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正面迎敵,能否扭轉甲午戰局?

小生談歷史


北洋水師的失利個人感覺不在劉步蟾的指揮上,這就好像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跟一個年輕小夥子打架一樣,當時的清王朝貪汙腐敗,為了給慈禧修個養老的花園剋扣軍費,內鬥不斷的農業國。反過來再看當時的日本,已經是工業國,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節省開支,壯大軍隊,當時的日本可以說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說,都不是當時清王朝可以抗衡的,就算指揮的再完美,也是無濟於事。


說歷史的小白


即使正面迎敵,也無法扭轉敗局,其原因有四點:

一是政治的腐敗。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是百孔千瘡,根本沒有建設海軍,加強海防的國家戰略,更沒有應對日本海軍的具體行動預案。戰事一起,高層首先便方寸大亂,缺乏國家層面的強有力的統籌謀劃和組織指揮。以慌亂之態迎接日本的精心謀劃,怎能不敗!

二是用人的腐敗。當時的北洋水師是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地盤,於是在用人上便多用重用李鴻章的親信,舊部和老鄉,而不是真正根據能力水平來用人。

有的根本不懂海軍,不知道海上作戰為何物的官員都被用到了關鍵崗位,重要位置。比如丁汝昌,僅因為是李的親信舊部,就由淮軍將領直接轉為北洋水師提督,對海上作戰基本不太懂行。

其他還有隻知當官發財,中飽私囊的將領都得到了重用。用人的腐敗是最致命的腐敗,必將導致人心渙散,戰鬥力低下。以一幫無能之輩,貪婪之輩去指揮作戰,怎能不敗!

三是訓練的缺乏。再好的裝備,也只有在懂裝備的人手裡才能發揮性能和作用。平時不訓練,戰時怎能不捱打,平時不流汗,戰時怎能不流血。尤其是艦隊作戰,指揮協同,戰法技法非常重要,平時既不研究戰法,又不組織協同訓練演習,怎麼能發揮出艦隊的威力來,只能守著好裝備當對方的靶子。

四是紀律的鬆弛。北洋水師紀律之鬆弛令人難以想象,炮塔上曬褲衩,炮膛內鏽蝕斑斑,甚至連炮彈,彈藥都準備不充分,談何戰鬥力?一支現代裝備的軍隊,必須要有完備的制度體系,嚴明的作風紀律,否則難以形成戰鬥力。

綜上四點,戰敗不可避免。



Just慕一


甲午之敗並非完全是軍事之敗,即便北洋水師正面迎敵,恐怕也難以扭轉最終的敗局。

一是軍備差距。雖然北洋水師的紙面實力強於日本,但實際上在北洋水師後期,軍費被大量挪用,艦隊裝備配備並不到位,炮彈數量不足,而且很多都是粗製濫造,甚至有的不合規格,在實戰時根本無法使用。北洋水師空有最強艦隊之名,但戰力無法施展。

二是軍心渙散。甲午之戰中,有很多戰役清軍都是未戰先逃,甚至將領帶著士兵一起逃跑,日軍並未受到真正的抵抗。將士貪生怕死,軍心渙散。而且北洋水師後期,大部分軍隊軍紀鬆弛,訓練不足,毫無戰鬥力。儘管有部分將士既有氣節也有實力,怎奈在大戰面前,猶如螳臂當車。

三是大勢所趨。當時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迅速增強,急於向外擴張獲取更多資源。對中國的覬覦也非一日,無論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做了充分準備。反觀大清,清政府的封建統治腐朽不堪,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已然落後於世界,內憂外患之下卻仍然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一場戰局的勝敗,已經無法阻擋整個政權的衰敗。大勢之所趨,也非北洋水師所能挽救。

基於此,甲午之戰早已註定了敗局,即使北洋水師正面迎戰也難以扭轉。


老劉雜學館


甲午海戰後期,李鴻章嚴令北洋海軍不得出戰,使北洋海軍不能正面迎敵,只能堅守威海衛軍港之中,任憑日本海軍進攻,結果最終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如果北洋海軍正面迎敵,能否扭轉甲午戰局?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有以下幾點原因:

