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提出控制明星片酬,跟這次疫情有什麼關聯嗎?

欣兒雷手工坊


中國明星的片酬,和這次疫情肯定有關係。

明星片酬越高,財富就越大。榮華富貴般的生活。深深影響著現在的年輕一輩。所以現在很多學生思想不是去做科學家。而是去做網紅,做演員。這次疫情事件,還是鍾南山,這些老一輩的學者親自掛帥。因為年輕一代,沒有人有這個能力。所以減少明星待遇,增加科學收入。這樣就十分利於中國發展壯大。


手機博士


最近,李蘭娟院士説:“從這次疫情以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的科研人員。”對此,社會各界都紛紛點贊稱,李蘭娟院士不僅奮戰在防控的第一線,而且還及時為“國家興旺,為民族崛起”建言獻策。不過,娛樂界人士則表示,李蘭娟院士説到明星片酬,卻與這次防控感染沒有什麼必然聯繫。

而我們認為,李蘭娟提出要控制明星片酬並非沒有道理:首先,明星拍個片子酬勞動輒上千萬。拿沈騰在小品中諷刺的那樣:“來錢快還不費勁,只要你會擠眉弄眼就行了”。這就是現在娛樂圈的現狀!而廣大醫務人員,學校畢業後還要奮戰在第一線,長期超負荷工作,但收入卻很微薄。就連最早發出警告的吹哨人,在染病身亡前,還在微博中寫到,吃不起100多元一斤的車釐子。醫生與明星的收入差距太明顯,有點寒了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心。

再者,現在很多綜藝節目,當主持人問小朋友長大了想幹什麼時?很多人都説想當大明星,卻罕有人願意當醫生的,因為醫生平時工作就很辛苦,有時還得不到患者理解。而在國難當頭的關鍵時刻,還要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捨棄自我,勇於擔當,逆勢前行。如果醫生的醫療環境、薪酬待遇遲遲得不到改善,將來誰還會願意投身於醫療事業,救死扶傷呢?

最後,李蘭娟院士看到了娛樂界很多明星,拿著國內的高片酬,卻把錢拿到國外去消費,還辦了綠卡,而國內衝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特別是科研人員的收入又偏低,這是社會財富配置的不合理。其導致的結果是,國內大量人才流向海外,為國外企業和科研機構服務。李蘭娟院士多麼希望身邊的人才能留在國內,為祖國的偉大復興貢獻綿薄之力。但無奈國外薪資水平實在太誘人,國內薪酬無法相提並論。長此以往,國內醫療科研人員流失嚴重,這關係到更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其實,難怪李蘭娟院士提出控制明星片酬倡議,現在的娛樂界問題重重,再不降低明星收入,重新整頓這個行業,這個娛樂業恐怕自身也發展不起來。第一,現在很多大明星把一部電影、一個電視劇的投入資金大半都拿走,成為其酬勞,只剩下很小一部分,讓後期製作、配角演員、攝影師來分享,這就導致片子的粗製濫造。所以,國內娛樂圈的影片很難再出精品。

第二,明星們拿了高片酬,如果遇到國家有難,如能適當的拿出部分回報社會,那也是情有可願,但是在突發事件面前,只有少數明星站出來為國出力,多數明星都比較沉默。更要命的是,有些明星不做公益也就算了,還要偷稅漏稅,甚至與製片方簽訂陰陽合同,以此可以少繳稅款。所以,娛樂界現在需要新鮮空氣注入,需要正能量,需要適度降低明星片酬。

李蘭娟院士提出要控制明星片酬,就是不希望明星的高片酬繼續再水漲船高,而廣大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醫療科技人員的社會地位,以及收入待遇應該有快速提高。要與其辛苦付出相掛鉤。事實上,只有將醫務人員的待遇全面提升了,明星的收入降下來了,這樣才能弘揚社會的正能量,會有更多人年輕人投身於醫療事業。同時,國內如果能給高端醫療人才有不錯的薪酬待遇,那也能把更多的人才留在國內發展,這樣就可以為更多人提供健康保障,為中國的醫療發展進步出力。


