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一線環衛工人,又髒,又累,掙錢又少,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大日照吃貨孫向上


1、你沒窮過,你不懂


看了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看過的一個香港真人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有一期是大富豪田北辰體驗清潔工的工作。


節目裡,他負責街道清掃,非常辛苦,每天一大早就去上班,打掃衛生的時候,路邊的行人都覺得他髒臭而遠離他。


可他的薪水是每小時25港幣,每天的生活費只有50港幣,住在只有15平方米的“豪華籠屋”,月租1350港幣!這就是一個普通清潔工的日常。


他們的工作很重要,又那麼辛苦,而月薪卻只有5000多。為了活下去,他們要麼住籠屋,要麼工作到半夜。


其實,不僅是環衛工作,還有很多人工作又髒又累,掙錢卻很少。


有位讀者說過自己的經歷:

在武漢工地搬磚,每天裝水泥的車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起床,冬天經常凌晨兩點就起床,曾經連續27個小時沒睡覺。我一個人搬地泵管子,硬生生搬哭了。


在惠州工廠上夜班,一站就是一個晚上,從晚8點站到早8點,半夜12點發一包乾吃的泡麵,一塊錢的那種,這就是宵夜。

上廁所要簽字,批准後才能離開工位。而且規定,上廁所不能超過五分鐘。

在4S店做油漆工,每天用砂紙打磨汽車,十個手指頭磨破了,流血了,指紋都磨沒了。以至於後來指紋打卡上班,經常打不上,要打很多次。

在廣告公司上班,給高樓大廈上安裝廣告橫幅,經常頂著烈日,吊在高樓半空中……


為什麼有人會忙得要死,卻窮得要命?為什麼你那麼努力工作,也過不上你想要的生活?



2、稀缺的心態,讓你越窮越忙,越忙越窮


《稀缺》一書作者穆來納森還有更深入的研究:“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原因不在於不夠努力,罪魁禍首是稀缺心態。”


稀缺會使我們過分關注眼前利益,所以只要找到一份工作,就玩命加班,沒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長遠發展,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


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漸漸讓我們失去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變得更加愚笨和衝動。


美國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也印證了這一理論。


她曾深入體驗過窮忙族的生活,寫下暢銷書《我在底層的生活》。


芭芭拉隱瞞身份、斷絕和朋友的聯繫,帶著1000美金和一部汽車開啟她的體驗之旅。

她在不同城市,換了6種工作。


有零售,有清潔,有老人服務,但是所有工作的結局都一樣:

因為沒錢,不得不住在偏遠地方;

因為住得偏遠,所以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

因為花費很多時間在路上,她用於提升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

為了應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加班或者兼職;

因為花太多時間在勞苦的工作上,她沒時間沒精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只好重複做同樣的工作。然後換一個地方,進入下一個貧窮的循環。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勤勞並不能致富,稀缺的心態讓你人窮志短,只好越窮越忙,越忙越窮,週而復始,惡性循環。



3、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


回到問題,為什麼一線工人那麼辛苦,掙錢卻那麼少?田北辰也說出了殘酷的真相:這個社會是在極嚴厲的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學歷有多重要?每個找工作的人都深有體會。


學歷是你進公司的敲門磚,如果你連入場資格都沒有,根本沒有人跟你談能力。


別以為入職後就不用看學歷了。就拿我們公司來說,985比211月薪高500,211比普通本科高500。也就是說,幹著同樣的工作, 985就比普通本科生多拿1000元。


此外職稱評審、職位晉升,優先考慮的都是名校畢業生。不過這種事情以後也不太會有了,因為我們公司,211以下的,不招了。


誰說學歷不重要?不重要,為什麼招聘時,有HR把非985、211畢業生的簡歷,直接扔垃圾桶?


為什麼世界500強只在名校開宣講會,不去二流大學招聘?


為什麼一線城市人才入戶,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


學歷不能決定一切,但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讀書應試,仍是我們階層逆襲的捷徑。


它不能讓你邁向職場的巔峰,至少能護住你,讓你不至於跌入谷底。


在讀書的年齡,好好學習吧!


