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裁員,但不會直接裁,是通過調崗或是回家休息兩個月逼迫員工自動離職。該怎麼辦?

大大大的小綿羊


【職場筆桿子創業】:『變相裁人』,是公司的“慣用伎倆”,符合條件的員工“難逃其命”,這種感覺有點像“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員工只有被“宰割”的份,沒有任何可以掙脫的機會。但是,公司為了保全員工的“面子”、為了維護公司的“聲譽”,防止被說公司對員工沒有“人情味”,於是公司就採用了“婉轉而直接”的辦法,將“好職位”的員工調到“差職位”,衝擊員工的心理防線,讓員工自動離職;或者將員工暫停兩個月,斷掉員工的經濟收入來源,逼迫員工不得不辭職。總之,公司就是採用一種『倒逼』的辦法,逼迫員工主動離職、辭職,達到補充新員工、淘汰沒有利用價值員工的目的,進而優化公司的人力資源。因此,員工只有在“被動”中尋求“主動”機會,化“不利”為“有利”,才是職場長久發展之策。

職場中,“利益”是首要原則,“經濟效益”始終是每個公司的優先考量因素,所謂的“人情味”都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員工應該明白,自己與公司始終是“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本身就是『一紙合同』的關係,本質就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如果對公司抱有太大人情希望,不僅會讓自己失落感增加,而且還會產生抱怨、埋怨的情緒,其實這些都大可不必。積極地應對,才是員工應該有的態度。有智慧的員工、有能力的員工,身上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化『被動』為『主動』,任何事都能從“兩面性”中尋得新的契機和發展起點。

我將圍繞“公司通過調崗和停薪待崗的變相辭退方式逼迫員工離職”的問題展開論述,著重從“員工如何能夠化被動為主動”這一現象進行系統闡述,下面的回答可以作為類似職場現象的標準教材來使用:

一、不要奢望“人情挽留”,公司只講“效益”

(1)員工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面對公司的“變現裁人”,員工要理性對待,儘管心情失落、儘管覺得委屈、儘管心有不平,但終歸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公司掌握著“話語權”和“解釋權”,制度是由公司制定的,員工只有“遵守”的份,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2)職場不講所謂的“人情”

員工要明白:自己與公司之間是靠“一紙合同”來維繫的,自己與公司的關係本質上就是“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是靠“利益”來支撐的。因此,在面對經濟效益的時候,公司的“邏輯”就是:沒有利用價值的員工,不能給公司創造效益的員工,就要被辭退。

二、“變相裁人”,是公司“一箭三雕”的好辦法

(1)達到優化公司人力資源的目的

公司為什麼要裁人?通常有三種情況:一是市場萎縮,經濟效益下滑,為了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就要去節省人力開支;二是市場戰略調整,新的部門建立,傳統的生產線要更新換代,必然會有部分員工被髮展和時代所淘汰;三是公司進行人力資源優化,提高人力資源的質效。

為什麼不是前種原因,而是第三種原因,判斷的依據就是:公司採用的裁人方式,如果是前兩者,公司就沒有必要繞這麼多彎子,會很直接地宣佈裁人名單,因為公司不存在要維護什麼名譽的問題,似乎佔著理,不需要掙理。

(2)給員工一個“臺階”下

優化人力資源的“潛臺詞”就是:能力差的員工會被公司“辭退”!

員工畢竟沒有犯錯,公司也不好藉口“優化人力資源”來辭退員工,於是,公司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我們大家都好聚好散,彼此給個“臺階”下,員工主動離職或辭職,保全了自己的“面子”。

(3)維護了公司的名譽

如果公司直接明瞭地宣佈:公司為了經濟效益,決定辭退一批員工,不僅讓辭退的員工沒有面子,反而還會讓人覺得公司是一個不講情面的公司,沒有人情味,有點“過後拆橋”的意思,利用完員工,就會一腳踢開,誰還敢在這樣的公司幹。

因此,公司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就採取了調崗或停職待薪的辦法,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公司的名譽,儘管人人都清楚背後的本質,但面子上做得好了,還是會贏得人心。

