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鏖戰,風雨兼程——疫情面前最可愛的陝建人


日夜鏖戰,風雨兼程——疫情面前最可愛的陝建人

核心提示: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有這樣一群陝建人,他們不記得今天是元宵節,他們心裡只記得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完工的日子。為了項目早日完工,他們日夜鏖戰,風雨兼程---

能為控制疫情做一點貢獻再累也值得

俗話講,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建設工地,就有這樣一對父子。

今年48歲的張立超是陝建機施集團德順勞務公司一名工人。2月1日凌晨1時,接到進場施工電話後,老張二話沒說就從臨潼家裡火速趕到了高陵工地現場,是最早進場的工人之一。不曾想,2月5日晚上,風雪驟降,寒風刺骨,老張的兒子張俊在和老爸微信視頻時有些心疼在寒夜還要幹活的父親。第二天一大早,小張也來到了工地。24歲的張俊曾在甘肅、寧夏當兵五年,目前在北京當健身教練。

第一次跟老張進工地,小張被眼前繁忙的施工場景深深震撼,在老張的指導下,他搬磚、和灰,簡單而繁重的體力活,小張幹起來得心應手,不叫苦、不喊累。目前,施工正在衝刺階段,老張和兒子連日來沒睡過一次囫圇覺,但正如老張所說,再苦再累,只要能為控制疫情做一點貢獻也是值得的。

只想結束後能回家給老公好好做頓飯

在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的建設者中,有兄弟,有父子,也有夫妻。陝建一建集團就有這麼一對伉儷連日來奮戰在工地現場。

陝建一建集團裝飾公司雷佳接到建設通知後,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建設大軍中。雖然公司有規定雙職工家庭只許一位“上前線”,但同在裝飾公司的妻子管維娜還是瞞著領導偷偷去了現場。

管維娜毅然將年僅4歲的孩子送到父母身邊,他們夫妻倆堅守在各自的“戰場”上。作為現場後勤保障人員,她用實際行動讓大家免去後顧之憂,手套沒了她有,體溫計沒了她有,酒精不夠了她有庫存,到飯點了她絕對第一時間將飯送到施工現場的每位工人手裡。

“前天晚上雷佳回到家已經凌晨一點多了,我給他熱了一碗小米粥,他說這是他一天來吃的第一頓飯。”說到動情處,管維娜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她說,“我希望這疫情趕快過去,我想要在家給他好好做頓飯”。

既是一次鍛鍊也積累了經驗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保證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建設順利實施,物資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這讓陝建集中採購中心現場物資保障員邵華備感使命艱鉅。

“由於該項目的特殊性,板房成為最核心的物資。”邵華介紹說,“受冰雪天氣和疫情交通管制影響,前期的物資準備困難極大。”開工在即,沒有圖紙和材料清單,材料供應怎麼辦?邵華反覆同產投集團和機施集團溝通,最短時間內備足物資,保障工程順利進行。

邵華有嚴重的高血壓,車上只准備了兩天的藥,也沒想過去了工地現場就忙得再沒能回家。這不,前幾日媳婦專程趕來給他送藥,順便還帶來了各種吃的喝的對他也進行了次“保障”。“可惜我當時去對接材料供應,也沒能見上一面,說幾句話。”邵華略顯遺憾地說。

談到這次經歷,邵華卻滿是興奮。他告訴記者不僅覺得幹了件有意義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還鍛鍊了隊伍,發現了短板,為今後應急項目物資儲備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

(文/圖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紅中 通訊員 馬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