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家覺得什麼物價會大跌,什麼物價會上漲?

武穆837


20年疫情的特殊環境下,什麼會大漲?什麼會大跌?

我覺得,凡是緊缺並且緊缺持續的產品會大漲,而因為人流的限制的產品會大跌。

簡單來說,目前,因為傳統春季旺季,廠商和渠道大量備貨,而因為疫情突發打擊的產品,比如,元宵,比如手機(具體很多產品不贅述,只是以元宵和手機,這類比較典型的進行邏輯說明):

元宵在傳統春季裡是一年一次的消費高峰,因為春季疫情突發,導致商場人流突然消失,因此,疫情過後,元宵的銷量既不會補上,也會因為產品保鮮的需要而大幅打折,甚至作為“買一送一”之類的白送產品而促銷。

春季,歷來是手機的消費旺季,換機需求非常高。而隨著疫情突發,渠道手中至少累庫達到5000萬臺,其中,華為就達到了1000萬臺以上。而隨著疫情解除後,5g新機發布將會大大加快,渠道和廠商手頭持有的庫存手機就會大幅打折甩貨以求收回現金流和存活。因此,對於手機產業鏈會出現對比往年延遲一個季度的需求滯後和庫存消化時間。估計疫情後4g手機有望頻繁出現地板價甩賣。

如果從眼前的產能和需求關係來看,口罩(類似紅外測溫儀等),無疑是漲價需求最大的產品:

按照全國城鎮人口5億計算,其中上學和工作的人在人群聚集區學校和工廠,必然都需要用到口罩和手套等醫學防護品,而目前國內的口罩供給還在傾斜於疫區的醫療衛生人員,以及各地的諸如環衛,城管,警察,醫生和社區工作人員等公共服務部門和疫情需要的高頻流動崗位。尤其是對於醫用級別的口罩,目前連用於醫療部門工作人員的需求壓力尚且無法滿足,何況全國疫情後復工,至少需要全國城鎮人口三個月到半年的用度。因此,口罩的產能和需求的矛盾會維持相當長的時間。

目前國家兜底,對所有口罩生產的儲備,既有因性醫療部門特殊時期需求,必然也有返城高峰時流動人口需求,更是為了全面復工後至少三個月到半年的城鎮人口的日常口罩需求。

從產業角度來看,疫情對房地產打擊最大,房地產在歷史上,春季都是搶收旺季:主要是回城人口回鄉置業和改善需求集中選房和成交的時間,而疫情突發導致人口聚集性行為全面受制,疫情後這個因素影響依舊會持續半年左右時間。疊加因為疫情很多人出現工作延遲,收入減少,以及重新思考未來常住城市等綜合因素,因此,估計疫情後房價會出現集中促銷和價格下跌,具體可以參照08年美國次貸危機和03年非典。

從道義角度來看,和從國內經濟宏觀角度來看,對於醫學以及防護產品,即使漲價建議大家也不要哄搶和抬價,要更多從全國均衡角度,和人道主義角度去考慮,堅決避免發國難財的思維和行為。

而類似房地產,手機登特殊的旺季被打斷,則更多地帶來行業的經營風險,尤其是通信產品和房地產,都是十萬億級別的大產業,對國家和宏觀經濟的影響巨大,因此,是不利的因素。


屠龍刀fei0598


我認為2020年真的是不平凡的一年。

不僅是100多年才能夠見到的ABAB年份,更重要的是2020年一開始就深刻地告訴了我們,要好好地活著,活在當下!

那麼對於2020年來說,我認為什麼物價會大跌,什麼會大漲呢?

1、首先對於那些2015-2019年漲幅較大,但是還未進入調整的三四五線房產會出現下跌。

因為現在他們處於的是一個有價無市的狀態,再加上疫情 的蔓延導致了成交量的下滑,所以2020年下半年,等待疫情結束會有一個補跌的局面。

2、其次,就是我認為金融市場的價格會大漲!因為對於歷史上每一次的“危機”之下,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好機會,而危機過後,這些金融市場的股票已往往會進入一個修復的行情,從而促使大漲。

再加上未來幾年很明顯是一個金融市場取代房地產市場的過程,自然顯示了較高的投資價值。

3、目前大量的消毒、防護、口罩等物品價格正在不斷上漲,因為物資的缺乏,因為材料的缺乏等原因。

但是等待疫情過去,那麼這些東西的價格也一定會慢慢回落到正常的、合理的水平。

4、蔬菜的價格會出現上漲。因為疫情週期裡,大部分的人都被“困住”,所以對於蔬菜的培育,轉送等會出現一定時間內的“空缺”。所以,未來蔬菜的價格會出現一個小幅的上漲,但是不會暴漲。

結論: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是也是證明中國人智慧、勇敢、團結的一年!

