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少農村老人都喜歡吃玉米麵窩頭?

農村裡的逍遙


由於生產力低下,曾經的農村地區糧食普遍產量低,各家各戶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白麵饅頭。作為主要糧食作物的玉米在成熟後可以磨成的玉米,理所當然的玉米麵做成窩頭成為了很多人家的主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農村很少看到有年輕人吃玉米麵窩頭了,但是一些老人卻對玉米麵窩頭情有獨鍾。

一、吃的不是玉米麵是一種情懷

就像我們小時候吃過的零食一樣,可能並沒有那麼好吃,但是我們長大以後總會念念不忘那些熟悉的味道。這是屬於味蕾的一種記憶,所以很多人成年後總想嚐嚐那些兒時的零食。和我們一樣,很多農村的老人吃了大半輩子玉米麵窩頭也忘不了。由於自己會做所以想吃也不麻煩,吃著窩頭野菜再來點醬也是一種享受了。

二、食材容易獲得,吃法簡單

在農村很多老人都自己種地,不僅種植小麥還種植玉米。收穫的玉米用機器脫粒後拿到磨坊就可以磨成玉米麵了。由於玉米是自己的種植的,幾乎不打農藥。所以說這些食材基本是純天然無公害的,還有野菜也是純天然的。和饅頭不一樣,玉米麵窩頭是可以用熱水泡著吃的,這種吃法吃起來能感覺到玉米的香。如果不想做飯,可以泡著吃。

三、屬於粗糧有益於身體健康

這幾年健康養生的說法也開始在農村地區流傳開來,很多人比較注重飲食養生。由於玉米麵屬於粗糧,對於人身體是有好處的。玉米麵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對於改善腸道消化也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很多專家鼓勵常吃大魚大肉的我們要多吃粗糧,注重葷素搭配,合理飲食。

作為一個年輕人,有時候回農村老家的時候我也喜歡吃點玉米麵窩頭,不為別的只為是母親做的就感覺好吃。大家說說為什麼不少農村老人都喜歡吃玉米麵窩頭?歡迎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農村的老人愛吃玉米麵的窩頭,其實說起來也是一種生活習慣,當它們吃的窩頭的時候,就會想起年輕時候的苦,年輕時候以玉米麵為主的主食。吃的是回憶,吃的是那個味兒,永遠也忘不掉的那個味道。

說起農村老人吃玉米麵的窩頭,我就會想起我的姥爺,姥爺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一個農村小老頭,他對於玉米麵的窩頭就特別的鐘愛,雖然現在生活條件都已經很好了,但是姥爺憶苦思甜的精神永遠都不會忘的。對於糧食的浪費老爺是最生氣的。他說我們沒有吃過苦,不知道,沒有糧食時的那種苦。叫我們不要浪費一點糧食。

現在的生活條件已經很好了,其實我們每天白麵大米各種五雜糧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想做什麼吃都可以,很多人都會說大米白麵做什麼都會非常的好吃,但是姥爺一直還是特別喜歡吃玉米麵的窩頭。有幾天不吃,它都會感覺特別的想,就會念叨,為什麼沒有玉米麵窩頭。姥爺說他吃到窩窩頭就會想起小時候的事,雖然那時候很苦,但是對於現在來說還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吃到窩窩頭就能感覺到小時候發生的事情,感覺到當時的美好,也會感覺很親切。她說只有吃到玉米麵的窩窩頭才會感覺飯吃的特別的香。才會感覺吃的特別的飽。

綜上所述,這也許就是農村老人還會經常喜歡吃玉米麵窩頭的原因吧。一個窩窩頭,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普通的雜糧,就是一個粗糧細作的小饅頭。沒有什麼好吃的,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很微不足道,可是對於老人們來說,可能是他們這輩子最苦的時候的美食,也是它們嘴難以忘記的回憶吧!