三、員工掌握一條大原則: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尋找新的機會

(1)確認自己是否在被調崗或停職待薪的名單範圍內

如果不是公司正式宣佈的消息,而是員工之間流傳的小道信息,那麼員工先不要“杞人憂天”,萬一是不真實的消息,只會自生煩惱、自傷腦筋,平白無故地給自己壓力。

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未雨綢繆還是必要的選擇。首先,要確認消息的來源處和真實性;其次,如果消息真實,那麼自己是否在名單範圍內。弄清楚了這兩點,再做行動。

(2)遠離一條思維誤區:跟公司“鬧”

當自己也在公司調崗或停職待薪的名單裡時,員工一定要認清一個現狀:自己對公司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不是公司“過河拆橋”,而是自己的腳步落後了。

這時員工不要抱怨,更不要埋怨,因為一旦情緒走偏,後續的職場發展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員工需要做的就是端正心態,給自己一個和公司揮手的美好印象,用陽光的心態去迎接新的一天。

“鬧”,不僅不會解決任何問題,而且還會給自己的形象“抹黑”,不僅不會讓人值得同情,反而會讓人厭惡。

(3)制定“備胎計劃”,做兩手準備

員工的“忠誠”,永遠是公司需要的文化力量。向公司表“忠誠”,領導在內心一般都是很動容的。

所以,當員工也在被裁人的名單內時,可以主動找到公司領導,申請留在公司內:

【話術推薦】:王經理,您好。近期大家都知道公司要裁人,我也知道自己也在這次裁人的名單內。作為公司的老員工,我在公司已經幹了六年,確實有不捨、有留戀。當然,我深信公司也不願意裁我們,只是從公司發展的大局著想,我們員工也都理解。但是,我今天還是有個不情之請,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留在本職崗位上,因為一直以來,我知道忠誠意味著什麼,所以儘管現在很多同事都在四處投簡歷,準確找下一份工作,但是我根本就沒產生過這個念頭,因為我真得想繼續留在公司,真得還想繼續在你的手下幹。還望領導能夠再考慮一下我的請求。

當員工決定去找領導時就要考慮好:萬一領導批准了自己的請求,那麼自己是心甘情願地繼續留在公司,千萬別心裡想著走,現實中又暗暗投簡歷,不要低估領導的力量。否則,自己就是作繭自縛,得不償失。

因此,員工制定“備胎計劃”的前提就是:自己繼續留在公司沒問題,或者離職去新的單位也行!“備胎計劃”,是給自己的一種保障,“雙保險”的做法,值得提倡。

(4)“調崗”還有迴旋餘地,“停職待薪”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

如果員工在“調崗”的名單範圍內,證明員工多少還有價值讓公司看重,覺得還可以繼續留在公司;如果員工在“停職待薪”的名單範圍內,這就說明員工純粹沒有可能留在公司了,趁早尋找新的工作是明智之舉。

假若員工被“調崗”,還想繼續在公司工作,那麼員工有兩種辦法可以“翻盤”:一是讓領導看到自己的努力態度,讓領導感覺到你不僅沒有絲毫怨言,還比以往更加奮進,更加珍惜現在的工作,領導定會從內心覺得你是一位能屈能伸、堪當重任的員工;二是做兩件讓領導刮目相看的事情,如果能力達不到,那就從工作的方法、方式上進行創新,讓領導覺得你還有未挖掘的潛力,翻盤指日可待。

(5)寫一封情真意切的“申請信”,避免當面的尷尬處境

在信息化的時代,很少有人通過寫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了,如果員工能夠“獨闢蹊徑”,通過一種溫暖而久違的寫信方式,用一種溫情的動人語言來回顧自己在公司的工作歷程,用真情去打動領導,讓領導感覺到你對公司的忠誠,結局極有可能反轉。

這種申請方式,還可以避免員工和領導當面的尷尬氣氛,免得領導為難,自己也沒有臺階下,從而生出怨恨的情緒。

(6)採用“退一步”的策略,給自己留出尋找新工作的時間

如果員工在“停職待薪”的名單範圍內,那麼員工可以主動找到領導,向領導申請一段緩衝時間,當然言辭要懇切,表明自己的現實困境,希望領導能夠給予幫助和諒解。通常遇到這種情況,領導都會同意的,畢竟公司在某種程度上“不咋佔理”,有些“虧待”員工的感覺,所以領導應該是贊同的。

這樣做的目的有三個:一是避免產生焦慮的情緒,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壓力,不能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去尋找新的工作;二是避免斷了經濟來源,給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困難;三是能夠光明正大地去投簡歷,不管是事先投遞還是事後投遞,有了領導的點頭,在工作束縛程度上都要比別的同事要寬鬆一些,從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尋找新的工作。

