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集結!在一線築牢黨建戰鬥堡壘

“我可以再住幾天嗎?”2月8日,不僅是元宵節,也是來自湖北孝感的張福高結束醫學觀察離開的日子。在三明市三元區有關部門同志的幫助下,張福高在三元區南方大酒店的集中隔離點過的很安心。也是出於這份“安心”,張福高才提出了再住幾天的要求。

截至2月8日,像張福高一樣,自願接受隔離安心的住在南方大酒店的共有56人次,目前任然在隔離期的有29人。當天,三元區愛心人士特意為這29人準備的元宵“大餐”,這讓漂泊在外的他們很是感動。而賓至如歸般的溫暖,是這些“外地人”,在這個寒風陡峭、細雨綿綿的冬日裡最大的感受。

道一聲辛苦了,寫一封感謝信。是在三元區集中安置觀察點中,接受健康管理服務的人們表達謝意的方式,更是對疫情爆發以來,三元區黨員幹部暖心服務的肯定。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臨時觀察點的工作,從開始的“摸著石頭過河”,到後來的“戰鬥力、凝聚力不斷增強”,富興堡街道街道黨工委書鄧天華記說,成立臨時黨支部就像是吹響了“集結號”。

黨旗飄揚,責任在肩。2月2日,戰疫前線上,由街道、社區、公安、防疫等多部門聯合組成的臨時支部,在集中安置觀察點成立了。缺人、缺物、缺經驗……困難重重,臨時支部書記鄧天華帶領大家,迎難而上,人員齊整了、物資豐富了、服務機制也完善了。在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基層黨組織凝聚起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這麼多天來這裡的沒有一個有怨言的。”富興堡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陳志龍說,他是臨時黨支部成員,也是常駐集中點的人員之一,三元區各級各部門來集中安置點的工作人員所體現的奉獻精神讓他很感動。

防控疫情一線,黨員先鋒模範扛起責任、義無反顧的精神不僅感動了陳志龍,也感染著觀察點裡唯一的醫師肖建祿。肖建祿24小時都駐守在觀察點,承擔著所有的醫務工作,同時見證著身邊的黨員衝鋒在前、團結奮戰。

向黨員看齊,向榜樣學習。2月7日,肖建祿向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到“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色時期,我義無反顧投身工作,我深知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此時更應該挺身而出,為國家、為人民服務......”。

“三明站有兩位來自湖北的人,需要入住集中觀察點。”“收到,已經在辦理入住了。”這是2月9日凌晨,三元區副區長範麗琴與陳志龍的聊天記錄。

抗擊疫情不分晝夜,翻看集中觀察點的工作日誌,發生在凌晨的工作筆筆皆是,而這份日誌不是所謂的“功勞簿”,而是為了一旦發現疑似病例,可以追根溯源,真正把防控工作做細做實。

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黨建引領、黨員示範,三明市三元區廣大黨員幹部積極落實“平時工作法”,率先垂範、先身士卒,紮實的做到了“五個一線”,讓阻擊疫情的戰鬥堡壘越築越牢。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劉巖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