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從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加油!“2·18”武漢空戰

武漢從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加油!“2·18”武漢空戰

山城重慶: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武漢從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加油!“2·18”武漢空戰

武漢的戰略地位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當日,為確保下階段武漢會戰順利進行,中國空軍主力主動退守漢口、武昌、南昌一線,並在蘇聯援助下開始換裝新引進的蘇式飛機,僅駐武漢的戰鬥機最多時就達67架。

為提高獲取情報資料能力,密切監視敵機動向,中方以廬山、南昌、上饒、宿松、黃陂、孝感等地為要點,沿線各鄉里、城鎮為基礎,遍設綿延不絕的對空監視哨網絡,又透過情報機構,在敵機場附近派出諜報人員,密切監控敵機動向。航委會軍令廳在漢口江漢碼頭設有作戰室,負責接收各地情報,並指揮各機場適時轉入各級戰備。敵機從南京、合肥等基地起飛後,很快就會被中方監控人員發現,並透過各種方式直接報告給武漢航委會作戰室,坐鎮的地面總指揮官、作戰處處長可隨時下達指令,各機場緊急起飛應變。憑藉防空監視哨預警系統,至少可爭取10—30分鐘的應變處理時間。


武漢從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加油!“2·18”武漢空戰

(上圖)《武漢防空總配備及判斷敵機攻擊來路圖》


誰能取得空優高度,就掌握了制空權,這是決定空戰勝負的關鍵。由於日機數量及性能皆優於中方,且主動出擊,中方被迫轉入防禦態勢;加上日方欺敵戰術,或天候限制等因素,影響中方情報的判斷。時常警報不斷,飛行員疲於奔命,卻不見日機來襲;或緊急警報響起,日機已臨空,出現來不及起飛,低空遇襲的情況。雖有防空預警系統,但指揮官的判斷、緊急起飛令下達的時間,亦是空戰勝負的關鍵所在。

隨著蘇聯援華航空志願隊的加入和蘇制機的換裝,至1938年年初,全面復甦的中國空軍已經擁有戰鬥機230架、轟炸機160架,總計390架。2月,在漢口、孝感基地配置飛機85架,包括波雷寧轟炸機大隊的31架SB轟炸機和伊萬諾夫大尉的I-16大隊。科茲洛夫大尉的SB轟炸機大隊及布拉戈維申斯基統一指揮的I-15、I-16機大隊則配置在南昌。

武漢從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加油!“2·18”武漢空戰


“2·18”空戰

2月18日,武漢地區晴空少雲,江面風平浪靜。10時,日本海軍第1聯合航空隊以木更津航空隊的9架96陸攻、鹿屋航空隊6架96陸攻由檜貝襄治大尉(與三原元一少佐稱為陸攻隊的雙璧)率領,在第2聯合航空隊12架96艦戰的掩護下,分別從南京、蕪湖兩地機場起飛,於安徽和江西交界處交會後,組成混合大編隊,沿長江奔襲漢口,主要目標是漢口機場。但途中有1架艦戰因故障被迫退出,實際參戰的戰鬥機只有11架96艦戰(第12航空隊5架,第13航空隊6架)。因第1、第2聯合航空隊在淞滬、南昌已折損不少優秀的指揮官,只得讓已經接到命令回國的第12航空隊艦戰隊分隊長金子隆司大尉臨時指揮。

18日早晨就陸續有警報響起,午前,據報敵機10餘架疑似進窺成都,便派第23隊飛往漢口東北方的孝感,準備攔截回程的日機,但未發現敵蹤,便降落加油,再匆匆趕赴漢口。12時再度接到警報,第4大隊即刻進入待命狀態,由李桂丹指示作戰編組。第4大隊大隊長李桂丹擔任領隊長機,以第22隊4架為第1戰鬥群;第22隊隊長劉志漢率7架為第2戰鬥群;第21隊為第3編組群,在6000—8000米高度掩護;第23隊為第4戰鬥群,從孝感飛回參戰。


