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在叢中笑—致良知四合院

致良知四合院今天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在叢中笑—致良知四合院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曾稱讚他:“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作者在北宋極端複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在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下,提筆寫了這首《梅花》。


俗話說:“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對於梅,想來大多數人都是喜愛的。宋代詩人林逋隱居杭州孤山時,植梅養鶴,清高自適,因此有了“梅妻鶴子”的美談。


近段時間,我們無不關心著“新冠肺炎”。2020年,這個春節,我們經歷了太多、整個華夏大地上正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前面是病毒肆掠,後面是國家和無數人民的期盼。無數的仁人志士,在這中間,眾志成城,負重前行。


他們就像下面詩人筆下的梅花一樣,不爭名不逐利、在嚴寒之下獨自開放。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在叢中笑—致良知四合院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在叢中笑—致良知四合院


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一陣陣悽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佔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豔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


這首詠梅詞,上片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下片寫梅花的靈魂及生死觀。詞人以物喻人,託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雖終生坎坷卻堅貞不屈,達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在叢中笑—致良知四合院


卜算子·詠梅

【近】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在叢中笑—致良知四合院


風風雨雨把去春送走,滿天飛雪又把來春迎到,在那懸崖峭壁凍結了百丈冰柱的嚴寒下仍然有梅的花枝綻放著俊俏、豔麗的梅花,傲迎風雪。


梅花雖然俏麗豔放,卻不同誰爭奇春日的光輝,只是把春的信息向群芳預報。等到滿山遍野都開滿了色彩絢麗的鮮花,梅花在群芳花叢中微笑。


這首詞是毛主席讀過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後,“反其意而用之”。在毛主席的筆下,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堅韌不拔的形象,鼓勵人們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樂觀主義精神。


上闋主要寫梅花傲寒開放的美好身姿,描繪梅花的美麗、積極與堅貞;下闋主要寫梅花的精神風貌,表現了梅花堅強不屈、不畏寒冷,對春天充滿信心和謙虛的風格。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在叢中笑—致良知四合院


卜算子·詠梅

【近】瞿秋白


寂寞此人間,且喜身無主。

眼底雲煙過盡時,正我逍遙處。

花落知春殘,一任風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來,應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在叢中笑—致良知四合院


瞿秋白烈士的《卜算子·詠梅》寫於1935年,紅軍長征走後,瞿秋白留在敵後堅持鬥爭,不幸被俘,囚於福建長汀監獄。正是其被囚於福建長汀監獄之時。身陷魔窟,面對屠刀,備受屈辱,自知來日無多,寫了些詩詞以自遣,本詞被確認為其遺稿之一。


梁衡先生為了走近秋白,多次來到常州,他試圖與秋白有一次靈魂的對話。然而,“瞿秋白實在是一個謎,他太博大深邃,讓你看不清摸不透,無從寫起但又放不下筆”。也只有在六年的思索後,梁衡先生聯想到自秋白家門口緩緩流過的覓渡河,終於從中悟出了秋白不尋常的一生,梁衡先生嘆曰:覓渡,覓渡,渡何處?


在文人墨客的眼中,梅是凌霜傲雪、冰清玉潔的,在中國傳統文人的筆下,梅往往是人格的象徵或意趣的指向。瞿秋白在身陷囹圄之時作下此詞,亦可見他的堅貞氣節。


在人們眼中,陸游的梅花是“苦梅”,瞿秋白的梅花是“祭梅”,毛主席的梅花是“笑梅”。


毛主席的“笑梅”給人無限正能量;瞿秋白的“祭梅”視死如歸,尤其是那一句“眼底雲煙過盡時,正我逍遙處”,讓人徹底透悟,瀟瀟灑灑;而陸游的“苦梅”雖苦,終究引出了毛主席、瞿秋白的詠梅詞,成了詠梅絕唱。


三首《卜算子·詠梅》,都是詠梅傑作,都是人間正氣,都令人感動不已。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在叢中笑—致良知四合院


在這場“新冠肺炎”艱難戰役中,投身於一線的無數志願工作者,他們艱苦奮鬥、艱苦樸素的精神,不正是“凌寒獨自開”的傲梅嗎?


“松柏之志,經霜猶茂”。苦難本身其實沒有什麼意義的,要看它對誰來講。對於溫室裡的花來講,就是滅頂之災;對於一棵松柏來講,它如果能夠扛過所有的苦難,那才是財富。


《詩經》有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沒有人能置之度外。


我們堅信

有愛就會贏!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