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尖兵”範珊紅從食宿到工作實行“零死角”監管


“火眼尖兵”範珊紅從食宿到工作實行“零死角”監管

“不要急,慢一點。手抓著防護服內側,一點點向外卷,千萬不要碰到自己衣服。”一走出病區,範珊紅就敦促護士楊小林,嚴格按照防護流程一點點安全脫下被病毒汙染的隔離服。

範珊紅是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感控組專家,在軍隊支援湖北醫療任務中負責醫護人員的病毒防護工作。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強,醫護人員需嚴格按照防護要求,從頭到腳、從內到外,毫無差池地換脫隔離服、防護服、護目鏡、面屏、手套、鞋套等8類防護用具。一旦哪個環節不慎失誤,醫護人員就可能會被感染。

範珊紅每天的工作,就是監督10人一班的醫護人員安全換脫防護用具,並走進病區全程監管他們實施無感染操作。

“白衣天使全力在一線拯救患者生命,我們更應該為他們的安全保駕護航。”範珊紅被戰友們稱為“火眼尖兵”。

一個班次,從進到出至少5個小時,嚴密厚實的防護服下,醫護人員可能會因勞累而忽略自身已處在被汙染的危險境地:上班時,面屏戴歪或者掉落;剛與患者接觸完,忘記手部消毒;有的還未離開更衣區,就摘掉了口罩;有的脫防護服時,暴露的皮膚不慎被汙染……每次,眼疾手快的範珊紅都能及時處理,化危險於無形。

為了實現醫護人員“零感染”,範珊紅從食宿到工作,實行“零死角”監管:每天跟班,全程緊盯輸液等操作;每晚睡前,給80餘名隊員逐一監測體溫;每天零時,為病區全面消毒一次。

“日子久了,我覺得自己成了愛嘮叨的‘婆婆嘴’。”範珊紅說。

從物資準備到病房監控,從車輛洗消到病區消毒,範珊紅生怕某個細節出現錯漏。

這幾天,範珊紅每天都要隨施工方到醫院,忙得腳不著地。來武漢後,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美美地睡上一覺,這個“奢侈”的願望至今未實現。

這種累,範珊紅早已習慣。這些年,她先後參加了援非抗埃、抗震救災等行動。

來武漢前,範珊紅作為專家組成員,趕赴廣西南寧督導當地防疫感控工作。回到賓館,她又接到了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的命令。迅速交接工作後,她連夜改簽機票飛回西安趕赴武漢。

白天西安,晚上廣西,凌晨武漢。24小時轉戰3地,78歲的老父親對她說:“你媽身體不好,就不要告訴她你去武漢了。”

抵達武漢後,範珊紅實地瞭解疫情防控環境和感染防控工作流程,建立更換防護服區域督導員制度、細化完善全接觸點消毒殺菌流程、設立患者和醫護人員專用通道,對醫護人員進行感染防控培訓考核,做到人人過關。

“打勝仗,零感染”是我們的目標,戰友們衝鋒在救治一線, 我願做他們的守護者,確保他們的安全,讓戰友們能夠救治更多的患者。”範珊紅說。

“火眼尖兵”範珊紅從食宿到工作實行“零死角”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