活动。传统的经济地理模式是人才随着企业走,而新经济时代则是企业随着人走。老一套政策,比如税收减免、新建购物中心等难以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吸引创意阶层的关键是更宜居的城市,更友好的步行空间,更具活力的街区,更人文的环境等等。

鉴书堂 |《新城市危机:不平等与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

理查德·佛罗里达和《创意阶层的崛起》英文版封面

但创意阶层的集聚也会带来新的城市危机,主要表现为创意阶层的崛起会造成城市的绅士化,房价攀升,艺术家等开始被挤出城市,贫穷人口获益较少,蓝领工人和一般服务业从业者在大城市过得更糟了,不平等还会加剧,这其中最令人担忧的还是中产阶级的消亡,而中产阶级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同时新经济发展还呈现人才和经济资源过度集聚的现象,这只能使少数城市获益,大多数地区会停滞不前,造成城市之间发展不平等。本书认为这种不平等是新城市危机的根源,也是这个时代的危机。

本书共分为十章:

  • 第一章 城市矛盾

  • 第二章 赢者通吃城市化

  • 第三章 精英城市

  • 第四章 绅士化和它引起的不满

  • 第五章 城市的不平等

  • 第六章 大分层加剧

  • 第七章 拼布城市

  • 第八章 郊区危机

  • 第九章 全球城市化危机

  • 第十章 惠及全民的城市化

本书重点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城市危机的根源何在;二是新城市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三是新城市危机的解决之道。

1 新城市危机的根源

旧城市危机一般是指由于中产阶级和工作机会流向了郊区,而城市中心呈现空心化、贫穷人口集聚,犯罪率升高,由此还会产生城市暴乱——作者就经历过自己出生地纽瓦克1967年的城市暴乱。旧城市危机被定义为城市丧失经济职能,城市中心被掏空,是一种“甜甜圈”、中心空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危机是一种范围更广的危机,不仅是城市的危机,也是城市化的危机,以及整个现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以纽约为例,随着创意阶层与金融人士越来越集聚,房价和房租变得越来越贵,“百分之一”人群的崛起,令中产阶级难以负担城市高昂的物价。城市变成了“双城记”,一边是贫困人群的城市,一边是富人的城市,中产阶级逐渐消亡。因此,关于城市的认知,学者之间也产生了分化:乐观派(以爱德华·格莱泽为代表)认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发展有利于改善人类生存状况;悲观派(以大卫·哈维为代表)则认为,两级分化的城市带来城市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发展,而资本家是城市复兴和导致城市分化的始作俑者。作者的观点既承认乐观派,也不否认悲观派,认为城市实际上是两者的叠加。但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和人才等优势资源进一步集聚,导致城市和城市化发展越来越不公平,是新城市危机的根源。

2 新城市危机的主要表现

新城市危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少数超级城市和高科技知识中心地区吸引了过多的资源,而其他城市丧失了经济的基础,这是一种赢者通吃的城市化。超级城市,包括纽约、伦敦、旧金山等全球城市和新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创新驱动的高附加值产业,构成了世界经济的“最高峰”,超级城市的光环只是笼罩在少数几个区域而已,而“小山丘”们市场萧条,平原和山谷们则苦不堪言。

鉴书堂 |《新城市危机:不平等与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

旧金山和硅谷

二是超级城市越来越高的房价迫使许多知识型工人离开,同时许多一般服务业从业者也难以承受,城市的正常经济运转难以为继。超级城市可能会抑制创新,一些艺术家会离开城市,而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城市的生态系统,需要在创意工作者、一般服务业者和蓝领工人之间取得一种微妙的平衡。超高的房价使超级城市的置业不再是传统的买卖行为,而是富豪们财富保值的手段。

三是经济和社会的分化,导致了“消失的中产阶级”的形成,城市变成所谓的“拼布城市”。美国的富人和穷人越来越倾向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空间,社会、经济、政治信仰和文化信仰越来越分离,这一现象称为“大分层”。过去富人聚集在郊区,穷人在市中心,但近年来呈现出“大逆转”的现象——一些创意阶层开始回到城市,贫穷人群在郊区集聚,形成了拼布城市的四种模式:以超级城市为主的主要表现为创意阶层中心化集聚模式;此外还有继续郊区化集聚模式;一部分中心集聚、一部分郊区的两极化模式;以及插花式集聚的模式等。有四个因素影响着创意阶层的聚集地,包括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到公共交通点的距离;到主要大学和核心知识机构的距离;到自然景观的距离等。

四是日益恶化的郊区问题。郊区曾是繁荣和希望之地,是美国梦的核心,如今大规模陷入经济衰退和贫困的泥潭。郊区的贫困人口开始增加和集聚,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特征,有的郊区快速发展,有的郊区正在衰落。

五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涌入城市但并没有带来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形成了所谓“没有增长的城市化”。最顶层的城市是赢者通吃型城市,最底层的城市落入贫困陷阱,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城市与周边腹地关系被切割,难以有上升的通道。虽然如此,城市的产出依然远远超过非城市化地区的产出。贫困是没有原因的,繁荣才能找到原因(简·雅各布斯)。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低密度扩张、缺乏连通性、缺乏街道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

3 新城市危机的解决之道

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经常被政策制定者所忽视。人才和资源的聚集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分裂了我们,变成了集中优势地区和集中劣势地区所构成的拼图。新城市危机核心是四个方面:经济隔离、薪酬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和过高的住房成本。新城市危机是人口更密集、经济更发达、思想更自由,受教育程度更高,以及拥有更多创意阶层群体的大城市地区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新城市危机标志着廉价外向型增长时代的终结。要重振美国经济,需要实现城市和郊区的集聚化与密集发展。危机源于城市,危机的解决之道也在于城市。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

(1)将集聚力变成助力而非阻力。需求越旺盛的地方,土地越是稀缺。简单增加容积率不是解决之道,创新实力不是纵向扩张,而在于多样化、有活力的街道,中高层建筑,工厂和仓库等要发挥作用,尽量避免土地开发强度过低。

(2)用基础设施投资来提高密度并促进发展。在美国,投资公路等设施带来的效益已经非常小,应该投资在公共交通、高速铁路等设施,通过轨道交通的发展来适当提高密度。

(3)修建更多经济适用的租赁住房,在城市中建设廉价住房是解决新城市危机的关键要素之一。

(4)将低薪服务业工作尽量转化为中产阶级工作。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的政策所能够带来的就业很少。要适当提高低薪服务业者的待遇,包括提高最低工资等,提高薪酬待遇,比如Zara等企业,支付员工的工资远高于竞争对手,这样也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5)通过对人和地方的投资来消除贫困。通过投资学校来改善社区教育水平,为贫困家庭提供补贴,以便他们能够搬到更好的社区等等,都是好的政策。

(6)与世界一起促进城市繁荣。促进美国的外交与国际发展政策重点从“国家重建”转化为“城市重建”,在全世界范围内建设更强大、更有韧性的城市。

(7)授予城市和社区更大权利。借鉴澳大利亚成立“城市和建筑环境部”的经验,美国应该在国家层面成立“城市委员会”,但是在特朗普政府时代这个建议很难实现,所以可以做些改变,例如赋予城市和社区更大权利,发展自身经济,以应对新城市危机。

城市仍然是创新、经济增长、多样性、包容性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和引领人类文明的方向,正面应对危机才能激发新一轮创新浪潮,只有惠及全民的城市化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人类带来希望。

鉴书堂 |《浮现的世界:21世纪的城市和区域》

鉴书堂 | 《城市的胜利》

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的城市创新空间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