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蛙:武漢疫戰與劉亞明史詩油畫《世紀寓言》

武漢疫戰與劉亞明史詩油畫《世紀寓言》

文、曹喜蛙

自從2020年春節前1月23日,湖北武漢市根據疫情爆發的當下決定封城那一刻起,我們的世界就變了,有喜劇世界,也有悲劇世界,截止今天2月6日,大部分中國人隔離在自己家中,日日處在恐慌中,盤算中,矛盾中,少部分人在醫院的病房中、去醫院的路上,總之在真正的疫情風暴的正中間,這少部分人的數字每日都在更新,事關我們每一個人,痛苦著自己的痛苦,也痛苦著別人的痛苦,當然也有個別人別有用心,但作為人類共同體的大部分人不管說什麼樣的話,我相信都有著一顆同心,只不過有著不同的體悟,在那一刻喊著自己的聲音,吶喊,呼喊,棒喝,或者自己呻吟,或者冷靜的盯著下一刻。

醫者、公益者、科學家、領袖權威都在媒體喊話,媒體人、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早都站立不住了,此刻大多數人就是一個普通人,在武漢或武漢之外的疫情風暴中的就專心與病毒搏鬥,盡著自己的責任,或者就在某一刻在自己的疫情中自己倒下,或者活下來倚馬可待的即刻或痛定思痛後在多年後夢醒歸來留下一件好作品,就像人類文化歷史中的那些傑作一樣傑作著輝煌著豐富著人類的寶庫。每個人的才華與擔當不一樣,每個偉人出臺的時間都不一樣,如果出臺的時間沒到,再偉大的偉人都是一個普通人,所謂人類共同體就是由無數普通人組成的庸眾,所謂覺醒者就是某一刻開始對人類共同體共同責任的個體擔當,與金錢、權力、名譽無關,與人類當下的前途、磨難、陰霾、災難有關。


曹喜蛙:武漢疫戰與劉亞明史詩油畫《世紀寓言》

劉亞明工作照


因為我一直還在康復中,春節也只能在北京家中慢慢過日子,其實疫情開始前的時候,我就一直與社會隔離了兩年多了,到2020年5月底就三年了,估計還得在不短的時間裡半天康復半天力所能及讀寫一些文字,這樣隔離的日子在我早就平常稀鬆,但大家卻有些不習慣,好像天塌了一般,儘管我們處在互聯網的世界,大家日日還能在網上或微信上起鬨,有寫公眾號、轉發公眾號的、專業點讚的,有朋友圈說風涼話的,有專業造謠的也有專業刪帖的,北京一天一夜雪下的很大,但總會停的,雪消見死人,只要世界沒有天塌地陷,博弈還是要進行下去。

我也不能脫俗,我偶然也寫公眾號,但我不像生病前一篇文章立馬可待,用左手敲電腦寫篇文章往往要幾天,在微信朋友圈很少點贊,但看寫的不錯的公眾號一般都會轉,但我轉基本都是從頭掃過長長一眼的,我不會亂轉,我也不會做個沉默者,我們的社會已經有一個開放的秩序,儘管還有以這樣或那樣的名義管控的不自由,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救贖的那一天會越來越近。我天生愚笨,如今半個身子都不如生病前自如,做點事自然越來越慢,立春日那天我老婆過生日,我為她寫了一首小詩,其實我多少年都不寫詩了,康復以來偶然感觸就寫一首短詩,詩的字都不多,比較適合我習慣文字表達的毛病。


曹喜蛙:武漢疫戰與劉亞明史詩油畫《世紀寓言》

劉亞明工作照


藝術家劉亞明有幅大畫《世紀寓言》,我覺得與武漢的這次疫情有聯繫,畫上的臥佛不見得是武漢的臥佛,我年輕時看過武漢的臥佛庵,也是武漢一景,但劉亞明的這幅《世紀寓言》整幅畫大氣磅礴,臥佛部分佔了很大篇幅,幾乎佔了三分之一的畫幅。恐懼的人群,在畫面上是因為某種洪水,或城市的其他災難,反正是某種自然天災、人禍,或就是一種如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巨大城市災情,畫面右上角的上部都是隱約的城市景觀,也許在未來或本世紀都不會真的再見藝術家呈現的這個恐怖畫面,因為飛機、高鐵、現代大都市的高速街道上,會湧現無數小轎車、高鐵包廂的現代豪華面孔,但小轎車、高鐵包廂的玻璃窗裡,仍然是人類幾千年來不變的戰慄與恐怖,而且是現代化的城市人群。

在《世紀寓言》恐怖人群頭頂上,那風雲是一個人字型巨大的陰霾,人的前途問題依然是巨大的未知數。大家看看跑在最前面的一個人應該是一個赤身裸體的男人,這是一個早醒者,也是一個怕死鬼,也是一個自私的人,低頭埋頭瘋狂的往前跑,不管人群,可見是一個沒有任何責任的人。最左邊最前面的一個人,他好像拉著自己摔倒的妻子,最起碼還關顧著一個親情,有點人性,儘管畫面上他有點戰慄醜陋,但實際上還是可愛的。左邊再往右看,有個中年女性,拉著一個老人,老人拉著一個孩子,這是不錯的一家人。當然,從右邊一眼看上去多數都是庸眾和普通的人,這裡有各種各樣的人,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去品人生五味。

