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黃湯包、西燉牛尾、龍蝦燒黃魚王

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西燉牛尾、龍蝦燒黃魚王

蟹黃湯包是地方傳統小吃,蟹黃湯包的製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製作工藝精妙絕倫。主要材料有活大閘蟹、母雞、豬肉皮、高筋麵粉等。蟹黃湯包在明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其特色是皮薄如紙,吹彈即破。

主料:

清白麵粉1公斤,光油雞750克,帶皮蹄膀500克,鴨掌500克,蟹粉370克,豬夾心肉1.5公斤。

調料:

熟大油1.2公斤,白糖35克,醬油5克,鹽7克,味精10克,料酒50克,蔥、姜各12克,胡椒粉5克,香油125克,蔥、薑汁500克,涼水500克。

製作方法:

(1)制餡心。

1.將鴨掌、油雞、蹄膀下入開水後撈出,用冷水洗淨除去血汙、毛樁。而後放入鍋內,加入冷水、料酒、蔥、姜,用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煨至蹄膀和雞達8 ~ 9成熟、鴨掌爛時撈出(原湯留下待用。。把雞和蹄膀分別拆骨,蹄膀皮剝下切碎,與雞骨、蹄膀骨一起放入原湯鍋內,用旺火將湯燒濃。然後加入味精、鹽、胡椒粉,篩去湯渣,湯涼後成凍。

2.把豬肉去皮、骨,剁成細末,放入缽內,加入鹽、醬油、糖、味精拌勻,再加入蔥、薑汁水攪拌上勁,再加入香油拌勻。

3.將蟹粉、蔥、姜水、味精同時下入燒熱的大油鍋內,再加入料酒,用小火熬透,裝入容器內,待其自然冷卻。隨後將湯凍捏碎,放入肉中,加入蟹粉,拌合成為蟹粉湯包餡

(2)制包皮。

將麵粉放在面案板上,中間扒成凹窩,加入涼水搓成團.後,搓成細長條,揪成160個劑子,擀成160個直徑4.5釐米的圓形皮子。

(3)包餡、蒸熟。

皮子擀好後,用左手托住皮子,右手用刮子將餡心刮入皮子中間,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皮子邊緣,從右向左捏成28個褶子,包子口捏成鯽魚口狀,放入籠屜用旺火蒸5分鐘見包子臌汽,手掀包子不沾手、有彈性、包口溼潤時即熟。


西燉牛尾

蟹黃湯包、西燉牛尾、龍蝦燒黃魚王

做法:

1.牛尾500克改刀成塊焯水;鍋入橄欖油50克,下牛尾煎至兩面上色,取出瀝油。

2.另起鍋下橄欖油、花生油各20克,燒至四成熱時炒香圓蔥碎50克、去皮番茄150克,下海鮮醬、梅子醬各20克調味,加水2千克,大火燒開。

3.下入煎上色的牛尾,調入鹽3克、黑胡椒粒4克、老抽15克,微火熬2小時,撈出牛尾肉。

4.放入胡蘿蔔塊、土豆塊、白蘿蔔塊各50克,小火燉30分鐘。

5.再放入牛尾肉燉10分鐘,撈出裝盤,走菜即可。


龍蝦燒黃魚王

蟹黃湯包、西燉牛尾、龍蝦燒黃魚王


原料:

大黃魚一條(約重1750克),小龍蝦1千克,蔥段100克,薑片20克

調料:

A料(老抽20克,鹽25克, 味精30克,白糖10克,辣椒醬50克,香醋2克),自制醃魚水,魚湯1250克。

製作:

1.大黃魚宰殺制淨,放入自制醃魚水中醃製4小時。

2.鍋內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下入大黃魚炸至表皮起殼,撈出,油溫升至五六成熱,再次下入魚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3.小龍蝦宰殺制淨,入油鍋內滑油,撈出控油。

4.鍋留底油燒熱,下入蔥段、薑片熗香,加魚湯燒開,加A料調味,下入魚,大火燒開,中火燉15分鐘,下入小龍蝦,繼續燉10分鐘左右,倒出裝盤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