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徐瑾彥


一定要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一般溫度在24度左右,對溼度控制在60%,環境一定要舒適,而且要定時的開窗通風,防止受涼。那麼也要注意保暖,高熱的病人機體代謝增強,應該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可以給患者多吃一些水果,食物要清淡,也可以多補充水分維生素,同時禁忌油膩辛辣的食物。


麻辣小烤鴨


肺炎除了治療之外,其護理措施也非常重要,能夠促進炎症的消散,促進肺炎康復。肺炎主要是由於機體抵抗力下降,受到病原體入侵,而使肺部黏膜組織出現炎症反應。患者應該及時配合醫生治療,主要以抗炎治療和對症治療為主。同時要做好護理,比如保持室內的空氣的新鮮,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並且保持一定的室溫,可以達到26℃左右,保持室內一定的溼度,防止過於乾燥。飲食要清淡以低鹽、低糖、低脂,營養均衡的飲食結構為主,多吃點顏色比較鮮豔的蔬菜和水果,並且適當的臥床休息,增強體質。每天可以做太極拳、瑜伽,並且每天可以做吹氣球、縮唇呼吸的呼吸運動,增強心肺功能。而且每天可以通過家人來協助由下往上拍打背部,震動肺內的分泌物促進排痰。隨時複診,調整處理措施。


炫老闆的天下


從中醫的角度看,肺在五行中屬金,土生金,金生水;土為脾為肺之母,水為腎為肺之子;養護肺的同時還需養護好脾腎即先後天之本(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觀)。

護脾需管住嘴,護腎需防寒穿暖;日常衣食住行離不開先天之本和後天之本。首先穿衣作用的是先天之本~腎,斷寒根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穿暖,放鬆身體;充足的熱能可減少腎陽消耗,增加至少一半的體能。人冷一收緊,則需過度消耗體能;穿暖身體鬆了,體能精力都增長;疾病顯現出來的是身體很沉重、酸、麻、脹、痛,這是腎氣不足的跡象;腎氣不足則加重肺的負擔,反之,肺氣不足加重腎的負擔,所以聖人避風如避矢石。

飲食作用的是後天之本~脾,脾屬土。《黃帝內經》提到“五穀為養,五畜為輔。。。。。。” 現代人一半的病是吃出來的,追求舌尖美味的飲食之風橫掃國人,貪生冷,喜食肉,重口味的不節飲食隨處可見;十人有九人脾虛,越虛越胖。 脾胃運化能力弱時,多食部分運化不了則轉為溼邪,堆積於中焦;所有能量都要脾土來吸收,垃圾也需要脾土運出去。脾胃好了,再用藥,事半功倍;沒有吸收機制的本錢時,用人參也是毒藥。脾胃溼邪過重,對肺也是一種拖累;胃氣絕,人則亡。

新型肺炎患者確診後,肺部拍片都有白花花的一片,中醫可理解為寒溼邪。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裡提到:“萬病皆由寒中起”!

新型肺炎預防關鍵字避“寒”!





約你健康


“宅”、“戴”、“洗”,其實只要做好第一點宅在家裡不出門就是最好的防護了,但是宅在家也要勤通風的,每次至少通風15分鐘到30分鐘就可以了,霧霾大的天氣不需要通風。必須出門的話一定要記得戴口罩,回來以後要洗手,所購買的東西外包裝袋一定要記得消毒。



嘻呵遊戲


帶口罩,勤洗手,不到人流量多的地方,儘量不出門,早發現,早隔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