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智能手機推遲了談婚論嫁,造成了晚婚晚育。你怎麼看?

鳥雀林老王19966


哈哈,手機堪稱新時代毒品,如果說只是讓你晚婚晚育而沒讓你喜怒無常甚至熬夜猝死,那麼我覺得應該十分慶幸!



白雲滄月


首先我同意這個說法,我身邊有好多朋友都30多歲的大零剩女了。但她們的生活從來不會覺得枯燥。因為他們有了智能機,可以說手機是生活中最好的伴侶。就好比如我們上次同學聚會,在群裡面聊的熱火朝天,說要聚一下。十多年沒見真正聚的時候。切大部分人都低頭玩手機。還不如在群裡面聊的熱火朝天呢。


立花花


我真的是這麼覺得的,我覺得以前的情況下,我和男朋友談戀愛,可以直接打個電話,那個電話沒有任何的聊天功能,我只是跟他只能說句話,而要我們做一些事情,或者聊更深入的話題,只能見面,必須見面,可現在智能手機我們不用面對面,也可以面對面有視頻聊天功能,有拍小視頻功能,有各種花花綠綠的考的功能,這樣也導致了我們經常看著手機,一天也就那麼過去了,不會想到孤獨,更不會覺得孤獨


斯德邁爾


我覺得有道理!

日常朋友們都把手機稱作:第三者。

手機不但影響了婚戀觀,而且影響了生育!

許多年輕晚上12點以後才睡覺,問及幹什麼?回答多數都是看手機。

再問:是怕手機丟了嗎?

回答不是。

看手機每天晚上能掙錢嗎?

回答不是。

熬夜是造成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手機能讓你懷孕嗎?

回答不能!

……



魏子坤科普時間


是時代發展造成的,與手機關係不大。

誠然,手機的發展非常迅速,而且大有成為人們的身體一部分的趨勢,但是這畢竟是個工具,通訊工具,具備了電子遊戲、電視的功能,雖然通訊功能有所弱化,但是畢竟還在。

晚婚晚育是怎麼造成的?

1,這個時代,晚婚晚育、計劃生育是很多年的事情了,就這麼個趨勢,無法評論。

2,地球變小,人員流動性變大,不確定性變大。

3,教育,一般大學畢業就22歲左右,研究生畢業怎麼也25歲左右了。很多人是要房子,要車子,要穩定工作,一個22歲的人幾年能掙到這些?沒有家底的人很難。

再有,一般城市裡30歲之前都不是晚。在以後的有很多是自身原因,挑剔,理想等等。這個跟手機是完全沒有關係的。沒必要讓手機背鍋。


科技雨神


我覺得不無道理

之前談戀愛,都是相親,朋友直接,瞭解的比較多,而現在一個手機,各種網絡,都可以認識,聊一段時間,覺得不適合,就涼了,還有各種短視頻,告訴男人怎麼寵女朋友,做不到又要分手,遲遲遇不見哪個個的人,又越來越挑剔


小坷垃qing


“手機”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現在人們晚婚晚育,是時代的發展,也是觀念的改變。

大學畢業已經二十三四了,總得要工作幾年吧。或者一邊談著戀愛一邊工作,總要工作穩定,提高收入吧。很多男生還想著事業有成,很多女生還想結婚就得有房有車,不能光靠父母吧,如果家庭條件不錯的話還行。如果是鳳凰男,都得靠自己去奮鬥,去拼。然後拼著拼著就成大齡青年了。

還有就是現在的社會太浮躁,沒有安全感。人們普遍文化水平,素質都很高,都想找一個真正合適自己的另一半,不再像過去那樣將就一輩子。

結婚,愛情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找不到那個三觀一致的人,寧願孤芳自賞。

手機就是一個聯絡感情的工具,用的好,事半功倍,要不怎麼網戀呢?現在人手一部手機,手機幾乎變成了最重要的東西。一天看不見,絕對是食不知味,魂不守舍。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看手機。手機讓我們不出門就能看到全世界,卻也讓我們常常忽略了身邊那個最重要的人,給她真實的問候。

所以說,手機只是個工具,晚婚晚育也是個人的選擇,我們要明白,婚姻對我們來說,只要好的,不要早的!