不執著財經


記得前些年網上有這樣一條消息,說:鍾南山在某機場下飛機,恰好和某位“明星”同機到達,當時很多旅客都認出了這位“明星”,於是群擁而上,將這位“明星”圍了個水洩不通,請求籤名的、乞求合影的,熱鬧之極。而鍾南山只有和來接機的二位同事,悄悄地走出了機場大廳。當時網上有評論說:人們只認識明星,有幾個認識鍾南山的?是的!所以“明星”們的離譜高薪並不是“明星”們的錯。這需要人們反思,需要這個社會反思。


遲家二


據網友們反映,李蘭娟院士的所謂建議無從查找,屬於空穴來風,但近期網友們卻津津樂道,因為這個話題觸動了社會的神經,即使李醫生沒說過這話,大家也都願意相信其說過這話,畢竟她的身份比較特殊,話語權一言九鼎。

因此,本話題權當她已說過,而作為回答。

這個建議實質上也就是一個建議,對控制明星的片酬沒有影響,因為明星的片酬不是一句兩句說得清楚的,業內人士尚且諱莫如深,我們業外人,更是無從說起。

明星的高額片酬,早已不是新聞。

李醫生所以提這建議,意思很明確,國家應檢討國民素質教育,對國民如何樹立偶象觀必須有正能量。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期預防及事後防控等都出現很多問題,最大的硬傷是國民素質,很多人對疫情一無所知,漠不關心,對疫情防控持牴觸、反對情緒,把疫情源頭治理、自我隔離、共同抗疫等視為兒戲等,如逃避檢查、不戴口罩、隱瞞病情等使新確診病例大幅增加,這些都可看出國民對疫情的漠然和對自然科學常識、醫療衛生知識的無知。

當今社會,某科學家去世無人關注,而某一文藝明星的生活瑣事則天下皆知;金錢至上,笑貧不笑娼,社會價值觀扭曲;老百姓不關心自然科學技術卻津津樂道電視上無聊的狗血劇以及所謂的小鮮肉。這些都是社會現實,人所共知。

而那些被普通百姓街頭巷尾交談的所謂明星,熱衷國外的事情,而對國內熱點事件一無所知或漠不關心。而他們的態度,又進一步影響著那些熱衷於他們的蒼蠅逐臭似的追星們。

因此,那個建議便油然而生網絡。


青山紅豆心


這幾天微信朋友圈、微頭條、QQ都傳播著這樣一個時期,就是李蘭娟院士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在這次疫情之後,希望國家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高新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希望控制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動則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家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棟樑之材。”

有人質疑這話是不是李蘭娟院士說的,因為採訪的時間、地點、採訪記者都語焉不詳,但是我們其實不需要這樣較真,不管李院士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這段話的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目前這段話和相關的話題在網絡上被引爆了,這其實是一件好事情。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國的競爭也越發激烈,這不像工業革命前的農耕社會,社會發展緩慢,現在的問題是一代你落後於時代,那就很快會被時代所淘汰。


我國處於變革時期,國家要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更得上世界的步伐是很關鍵的,科學技術的創造者、實踐者、執行者就是廣大的科研工作者。

科研人員收入低會嚴重挫傷工作的積極性的,不是每個人都是聖賢,子女的教育培養費、買房、贍養老人、看病都需要不菲的金錢,這不是喊口號所能解決的。

這幾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廣大科研工作者的收入得到了提高,這個是不爭的事實,我相信他們的收入會不斷提高的。

二、明星的高收入要辯證的看

現在是市場經濟,娛樂至上的時代,人民群眾旺盛的需求是明星天價片酬的最大助力。

想一想九十年代那時候港臺明星多吃香,片酬描述內地演員,但是隨著經濟的告訴發展,人民群眾收入不斷增長,內地娛樂業也高速發展,現在你再看一看香港TVB那幫演員的片酬?連內地當紅小生電視劇片酬的零頭都不到。

有付出就有回報,流量大熱度高廣告費用自然水漲船高,天價的片酬也可以理解。

但是關鍵的一點是德不配位,也就是說不少頂級IP演義自身的德行,無法與他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

一些頂級流量的當紅明星,毫無演技,表演僵硬,而且我覺得現在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男明星的娘化問題,泱泱大國一天都是娘化的男明星充斥屏幕,這對青少年的成長真的好嗎?你見美國電視劇、電影有這樣多娘化的男演員嗎?

