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请停止污名化穷人

其实用“穷人”一词并不妥当,一是评判标准众说纷坛,可以说是很“灵活”;二是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隐含了不屑与嫌弃。笔者想表达的是那些“不那么富裕的人、生活陷入拮据的人”,偏中性。当下网络语境中,以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为代表的网民对贫困人群的挖苦、嘲讽蔚然成风,觉得他们懒、蠢、鸡贼,笔者认为有必要让有此心态的人客观认清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真相之一:人以群分≠人以钱分

前阵网上流传的段子,令人啼笑皆非:高档小区群平时安静,有事的时候各种律师医生公务员出来积极响应帮忙;普通小区群天天都热闹,讨论小区房价涨跌,什么消息利好房价会涨;便宜小区也很热闹,经常发拼多多等链接帮忙点一下,还转发很多脑残自媒体震惊体。

中产阶级,请停止污名化穷人

霎时间,这条信息在微信、微博上获得了数目可观的转发与点赞。我得承认这个节奏带的不错,充分显示了某些自媒体唯恐天下不乱的精神。而许多人将其奉为至理,转发这个并沾沾自喜的,大多数应该是普通中产或准中产。他们住着不大不小的房子,一边顶着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一边还要鄙视住经适房的住户,以此获得了巨大的心里满足感。段子的逻辑本不值一驳,随随便便就能举出大量高档小区的例子,你会发现除了地点换了,破事几乎件件不少。而且人们还忽视了一点:99.9%的互联网爆红现象都是背后推手运作的产物,你的价值和品位不值一提,只是被带节奏了而已。我们发现,这样的段子还有很多,每每都能搔到中产们的“痒处”,并乐此不疲。

这一现象的背后深层次问题是,许多人习惯于将“人以群分”和“人以钱分”画上了等号。我们的教育很少教会人们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考,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实力,看他买哪里的房子可略知一二。人们一见有如此显而易见且便于操作的“标签”区分人群,如获至宝,从而迅速发扬光大。

中产阶级,请停止污名化穷人

真相是,人群是以价值观区分的,而以非经济实力区分。我们可以和一贫如洗的知识分子交流,却应耻于和粗鄙的有钱人为伍。这一点古人比我们看得通透,如韩信表示后悔自己竟与樊哙(曾经是屠户)这样的人一起,虽然樊哙是开国元帅,但和韩信肯定不是一路人,价值观也合不到一起。如今,人们宁愿与粗鲁的富人攀亲,却不愿与清贫之人带故,此风不可长。

真相之二:“慕强”与“凌弱”互为表里

中产阶级大多崇尚社会达尔文主义,同时他们也是这套体系的受益者。在很多人的意识中,社达已经成为构建世界的基本法则和铁律,“黑暗森林”模型大行其道。社会达尔文主义把动物性凌驾于人性之上,已遭学界吐槽久矣。这里姑且不论其优劣,从结果看,直接导致了全社会强烈的“慕强”心理。

我们知道,人对比自己强的人常常会产生好感,如许多人崇拜奥运会冠军、科学家,因为他们能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无可厚非。而“慕强”者则是执意认为强者有成为强者的理由,既然他是强者,他说的话、做的事肯定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强者”是如何定义的呢?最简单的就是如上一节所述,有钱的人。这使许多人看待事物时无形中戴上了有色眼镜,有钱(权)人在没倒台之前,不管他财富或权利是怎么来的,其所思、所想、所言都是真理,无不奉为金科玉律,并亲身效仿。一旦人设崩塌,人们也不会去思考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检讨自己看人的眼光,往往马上追捧新的强者去了。本文开头所引用的网络段子,把高档小区的人说得个个人中龙凤,就是迎合了中产阶级这种“慕强”又自恋的心态。社会中很多势利、虚荣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产阶级,请停止污名化穷人

“慕强”的另一面,就是凌弱。仗着话语权的优势,不自觉的站在所谓强者的立场上,对弱者随意挖苦与抨击。记得曾经有人讨论如果华人当了美国总统会怎样,结论是他会为了抹去身上的华裔标签而对中美关系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同样的道理,执意“慕强”的人往往为了表现自己是站在强者一边的,对弱者的怜悯、同情和善意比一般人来得更少。居高临下和卑颜屈膝是一体两面,相信读者很容易在身边找到类似“案例”。

真相之三:所有的成功,都是时代的成功

放眼世界,提升格局后,你会发现部分中产阶级那种“慕强”和“凌弱”的心态是很可笑的,因为其实他们离自己所嘲笑的群体并不遥远,却仍不自知。就如对大象来说,蜗牛和蚂蚁争论比大小是很荒谬的,中产阶级就是那只蜗牛。

所有的成功,都是时代的成功。成功的因素中,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只占很小一部分。有的家境、人脉有过人之处,那是借了平台和环境的光,假设一旦离开这些先决条件,但是保留你的思想、知识,你觉得能够东山再起吗?答案是大概率行不通,可能改善境遇,但绝得不到如今的成就。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作为中产阶级一份子,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觉得凭借自身的学历、能力就算身处底层也能很快翻身,最后结局是她被生活死死地按在地上摩擦,幡然醒悟后写了畅销书《我在底层的生活》;在香港有一档电视节目《穷富翁大作战》,让富人体验穷人生活,结果很多富人在失去一切资源后竟然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连糊口都难;对于贫穷这件事,国外比我们研究得更为透彻,阿比吉特·班纳吉与埃斯特·迪弗洛所著《贫穷的本质》就指出,贫困的人在生活中做决策的理性程度与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富人,只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所有的决定都专注于解决短期问题,缺乏对未来进行长线布局的动力。可见,中产阶级与贫困人口的命运并不是生来注定的。

中产阶级,请停止污名化穷人

德希尔·穆来纳森在《稀缺》一书中总结道,稀缺是一种诅咒和陷阱,它让人的视野变得狭隘、决策变得功利和短视,为了满足稀缺人们不惜拿其他更为珍贵的资源来交换,只为解一时之渴。不仅限于穷人,很多靠奋斗、加班、996交换得来的普通中产,为了多一些收入,宁愿放弃家庭、生活、权利、尊严,这样的决策和为了不请假而不肯就医的穷人有什么不同?

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另一种维度的穷人罢了。

中产阶级,请停止污名化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