冷月無聲zhen蓁


智能手機推遲了談婚論嫁,造成了晚婚晚育。我個人不贊成這個觀點。當然,每個人想法不同,有贊成,有不贊成,都很正常。

個人覺得,手機就是一個工具,看每個人怎麼使用了。

有了智能手機,溝通更方便了,網上各種相親app也是很多,應該對談婚論嫁有幫助才對啊。

晚婚晚育的原因不應該推到智能手機上,而是現代人普遍觀念發生了改變以及實際情況發生改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以前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以前傳宗接代的觀念很濃,結婚早,生娃早。

現在過好自己的觀念比較濃,每個人都挺個色,都想做最好的自己。

二、畢業年紀大,現代人基本都是大學畢業,畢業就22歲了,然後得找工作,這年頭,工資大多也不高,得奮鬥幾年才行!而以前中專畢業才18歲,工作幾年20出頭結婚正好。

三、現在結婚費用高,房子、車子、彩禮都得努力花時間去掙,而以前三大件就可以結婚了,像我父母那輩,有些人什麼都沒有,也可以結婚,聽我父母說,他們結婚就買了一個縫紉機,幾件新衣服,而且這錢還是借的,結婚後一起還。

四、現代社會比較浮躁,離婚現象多,很多人見多了,還會出現恐婚心理。

五、以前的思想是到了年紀,就得結婚,相親過後,彼此覺得還行,而年紀也合適,就結婚了。現代人講究“寧缺毋濫”,講究各種物質相當,情感匹配,當然得慢慢找啊。

所以,現在晚婚晚育,絕不是因為智能手機。


淡然820529


這個說法最早是由社會心理學家提出來的,是他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的一個結論。智能手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它的網上社交功能,隨時獲取信息功能,以及網絡遊戲功能。在此之前,人們的社交活動採取的都是面對面的方式,人們直接通過語言、眼神以及各種各樣的肢體動作來進行溝通。這種現實生活中的社交形式訓練了人們彼此之間的社交技能,增強了人們在現實狀態下與人溝通的能力。隨著這種能力的增強,人們也越來越喜歡投入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尋找自己的友誼和愛情。而且由於這種社交的自然屬性,也更能將友誼和愛情發展到婚姻的階段。




智能手機的出現卻打破了這種狀態。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虛擬的空間裡與他人發生交流,但在這種封閉的空間與在現實開放中的空間與他人交流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在這種環境裡,人們不需要過多的考慮他人的感受,也不必害怕由此產生的後果,因為他們可以隨時關閉網絡,縮回自己的內心空間,躲進自己的蝸牛殼裡。這種情況久了,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交通溝流的能力大大減弱,這反過來又促使他們更傾向於逃進自己的封閉空間,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而不能自拔。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們漸漸喪失了在現實生活中尋找自己另一半的興趣、能力、技巧和自信。人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麻醉自己,自得其樂,信心滿滿。但他們一到現實生活中,面對活生生的人的時候,卻又變得膽小退縮,躊躇不前,或者三言兩語就敗下陣來,逃之夭夭。他們已經喪失了跟異性打交道的技巧和能力,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進行過這方面的訓練。

對於男性而言,還有一個致命的誘惑就是網絡色情的泛濫。不管是色情遊戲還是色情視頻,它們一方面像精神鴉片一樣,牢牢的控制住了他們的心智;另一方面又根本改變了他們對女性的想法和觀念——因為那些色情的東西向他們灌輸的根本是對女性錯誤的理解。當他們用從網絡上學來的那些對女性的“知識”,來對待現實生活中的女性的時候,肯定是一敗塗地。這所有的一切不但是推遲了人們的談婚論嫁,而且是從根本上破壞了人們獲取正常的、幸福的婚姻的能力,使他們完成不了在以前沒有網絡的社會里再正常不過的任務。



小蟲秋語


智能手機推遲了談婚論嫁,造成了晚婚晚育,這個觀點有意思。不過,我覺得說得還挺有道理的。

現在大多數人都是低頭族,走到哪裡都抱著個手機看,就算是一群人在一起吃飯也都各看各的,很少交流。

很多戀人、夫妻在一起也都是各看各看的手機,有的還刷到半夜過。平時也不會花心思去花前月下,製造點浪漫。久而久之,兩個人的感情都淡了。

以前沒有智能手機,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說說笑笑,有空就約出去逛個街散個步喝個茶。現在全都用手機解決了,買東西用手機,聊天用手機,沒智能手機估計會有多少人活不下去。

沒有了面對面的交流,自然會影響談情說愛,所以說智能手機也是造成晚婚晚育的一個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