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是真的嗎?

郜素清


我沒感覺到,我父母不在了,我姐就對我特別好,當然我們年齡相差也大,有十五歲。我四十,我姐今年五十五,有句話叫,長姐如母,我深有體會。我是隻要有時間去吃飯,每次去,都給我拿筷子,盛稀飯了,恐怕我吃不好。最主要我姐夫也特別好,對我們也很疼愛,我的孩子下午都是去我姐家學習住下,第二天我姐夫給送去上學。很感動,感覺這輩子也無法報答了。當然他們並不圖回報。所以我感覺這輩子有這樣姐和姐夫是我的多大的福氣,我經常給孩子說以後一定不要忘記大姨和姨父


lily生活總是美好的


家風不好的,肯定是,用我自己的例子:姐弟倆人,我是姐,他是弟,我倆都是80年代由農村考出來的學生,父母是跟著我們半路出家搬到城裡,但父母骨子裡擺脫不掉農村人的思維和生活模式。最主要的是母一輩子自私、強勢、眼裡不柔砂,個性極強,無論跟誰都吃不得一點虧,我記憶中的家庭氛圍從來都是母對父的指責、謾罵與不屑一顧,家裡從來沒有過歡聲笑語……父一輩子活的窩囊,但母唯對我姐弟倆就像護崽的老母雞,不懂教育,無原則、過度溺愛,導致現在我倆個性都極強,姐弟關係不及旁人,關係高度緊張,現在母已逝,父一輩子無話語權,一輩子受制於母,早就不會自己思維,唯唯諾諾,即可憐又可悲可恨……我已年過半百,年輕時不懂這些,現在回想過往的點滴,我覺得家人之間的親情關係取決於人性本身、自小的家庭氛圍,要麼純樸要麼知性的家風家教至關重要!


大東1996


說說親身體會吧,養父母去世後,和姐弟果斷的斷了來往,我和姐是抱養的,養父母在三十七歲時生下了弟弟,哪年我七歲,由於小時候愛打架,淘氣,所以捱打和不讓吃飯是經常的事,算了說後來吧,03年養母患腦血栓臥床,弟侍候了半年不管了,姐以於前幾年搬去廣州,養父三番兩次讓我們回去照顧,我不同意,但愛人看到兩個老人實在可憐,最後我們回去照顧,姐弟從此不管不問,愛人每天悉心的照顧養母,擦拭,餵飯,臥床六年多,照顧的非常好,養父也於06年患腦血栓,但生活能自理,就是說不了話了,養母去世的第二年,我因工作需要調往外地,我和養父商量,讓他去和自己的兒子生活,但養父哭著怎麼也不同意,我只好帶著養父,來到了現在工作的城市,由於我工作在變電站,倒班性質,愛人每天領著養父溜達,養父離世非常突然,前後也就兩個月,我想說的是,在我們照顧老人的十三年當中,姐就沒有回來過,電話都很少,養父母先後去世,她都沒有回來,一個城市的弟,回來探望老人也是很少,論生活條件,他們都比我好的多,養父的喪事後,我獨自駕車回來,嚎啕大哭,斷絕關係,永世不在來往,我永遠感謝我的愛人,是她悉心照顧養父母,


草原大爹


我是長女,還有個妹妹,倆個弟弟,現在我也步入老年了,送走父母后,弟弟說俺倆姐姐早早擔負起養家糊的任務,俺今天的成就有姐的一份,咱父親口頭約定房產由兒子繼承,不符合法律,也不公平。過了幾個月,弟媳弟弟分別給倆姐送來變賣房產的錢。當姐都感動的哽咽了。侄娶媳婦,倆姑給侄包了個大紅包。爸媽相信你們在天堂,看著俺姐弟四個比小時候還友愛,一定很開心的,誰說父母不在,家就散了?兄友弟才恭,珍惜親情,傳承就是從我做起。


陽光明媚145318069


真是這樣。

記得我小時候,我爺爺有四個兒子兩個姑娘,最大的一個兒子和最大的姑娘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我都不知道長什麼樣?

爺爺健在的時候過年是最熱鬧的,餘下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姑娘都走的挺勤,小時候我是吃完東家吃西家吃的滿嘴留油。

到了我十二歲的時候爺爺去世了,和我父親及小叔,小阿姑關係都不怎麼和睦的大伯伯一家首先和我們撇清關係,過年也不走動了,以前還走動是看在爺爺的面子上,到了我十八歲那年小叔也去世了,慢慢的小嬸及堂妹也和我們很少走動了,過年都不怎麼聯繫。


布聞天下


我22歲父親因病治療無效去世。間各兩年母親因病也去世。當時我的小弟弟十五歲。大弟弟二十歲。當時姐弟三人相依為命。現在好了。大弟一家三口幸福美滿。小弟家一家六口幸福美滿。我家一家七口幸福美滿。孩子們都優秀。有英語教授和律師。新聞編輯。感謝我的父母給我們生命。[祈禱]








車走車路飛天馬


《父母沒了,回家忽然成了客》

在沒有父母的老屋,他只是故鄉的客人

老家親戚的孩子結婚,邀請他去喝喜酒。他欣然應允。

回到了故鄉,從車站走出來,他卻有點恍惚了,喜宴是明天,他不知道是直奔親戚家好,還是該先找個酒店住下,明天再趕過去?

這是他母親過世後,第一次返鄉。他父親早年就過世了,3年前,他母親也走了。

辦完他母親的喪事,他在縣城的妹妹家小住了幾日。臨別時,妹妹對他說:“哥,以後回來你就上我家住吧。”當時他點點頭。

但是,當他再次回來,站在熟悉卻又陌生的車站出口,他忽然發覺,自己不知道該往哪去!

