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企業面臨洗牌,什麼樣的企業才能突圍困境?

三清正一元神宮


腦子轉得快,依環境改變而改變的企業才能突困,比如電影由電影院上影改在西瓜視頻播放……。


乘方諮詢服務


1、在線辦公

隨著新冠病毒的持續影響,人們提倡“不外出,就是普通人對疫情控制最大的貢獻”的宅文化,在疫情尚未受到有力控制的情況下,為了減少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降低傳染可能性,在線、“雲形式”的工作模式預計將迎來井噴式的發展,這種無接觸式的工作模式包括遠程協同辦公、遠程雲視頻等領域。據越聲投研團隊瞭解,儘管部分公司延遲復工,但大部分輕資產企業已經通過遠程視頻等方式開始展業,有望帶來新的行業需求。

2、在線教育

在線教育方面,昨日教育部也提出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表明國家高層對此也有充分重視。作為教育行業與信息技術產業的交集產業,在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日漸成熟、用戶習慣向線上大規模遷移的背景下,我國在線教育行業近年來呈現出持續升溫的局面,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不斷增長。未來幾年,中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幅度持續降低但增長勢頭保持穩健,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預計2022年其市場規模將達5433.5億元。

3、在線醫療

在線醫療領域,利用互聯網產品的優勢,在線交流能免除面對面的接觸或集聚高危人群,在流行性傳染病爆發期能幫助有效解決用戶多方面的痛點。越聲研究團隊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推測,2019 年醫療IT市場規模預計超500億,2020年將持續高增長,整體行業增速預計超21%。另根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遠程醫療市場規模為130億元,未來五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7.63%,我們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45億元。疫情爆發為行業帶來的正向帶動——從多主體(底層用戶、上層管理者),多維度(橫向普及滲透、縱向深化大眾認知)全方面提升行業市場邊際,未來互聯網醫療市場空間有望突破千億。

4、在線服務預期下的雲計算、機房

無論是在線辦公、在線教育還是在線醫療,都需要大量使用到雲端的數據儲存和軟件服務,進而帶動服務器、高速光模塊,以及SaaS的需求。此外,在線場景也催生了數據價值的提升,大數據相關的軟硬件提供商也將深度受益。

5、醫藥保健領域的長期變革

我們認為,疫情過後民眾的健康意識會有所提高,監管機構對創新藥的態度也會存在積極轉變。這既會表現為居家日常用的清潔紙巾、肥皂、消毒液等日用品需求將增大。另一方面,未來中國藥企面臨的研發創新競爭更加全球化、更加激烈,國內藥審效率也可能明顯提升,本土企業也會越來越融合到全球市場。

6、線上的崛起與線下的寒冬

出行、影院觀影、旅遊、購物等現場娛樂、消費的方式受到限制後,更多的娛樂或消費方式轉到線上。這些趨勢疊加5G網絡的建設,可能推動對高清分辨率內容、沉浸體驗等消費模式的需求,虛擬現實等技術可能會加速普及。春節期間部分影片撤檔、將版權賣給線上網絡巨頭免費播放的方式,也進一步改變電影等分銷、發售的方式。線上的繁榮取而代之的是線下的寒冬。在線購物、外賣將加速實體門店衰落,高清視頻、AR/VR帶來的家庭娛樂也將取代網吧、電影院、遊戲機室,線下將進入寒冬,與線下相關的房地產、物業等也將大受影響。

總而言之,疫情很可能將又一次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拐點:更智能,更數據,更科技,更便捷,更細分,更精準將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大家亟需關注的投資方向。


股市神探一號


互聯網技術公司前景好

數字經濟正處於大發展大進步時期

疫情會加快網絡辦公、網絡醫療等行業發展,更會加快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發展

傳統企業突圍,要在數字經濟上想辦法,沒有技術的,要向互聯網企業靠攏

受制於人工的,要在智能製造、機器人上加大投入,突破發展限制


互鏈網傳遞價值無限


口罩行業會有一個好的發展。通過這次疫情,一些中情年人尤其是女性會延續喜歡日常外出戴口罩的習慣,而且這個群體也會擴大。另外,醫護人員工作期間戴口罩也會是標配。


馬文林3


等待是沒有用的,悲觀也只能是自取滅亡,創業者只有團結起來,先調整創業思路,才會有出路,危中有機,才是這個世界上強者的不二法則。


海狸科技


你也太小看企業的承受能力了!不就多放了幾天假嗎?趕明休假日補回來就是了!留的青山在還怕沒材燒嗎?[大笑][大笑][大笑]


龍芯草


現金流充實的企業,特別是現金流充實的頭部企業,不僅能活下來,還能收購資金鍊斷裂的同行


東印度航海指南


行業前景好,市場需求大,疫情影響小,融資能力強,技術有優勢,管理能力強,最關鍵的是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