(7)藉助領導的人脈資源,給自己牽線搭橋

這種藉助領導的資源來給自己找工作的可能性,並不是每位員工都有這種自信或勇氣去面對的。通常情況下,有三種員工有這個自信和勇氣:一是對公司有功勞的員工,然而這類員工應該不會在被調崗或停職待薪的名單範圍內;二是忠誠老實的員工,如果這類員工去找領導,領導基本是不會拒絕的,因為大家對這類員工都是十分認可的,領導也是如此;三是有點耍潑皮的員工,這類員工畢竟是少數,領導有時為了息事寧人,也會去辦理的。

(8)反思自己的處境原因:是職業更新換代所致,還是能力不足所致

對自己的處境進行反思,是員工今後發展的自我“體檢”,目的是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彌補自己的能力不足。

能力不足,只要找準弱點,及時充電,實踐鍛鍊,終有收穫;然而,如果是職業需要更新換代,而自己還看不到發展趨勢,呆頭呆腦地繼續工作,被行業淘汰則是遲早的事情。

四、總結

公司採取調崗或停職待薪的“變相裁人”方式,倒逼員工主動離職和辭職,這種做法員工要理性看待,在只講求經濟效益的氛圍下,不要奢望靠人情去改變現狀,從自身找原因,化被動為主動,開啟新的職場之路,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開始。

—END—

說在後話:“職場裁人”的現象很普遍,大多數員工都會陷入一個思維誤區——被動等待,除了投遞簡歷以外,幾乎沒有別的任何舉措來改變自己的處境,大多數時候都要抱怨,埋怨公司,並沒有“向前看”的思維,不會在“被動”中尋求“翻盤”的可能,反而還會讓領導對你另眼相待、刮目相看,覺得你是一個有潛力的員工。

我是【職場筆桿子創業】,以我11年的職場經驗為你答疑解惑。我始終相信:“一支筆足以撬動職場,一支筆足以結識你我。”【關注】點贊,轉發分享,評論交流。

職場筆桿子創業


這個問題,我親身經歷過,但我都順利熬過來了,直到現在,在公司工作了6年了。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下。

2014年,我入職一間公司,一直誠誠懇懇,兢兢業業。然後,半年後,我懷孕了。當時領導常年出差在外,我也一個月也沒見上領導一面,因此,領導很久才發現我懷孕了。

然而,幾個月後,公司大改革。那時,我剛好快臨盆了,領導找到我談話。

他委婉地說:恭喜你啊,祝福你能順利生產,生下一個肥肥胖胖的寶寶。

接著,他又提到,公司最近改革,把產假縮減了,沒辦法,私企就是這樣的,所以,看看我能不能接受。

言外之意就是,我接受的話,就要忍受公司對我產假的剝削,本來有100多天的產假,縮減到30天。如果我不接受,那麼就自動申請離職吧。

公司這招真絕啊,不敢強制辭退一個孕婦,而是縮減孕婦的福利,間接逼孕婦自動離職,這樣公司就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了。

那一刻,我就考慮到公司有這麼一招,我也不會上當。當時,我就說:沒關係的,我家距離公司比較近,我可以利用午休時間回家看我的寶寶,我也不會耽誤工作的。畢竟,我還要賺奶粉錢的嘛。

聽到我這麼一說,領導也沒意見了,就當我自願接受30天的產假吧。就這樣,我就一直在這家公司工作6個年頭了。

我以過來人的身份說說,如果公司有意思通過調崗降職,或者逼你回家休養,就看看你的意願如何。

如果你是不願意離職的,那麼,就死磕到底,像我一樣,無條件接受公司的安排,公司也拿你沒辦法,但是,接下來你也要承受起折磨。公司肯定會縮減你的福利,待遇,增加你的工作量等手段來迫使你“投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要有心理準備去迎接這些“刁難”。

如果你也打算離職的,那麼就跟公司協商好條件。而且,關鍵也是不要出差錯,有差錯的話,容易被公司捉痛腳,想隨時炒掉你也是有可能的。


羊仔的職場之路


去年我們公司也裁員。我們部門領導老周(脾氣好,和員工關係很不錯,我們私下都叫他老周)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堂堂一個經理,被那些空降軍搞去做基礎工程師的活。每天給很多活幹,週末天天加班。其實我們大家都看的出來,是公司變著法想趕我們領導走。我們領導心裡當然也清楚,但是他想要拿到公司的賠償金,當然不肯主動辭職。