1. 根本原因:制度文化的差異導致清政府侷限於傳統軍事制度的理念

表現在清政府不追求軍隊的戰鬥力,而是考慮軍隊如何聽命和效忠皇上。晚清時期,這一傳統的軍事制度仍然是當時盛行的主流文化。

洋務運動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指導下,只引“裝”不引 “制",使軍事改革基本限定在軍事器物這一層面上。對於國家的安全體制,因觸及到封建的倫理綱常和宗法思想,甚至關係到封建官吏的切身利益,而無法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海軍而言,清政府缺乏對高層軍事領導體制的徹底改革,致使海軍建設分散、規劃短且弊端叢生,逐漸使海軍變為大臣的私家軍隊。

2. 北洋海軍炮彈老化,日本海軍多為新式速射炮 北洋海軍的方速射炮為0門(也有說3門的),而日本艦隊速射炮為97門。北洋很早就打報告要求購買速射炮,結果了無音訊,只能使用老式的架退炮。

3. 北洋海軍物資供應質量極差

北洋艦隊的煤,都是那種次品,燃燒值不高,而且煙霧極大,導致日本艦隊提前1個小時發現北洋艦隊。

彈藥方面,中國戶部禁止進口外國的東西,而國內,比如天津機器局只能生產那種無法爆炸的實心彈,使海戰中無法造成大的威力。


鑑看歷史文社


爆發於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影響了中日兩國的歷史進程。作為失敗者,中國繼續陷於衰落內亂;作為勝利者,日本昂首走向崛起富強。以至於百多年過去,這場戰爭依然成為歷史學者和愛好者熱衷研究和討論的話題。

我們回頭來盤點這場戰爭,發現在眾多的失敗原因裡,李鴻章的戰略指揮失誤要佔據很大的因素。

戰前:猶豫不決,錯失先機

1894年初,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難以抵擋,被迫向清朝乞援。清朝隨即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2000人,分兩批從朝鮮牙山登陸。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獲悉清軍登陸的消息,如獲至寶,決議利用這次機會挑起中日戰爭。當年6月,日本以《濟物浦條約》《中日天津條約》等為藉口,不斷向朝鮮增兵。到6月28日,日軍在朝鮮的總兵力已經達到8000餘人。而清軍在朝鮮的總兵力只有2465人。相比之下,日軍佔據了絕對優勢,清軍形勢很危急。

當朝鮮半島戰雲密佈,戰爭一觸即發之際,李鴻章表現出不可思議的猶豫和遲鈍。牙山清軍不斷向李鴻章求援時,李鴻章卻一會兒要他們“要堅貞,勿怯退”,一會兒搪塞“靜守勿動也”,一會兒安慰他們“英、法現已出場也”,總之,就是拒絕向朝鮮半島繼續增加兵力。

7月10日,聶士成向李鴻章提出,建議清軍先撤兵,以利於緩和朝鮮半島的局勢,迫使朝鮮日軍處於被動狀態,他們在各國干涉下也會自動撤兵。然而,李鴻章沒有采納。

於是,在李鴻章的猶豫不決之下,駐守朝鮮的清軍就陷於進退兩難的窘境:打又打不贏,退又不能退。這為後來平壤戰役中,清軍一潰千里埋下了一道伏筆。

戰中:貪生怕死,一再避戰

儘管李鴻章打心底不願與日本開戰,但戰爭是你不願打就不打的嗎?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朝軍艦“濟遠”號和“廣乙”號,豐島海戰爆發。

中日甲午戰爭終於引發。

奇怪的是,當戰爭打響後,李鴻章仍然幻想用外交手段解決戰爭,希望英國、法國、俄國等列強進行干預。為此,他命令駐守牙山的清軍不要主動攻擊日軍,“先定守局,再圖進取”,要他們遵守萬國公約,避免在各國輿論聲中喪失主動。

正因為此,日軍順利完成了對平壤的四路包圍,打響了平壤之戰。清軍總指揮葉志超不戰而潰,連夜撤出平壤,在5天之內狂奔500裡,一路逃至鴨綠江邊。由於清軍的全面敗退,日軍輕而易舉地佔領了朝鮮全境……其實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點滴見證


如果晚清沒有奢侈腐敗,強大的晚清海軍北洋水師加了晚清名將,只要指揮得當運籌得力正面迎敵,而有可能會扭轉甲午戰局,還能一舉重挫入侵強敵,重振清朝昔日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