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過後,全國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能不能漲工資呢?

勇闖4168151281


雷哥認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全國大多數的醫療機構特別是參加了防疫、抗疫和救治病人的一線醫務人員,大概率會被重重嘉獎。或許是一次性的精神獎勵加物質獎勵,或許就是大家都在說的長遠獎勵——“加工資”。這是他們應得的榮譽和獎勵!國民都會給予支持!


醫務人員的待遇問題,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在現行的醫療體制之下,醫院作為事業單位,大多數都是執行差額撥款。

所以,醫院裡醫護人員的待遇好壞,取決於醫院自收自支的那一部分費用是否充足,而這筆錢款又直接與醫院的病源數量和醫院的實力密切相關。

好的、大的醫院,醫療實力非常強大,病源紛至沓來,人滿為患,這樣的醫院的經營收入當然就高,醫護人員的待遇相對較好。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的醫務工作者,其實薪酬待遇都很普通,就是大致普通的工薪階層。

而在工作中,醫務人員的辛苦程度和危險程度又比許多職業都高,所以導致學醫的人基本上都不會願意讓下一代繼續學醫,因為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

通過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救治,讓我們社會大眾再一次明白了醫務工作者的重要性,也再一次體會到了白衣天使頭頂的耀眼光環。

舉個例子:別說在重點疫區,就是在疫情相對較輕的省份,由於醫療物資的短缺,很多醫務人員在防護裝備不充足的情況之下就上了戰場,這等於就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健康來搶救病患。

在各省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集中醫治點,每一個醫護人員為了節約有限的防護裝備,都會按照8小時的倒班制在為病患服務。這就意味著在當班的8小時之內,這些穿上了防護服的醫護人員,不能輕易脫掉這種一次性的防護服,所以,他們在8小時之內不能吃飯、不能喝水,甚至不能大小便。

悶熱的防護服,讓醫護人員的的護目鏡完全模糊,一刻不能摘掉的醫用手套,讓沁出的汗水直接將手掌皮膚泡白,而厚厚的口罩更是讓醫務人員呼吸不暢,有了缺氧的反應。他們彼此還需要將自己的姓名寫道身上的防護服上,因為,穿上了厚厚的防護服,大家都認不出對方是誰了。

這些如同受刑一般的工作狀態,如果放在我們普通人身上,可以堅持一兩天,但是,在醫務人員身上,這種事情就必須要一直堅持下去,直到疫情緩解和結束。

所以,對於這些付出辛勤勞動、承擔健康風險甚至為之付出健康代價的醫護人員,給予重獎才是眾望所歸,才是民心所向。

當下,疫情的防控還處於膠著狀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疫情防控也是如此。在這個時候,談論對醫務人員的獎勵還太早了。給予醫務人員以足夠尊重,做好對防疫部門的配合和支持,才是我們普通民眾最應該擔負起的責任。

加油吧,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你們的辛勞,終將把春天和美好帶回神州大地!向你們致敬!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雪天驚雷


醫務人員的工資應該上漲,國家也在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薪酬。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此次疫情過後,全國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能不能漲工資呢?

先來說一說疫情當中,醫務人員享受的臨時補助。

——每天發放200元或300元臨時性工作補助

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下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經費保障政策的通知》,明確——

對於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或確診病例,診斷、治療、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病例標本採集和病原檢測等工作相關人員,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補助;對於參加疫情防控的其他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補助。

也就是說,對於一線直接接觸患者的醫務人員來說,每個月補助差不多就有9000元左右。

有人覺得這個錢挺多的,但是要知道這是醫務人員在冒著生命危險在前方戰鬥,不到一萬元的補助,其實還是少的了。

再來說一說疫情過後,醫務人員的薪酬會不會上漲?

未必會因為疫情上漲。

實話實說,兩者可能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疫情並不會直接導致醫務人員的薪酬上漲,關鍵的是要看薪酬改革的情況。

其實你回過頭來看,這些年,國家一直在努力提高醫務人員的工資待遇。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提出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長期激勵,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績效考核機制,薪酬在保持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實現適度增長。

2017年,原國家衛計委印發了《“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提出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

其中,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同時實現同崗同薪同待遇,激發廣大醫務人員活力。

2018年,《關於擴大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下發,鼓勵試點醫院積極探索,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推動建立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激勵機制,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可見,為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醫院的薪酬改革一直在不斷推進,醫生的收入,也在穩步提高。

其實提高醫務人員的收入,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有助於推進高薪養廉,一方面有利於提高醫務人員的尊嚴感和獲得感,使醫務人員隊伍更加壯大,如果讓醫務人員工資低的可憐,又要承擔暴力傷醫等各種風險,恐怕沒人願意讓孩子學醫了。

小結:

醫務人員的工資,不必然會因為疫情而上漲,但是他們一直處在上升的通道之中。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思之想之


這次疫情過後,相信國家會對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進行重重的嘉獎,肯定包括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獎勵。比如說,對於參與一線抗疫工作的醫務工作人員,優先晉升職稱。由於醫務工作人員,屬於機關事業單位的在編職工,走的是專業技術職稱路線,職稱提上去了,工資待遇也就提高了。

對於全體醫務工作人員進行漲工資,可能不太現實。這樣也容易讓去一線奮戰的醫務人員感到不公平。事業單位採取的是統一的基本工資表,根據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確定一定標準的績效工資,再加上醫院效益所確定的一些補貼、補助等待遇。有的地區醫護人員每月可以拿到一兩萬,有的地區幾千元。地方不同醫院不同,除了基本工資標準一致以外,其他的可能都不一致。