三、這次疫情將這個問題再次引爆

八十年代剛剛改革開放,頂端科研人員的收入都不高,所以當時有”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之說,不過這個情況現在肯定不存在了,高端科研人員現在的收入還是很不錯的。

這種類似的爭議性話題由來已久,只是在這次疫情中發酵、爆發,激起了廣大群眾的共鳴。

本次疫情在一線從廣大醫護人員,科研工作者,鍾南山、李蘭娟這些院士,所以奮戰戰一線的工作人員,從這些人的身手人們看到了危機時刻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那種人。

你們的功績永世留存!


我家的貓叫皮蛋


李院士就不該提這樣的建議,無論科學家還是明星都在為戰“疫″貢獻力量,團結一致共同奮鬥時刻,影響全民戰鬥情緒。

不要把明星和科學家對立起來看,明星的付出與報酬由市場調節,科學家等國家棟梁榮譽待遇由國家給予保障和提高。真正的民族英模在國家大義面前總是毫無怨言,我們建議國家提高他們的待遇是對的,但不要極端地不分青紅皂白打壓明星,其實國家同樣需要他們。


九天攬月284784046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級別專家李蘭娟正在和專家組成員研究抗疫藥物,她是說過一席話讓很多觀眾感到勝讀十年書,她重視的是年輕的下一代少年,ta們怎麼做一個有清醒目標的人,因為我們中國的希望在於下一代。

下面我回答這個問題:戲子無情勝有情,ta們都拿著高出的不敢相信的天價,似乎在國家有困難的時候ta們站出來顯現自己的內心有多麼的偉大,我所指的是“天價片酬”的明星們,好像ta們是救世主一樣,所以有關聯。


如果不是這種偏離軌道的經濟運行模式,明星們根本拿不到“天價”。使我們不盡想到在科研成果的研究中為什麼會因為經濟的饋乏而做不到繼續下去?如果把給明星的那些“天價”拿來用到我們的開發上,不是更加直接嗎?

當然那些支持了抗疫的明星是值得點讚的!我並不否認有少部分人會對明星有道德偏見,這種感覺也是發自肺腑的,也就是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想起我們真正需要高薪酬的到底是怎樣的機構?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應該考慮李院士的話給我們帶來的啟迪。


目前我和朋友們立求忍耐,國家會有統籌的管理,我讚美李院士的某些倡議: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輕人確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的科研工作人員,不要一味的追求演藝明星。

我們都懂得一個道理-曾經滄海難為水 不用焚香已是佛。希寄於厚望早日成真!我們共同祝願疫情早日找到如意的結點,每一個人都要實現自我的價值,每位明星也是公民,為什麼是“天價”?應該按勞福德。對嗎?


蘭竹ZLZ


我認為是有關係的。如醫療和教育這樣領域對國家非常重要,但是作為從業者的醫生、護士和老師收入一直不高。

這次事件我們看到了很多照片。包括很多的醫生護士臉型的臉被口罩勒變形,消毒劑浸泡的手已經不成樣子。

也是通過這次事件李蘭娟院士作為這一次病毒相關的重要發言人,處於社會的關注中心,才有機會表達出她的建議。

否則在平常時間,她的言論和網絡上的流量明星是沒有辦法比的,差著十萬八千里。

李蘭娟院士這個倡議是一個價值導向問題,我相信這也是國家層面願意去導向的。但是演員片酬過高,這個問題可能不是國家能出臺行政命令去限制的。

而是應該利用價值導向,讓人們心中崇拜的明星變成鍾南山、變成袁隆平。


這個提議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樹立青少年正確的人生導向。上幼兒園和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小朋友的理想還是當科學家當警察之類的。為什麼到了大學以後崇拜的對象就變成明星了呢?

這就涉及到我們在對年輕人價值觀的塑造方面做的還不夠,引導還不夠。

一方面國家可以多組織一些,國家層面的評選,讓這些幕後的科學家、教授等走到臺前,讓全國人民都瞭解到他們是有多麼厲害。另一方面要,增加醫生、老師等的收入,從物質上給這些人員獎勵。

讓家長從小就教育小朋友,未來要做醫生未來,要做科學家,不僅可以得到很高的榮譽,還能得到不錯的收入。


莫水宏觀經濟


近日因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很多我們之前不太瞭解的科學、醫學領域的專家紛紛走入了大家的視線。因為他們鏗鏘有力的言論,以及多年建立的權威性,公眾們對於疫情的掌控多了很多信心,也從中學到了不少科學的防治疫情的辦法。但近來李蘭娟院士針對“明星片酬”應該降低的這番言論被各大網站屢屢引用,相信李蘭娟院士應該是說過提倡關注一線醫護、軍隊等人員的現狀、薪酬,但降低明星片酬是否確有其事,是否應該還有待考證。