我相信,當我們戰勝了此次的疫情病魔,未來的中國將更加強大!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現在是2020年年初,要判斷物價漲跌難度很大,而且目前存在貨幣政策演變的路徑也難預測,央行強調的是加強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這個力度如何把控,要根據宏觀經濟數據和就業、CPI 來決定。

就目前看,短期而言,地產價格會承壓,這是因為嚴禁新樓盤舉辦活動,交易基本上處於停滯,大量待售樓盤亟待銷售,地產公司資金鍊已經繃緊,一旦開售,大家蜂擁而至,降價促銷難以避免,但是部分地方土地交易也處於停滯,未來地產供應可能會趨緊,如果疊加貨幣政策放鬆、地產調控一城一政的鬆動,地產價格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補漲,這個補漲的力度很難判斷。

目前各地實行網格化管理,家禽行業暫時處於困難,新投放種苗大概率會減少,這對於後半年的家禽市場而言,會不會面臨供應不足的問題,像禽蛋,目前價格下行壓力頗大,下半年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也有報道說,不少種苗被處死,這對於未來家禽市場而言並不是很樂觀的消息,種苗被處死,在我很多年前的養殖業經歷中只有一年,大戶把種蛋集體賣掉餵魚,減少市場種苗供應穩定價格,後來出現價格上漲。

至於蔬菜價格,很難判斷,目前是網格化控制人員流動,我偶爾到田野拔菜,看不到多少農民在勞動,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未來蔬菜供應會不會減少,可能是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


杜坤維


2020年才剛開始不長時間,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物價漲跌比較明顯。

現在看,個人防護用品價格上張明顯,比如口罩、消毒殺菌產品,這主要是受疫情直接影響產能不足造成的。

日常生活用品略有上漲,比如豬肉、青菜、水果、米麵等等,比較反常的是雞蛋和元宵,因為節日消費減少價格下跌明顯。

下跌比較厲害的是電影院、演唱會、遊樂園等娛樂項目票價,因為不能聚集,很多甚至已經暫停營業。

上面說的只是目前的現狀,因為疫情還在發展,隨著時間發展,我覺得物價還會有交大變化,投資者和普通人可以做好防範和準備。


疫情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這種狀態下,大家消費慾望減弱,有一定的焦慮情緒,通常情況下物價會表現出一下特點。

1、基礎生活物資價格上漲

這一點前面已經提到了 ,雖然他家沒有必要大量囤貨,但是,基本生活用品還是要有儲備,這次疫情整個好發生在春節期間,老百姓都儲備了大量食品,可以宅在家裡一段時間,否則,超市壓力會很大。

2、避險產品價格會上漲

由於經濟受到影響,投資者會接受心理暗示,投資更加謹慎,因此黃金等避險產品價格上張,金銀首飾、國債、房產價格上漲,貨幣價格會下跌。

3、股市等投資品價格下跌

受供需和產能影響,股票、基金等投資收益可能下降,但是一些特定的產業不跌反漲,比如個人防護、醫療、水電交通網絡等等。

正是由於可能出現上面的情況,政府會對其進行調整和控制,比如會增加信貸支持扶持企業進行生產,會釋放流動性刺激股市上漲,會加大市場監管力度,防止有人哄抬物價。


互金直通車


2020年的整個物價形勢應該是前高後底。由於2019年底,受豬肉價格大漲的影響,CPI指數就達到4.5%,所以今年國內剛開始的物價指數就不會很低,再加上春節長假期間蔬菜、水果、禽蛋的價格上漲,估計一季度的CPI還是仍將會在高位徘徊。等到二三季度,特殊時期過去後,下半年國內豬肉、禽蛋供應充足了,CPI價格自然會逐步回落至3%以內。

2020年什麼東西價格會大漲呢?我們認為有以下幾樣商品會大漲:第一,口罩價格會上漲,不過政府部門會對其進行控制的。中國城鎮人口高達5個億,之前很多人待在家裡,出去購物就要戴著口罩。而現在各地工廠、學校紛紛開工,口罩的需求量則更加巨大,而且缺口也大。未來口罩價格不漲才是怪事。同時,還有醫用手套,需求量也會有很大,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第二,相關醫藥用品價格都會上漲。比如,補充人體必須的維生素C,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泡騰片等保健品受到市場青睞,價格都會上漲。同時,相關防護用品價格也要上漲,這次由於缺少防護服,很多醫務人員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直接接觸病患,這是很危險的。當然,還有各種消毒水成為家庭主婦、醫療機構、機關單位的搶購對象,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第三,國產名牌手機價格也會有一定的上移,本來國內居民手機已經趨於飽和,但今年國產手機價格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一定程度的上移,主要是國產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5G時代越來越近了,更多的人從4G走5G。另外,特殊時期過後,人際間也是儘量通過手機視頻聯繫,平時見面機會變少了,所以把原來低檔手機換成高檔一點的手機就很有必要。預計今年上半年國內手機銷量會比去年有所提升,價格也會穩中有漲。

