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不上市,不負債,每年幾十億淨利潤,屬於什麼樣的實力水平?

喜牛生鮮


一家公司不上市,不負債,每年幾十億淨利潤,屬於什麼樣的實力水平?


這應該是一家很不錯的企業了,當然如果要看是不是很優秀,或者是否適合買入,那還有很多指標需要去研究。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的想法,供讀者參考。

首先、我們可以按淨利潤排序,能賺50億以上淨利潤的算的話,可以在A股排進前50位了。在目前大概3800只左右股票中,要排進1%。所以毋庸置疑,已經是盈利水平非常好的企業了。

其次、我們看它是不是優秀的企業,那還要看毛利率,淨資產收入率。

  1. 毛利率水平很重要,這個是越高越好,最低不要低於20%。如果毛利率低於10%,那應該是競爭非常激烈的企業,哪怕過去幾年盈利水平很不錯,但也不能斷定是一家優秀的企業。看看貴州茅臺的毛利率達到91%,這是多麼恐怖的水平。這樣的公司,甚至只能用卓越來形容了。也就是說同樣的50億淨利潤,毛利率10%的公司可能需要1000億的銷售額才能達到,而貴州茅臺只要大概60億銷售額就能達到。這就是差距。

  2. 淨資產收益率也很重要,這個是越高越好,最低不要低於10%。淨資產收益率低於10%,也能說明公司的盈利質量不高。也就是說公司抗風險能力還有限。哪怕公司不負債,但在極端情況下,很可能出現虧損,甚至需要舉債來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可以看看機構重倉股,大體上都是各行各業的龍頭股,他們的淨資產收益率一般都會超過20%。看看恆瑞製藥的淨資產收益率達到23%以上。如果淨資產收益率過低,說明資產增值比較慢,股票市場是按資產增值的速度給上市公司估值的,怪不得恆瑞醫藥的市盈率一直在40倍以上。而ROE低的,可能只有5倍-10倍的估值。可以參考上市公司寶鋼股份。


最後、公司不上市,不負債,說明公司還是夠硬氣,或者說暫時沒有融資需求。如果一個公司已經是行業龍頭,市場份額增長比較有限,靠著現有資源就能穩穩把握行業地位,那公司融資的意願也可能不強烈。當然公司不上市還有公司自身的考慮,畢竟作為上市企業,需要公佈財務報告,其中也包括一些商業信息,對於某些上市公司來說,可能不太能接受公眾的監督。但上市不上市只是公司採用的治理結構,並不能說明上市公司就好,不上市就不好。我們需要擯棄這種偏見。好比電信行業的巨頭華為,調味料掃地僧老乾媽,飲料巨頭娃哈哈,都沒有選擇上市,但他們絕對不會比上市的同行差,甚至都是行業龍頭地位。

總之、對於一家公司,如果想去評估他的競爭力水平,需要通過綜合的數據去分析,上市公司相對收集數據比較容易一點,非上市公司相對困難一點,但他們採用何種治理結構,都不會影響公司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作為公司的大股東,一定會充分考慮各種利弊,做出最好的選擇。


免責聲明:以上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只是案例說明,沒有任何推薦的意思,另外貴州茅臺,恆瑞醫藥在過去幾年估值水平處於相對高位,投資者需要謹慎看待,謹記。


謙秋說


杭州的娃哈哈就是一家不上市,不負債的企業。最高峰時年營收在800億左右,從13年開始下滑,至19年有稍稍回升,穩定在450億左右。淨利潤每年至少幾十億。宗慶後目前資產在600億左右。宗接受採訪,表示不缺錢不上市,銀行現金存款長期保持百億以上。



s少年與夢


屬於市場中的獨角獸,比如“老乾媽”、“李錦記”、“揚子江藥業”等,還有很多。

 前不久,最新的《2019亞洲品牌足跡報告》由凱度發佈。在這份報告中,李錦記憑藉超過1.84億消費者的數量,以及4.1%的增長率,躋身於“中國市場增長最快的品牌”前十名。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如今作為調味界龍頭的李錦記,已經有131年曆史了。

2009年起,揚子江藥業實現了零負債經營。有人覺得徐鏡人太保守、太老派,他說:“一旦開了這個口子,7%的利息是要把企業拖垮的。”他還舉出更為通俗的例子:“如果開個燒餅店,欠5、6個燒餅的債最好了?如果不欠債還不好了?沒有這個道理。”

傳統牌在新環境下依舊優勢不減。2017年,揚子江藥業利稅連續2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集團2017年累計實現產值703.32億元、銷售700.88億元,產、銷、利稅均比上年增長18%以上。