穎姐愛嘮叨14644


很多農村裡的老人都是舊社會過來的,那個時代苦不堪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主要食物都是野菜和土豆之類的,這種精面細面只有地主老財家才吃的上,普通人家逢年過節要是能吃上一頓就算燒高香了。

我是個九零後的北鼻,在二千年以前我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要不是國家政策慢慢好起來,我不可能長的這麼好。那時候家裡好吃的都讓我吃,大米飯和燉豬肉,太好吃了,因為吃過這個,那些玉米飯,土豆,蕎麥餅我是真的吃不下去,很粗糙,吃起來沒有米飯香噴噴。

我常常整天整天不吃飯,我寧願餓的頭暈眼花也不吃玉米飯和土豆之類的粗糧。

父母就去富裕點的人家借米飯煮給我吃,現在想想真心過意不去,那時候真困難,肉都沒有吃的,看著別的同學下課去買零食吃,只能坐在操場邊曬太陽,玩手指。

要不是國家政策好起來,讀到三年級我只能輟學了,國家教育了我九年,養了我九年,可我終究變成了廢物,沒法為國家做點事。

按理說窮人家的孩子吃過苦,夠勵志牛逼哄哄才是,可我不是這樣,我怕吃苦受累,懶惰,常常三分鐘熱度,被表揚的時候心裡高興好幾天,被批評了我就嚴重懷疑自己,情緒低落,走路都是偏的。

所以我想每一代人的時代不同,對食物的記憶不同原因造成的吧。


永不磨滅的歌謠


雖說玉米也是我們主糧之一,但除了農村以外很少會吃玉米麵。並且食用玉米的形式比較單一,常見的就是煮粥和貼餅子,蒸窩窩頭。老一輩的條件差,玉米算是主糧。但現在來說,除了吃粥以外,其他的方式都很少在見到了,所以現在的吃感覺很新鮮,吃的香,但要頓頓都這樣吃的話也會膩。

老家是北方平原,每年也都會種植玉米,但人們還是以麵食為主,玉米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玉米更多的作用是用來飼養各種牲畜,畢竟玉米是粗糧,口感上來說比起小麥和大米有比較大的差距。有了更好的選擇,當然沒人喜歡吃玉米了。

農村的老人喜歡吃玉米麵,冬天的早上都要煮粥喝。早上能吃上一碗玉米粥全身都會暖和,而且剩餘的粥也可以用來餵養家畜,也省的專門給家畜熬食吃。

老家的玉米麵都是在村子裡的小作坊生產的,從小也見過不少,玉米麵的加工過程一般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首先要將玉米里面的雜質曬乾淨,剛脫完的玉米粒裡含有許多雜質。

第二,按一定的比例在玉米給玉米泡水攪拌。提問者應該是不明白這一過程,這是製作玉米麵的關鍵,通過增加玉米皮層和胚的水分,軟化皮層和胚,增強皮層的韌性,減少皮層與胚乳的結合力,使玉米粒膨脹,彈性增加,以減少玉米脫皮過程中對胚的損傷,提高脫皮、脫胚效率。

第三,泡好的玉米要進行脫皮,一般這個過程會進行兩遍,脫皮後的玉米顏色更加鮮豔,口感更好,若是味牲畜的話其實不用這樣麻煩。

第四,脫皮後的玉米就可以用來磨面了,這時候要一邊風吹一邊磨是為了哄幹,然後磨出來的玉米粉逐層的過濾,就是成型的玉米麵,這些過程是可控制的也可以做成一些小的顆粒。


小羅一十三


大家好我認為

農村老人為什麼喜歡吃窩窩頭?因為從前的窩窩頭酸,酸在嘴裡苦在心裡。如今的窩窩頭香,香在心裡苦在回憶。總之來說農村老人吃窩頭,是因為在他們那個年代有窩頭吃就不錯了,現在吃窩頭有點憶苦思甜的感覺,這也算老輩子人的回憶,我們這裡的窩窩頭是純玉米做的(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也有雜糧的),然後弄點地裡的野菜和在玉米麵裡。捏成饅頭模樣,不過下面有個窩,讓窩窩頭的厚度差不多,這樣才能徹底的蒸透,或許因為這個“窩”所以把這個玩意兒叫做窩窩頭。出鍋之後就要開吃啦。或許咬第一口的時候沒啥感覺,再嘴裡嚼三下,滿嘴的酸啊。這個酸味可不是糖果的酸,不是酸奶酸,很難形容,很糾結,很難吃,吃過一次窩窩頭的人是忘不記那個味道的。還有野菜也趁機折磨你的舌頭。吞嚥的過程是一個受虐的過程,玉米麵會慢慢地慢慢地下去,很容易噎著。相信被窩窩頭折磨過的食道是沒有什麼不能嚥下的了。玉米豐收的季節,奶奶一定會用新鮮的玉米麵蒸一鍋窩窩頭分給大爺和我爸,一來二去我也就很容易的吃下一個窩窩頭。最好別躺下,胃裡會反酸水。其實吃多了也就沒啥了,不過難吃二字是適應所抹不掉的。要知道,以前玉米麵是用村頭的大石碾做的,那個肯定沒有現在機器打的玉米麵細膩,所以以前的窩窩頭肯定更難吃。