答主介紹:霍輝,寶媽,理工女,改善專家,高級工程師,倒過來是輝霍。頭條號:霍霍的小世界。


霍霍的小世界


你只要步行在路上,就會看到穿紅上衣戴紅帽的環衛工人,基本上就是些老大爺老大媽的。他們真的勤勞而辛苦,淨化著我們居住的環境!

去年,不知道那位大神,看我不順眼了,便把我調到寶山。我上班便趕早車,六點多的冬天,天仍然很黑,我一走出大門,便碰到穿紅上衣的婦女,她六十多歲了,臉上滿是皺紋。手拿抄網似的袋子,用夾子把廢紙和方便袋往裡裝。時間長了打招呼:起得樣早呢?你去上班嗎?招呼完便我忙趕車,而矮小的她仍沿路拾風中綠化帶中的拉圾!

老人很熱情,我下班到家也六點多,碰到她,她便問一些存款的事!可能老人一生清儉,十幾年下來,便也有個五萬六萬的!她又不放心交給兒女,總是自已攥著!我看著老人,心裡往往會產生一種痛,將近七十的老人,什麼時候是個頭呀!再看看奔波中的自已,兩頭不見陽光,這日子到底到何年何月呀!

這幾年,隨城市發展,環衛工人功不可沒,的確到了給他們提高待遇的時候了!


果凍布丁踏終南


我家門前那條馬路上,每天都能看見保潔員老曲,他四十歲從老家來到我們這個城市已整整16年了。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颳風下雨,老曲在那不停的掃啊掃啊,這一掃就由一箇中年人變成了老頭。老曲是環衛工中的佼佼者,每年是先進,曾代表環衛工人參觀過世博園,上過天安門,受到中央領導人的接見。我和他閒聊,你怎麼不見休息,一天到晚在工作?他回答:我現在是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只是為了多掙兩個錢。有一天,冷得要命,老曲坐在超市門前打盹,他太累了,前幾天,我看見老曲不見了,來了一個新保潔員,我問老曲呢?新保潔員告訴我,老曲前幾天正在清掃垃圾,心臟病突然發作,送到醫院人就不行了。老曲就這樣走了,我的心一陣比一陣難受。


二牛144548898


我可能和大家有不一樣的看法,我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小縣城,環衛工人在我們這是一個很搶手的工作

我給大家一一道來:

山西忻州某落後縣城,在我們這掃大街的都是有關係的,你真的別不信,這個職業在我們這可是很吃香,沒有一定的關係你是掃不了大街的,必須是某領導的什麼親屬.

為什麼是這樣,固定工資好像是一個月1400,好像還有退休錢,很多人為了這個固定工作在還有力氣幹活時就,選擇了掃大街。

前幾年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刮來一股子創衛的風,就是創造優秀的衛生城市,一下子我們縣城就多了好多的就業機會,有關係的就掃了大街.

在山西一些落後的縣城,我們本來就不寬的馬路,也沒有那麼多的垃圾,可是隨處可見的就是穿著黃色背心的環衛工人.

通過這一現象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窮,應為沒有廠礦企業,沒有鼓勵創業,優秀的旅遊景點項目都由AAAAA降到AAAA,國家撥的扶貧款,都被所謂的搞養殖的,搞項目的,搞去了,所以掃大街成立一個很搶手的飯碗.

大街掃的再幹淨,全縣都沒有一個像樣的企業,小時候什麼化肥廠,鐵廠,造紙廠,水泥廠,鑄球廠,時間都去哪了,你們也都去哪了,更別說鼓勵創業,你的想法都會死在萌芽狀態的,沒有關係,寸步難行

什麼造成的?

吾乃一芥草民,雖有古仁人之心,憂天下,但不能治天下,別讓掃大街在當地成為好多人羨慕的工作,真希望有一天能有所改觀,能帶動當地父老的思想,幫助大家就業,在我們這腐敗的重災區幹一番事業。

當然本人沒有對這個職業的鄙視,我尊重勞動人民,我也是農民的孩子,只是對這種社會現象痛心!