不過最後結果挺好,公司在壓榨了他幾個月後,主動賠錢他讓他走了。

在公司主動賠錢讓他走人之前,我們領導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心態好,能伸能屈

公司給老周安排了很多事情,最忙的時候忙到連著上了快一個月的班。但老周還是笑呵呵的,用他的話說就是:“哪裡工作不是工作,是工作就沒有輕鬆的。”

領導找茬罵他,他就聽著,也不往心裡去,真的不開心就去跑步解壓。聽領導罵完了繼續說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計劃,請示是否可行,可行他就做,不可行就領導讓做什麼他就幹什麼。

反正他也知道,重拳打在棉花上反而是沒什麼力道的,大丈夫能伸能屈,公司真想辭了他,他也樂意,畢竟他那個職位賠的也不少。

2.不讓公司抓到錯處

就算心裡想走,在沒走之前,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一是因為自己的職業操守,二是因為不想讓那些空降領導抓到小辮子,有理由趕他走。

正常來說一個公司就算是想耍無賴,也得想個由頭,至少明面上要過得去。不然做的太過分,還是會擔心引起勞務糾紛的。

所以,在職的時候,做到不給公司這種“由頭”是保護自己的一種必要手段。

3.“熬”也是解決事情的一種好方法

老周不走,那些空降領導就沒理由安排自己的人來接手他的職位。要是一直讓老周幹些無關緊要的工作,還發著高工資,公司的高層也不是傻子,這筆賬算下來虧得肯定還是公司。

在看到“逼”不走老周後,公司的高層在一次小長假後的第一天就約談了老周,賠錢讓他走人了。

這整個過程,如果老周沒有熬住的話,估計也是自己辭職走了。(公司那個時候有很多人覺得環境變了,乾的不舒服主動辭職了)


隨後老周也很快找到了新工作。其實,像老周這樣熬到最後的人其實不多,很多人是看到公司的風向不對就趕緊找好下家,自己走了的。不管是找到下家自己走了也好,還是熬到最後的公司賠錢的也好,他們其實都是提前做好了準備。要不決定死撐到底,要不及時止損,趕緊找到新工作開始新生活。這兩種都算是好方法,自己的職業生涯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最不可取的是,嘴上喊著迷茫,行動上卻無所作為,等著被別人來安排的那些人。


李照淺語


我的親戚就遭遇過這種情況。

今年年初,他所在企業效益很差,企業開始變相裁員。他原本是基層管理人員,在該崗位幹了很多年,被下調到車間,從事一線操作。親戚明知是企業變著法子辭退他,所以乾脆遞了辭職報告。

像我親戚這樣,企業在效益不行的時候,為了避免對勞動者進行賠償,通常採用變相裁員的方式,逼迫員工自己主動離職。

那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穩住,不要主動辭職

首先要知道,公司通過調崗或是回家休息兩個月逼迫員工自動離職,這是為了逃避賠償,千萬不要進入圈套。在這期間,需要調整心態,穩住情緒,盡最大努力不犯錯誤,讓公司挑不出毛病,等著公司主動找你談辭職問題。

二、面對裁員,需要注意什麼

1、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

按照法律規定,企業裁員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這是法定的必經程序,很大程度決定著裁員決定的合法性。

裁減人員方案內容包括:被裁減人員名單,裁減時間及實施步驟,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集體合同約定的被裁減人員經濟補償辦法。

2、 弄清自己是否屬於不得裁員的範圍

《勞動法》規定,有以下對象不得裁員:

0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0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0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04、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0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對於勞動者來說,如果企業不符合裁員的標準,有理有據地向企業追索賠償金是最有利的方案。

三、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面對裁員,作為勞動者應注意保護自己的權益。

1、獲得經濟補償金

這是最基本的,即俗稱的N+1。經濟補償金N根據工作年限的長短而不同,如果企業不提前30天通知,可以多支付一月工資,即+1。

2、是否交夠了社保

現狀有不少企業,每月從職工工資里扣除了社保,卻並沒有上交。所以,一定要注意,用人單位是否為你足額繳納了社會保險。

希望以上分析對題主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前幾天在大學群裡聽到了這樣一件事,同學的朋友畢業之後就在一個公司連續工作了三年,後來這個公司效益不是很好,想要裁員。