以上只是我們舉幾個物價比較容易漲的商品的例子,還有一些商品物價會出現較大的調整:第一,旅行社和航空公司。至少是在整個2020年,國內各大旅行社會受到此次突發事件的影響,未來出行人數驟降,業務一落千丈。航空公司也因人們減少出行次數,商務應酬更多的是通過網絡視頻來溝通,所以,航空公司的飛機票也會大幅打折,也無人問津。

第二,影視院線價格跌至白菜價,也無人願意來買票,本來影視院線靠的是票房收入,尤其是春節前後,更是賀歲檔影片上市的賺錢大好機會,怎奈這次突發事件打亂了他們的預期,未來人們更願意宅在家裡看網絡上免費的電影,這將會給影視院線的票房收入致命一擊。未來不僅是影視院線票房慘淡,而且還會影響到娛樂圈明星們收入。

第三,2020年房價要經歷一個去投機化、去槓桿化,逐步迴歸居住屬性。一季度受到非常時期的影響,很多行業受到衝擊,很多企業減員增效,人們對收入預期開始降低。同時,在非常時期內,大家發現只要一二個月不工作,就會影響到生活,將來購房將更趨向於理性。更何況,開發商為了及時償還集中到來的債務,今年非常時期過後,必然會降價促銷,回籠資金。所以,經歷過這次非常時期後,大家都會變得理性,今年房價會出現分化,進入調整 週期是大趨勢。

2020年以口罩、手套、殺毒水為代表的防護用品,以及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藥物,因缺口很大,價格必然會大漲,當然還有手機價格也出現上漲,至於蔬價、水果、豬肉價格至少徘徊在高位,要下跌不容易,但要上漲,國家會出手調控。而今年最有可能受影響的是房價,影視院線的票房,以及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的價格都會下調。總體物價是前高後低的趨勢,下半年國內經濟才有可能逐步恢復。


不執著財經


2020年春天的這場疾病,留給國人和經濟的影響深遠,可能會改變我們很多做事的方法和對未來的看法。例如我們此次是深深知道疾病的傳播可以這麼兇猛,可以這麼猝不及防,將大大改變國人的衛生習慣,對於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將更加關注。

那麼在2020年,哪些產品會價格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呢?

1.肉蛋蔬菜等副食品價格將會上漲,而且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其實現在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各種肉類的價格在今年重新走高,蔬菜的價格也不便宜。本來期望著今年將去年豬肉漲價的上漲因素化解掉,但此次疾病導致這一目標可能很難實現。總體來說今年的生活成本上漲。

2.房價在疾病完結後會有一輪下降調整,這可能是剛需人群的一次機會。此次對房地產業的影響也非常巨大,透過了兩節的銷售高峰,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巨大,估計會做一次促銷,儘快回籠資金解決負債風險。但到了下半年將回歸正常,還會在宏觀調控的“房住不炒”大局下,各個城市區域不同將走出不同的走勢,有漲有跌肯定是今年的主基調。

3.各類奢侈品的價格將進一步下探。隨著我國關稅調整,本來奢侈品的價格也逐年下降。但由於今年春天這場疾病會引發很多人群收入會驟減,包括企業主,包括基礎民眾。那麼對於各類奢侈品的消費慾望和消費能力將大幅下降。全社會的負債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4.股票市場今年將迎來一波小陽春。雖然很多人不一定同意,但是股票這一波小牛市還是會如期而來。資金鍊現在極度寬鬆,而且隨著降息和降準的未來預期,那麼股票價格將進一步上升。至於最後市場能走到什麼情況,那麼要看總體的經濟形勢而定。如果整體經濟形勢開始全面好轉,製造業和實業經濟已經調整到位,那麼可能有可能迎來一波比較大的牛市。

5.整體投資者理財收益將進一步下降。從去年年底,理財市場的收益率就開始下降。同時隨著資管新規在2020年全面實施,破除剛兌將變為現實,理財公司為了保證淨值化理財產品持續有正收益,會將各個產品的操作設計的更保守一些,這樣也會降低收益率。同時存款利率會進一步降低,高息定期存款利率會逐步下降,未來將同大額存單的最高利率持平,估計在2020年最後能看到最高定期存款利率也就達到了4.3%左右。