賈文蒙


如題,公司不負債、每年幾十億穩定淨利潤,前者意味著財務風險極低、後者意味著經營風險很低,企業管理較正常的是“一低一高”搭配,要麼高財務風險、低經營風險,要麼低財務風險、高經營風險,這樣才能價值最大化,雙高和雙低都是很異常的戰略管理組合,“事出反常必有妖”,讓我們用簡單的例子看看畫皮後面的面目。

假設年淨利潤50億元。

例1:公司年淨資產收益率為2.5%,意味著公司淨資產2000億,因為收益率很低,投入資本已經很高,擴大再生產沒有改善空間,公司總資產等於淨資產,淨資產收益率等於總資產收益率,也低於借款成本,調整資本結構、增加負債、提升財務風險,對提升企業價值於事無補。即使給它10倍市盈率估值,市值才500億,市淨率0.25。這個太“low”。

例2: 公司年淨資產收益率為25%,公司淨資產200億,因為收益率很高,投入資本還較低,增加投入有望增加產值,公司總資產等於淨資產,淨資產收益率等於總資產收益率,且遠高於借款成本,調整資本結構、增加負債、提升財務風險,假設按負債率50%舉債,增加負債200億,借款利率7.5%,產值增加一倍,盈利水平下降一些,銷售利潤率下降10%,年淨利潤變成75億。假設也給它10倍市盈率估值,市值750億,市淨率3.75,因為還存在增長預期,市盈率可以更高。這個有點兒“high”。

從這兩個極端例子想說明幾點。只有盈利絕對值對股權價值估值意義不大,對股權價值有影響的是收益率、增長率這樣的相對值。企業創業期和發展前期只能找股權融資,找債權融資幾乎等於找死;在企業成熟期,在沒有新的增長業務時,也應該先縮減淨資產規模,如加大分紅、回購股份,而不是先縮減負債。


韓毅的鄭在創想


一家公司不上市,不負債,每年幾十億淨利潤,屬於什麼樣的實力水平?

我想如果能打造出這樣一家公司確實是不容易的。

這樣的公司實力水平已經處於國內優秀水平了。

其實這樣的公司我們知道的如華為同樣是這樣的公司,當然華為比題主說的還要厲害得多,總結起來有以下幾方面是值得很多企業學習的:

第一、不負債經營的公司老闆都是實實在在幹實業的老闆,不玩虛的。

不輕易借債經營的老闆一般性格上都是偏保守型的,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我有多少的米做多少的飯,不進行融資,也不借錢負債經營,經營思路都是穩健型的,所以他們是腳踏實地的幹一件事情,持續的做好產品品質,做成百年老店的那種,我們知道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老乾媽。當然還有一個更牛的華為,之前華為發展很少進行負債經營,但是去年為了在經濟好的時候多儲備資金髮了一些企業債,但非常之少。

第二、不上市不負債說明企業對資金需求不大,現金流非常充足,財務狀況非常健康。

公司不負債是財務風險極低,每年幾十億穩定淨利潤,意味著企業經營風險很低。我們通常看到很多企業管理較正常的是“一高一低”搭配,要麼高財務風險、低經營風險,要麼低財務風險、高經營風險,這樣才能價值最大化。當然雙低意味著企業處於比較穩健的發展,沒有急速擴張需求,沒有繼續擴大規模經營的打算,這也是符合上面第一點提到的企業管理人的特點的,這些企業的可持續性經營非常強,像老乾媽就打算做成百年品牌,連老外都喜歡吃呢。

綜上所述,優秀的企業不一定要上市的,有些企業不用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也能做成優秀的企業。

關注量化擒牛,你身邊貼心的專業理財顧問!專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資者教育。歡迎轉發,討論,感謝你的評論點贊和支持!量化擒牛聲明:所有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依照此報告觀點進行投資產生的盈虧,風險自擔。


量化擒牛


如果真有這樣的一家企業,我想有可能是資源型企業或者高科技研發型企業,淨利潤幾十億的話,估值也要差不多幾百億,資源型企業行業排名全國一百以內,高科技行業全國前十。


醫健連心


這實力可以算非常強。

公司的管理也是很科學的,能保證公司良好的運轉下去。可以參考“老乾媽”。

公司做的大,做的好,還不上市,名號響噹噹的現在要數“華為”了。


股王財經888


個人觀點:如果真有這樣的一家企業,我想有可能是資源型企業或者高科技研發型企業,淨利潤幾十億的話,估值也要差不多幾百億甚至上千億,資源型企業行業排名全國一百以內,高科技行業全國前十。


金資貂蟬


這種公司基本屬於國有控股了,像這種自來水,國家電網,或者能源類。這些公司沒必要上市,生活必不可缺,穩定收益。何必去資本市場轉圈圈


公明說股


典型的“老乾媽”產業一條龍服務了,絕對是優質企業,傳統行業還有一些。其他的科技,醫藥類的。剩下的就是國有控股了當然也屬於優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