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疾控專家迴應稱,尚無證據支持氣溶膠傳播是新冠肺炎主要傳播途徑?

曹貓魚


2月9日,國家衛健委新公佈了《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修正版)》。其中顯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還是“尚待明確”。


經呼吸道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氣溶膠”傳播是什麼?

病人噴嚏、咳嗽、講話、呼吸等活動會呼出帶病毒的飛沫,其中大的飛沫,最大的可以到肉眼可見的部分,會很快沉降到地面,小的飛沫中的水分會在幾秒內蒸發幹形成飛沫核。小飛沫與飛沫核可以合稱為氣溶膠。

舉個例子,幾十米之內沒有人,但你仍可聞到煙味。聞到的就是菸草燃燒後形成的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我們所說的“霧霾PM2.5也是一種氣溶膠顆粒。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微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裡,幾乎不下沉,就很容易被人的呼吸道吸入。

含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核,與菸草燃燒後的顆粒尺度類似。若被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

“氣溶膠”很可怕嗎?為什麼尚無證據支持氣溶膠傳播是新冠肺炎主要傳播途徑?

氣溶膠雖形成容易,但感染人還沒有那麼容易,還要極高的數量級。所以,尚無證據支持氣溶膠傳播是新冠肺炎主要傳播途徑。

氣溶膠傳播沒有那麼可怕,所謂“到處飄著病毒”是不嚴謹的,除非你家正好就在一個重要的濃度非常高的汙染源附近。普通市民繼續按照以前的防範措施,勤通風、勤洗手、戴口罩,不需要過度恐慌這是一種“新傳播方式”。

如何預防“氣溶膠”傳播?

1、室內要多通風。通風差的場合中病毒濃度會上升,如果暴露時間又足夠長,風險比較高。

2、衝馬桶時,蓋上馬桶蓋再衝。每個地漏灌上水,把水封做好,防止樓下的氣溶膠上來等。

3、有人的密閉空間,尤其是在電梯中,一定要戴口罩、小心觸摸(可用鑰匙或手指背關節處)。電梯間通風很差,又是小空間,空氣中病毒的濃度會上升。

4、回到室內後,及時洗手,尤其是接觸過外面公共設施的部分。及時對手機、鑰匙等手常觸摸的物品消毒或清潔。

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與他人隔開距離。

總之,自始至終要理性上重視,不要情緒上恐慌。


黃藥師手記


氣溶膠,是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如果這些質點為液體,叫霧;如果是氣體,叫煙。氣溶膠的消除,主要靠大氣的降水,或者小粒子之間碰撞合併、凝聚成大粒子而沉降。

也就是說,氣溶膠是相對穩定的一種狀態,可以飄得很遠!

其實大家留意新聞和“傳言”就知道,一家人中某個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家裡其他人確實很容易被傳染,但並不是肯定所有人都被傳染的。如果是氣溶膠能夠傳播,那麼必然全家“中招”——除非您能夠一直捏住鼻子不呼吸。所以說,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小,這是委婉的說法,直接一點的是不會通過氣溶膠傳播!

專家並不想害您,其實他們想表達的是另外一種意思。

最常見的間接接觸、極端的被飛沫直接噴您一臉、在封閉空間內吸入未來得及沉降的空中飛沫。

作業又來了——專家說的氣溶膠傳播指的是哪一種情況?

如果您的答案是“吸入未來得及沉降的空氣中飛沫”,那麼,恭喜您,答對了!

如果把在空氣中還未來得及沉降的飛沫看作“氣溶膠”,那麼這種傳播是合理的,並且確實風險是很大的!

帶病毒者猛咳嗽、狂打噴嚏又不採取措施(戴口罩、掩嘴巴),噴灑出來的飛沫懸浮於空氣中,但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沉降。但如果是在封閉的空間內,人流走動帶起空氣湍流,這些懸浮在空氣中的飛沫就遲遲不能沉降到地面,確實可以看作“氣溶膠”而有傳播病毒的風險了。

上面的情況在疫情形勢下大家已經注意迴避了。還有另外一些情形:在吸痰、氣管插管等操作時,患者突然嗆咳,大量帶病毒的飛沫噴湧而出,在患者面前形成一個暫時性的飽含飛沫微粒的霧氣團,近距離的操作者如果沒有很好的保護措施就容易被傳染。