總結一下,會同2009年相比,影響我們主要生活的方面的上漲和下跌也就這些。今年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一年,如果整體走穩,而且再沒有大的災害,我國的經濟應該從明年開始會逐步走強,又走上了新的一輪上升的道路。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2020年上半年,因為突發的疫情會影響很多商品的價格和走勢。

生活必需品,如蔬菜、雞蛋、肉類等,現在疫情還未到拐點,各地加緊對外來車輛的排查,有的地方出個村、出個小區都很難,很多東西沒有辦法像之前那樣的流通,南方東西運不到到北方,南方的東西運不到中部,這些這些商品的價格短期內會上漲,雖然現在價格會有很多變化,那是因為國家在做調控,但是如果疫情一旦延續時間長,國家的調控力度也不可能一直持續。這些商品的價格會快速上漲。

大宗商品如房價,房價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現在還很難說,因為房價主要跟政策相關的,如果一旦疫情影響到了經濟,又把房地產作為經濟的支柱行業提上來,那房地產真的是會快速的上漲,那反過來如果能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今年的房價會發生比較大的下跌,關注房價的朋友們可以時刻關注政策。

另外酒店,電影票,娛樂場所費用、景點門票會下降,因為他們所在的行業受到疫情的影響比較嚴重,就算疫情能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短期內大家還是心有餘悸,不敢去這些公共的場合消費,這些場所也不得不降價!


互金圈


物價由供求關係決定,自去年底以來,全國發生了肺炎疫情,這會對經濟活動中不同行業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供需關係,傳導致產品價格,遵從這個邏輯來分析,可以將價格變化趨勢歸納為三個方向。

第一,漲價的物品

漲價的物品,一定是供不應求的,需求量增大的,必然就是醫療物資,口罩漲價了,酒精漲價了,雖然說物價部分有要求不能“天價”銷售,但正常的漲價肯定是不可避免的,關鍵還不是漲不漲價的問題,而是你能不能買到的問題。即便是疫情穩定之後,對口罩、精酒之類的需求依然會持續,但整體供求暫時不會出現太大的提升,再加上人們普通有做好防備的準備,會屯一些貨,因此醫療物資肯定肯定上漲。

第二,不漲的物品

這裡的不漲並不是說價格完全沒變化,而是指變化比較小。這類物品一般是生活必需品,不管是發生疫情期間,還是疫情結束後,人們都要生活,都要消費,這種需求是較為恆定的,不太會出現大起大落,雖然部分生活消費品短期受停工影響產能有限,但我國是製造業大國,產業鏈完備,只要疫情穩定後,各行業相繼復工後,供求關係可以快速實現均衡,一般性的生活消費品價格不會有較大的波動。

第三,降價的物品

非生活必需品,需求暫時明顯下降,價格自然就會下降。最直接的,現在疫情當前,大家不會有人想著去買房了,房地產商又是高槓杆行業,要想迅速回款,在疫情穩定後大概率會開展價降促銷,房價預計會下降。另外,高檔商品,以及服務業類,比如說旅遊景點門票、娛樂場所價格會有所下降,可能有人說疫情穩定後,這些被壓制的需求會重新爆發,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至少在2020年內是不可能的,不可能說疫情一穩定,大家就湧上街頭開始大吃大喝大玩,需求的復甦有一個過程。

因此,從邏輯上來說,2020年物價確實會較為複雜,整體來說,醫療必需品受需求推動會持續高價,一般生活用品價格會較為穩定,非生活必需品及服務業價格會明顯下降。


財經宋建文


一般情況下,一年內的物價怎麼變化現在很難預判,如果預判好了,直接就去做期貨賺錢去了。但是受病毒的影響,很多商品的價格在2020年會有較大的變化,這些是我們可以預見到的。

別的不說,2020年下半年口罩、消毒液這些價格肯定會降。現在在供給出現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價格大漲。但是當病毒危機結束之後,他們的價格就會下降。

另外,受這一次防治病毒措施的影響。有些商品價格確實也會上漲。比如現在各地區實行了網格化管理。有的地方不能上高速。有的地方不讓進城,有的也出不去。

有養殖業的朋友跟我反映,這段時間飼料是從外省拉過來的,進不到他的養殖場,而收淘汰雞的商戶也是從外省來,同樣進不來。他家的養雞場,沒有飼料下鍋,這時候也賣不出去。所以只能看著蛋雞不斷地被餓死。

他這個情況應該不是個案。可能在未防治來病毒結束、交通恢復之後。大家的需求也上來了,那時候估計雞蛋、雞肉的價格會漲價比較厲害。

至於蔬菜水果之類的,可能現在價格上漲,但對未來影響不是特大,還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莫水宏觀經濟


河裡無魚市上有,一旦無市,成了市上無魚必長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