近年來國內娛樂業發展的頗為繁榮,明星演員們的片酬也隨之水漲船高。如果說一些知名大咖演員的薪資動輒百萬一集,電影片酬幾千萬還算正常,那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明星也能拿到幾萬一集、十幾萬一集的片酬,就有點讓人咋舌了。要知道我們普通人上班,一個月過萬的薪資在三四線城市已經算是很好的水平,而明星們大多數的產出只是拍戲、唱歌、演出等等,就可以獲得比我們高數十倍甚至數百倍、萬倍的薪資。這到底算是行業發展的盛宴還是一種可笑的倒退呢?

很多人批判明星的高片酬,並不是單純的仇富,而是這種體制下收入的不對等,會形成一種不好的價值導向。我們的社會是不是隻成為了依靠這些娛樂進行輸入和產出,我們的青少年想做明星,全因為在聚光燈下的光鮮靚麗?如果社會變成以明星為嚮往的職業取向,那國家的基礎和根本又從而而來。軍隊、醫院、基層人員。。。。這些職業因為收入普通、上班時間長,時常要面對最危險和辛苦的事情,他們就應該拿著不高的薪資嗎?

這或者就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現狀,因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娛樂休閒放鬆的方式要求也越來越多。在閒暇的時候看劇、看電影,看演唱會等等,這些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而因為層出不窮的明星不斷的湧出,很多外表靚麗的俊男美女都加入到了明星這個行業。人們因為他們的美麗外表、在熒幕上呈現的正面形象進而仰慕,產生追星等等的行為。因為有了受眾,明星們有了市場,這才有了有人願意為他們的各種媒體輸出形式買單。但片酬應在合理範圍內,如果一味的拔高,那這個市場將變得雜亂無序,希望這次疫情後能有所改變。


評影師


近幾天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話:

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 希望控制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棟樑之材。


這段在網上廣為流傳的話,最初的源頭說是李蘭娟院士說的,因此迅速在網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方面,娛樂圈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確實不能算合理,因為相比普通人,娛樂圈明星在臺上唱一首歌,站上幾分鐘就相當於普通人十年的收入,收入與付出是明顯不成比例。第二次因為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是奮戰在一線的李蘭娟院士說的,擲地有聲。

但很快網上也有網友闢謠說這句話壓根就不是李蘭娟院士說的,只是有人借李蘭娟院士之口,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畢竟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候還是要依靠科研人員,醫生,軍人等,相比較而言,他們的待遇是遠遠不能與娛樂圈明星相比的,不能說他們收穫與付出不成正比,但是他們的情況更能凸顯娛樂圈明星的收入與付出不合理之處。

這段話在目前這樣的背景下說出來,讓所有人感受更為深刻,所以說它是一段段時間的疫情,還是有很大的關聯的。

其實在我看來,這段話中透露出的最大的擔憂不是對明星收入高有偏見,而是擔心科研人員,軍事技術人員,醫生等沒有得到應該有的尊重,導致青少年,對他們認識不深,瞭解不多,所謂的明星文化,就是追娛樂明星,產生價值觀的扭曲。

不是說做娛樂圈明星就不對,或者不好,只是說娛樂圈明星輕鬆就能獲得高額的報酬,而科研人員,軍事技術人員等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的社會脊樑的地位還遠不如他們,這就是一種價值觀的扭曲;如果青少年使用著科研人員帶來的先進科學技術,享受著軍人警察醫生等帶來的生活,卻意識不到,他們的辛苦付出與重要性,卻盲目去追逐娛樂圈的明星,推崇娛樂至上的精神,這對整個社會來說無疑是危險的。

這段話的本意也並非是要懟娛樂圈明星,而是借科業人員,軍事技術人員與娛樂圈明星的對比, 前者對社會的貢獻巨大,後者的收入高昂,這樣的對比能產生強烈的衝突感,也就能產生較好的對比效果,從而引起大家的認同和重視,扭轉青少年的價值觀。結合這次疫情是一次很好的“借題發揮”,至於是不是李蘭娟院士所說的這段話?如今看來還重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