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對公婆孝順,公婆會像父母那樣包容和愛你嗎?

我是一隻潘潘


首先我要說,公婆就是公婆,是你愛人的父母,和你沒有絲毫的血緣關係。

別說愛你,包容你了,只要不找茬刁難你,就應該算是好公公婆婆了。

老輩子有一句話說的最好了,有幾個兒媳婦是婆婆養活的?現在都鋪天蓋地的說兒媳婦怎麼怎麼不孝順,有幾個去說婆婆公公不好的,原因就是因為公婆是老人,一個老字就是理。

我不是吹,我就是難得的好兒媳,對待公婆沒的說,可以稱的上是百裡挑一了,當左鄰右舍的讚揚我時,老公公都會說一句,這有什麼呀,都是應該做的。

我給買回去的衣服,穿著可美了,會大聲的和鄰居說,我兒子給我買的,卻從來隻字不提是兒媳婦買的,有的人也挺較真,說你兒子在部隊什麼時候給你買的呀?是兒媳婦買的吧。公公婆婆都會說一句,那也是我兒子掙的錢。

明白了吧,兒子就是兒子,媳婦就是媳婦,公婆只要不欺負你,你就阿彌陀佛吧,絕對不可能包容你愛你,能肯定你就不錯嘍!



京西玉人


不知別人,反正我母親對我嫂子比對女兒還上心,還包容。母親去世,給在外地工作的嫂子去電話,當時她還上班,她聽到消息馬上大哭,辦公室的同事不知所以都圍了過去,關心地問她,她泣不成聲地說:“我婆婆沒了"o同事們說她是中國第一好媳婦。

她這第一好媳婦純粹是我母親成就的。我嫂子是家裡老小非常受寵,學習特別好,是清華校花級人物,因遠離家鄉,學習壓力又大,成了病西施,老師都讓她三分。因此驕嬌=氣在她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到我家後,因我哥不在本地工作,我母親怕唯一的寶貝媳婦受屈,我嫂子不但不用做家務,連孩子幾乎都不用她管,有時她不舒服,老太太踮著小腳跑前跑後,就差沒給她餵飯了,她還鑽過我母親的被窩。我們吃乾巴醋逗老太太:誇你就這麼一個兒媳婦,要是多了您這小細腿可受不住"。老太太理直氣壯:你們守著親孃跟她比什麼!她個沒娘孩兒,丈夫又不在跟前,我不管誰管。趕明你們一個個娶了聘了,她還給我養老呢!"

有老孃作榜樣,我也把媳婦當慣孩。


桃鄉人518


我記得我看過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太對另一個老太太說:我兒媳婦可懶的了,天天啥活也不幹,吃飯還得我兒子給拿的床上去。

另一個老太太說:那你閨女嫁的好吧?老太太說,我閨女呀,嫁的可好了,在婆婆傢什麼活都不用幹,尤其是累了,我姑爺還把飯拿到床上給她吃。

所以,婆婆不會把兒媳當女兒,兒媳也絕不會把婆婆當親媽,因為沒有血脈親情也沒有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的。所以你不要用親生女兒的心態來和公婆相處,要比親生父母更加尊敬和孝順才好。


飛翔小蝸牛


我覺得公婆也並不是都是不好的。好的公婆也很多。我同事的公婆就十分善良。她的嫂子生孩子,已經快坐兩個月的月子了。一次發大水,水淹進家裡。公婆拿了門板,硬是把兒媳婦抬到了三樓。沒有讓媳婦沾過地。他們說,坐月子要坐滿兩個月,對女人身體好。兒媳婦就是女兒,一定要善待。對於這樣的公婆,兒媳婦有什麼理由不孝順呢?所以說,人心對人心,還是要相互的。



甩不掉的白白肉


孝順婆婆公公,應該容易吧,首先是要尊重,長輩嘛,尊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嘴巴甜點,要喊爸媽,很順口的叫,住一起,家務活搶著幹,反正沒有多少事,你主動他們也會反過來幫你,我們家就是住一起,媳婦根本不會做家務活的,但是假裝做,我媽不讓她做,有時候教她做,慢慢的互幫互助的做,媳婦也聰明,經常買的保養品給他們,衣服換季也買,反正不貴,奶奶的,現在整個家就老子地位最低,經常挨他們合夥欺負我,老爹也勤快,他們一夥了。我媳婦花錢大手大腳的,我媽從來不管不問,還經常問她夠不夠,媳婦愛打小麻將10塊錢那種輸贏幾百,輸了哭喪著臉,老媽還會補貼給她。媳婦也上班,只是不累,財務出納,輕鬆。反正我教你,老人跟孩子一樣,哄哄她就開心得要死。


寂寞的0辦公室


俗話說得好,人這一生,當一次大人兩次小孩,我覺得老人跟小孩了一樣,要哄著他順著她,結婚這麼多年,我跟婆婆的關係特別好,沒有別人所說的婆媳難處之類的事,首先是因為我婆婆待我特別好,很慈祥的母親,二位老人說什麼我幾乎都是順著他倆的意!跟他們在一起我覺得很幸福,想他們!