但是如果通過正常途徑裁員需要給員工給予補償,所以那個公司就想出了一個特別損的辦法。每次故意給員工放假,讓他得不到薪水。有時還會把員工調到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崗位,以此來逼迫他們主動辭職,同學的朋友也是這樣被逼迫離崗的。

被逼迫離崗的員工很氣憤公司這樣的做法,所以聚集到一起準備起訴原公司。起訴的過程很順利,在律師的幫助下,他們贏了官司獲得了應有的賠償。所以,我們該這樣辦:

1. 尋求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我們現在是法制社會,只要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就可以尋求法律援助。不論是誰都需要遵守法律的約束,對於這種不合法的行為就應該得到法律的懲治。

2. 與公司協商,儘量和平解決。

做老闆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遠見,不會因為拖欠一部分人的工資,影響自己在業界的名聲。可以先當面協商,嘗試是否可以解決。

3. 如果不能給自己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可以另尋高處,不必糾纏過長時間。

對於一個剛進入公司的員工來說,如果發現此公司用這種方法裁員,可以直接提出辭職,選一個更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工作。此時辭職自己的損失最小,而且這種我按規矩辦事的,老闆也沒有任何可留戀之處。


時小慢


老闆想讓員工主動離職,真是無所不用其極,而且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我朋友小邱在一家公司做會計做了兩年,公司今年效益不好,拖欠發工資也成了常有的事。有一天人事找小邱談話,說是他們老闆投資的店鋪現在在裝修,也即將開業,想找個比較信任的人過去做賬。

說是為了更好的獨立管理,先讓小邱在現有公司辦理離職,然後到另一家辦理入職,薪資方面比現在要高一些,小邱也沒多想就答應了。後面小邱提交了離職申請,提交之後,公司像變了臉似的,天天催著小邱趕緊做工作交接。小邱看到那個所謂在裝修即將開業的店鋪,遙遙無期的樣子,這才知道自己“被離職”了。

很多公司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逼員工離職,不如大大方方的坦誠目前公司的情況,願意堅持的堅持,不願意的就賠償一定的費用讓大家好聚好散,也體現了一個企業的良心和口碑。如果真遇到這種情況了,該怎麼辦呢?

1、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既然你想讓我離開,那就按規定給與我一定的補償,這是作為勞動者應該享有的權利。但是如果你不想補償又想我主動離開,那是不可能的事。你讓我回家休息兩個月,我就回去休息,反正一天沒解除勞動合同還是公司員工。可以在這段休息的時間裡,找一下其他工作,或者利用這個時間去學習充電。既然已經這樣了,不能一棵樹上吊死,得為自己謀出路。

特別是那些老員工,為公司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如果被勸退,會有一筆不小的補償金,如果這個數目很可觀,那就繼續跟公司智鬥智勇。把你邊緣化也好,讓你做其他工作也好,就勉強接受著,但是不要犯錯,不要被抓到小辮子,省得有人拿出來做文章。反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你不給我應得的補償,我也一天不提離職。

2、分析自己被離職的原因

被公司想著辦法的逼我們去主動離職,心裡挺不爽的。公司跟員工之間都是心照不宣,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但冷靜去想想,公司為什麼會這樣呢?無外乎兩種:一是公司原因,二是自身原因。

公司在效益不好,甚至快要倒閉的時候,已經沒有那麼大的資金去養太多人,如果辭退員工,又要付出不少補償金,只能逼著員工主動離職。另一方面,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呢?在其位不謀其政?工作效率低?不服從管理等等。自身沒做好,也怪不得別人,只能說努力改了工作中的這些壞毛病,不要在以後的工作又成了公司不想要的員工,被公司逼著離開。

3、考慮自身的就業能力和時間成本

如果現在的公司已經行將就木,對個人來說沒有更好的發展空間。而自己本身又很年輕,又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不愁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從時間成本的角度來說,我覺得也沒必要去跟公司硬耗著下去,早一點離開早一點開始新的工作。

雖然這樣離開會有一些損失,但是這樣耗著,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會浪費自己非常多的時間,也分散了精力。可以騎驢找馬,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就立馬辭職,從時間和物質成本兩個方面來綜合分析,將損失降到最小。