社群流量大師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精英,行行有人去付出和堅守,說起環衛工,工資確實不高,有的還不到兩千塊每月,但還有很多人願意為它付出,有的是受家庭環境所迫,有的年老體弱,到廠又沒人要,不得以而為之。正如他們所說:誰願意幹讓人看不起的活,在家裡閒著也沒有給錢,乾乾總比不幹好,多少還能貼補家用,還沒到七老八十年歲,能幹動就好。也不給政府添負擔,沒錢的日子真不好過。



有緣人153832681


我聽說環衛工人每月一千元左右,還好不過也是一個職業,為餬口再苦再累也要堅強。


大愛無疆283961496


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但是看你們說的我不敢苟同,我前段時間在龍城區公益崗工作,月薪900清潔大街月薪700,後來漲工資,我月薪1500元清潔大街的月薪1300,多數他們掃大街的都有低保,現在好像一個月倆千不到,示範街區還有獎勵金,在朝陽一個月兩千元算不錯的工作了,往往都是拖關係才能幹,再說勞動強度,大概一個街區有三個人負責,重要的街區四個人,距離在兩百米左右,一般清潔工早上六點半開始工作,吃完飯中午兩點在巡視一遍,晚上五點再掃一遍,他們一個區域發倆輛城市蝸牛,勞動強度不大,就是待的時間長點,你們感覺他們很辛苦,我不這麼認為,按工作強度不算累,收入也可以,你們同情心氾濫,


天下狂生


這是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因為環衛作業都是苦力活兒,只要是手腳健全的人都能幹。泱泱大國,14億人口,大多數人都要出來謀生,沒有學歷沒有技術沒有背景只能選擇這份職業,畢竟生存是第一要務。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我剛畢業參加工作,在西部某電廠上班,我們電廠總工的兒子在芬蘭留學,他利用空閒時間在當地找了一份環衛的工作,就是掃大街,每週賺的薪酬比他爸爸的工資還高。因為北歐是高福利國家,他們本國人根本不會去幹這種工作,只有高薪酬才有人願意幹這份工作。


古樓老僧


城市一線環衛工幾呼全是農村年齡大的人,他們找其它工作不好找,環衛工作有髒有累時間也很長,但工作好找,太好找的工作工資肯定低,為了生活,補貼家用,我本人也算是環衛工,不在城市街道,在單位,一天八小時,沒有禮拜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上班,一個月1580塊錢,年齡大了,這就很好,自己養活自己,活也不重,力所能及,挺好的!


一生難忘童年


很多一線環衛工人,又贓,又累,掙錢又少,對此你有什麼看法?答:這是社會物資分配的不合理性,和暫時的社會環境造成的。而這批一線環衛工人,大都是農村進城的務工人員。小時候可以說都受過苦,而文化知識相對來講比較低。對社會的要求都不是很高,認為有個活幹,有口飯吃就可以了,很容易得到滿足。可以說這些手拿大掃把的一線環衛工作人員,沒有一個是在編人員,都是臨時工。而真正的在編人員,不論是社會地位和社會福利,薪酬也不低,在社會各層面講都是可以的。工作環境也不錯,勞動強度也不是很大。甚至說沒有點關係還不太好進。而這批手拿大掃帚的一線環衛人員,是和那些同樣在環衛工作的在編人員是不能比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不過隨著社會的繁榮進步,這種情況會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得到改變。等這批環衛務工人員漸漸老去,新的一批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到來,那時再這點薪酬,這樣的福利和在社會中的地位之低。可以說,是寧可在家養著,也是不會幹的。而環衛這個環節,是城市越大,社會越繁榮,越顯得地位重要。那時只有一個辦法,提高改善一線環衛工人的工作狀態環境,加強科技,減少體力勞動付出。提高福利待遇與薪酬。現在這個狀態可能還能維持十幾年。但是不會長久。回答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