劉梓君suki


首先肯定的一點,除了抖音上看到的,一些婆媳關係好到像親母女,現實中沒遇到過。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現在社會在進步,人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放,互聯網時代,學習途徑越來越多,現在的婆媳關係,比我們父輩那會已經好太多了。只要婆婆不是那種不嫌事大的,你用心和公婆相處,就能處理好婆媳關係。

想與公婆處好關係,首先要做好自己,要有心胸寬廣。不能吹毛求疵,故意找茬。生活中這種例子不在少數。

我有個朋友,婆婆從農村搬來家裡照顧她和孩子。她婆婆是個特別勤快的人,家務活包攬不說,每天不重樣的給她做吃的,家裡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婆婆花錢給買回來,從來不需要小兩口操心。

但是在城裡長大的她總覺得婆婆不衛生,不是真不衛生,是她心裡在作怪。於是她給她老公吹耳邊風,讓婆婆住在她家閣樓裡,那裡窄小不說,沒有暖氣,北方人沒有暖氣怎麼受得了。

做後婆婆實在委屈,回家了。從此家務活兒小兩口要自己做,孩子要自己帶,家裡每天矛盾不斷,爭吵不斷,一地雞毛。

而另一個朋友,自從知道婆婆願意給自己帶孩子,高興的不得了。婆婆搬來家裡住之前,她就將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專門騰出來一間臥室給公婆住,並且換了新的床上用品。騰出衣櫃方便他們放衣服。

婆婆來了看到兒媳婦如此歡迎她,也是很高興,鬆了一口氣。從此婆婆家務事也是全包了,體諒小兩口工作辛苦,儘量給他們二人世界。

而兒媳婦也是體諒婆婆的,並不會將所有家務全丟給婆婆,只要她有時間,就會和婆婆一起邊聊天邊做家務。家裡總是其樂融融。婆婆也是要哄的,過年過節的時候別忘了送禮物,她也會感受到你的心意。

另外婆媳關係跟老公也有很大的關係,你要多與老公溝通,兩個人商量著,選出最優的相處之道才可以。

兩種相處模式,兩種家庭氛圍,哪種更好就很明顯了。即便不能親如母女,互相尊重,互相體諒,也能讓家庭和睦。


溫酒wys


公婆永遠是公婆,媳婦永遠是媳婦,做到相互尊重就行,不越界,這是理想狀態,現實是別人家一說我會把你當女兒,結果你信了,那人家肯定覺得你傻,我結婚時,婆婆拉著我說,我會把你當女兒愛,將來你無論怎麼做,我都會包容你,為什麼包容,因為你在我心中永遠是孩子,我如果跟孩子計較,那麼我也太沒意思了,說的多好,可是呢,當出現問題是時,可就不那麼做了,即使人家錯了,也不會承認,為什麼呢,因為以前人家在家當家,現在有個人來唱反調,有時候說話一說急,就把她心裡的實話說出來了,意思呢,就是給你夾心,不會包容,這就是人性,人本來就是自私的,人家不包容,不理解,也沒必要去強求,現在這社會,就練就了獨立女性,刀槍不入,人家女兒做飯不會,就可以包容,如果你不會,是不是就說你啥都不會,人家女兒炒個菜就說能的不行,你即使做的滿漢全席,人家未必領情,所以我在我家,我永遠是爸媽的小棉襖,在婆家永遠是兒媳婦,家裡遇到困難,行不行都要給你說,在孃家,永遠家裡有事都是爸媽頂著,在婆家,是好事了趕緊給自己貼,壞事了,就問你,該怎麼辦?唉!我這長的女兒身,操的男人的心,如果婚後生活還能讓我像個小公主多好。





果丹皮的日常


對於我這個已婚人士的觀點認為:

待人以真誠,不忘初心。

我愛我的另一半,所以我對待我的公公婆婆也非常好,我不會索取他們的一些要求對待。我相信世界上父母是最愛我們的,對於公公婆婆來說,可能對待兒媳,不能像親生女兒一樣,但是能做到互相尊重和理解,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因為畢竟年齡是一個問題,代購的產生阻礙了雙方的溝通,矛盾是少不了。而此時,最重要的是要互相理解,換位思考,好好溝通,我相信付出以真心,回報也是真心,相處自然融洽。

而父母對於我們,不管做錯了什麼事,父母最後都會原諒,對於公公婆婆,似乎很少有這樣的寬容之心,畢竟不是親生的。所以,距離還是要保持。





生活情感師


人際關係是相互的。尤其是公公婆婆和兒媳的關係。

相處的好。就是親人。相處的不好。就是仇人。公公婆婆在平時能夠做到把兒媳婦當做自己女兒樣看待。包容。兒媳婦能夠平時把公公婆婆當作親媽樣理解孝順。

我認為一個家庭就會和睦開心。如果光是長輩有付出沒有小輩回報。那也是不行。所謂小輩的回報並不是錢財方面的。而是希望得到一份尊重就夠了。很簡單的。

人與人之間相處都為對方去多考慮一下。就會家庭太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