我認為作為勞動者,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公司裁員都會先從普通的,不是特別重要的員工身上開刀。所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變得至關重要,才有可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


簡屋


頭條厲害,我剛經歷過。我今年39歲了,進公司6年。當時這公司跟車管所有業務,弄了個車輛落戶點。可能當時收費的員工賬目亂,跟車主發生吵鬧,影響不好。然後領導通過我老公喊我進來上班。這裡插一句,真的後悔死了,當時我在的一個大型超市,上班時間自由,可以管娃娃。來到這公司後,一直努力工作,主動做事情。六年,請過兩天假,娃娃畢業家長必須到場。呵呵,後來最近兩年,小主管拉幫結派,處處給我小鞋子穿。我會的,不安排,不會的直接安排。以前說的收費,直覺拆了,叫別的收。我一直內疚開始,後來一個村的員工都來軟的,硬的欺負我。我現在到平靜了,鬧吧,我一個結了婚的,怕你們沒結婚的。你不要臉,我怕啥。辭職不按正常流程走。都是偷偷摸摸的。因為我的事情,老公找過幾次領導。我現在就是,要走可以,按程序來。要欺負我,放馬過來。光腳的不怕你穿鞋的。


心舞飛揚JL


這個問題,我同學前段時間剛遇到過。

他們公司從去年開始就陸續裁員。然後,不斷有老員工被裁掉,到今年上半年那些資歷老的員工已經被裁掉了一半了。說實話,被裁掉的人比沒裁掉的幸運點。因為公司主動裁掉的那些,都是按法律規定正常付薪和賠償的。

而那些留下的員工,除了整日擔心受怕,還比之前多做了一倍的活。最關鍵的是,公司好像也不想留他們,實際想他們自己主動走。因為剩下的這些人資歷更老。如果公司主動辭掉的話,公司要付更多的賠償金。

而且,公司還三天兩頭出新規定,提高工作要求。一會要求晚上和週末必須加班;一會又規定出現一個錯誤扣當月工資百分之十,三個錯誤直接走人等規定。

同樣的工作原來需要10個人,現在只安排給5個人做,而且完工時間還不變。 按理說,工作強度變大了,工作要求更嚴格了,那怎麼得也漲點工資吧。

根本不可能。

因為公司實際是在變現攆人。

我同學就是剩下來的那些人中的一員。他開始也猶豫是否主動跳槽。他感覺,自己主動走吧,又虧了一大筆賠償金。不走吧,公司這樣也不會有長遠發展。走與不走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且自己在這裡待的時間越長,出去找新工作的成本就越大。

所以,他考慮了一個月後,終於決定走出去。

當然,他沒有裸辭,是邊工作邊找的。很快,他找到工作就辭職了。新工作待遇是原先的兩倍,這樣算下來,還是划算的。畢竟賠償金只能拿一次,而新工作是可以每月都有工資拿。

要不然,總待著這也不是個事。

其實,這件事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

1.如果以你現有的能力,找個新工作很輕鬆的話。

那趕緊辭職,千萬別耗著。這樣耗著,性價比太低了,而且人還會特別焦慮。

2.如果你目前能力有限,短時間內很難找到新工作。

那麼,你可以先耗著,反正有工資拿總比沒有的好。不過,這個時候,你就要抓緊時間學習了。不管是學習理論知識,還是積累經驗,都會對你只後找工作提供幫助的。

另外,你也要一邊學習,一邊找著。因為機會這個事情說不準的,說不定有的單位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呢。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希望你一定權衡好再做決定。

歡迎點擊上方關注“魚豐徐徐”,定期分享職場乾貨,與你共同成長。

這個時代,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能逆風成長。不管是在職場打拼,還是在家做全職主婦,學習永遠是不可丟的一件事。

讀更多的書,結識更多的人,體驗不同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多姿多彩。


歡迎關注@魚豐徐徐,一個既工作,又帶娃,還寫作的職場寶媽;一個靠不斷學習,努力靠近夢想的新時代斜槓青年。

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魚豐徐徐


這個問題的實質就是公司想裁員卻不想支付經濟補償金,就變著法的逼迫員工主動離職。我有過類似的經歷,說一下當時我的做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曾經入職的一家公司,公司安排我們出國培訓,培訓期1個月,但是要再籤一份商業合同,約定3年內不得離職,否則要賠償違約金50萬。我們幾個一同入職的,除了女朋友在那個城市打算就此安家的,都不太願意,主要是吧,這個違約金不太合理,而且那會兒年輕,誰也沒不知道能在這公司幹幾年。