我逛街的時候也見過賣窩窩頭的,窩窩頭是黃色發黑,街上賣的是黃色發亮,所以裡面的麵粉居多。經過改良的窩窩頭香的不得了,尤其是那個“窩”裡面放進各種餡,吃一口絕對是享受。大家覺著呢?





農村小吳


雖說玉米也是我們主糧之一,但除了農村以外很少會吃玉米麵。並且食用玉米的形式比較單一,常見的就是煮粥和貼餅子,蒸窩窩頭。老一輩的條件差,玉米算是主糧。但現在來說,除了吃粥以外,其他的方式都很少在見到了,所以現在的吃感覺很新鮮,吃的香,但要頓頓都這樣吃的話也會膩。

老家是北方平原,每年也都會種植玉米,但人們還是以麵食為主,玉米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玉米更多的作用是用來飼養各種牲畜,畢竟玉米是粗糧,口感上來說比起小麥和大米有比較大的差距。有了更好的選擇,當然沒人喜歡吃玉米了。

農村的老人喜歡吃玉米麵,冬天的早上都要煮粥喝。早上能吃上一碗玉米粥全身都會暖和,而且剩餘的粥也可以用來餵養家畜,也省的專門給家畜熬食吃。

老家的玉米麵都是在村子裡的小作坊生產的,從小也見過不少,玉米麵的加工過程一般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首先要將玉米里面的雜質曬乾淨,剛脫完的玉米粒裡含有許多雜質。

第二,按一定的比例在玉米給玉米泡水攪拌。提問者應該是不明白這一過程,這是製作玉米麵的關鍵,通過增加玉米皮層和胚的水分,軟化皮層和胚,增強皮層的韌性,減少皮層與胚乳的結合力,使玉米粒膨脹,彈性增加,以減少玉米脫皮過程中對胚的損傷,提高脫皮、脫胚效率。

第三,泡好的玉米要進行脫皮,一般這個過程會進行兩遍,脫皮後的玉米顏色更加鮮豔,口感更好,若是味牲畜的話其實不用這樣麻煩。

第四,脫皮後的玉米就可以用來磨面了,這時候要一邊風吹一邊磨是為了哄幹,然後磨出來的玉米粉逐層的過濾,就是成型的玉米麵,這些過程是可控制的也可以做成一些小的顆粒。


農村阿洋


過去農村條件差,在農村基本上都是以玉米麵,紅薯面為主食。現在農民條件好了,每天吃小麥粉,別說老人了,就是年輕人偶爾的也想換換口味兒,玉米麵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耐餓。玉米麵不僅做窩頭好吃,做其他的也好吃。最主要的一點,老人喜歡吃玉米麵的主要原因。第一,念舊,回憶以前苦日子的生活。第二,玉米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以幫助老人提高免疫力。第三,上了年紀的老人牙齒不好,如果老人想吃煮玉米的話,根本就嚼不動,所以只有吃玉米麵蒸的窩頭!當然,玉米麵蒸的窩窩頭確實是挺好吃的😄


平民百姓小楊


不少農村老人喜歡吃玉米麵窩窩頭,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那個時代物質極度匱乏,人在餓得時候吃什麼都好吃,而玉米麵窩窩頭算是當時的好飯食了,那種味道是記憶中的美味,這輩子都無法抹去的


小顏生活日記


對的粗糧對人體更好


鉤藤天然中藥茶銷售


粗糧更利於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