以前當然不是這樣。

父母在時,每次回來,不管多晚,他都不擔心,他會打個車,直奔縣城20裡外的家,那個他從小長大的鄉村。

有時候,他會提前告訴父母他要回來;有時,他也會忽然就出現在了家門口,讓父母又驚又喜,嗔怪他搞突然襲擊。

也有時候,他並不急於回家,先到縣城的妹妹家歇個腳,然後,再和妹妹全家,一大幫子人,浩浩蕩蕩地回鄉。

一到村頭,就看見了手搭額頭眺望的老母親,露水打溼了她的褲腳,天知道她從幾點就站在村口了,一定是妹妹提前告訴了老母親。

每次這樣興師動眾地回來,陳舊的老宅,忽然被人聲塞滿,興奮得吱吱作響。老宅只在他們回來時,才再一次呈現出歡樂、飽滿的樣子。

這才是他熟悉的老宅的味道,家的味道。

但這一次,他恍然不知去處。

他自然還可以像以往那樣,先到妹妹家去。他和妹妹很親,妹妹的兒女也和他這個舅舅很親,但是,那終歸是妹妹的家。

以前落個腳,甚至小住幾日,都沒有關係,因為他是有自己的家的——父母在家裡等著他,他隨時可以回家。

現在,再去妹妹家,就只能住那兒了,而不是中轉一下,他真正成了一個借居的客人。想到這裡,他突然提不起興致去妹妹家。

還是先回老屋看看吧。

他在心裡,用了老屋這個詞,而不是家。父母不在了,那裡也不是家了。

他叫了輛車,回到老屋,對司機說,你在路邊等等我,我還要回城的。老屋的一個牆角,已經坍塌。母親去世後,他和妹妹們將母親的遺物整理好,鎖上門,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他繞著老屋轉了幾圈,殘破的老屋,和心中那個家,一起坍塌一地。

在村口,他遇見一位鄰居。鄰居說:“回……”話說了一半,又咽了回去,變成了邀請:“要不,上我家坐坐吧。”

他謝了鄉鄰,那一刻,他意識到,對這個從小長大的村莊來說,他是客了。

他乘車回了城,入住一家酒店。

猶豫了一下,他還是給妹妹打了電話,告訴她,他在縣城,住在某某酒店。妹妹嗔怪說:“住什麼酒店,咋不來家裡住?”他訕笑無語。妹妹又說,“那你過來吃晚飯吧。”他答應了。

在妹妹家樓下,遇見了買菜回來的妹妹。鄰居看看他,對妹妹說:“家裡來客了?”妹妹立即說:“什麼客,我哥!”

妹妹的話,讓他感動,可是,他知道,那個鄰居說的沒錯。

在妹妹家,他是客;在故鄉,他也是客。

那天晚上,他喝了不少。回到酒店,迷迷糊糊接到兒子的電話,兒子問:“爸,你明天在家嗎?我們回家來哦。”他告訴兒子:“我回老家了,但是,你媽在家呢。”

放下電話,他淚流滿面。

在家鄉,他已是客了。但是,只要他在,妻子在,遠方的家就還是兒子的家呢!


錢是金生


我結婚後,明顯感覺到哥哥把我劃分出去了,老媽全身心對兒子好,當然對我也還行,偏心還是有的。嫁出去的女兒,回不去的老家,還好婆家算融入進去了,因為有了寶貝,以後寶貝嫁人,也永遠是她的後盾。所以生二胎有啥好,避免不了的偏心。不喜勿噴[酷拽]


用戶9605729550289


這個得看媳婦們的人品。老話說的好,一個好女人旺三代,一點都不假!兒媳婦素質低,妯娌不和,對待姑娘們刻薄,家族就真的散了。對家庭教育也差勁,孩子們也都不往來了。我們家老人都過世了,我把侄子侄女們全按年齡排起來,和親兄弟一樣親。兄弟妯娌之間非常和睦!我們家族這一隻搬過來這個莊子繁衍幾百年了,整個家族的人都非常和睦!很多些女人都只認孃家姐妹兄弟,雖然把表兄弟處的像親兄弟,但是等他們大了,就知道是表親,一點都不親了。老話說的好,只有百年的宗家沒有三代的親家!有的女人更蠢,讓兩個孩子分開姓,到下一代自然而然就不親了,成了老表,所謂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幾千年的傳統,你說奇不奇怪?中國人就是這種骨子裡的情節!


觀火4366


也不一定就散了!

我爸這邊 爺爺奶奶不在了 反而比以前關係更好了 可能是爸爸大伯姑姑年紀大了吧 反倒不斤斤計較了

但是我媽這邊就不了 以前姥姥活著,舅舅舅媽習慣性的捏我媽的脾氣 因為我媽再委屈也會做 為了她媽我姥姥 後來姥姥沒了 剩姥爺一個人 舅舅舅媽就希望我爸媽搬去她家伺候我姥爺 沒錯 是搬去 還不讓接回我家 因為舅舅怕鄰居們說他不管老人不孝順。

媽媽不同意,舅舅換戰術了 要求媽媽每天去她家給姥爺做飯 沒錯每天去他家做飯!舅媽呢?沒錯 舅媽在家呢

我媽在我的慫恿下終於反抗了,鬧得很不愉快 但是舅舅忽然也意識到了 我媽不在像以前一樣隨便拿捏了 反倒是對我嗎態度好點了 但是我媽傷透心了 已經不吃他那套了!

人家都說惡人有更惡的人整,一點不假!我媽總是要我做扶弟魔 好在我不暈 我有分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