雖然不樂意,但為了給自己多爭取點時間,護照、簽證這些手續我也都應要求去辦理了。在這段時間,我開始投簡歷、找下家。因為培訓分批次,第一批不樂意去的同事,有的直接辭職走人,有的要了半個月的工資補償,還有跳槽去了500強直接薪水翻倍了,我是第二批,那會兒年輕,沒啥工作經驗,電話面了幾家公司,不是人家對我不滿意,就是我覺得加班出差太頻繁。所以,當經理找我安排的時候,我還沒找到下家,我直言不想去。

第二天,人事部就來找我談話了,話裡話外不想去就走人,我直接問經濟補償給多少,那個hr可能欺負我年輕不懂事,直接說沒有,頂多給半個月。我反問,公司辭退按勞動法應該N+1個月工資補償。



hr繼續忽悠我,什麼辭退不好看,業內名聲不好,如果我痛快答應了,下家單位電話詢問的時候給我說好話……各種給我灌迷糊湯,我差點兒就信了,好在最後腦子清醒了一下說讓我考慮下。

談完話,我就去找同學幫忙,那個同學學法律的,工作好幾年了,像他諮詢之後,我的心就定了,最後,我拿到了N+1的補償,也找到了合適的下家。

所以,對於題主說的,公司裁員不直接辭退,反而通過調崗或者回家休息兩個月逼迫員工離職,我的建議是:

1、趕緊找下家,這家公司不地道,有合適的工作趕緊走人,不跟它叨叨。

2、如果暫時還沒找到下家,不要主動離職,直接跟公司談,爭取N+1個月工資(N是你的工作年份)的經濟補償金。

如果談的攏,拿錢走人,這個補償金正好可以用來應對工作空窗期的生活開支。如果公司不同意,隨它調崗還是休息,反正這段時間工資它要按勞動合同發。你要做的是利用好這算時間,積極準備後續的工作面試。

以上是我的個人建議,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落落的成長閱讀


聽您的口氣,應該不想離職,那麼現在要做到,心態積極健康,面對以後的一切。

每個企業出現要裁員的時候一定非常的焦慮,但是明確知道,這種一點用沒有,只會增加自己的煎熬程度。沒準到後來調崗和休息,都跟您不沾邊,都是別人。


小凌子剛開始入職的時候,因為缺少食堂,後來領導琢磨又弄個食堂。

根據原來人介紹的經驗,我們這種行政科室,如果事少的時候,會在中午下班前,做幫著做飯。

那時候給我弄得非常的焦慮,一是我也不會做飯,二來感覺又有額外的活,累死累活的。

所以在搬準備東西的時候,很消極,也很不情願。

一個當兵回來的哥,分到了我們科室,他寬慰我說,愛咋咋地,幹啥都是幹,聽領導的。

到後來弄食堂,由於種種原因,還是沒有操辦起來。

真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啊”,原本自己的焦慮,鬱悶,不開心都是不必要的,還是太年輕呀。題主也是,以後不一定怎麼樣呢,別慌。



如果調崗:

如果被調崗,說明您危險,但是比休息去,還有可運作的空間。

這個時候,如果不想被裁退,在新崗位,甭管喜歡不喜歡,一定好好表現,累點就累點吧。

爭取讓部門領導認可,其實任何崗位都一樣,你乾的好,領導喜歡,任何事熟悉了,都有商量的餘地,認可你,以後都好辦,沒準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多虧來了。

如果被休息了

讓你休息找找領導說說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說慘。看能不能有轉機。但是我認為這種情況被留下幾率非常小。但是把定一個主意,他不辭退我,我就不離職。

就回家休息,這兩個月,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被休息就是因為自己沒背景?肯定不是的。

有一些不可抗拒力,我們都無法避免,那就接受。

提前看看其他職位,其他公司,最不濟重新求職。


職場起起伏伏很正常,今天春風得意,明天就可能黯然收場,沒準。

很多事情我們掌控不了結局,但是留下一個好口碑,我們能做到。


~END

我是小凌子,如果認同關注評論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