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度數據|不應高估疫情對消費及GDP增長的衝擊幅度

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率提升,是否等同於GDP中消費的貢獻更大?第三產業佔比提升,是否意味著疫情對服務消費、進而對經濟增長的衝擊也更顯著?申萬宏源宏觀秦泰團隊依據2003年以來我國經濟結構變化的一些事實,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路徑預測進行更新。

1)當前最終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率明顯提升,疫情通過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衝擊會更大嗎?申萬宏源宏觀秦泰團隊認為,在經濟增速下降的過程中,降得少的部分自然拉動率上行,並不等於在GDP中佔比高。後者才是分析疫情通過消費對經濟增速衝擊的關鍵。

2)相比2003年,GDP中最終消費的佔比是下降的。我國經濟分別經歷了外需拉動的工業化加速、以及地產基建投資穩增長的兩個階段,最終消費佔比由2000年的63.3%持續下降至2010年的48.5%。2012年以後,才小幅回升,但距離二十年前仍低。同時,最終消費還包含政府消費,佔比穩定,有望發揮一定的逆週期調節作用。因此,申萬宏源宏觀秦泰團隊認為,不應高估疫情衝擊造成的消費增速暫時性回落對GDP增長的潛在衝擊幅度。

3)第三產業在GDP中佔比提升明顯,但是否意味著疫情對經濟增長的衝擊更顯著?申萬宏源宏觀秦泰團隊指出,第三產業佔比上升,金融地產是主要推動力。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三類服務行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住宿餐飲業,其增加值佔GDP比重之和自2003年以來始終穩定。考慮到金融地產等服務業不易受疫情直接影響,儘管第三產業佔比提升,但不等於服務業所受衝擊程度顯著加劇。

4)申萬宏源宏觀團隊提供兩種假設情形下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預測。情形一,疫情導致的人員流動限制主要在一季度,二季度起生產生活活動恢復正常。情形二,人員流動限制放開的時間早於基準情形約1個月。情形假設分析僅用於分析消費衝擊的潛在彈性,不代表任何關於疫情的判斷。預計“情形一”下,1-2月、3月社零同比分別為4.3%、1.9%,分別低於原預測4.3個、6.6個百分點,5月或大幅反彈至11.1%,至 8月均高於原預測路徑,四季度趨於平穩。預計“情形一”、“情形二”下社零全年同比分別為8.3%、8.7%,分別低於原預期0.9個、0.5個百分點。同時需注意,佔GDP達15%的政府消費,為財政支出所驅動,財政擴張性政策可以通過該項,部分對沖居民消費所受的衝擊。

依據報告:申萬宏源證券《2020 vs 2003:經濟結構的真實變化——申萬宏源宏觀“格物”系列專題報告之十五》(2020.2.7) 分析師:秦泰 資格證書編號A0230517080006

編導:賈豐瑛

監製:周羿翔

中國財富網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