因日機飄忽不定,中國飛機起飛時間難以定奪,直至12時45分,上級才令起飛,第4大隊下屬第21隊10架I-16、第22隊11架I-15從漢口升空迎敵。總領隊李桂丹等4架起飛3分鐘後爬升時,3號機張光明即發現後上方高空有日機群,迅速靠近李桂丹以手勢示警,但李桂丹仍以大仰角爬升。

從東北方向直撲漢口的96艦戰編隊高度4200米,12時52分發現右下方中國機群,高度大約1500米,距離約2000米,共有I-15戰鬥機12架正在爬升,日機迅速解散大編隊,分為4個緊密協作的3機編隊(其中1隊只有2架飛機),居高臨下發起突襲。第12航空隊的5架艦戰攻擊靠前的李桂丹以下6架I-15,第13 航空隊的6架艦戰則咬住另外5架I-15。

遭到突襲後,中國機群頓時大亂,飛行員紛紛轉入俯衝以求獲得速度甩開日機,但咬尾的日軍飛行員也都是老手,急切之中很難擺脫。張光明見情況不妙,立即做側滑飛行,以避中彈。李桂丹則試圖擺脫攻擊,向漢口機場返航,但對方緊追不捨,在機場上空,其座機的油箱被小林二空曹和橋本二空曹聯合擊中爆炸,李大隊長當場陣亡。

群龍無首的第22隊升至2000米,巴清正、劉志漢、吳鼎臣、王怡等4架飛機被相繼擊落,2號機鄭少愚、4號機張光明呈螺旋狀下墜,後者陷入群敵圍攻,以單機採取連續性的大動作特技翻滾飛行,脫離戰場,傾斜迫降機場,發現被擊中29處,經檢查中彈竟達210餘發。

危急時刻,從孝感起飛的第23隊隊長呂基淳率7架I-15前來援助,但如此添油式盲目增援,加之在空中缺乏有效地相互配合,很快陷入苦戰,在混戰中被分割包圍,在局部被日機編隊以多打少,長機呂基淳遭圍攻擊落。

武漢從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加油!“2·18”武漢空戰

(上圖)蘇聯援華的I-15(上)、I-16(下)戰鬥機


董明德率第21隊的10架I-16匆匆趕來,吸取之前教訓,憑藉速度優勢,先爬升到3500米佔據高度才投入戰鬥,在漢口機場的西北方與敵遭遇,俯衝驅逐日機並掩護友軍I-15雙翼機,這才逐漸扭轉頹勢。第21隊的董明德、楊孤帆、柳哲生與第23隊副隊長劉宗武協同作戰首開紀錄,擊落96艦戰1架。柳哲生在協同戰友擊落1架敵機後又單獨擊落1架敵機。混戰中,日軍指揮官金子大尉被擊墜。13時25分,日機因燃料有限已到回航時間,且彈藥即將耗盡,開始撤退,雙方逐步脫離接觸;第4大隊在13時30分左右回航降落。

這場大規模空戰僅持續了12分鐘,中方宣稱己方損失5架的代價擊落10架96艦戰,1架中攻。日方則稱擊落15架I-15(含1架不確實)、2架I-16、1架重型轟炸機,計18架。日方承認損失4架96艦戰,日軍第2聯合航空隊第12航空隊分隊長金子隆司大尉、宮本繁夫1空曹、早川廣治3空曹及第13航空隊濱田稻雄1空兵戰死。

據時任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的金巨堂等人呈報的密電,中方尋獲4架日機殘骸,這和日方的實際損失完全一致。中方大隊長李桂丹上尉、隊長呂基淳上尉、飛行員巴清正少尉、王怡少尉和李鵬翔中尉等5人殉國。吳鼎臣誤撞李鵬翔後跳傘,劉志漢墜機跳傘,王玉琨迫降著陸時翻覆,損失已達8架。

“2·18”空戰沉重的打擊了日軍隊囂張氣焰,此後一個多月,不敢再進犯武漢。


本文摘自《中國上空的鷹:蘇聯援華航空志願隊戰史1937—1941》


武漢從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加油!“2·18”武漢空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