不過通過這一次實踐,國家會對醫療保障機構的管理更加優化,促進醫療機構的更加公平分佈。比如國家正在努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努力發展全科醫師。希望讓病人沒事少吃藥、少住院,配齊配好配強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檢測儀器,讓病人能夠在基層衛生醫療機構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到二甲三甲級醫院去。

在工資待遇方面,由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不具備盈利性,因此國家設置的是全額撥款待遇,國家在各種工資、獎勵、獎金待遇方面肯定會向基層的衛生服務人員傾斜的。他們的工資肯定會越來越高,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進入到基層衛生隊伍。

另外,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是有正常的增長機制的。基本工資表每兩年調整一次,上一次是從2018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基本工資各項標準一般能上漲10%以上。另外,在職工作人員每年只要考核合格,就可以薪級晉級一級。

未來,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們待遇會越來越好的。


暖心人社


醫生,護士裡面也分高收入和中低收入的。上海的主任醫師,明裡暗裡,加外出治療,一年至少大幾十萬吧。和工薪階層比,還有加薪必要嗎?而三,四線城市的醫護人員,比如孝感,黃岡的醫院護士,疫情中的絕對主力。在疫情前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這才是疫情後我們要考慮的,而不是所有的醫護人員。醫療資源要適當向三四線城市傾斜,不能只顧大城市。


田園牧歌70474032


人不患貧而患不均。理論上醫護人員衝鋒在前,不怕死,不怕苦,該加薪,但實際上執行起來卻很難。

醫務人員指什麼呢?醫生?護士?還是在醫院工作人員?醫院是私企沒問題,是公有問題就大了。其它人員如財務、後勤、行政等哪個會說自己工作不困難,醫生護士要漲沒問題,我們的也要跟著漲。都漲,醫院承擔得起嗎?不漲,你醫生護士收入這麼高,你們有事自己去搞定,反正我們的工作不重要。

放到社會上,就更復雜了。社會是一個系統,工作需要方方面面支持,各行各業都有其堅難處,也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哪個行業也都不容易。醫務人員收入拔高了,老師的該不該提高?警察公安人員的收入該不該提高?利益面前,誰不辛苦!

所以,整個行業提高收入是不可行的。但在行業內提高一部份人收入是可以的,比如嘉獎、提級、協議工資等。

成年人,又有誰容易呢?



小朱33360529


我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個人覺得漲工資就不必了,畢竟這是我們的工作,就是希望我們不在編的和在編的人員工資待遇能縮小一點,畢竟衝在一線的還是我們沒有編制的多一點


小謝102899906


醫務人員不是為了想漲工資才如此“賣命”抗擊疫情的。救死扶傷,是他們的天職。這次疫情過後,醫務人員最想要的,還是給他們營造一個公正、安全、受尊重的環境氛圍。


魅丫力


我不做統計,分析醫療漲薪問題。

人會生病無法避免,醫療是服務單位治病救人。各行各業都需要醫療,尊重醫療是每個人的責任。

以往醫療市場化,國營民營並存都需要利潤。因此產生了各種過度醫療,看病貴成本高。高級醫療資源集中在少數醫院,薪酬高只是少數醫院。換句話她們勞動強度,科研力量,遠遠大於普通醫院,多勞多得理所應當。

遇到天災人禍,往往是這些高級醫院挺身而出, 榮譽獎勵都是她們的!

高薪不可能統一標準,不現實。培養醫生方法是一樣的,同學歷同年齡。可分配到不一樣的醫療機構,薪酬完全不一樣。

漲薪看各地區經濟實力,適當提高更合理。硬生生的提高薪酬會破壞平衡。

行業互補是全方位的,誰都離不開誰,差距不能太大。當醫療成為所有人心中的高尚職業時,不用漲高薪都有大批人去幹。

我們缺彼此認同感,不是高薪。你要認為掃大街是低賤職業,就沒人掃大街。平衡的重要性是高薪換不來的。

人人都需要的醫療,可以漲薪,不能太誇張。否則新的階級矛盾還會產生。


剛好換個


現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冠狀病毒新型肺炎的阻擊戰的關鍵階段,請不要議論醫務人員以後是否增加工資之事,有關這些問題相信政府會有一定的政策措施,不需要通過大家討論來決定的。現在醫生奮戰第一線搶救危重感染者,應該感謝他們這種不怕自身被感染的風險值得敬佩,現在這個時間談醫生加薪是對他們的行為不尊重,不應該。


古稀之年談觀點


此次疫情,突出了國內大城市的人口規模、經濟發展程度與有限醫療資源的矛盾。

武漢作為一個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面對新冠肺炎病毒,在封城後,還是隻能提供三家定點醫院幾百個床位,後期徵調其他24家醫院,包括緊急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徵用11個大型場館做方艙醫院、徵用武漢軟件學院宿舍,都還不能保證把現有的確診病人完全收治。

醫生、護士、醫院的數量肯定是不能滿足需求的,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大城市主要醫院都對武漢進行了持續的支援,包括醫療人員和物資,但現在看來也還並沒有滿足需要。

長期以來,我國的醫療人員就存在著收入較低的現象。我們都知道,在西方發達國家,醫生是最高薪的職業,非常受尊敬。而我國培養一個醫生,要經過八年的本碩博教育,幾年的臨床實習,才能上崗。即便這樣,這些醫生工作強度非常大,還面臨著各種傷醫的案件,收入也並不高。

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的城市化當頭一棒,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能忽視人民健康工作,醫改還要繼續推進。要保障醫療人員的收入,建設更多的醫院,為人民群眾健康衛生提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