專家提出“氣溶膠傳播”的說法,很可能就是想提醒醫生、護士還有照料患者的家屬注意採取措施預防感染吧。


兒科醫生柯志勇


首先,目前有專家判斷存在“氣溶膠傳播”是一種推測,而不是基於科學事實的“結論”。中疾控專家說的“尚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是基於目前事實證據的科學判斷。

從現實操作的角度說,按照“有可能”去進行防護是謹慎的操作。尤其是對於醫院插管操作等場所,按照防護氣溶膠傳播的標準去保護醫護人員,是完全有必要的。

大家關心的是:萬一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我該怎麼辦?

病毒感染人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病毒依然具有感染人的活力,二是病毒的濃度足夠高。

對於公眾來說,有兩個關鍵點:

1、通風良好的場所,形成的氣溶膠隨著空氣的流動很快被稀釋了。飄蕩的距離越遠,被稀釋得也就越厲害,濃度也就越低。

2、冠狀病毒的存活能力並不強。它被一個外套膜包裹著,外套膜上有幾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對於它感染宿主不可或缺——如果它們變性失去了天然構型,病毒可能也就失去了感染能力。從現在的信息來看,56 °C下30分鐘就可以殺滅,說明這些蛋白的穩定性並不高,很容易失去活性。在形成氣溶膠的飛沫液滴非常小,小到比病毒大不了多少。當病毒處在這樣的小液滴中,就相當於處於空氣和水的界面上。病毒分子上的蛋白可能被界面效應變性,從而失去感染能力。換句話說,遠處飄來的氣溶膠,即便是含有病毒,也已經是“死病毒”了。

基於以上兩點,中疾控專家認為“尚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更為合理。而且,這種方式存在的可能性也確實很低。

對於廣大公眾來說,按照之前推薦的防控措施做好防護即可,即:

1、早發現、早隔離

2、儘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3、如果不得不去,戴好口罩;

4、儘量不用手觸碰公用設施,不用手去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5、勤洗手,尤其是觸摸過公共設施之後立即洗手。

不用恐慌,做好自己。#戰疫必勝#


松鼠雲無心


關於氣溶膠傳播尚待確定

專家說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我們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嗎?我們可以完全不預防氣溶膠了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

①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②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待確定)

③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什麼是氣溶膠?

氣體中穩定分散懸浮的液態或固體小顆粒叫做氣溶膠,之所以翻譯為 “膠”,大約就是取顆粒與媒介之間黏黏糊糊、難分難捨之意。


😣😣我經常有這樣的經歷↓↓

走在樓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圍幾十米之內都沒有人,但仍然可以聞到煙味。聞到的就是菸草燃燒後形成的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這就是氣溶膠!


😣😣排洩活動也可以產生氣溶膠

所以"糞口傳播” 主要可能是通過氣溶膠和呼吸傳播。氣溶膠傳播距離遠的超乎想象澳大利亞馬流感傳播事件。這些馬場間距平均距離約為1公里,最遠達13公里,而飛沫傳播1-2米!返工潮來了,深圳要特別注意防範長距離傳播能力的氣溶膠


氣溶膠傳播的慘痛案例

17年前的非典,香港淘大花園發生321人感染SARS病毒,致死42人的慘痛案例,調查顯示,是含SARS病毒的糞便通過汙水管道進行氣溶膠傳播。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不是SARS冠狀病毒,我覺得該有的預防還是要有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健康比什麼都重要,畢竟一感染,麻煩一大堆,生命還受到威脅!

鍾南山說了,新型冠狀病毒感不是 SARS冠狀病毒。


預防氣溶膠2個點很重要

很多專家科普了很多預防氣溶膠的方法,我就總結兩個點:

1、注意馬桶,洗手間馬桶不用的時候要蓋蓋子,蓋上蓋子再衝水,其次,建議用塑料袋子裝好水堵住下水口,預防糞口傳播。


2、所有地漏,洗手盆下水口不用的時候要堵住,要特別注意消毒。


當然啦,氣溶膠傳播遠沒有直接接觸傳播厲害,也不必過度恐慌!


李糖營養屋


專家的話應該會相信的吧,不過目前的形勢我還是小心為上把鞋子脫在門外或者消毒過鞋底後再進家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