在這恐怖的人群中,一個穿白色連衣裙、高跟鞋的女性卻有條不紊的走來,她是一個思維正常的現代人,沒有任何懼怕,尤其比比那些穿制服的人,就知道她作為一個現代人,其獨立、自由、健康的可貴性,至少她有現代人的精神,嫣然如一面旗幟,我相信不管她走在前面,還是走在人群中,都給人以安靜、精氣神、中流砥柱的氛圍。我這樣說,也許是一家之言,但藝術家在畫面的左側,在那臥佛的腳部,有神彷彿走在最後邊,在神的前面,有一條大道,那遠遠的神,與走在前面的那個白色連衣裙女性幾乎一樣,前後遙相呼應,在神性的面前還有很大的空間。

2020年2月6日於北京月牙殿


劉亞明油畫《世界寓言》欣賞

畫幅尺寸:160Ⅹ900cm

創作時間:2007-2009年


曹喜蛙:武漢疫戰與劉亞明史詩油畫《世紀寓言》

藝術家劉亞明簡介

1962年6月生於四川省內江市,1986年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美術系,現居北京上苑畫家村。2009年7月,劉亞明巨幅油畫作品《通向眾冥的自由之路》在“敘事中國”第四屆成都雙年展展出。


藝術家劉亞明藝術年表

1991年紀念凡高逝世100週年紀念畫展北京

1992年亞歐藝術雙年展 土耳其 中國中青年油畫展 印度

1993年中國油畫雙年展 北京

1994年赴美國舉辦個人畫展 美國哥倫布

1995年中國油畫展 埃及

1996年中埃造型藝術聯展 埃及

2000年中國油畫展 阿爾及利亞

2001年亞洲藝術雙年展 孟加拉 應法國某機構邀請在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進行藝術訪問

2002年赴比利時舉辦個人畫展 比利時安特衛普

2003年中國名家油畫展 北京 中國當代藝術年度文獻提名展

北京中國當代名家人物油畫作品展 北京

2004年世紀風骨 中國當代名家展 北京 美術文獻提名展 武漢

2010年9月 中國美術館劉亞明巨幅油畫《通向眾冥的自由之路》展北京


——————————————————————————————


曹喜蛙:武漢疫戰與劉亞明史詩油畫《世紀寓言》

曹喜蛙 2017


曹喜蛙,本名曹喜斌,1966年3月8日生,山西運城河津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媒體人,互聯網哲學家,詩人,藝術評論家,策展人。

1988年在《北京文學》發表詩歌處女作,1992年開始北漂,先後在《詩刊》《星星詩刊》《中國詩人》《詩選刊》《詩歌月刊》《紅豆》雜誌等發表詩歌,組詩《核武器與癌》獲得過全國哲理詩大賽一等獎,詩歌《愛因斯坦肖像》入選過北京大學出版社全國中學教輔書,有詩歌入選《北漂詩選》《中國網絡詩歌年鑑》《中國詩人生日大典》《中國大灣區詩匯年選》等選集。從1998年開始,到2008年完成互聯網哲學構建後,2010年開始側重藝術評論,2013年獲得雅昌藝術網年度最佳藝評人,2015年任中央數字電視國學頻道主編兼美術館館長。迄今,已在《文藝理論與批評》《傳記文學》《美術報》《中國美術報》《中國美術館》《中國文化報.美術週刊》《收藏與投資》《大河美術》等專業報刊發表文章。2016年5月開始為獨立學者,兼李可染畫院宣傳部副主任、人民大學休閒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優制諦酒文化沙龍名譽會長,被80後、90後的青年藝術家譽為中國第二代當代藝術教父。著有《贏在互聯網》《和明星去旅行》《中國吼獅》等。

曹喜蛙自傳《半碗沙史》內容梗概

他是黃河的子孫,黃河藥葫蘆灘碼頭艄公的後人,他的祖先在黃河浪尖上滾生活,一代代講述著魚跳龍門的古老傳說。這是以黃河流域百年風雲變幻為背景中華民族的一部獨立個體史詩,這是一部小人物的自傳。

他是一個老生子,生下來父母就快五十歲,貧家有子貧亦嬌,自幼聰慧痴愛旅遊詩書,在鄉村閉關自修五年,放浪形骸不拘小節,長期浪跡底層民間。浪子回頭脫胎換骨,經歷可謂一路坎坷,一波三折不忘初心,北漂游學尋找人生的路。

32歲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班苦讀,悟透人生真諦,始知人間正道是滄桑。34歲正式進入媒體界,歷任人民日報海外版策劃編輯、旅遊中國週刊總策劃、環球遊報總編輯、中式生活主編、中央數字電視國學頻道主編,現為獨立學者。

2017年5月,在一次藝術研討會發言結束後眾目睽睽之下腦溢血倒下,數月失去記憶,他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2018年康復期間開始艱難撰寫自傳,歷盡磨難克服常人罕見的困難,重新尋覓自我湮滅的蹤跡。這是一個小人物的侘寂前行,遙遠與當下心靈的摸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