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有哪些花樣作死的事?

王不二說史


古代歷史上作死的人很多,今天在這裡說一個三國時的狂人。

三國時的禰衡可以說真的狂的可以,也是花樣作死的可以,禰衡字正平,平原國般縣人(今山東樂陵市西南),《後漢書》說他“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大概意思就是禰衡有文才有口才,不過為人任性傲嬌,看不起人。



話說公元196年,曹操迎天子到許縣,許都成了政治中心,不少人就想去這個當時政治中心謀求升官發財的機會,禰衡也是其中一個,到了許都,有人勸他跟當時的名流荀彧、陳群交往,禰衡卻是不屑一顧,還說只有大兒子孔融,小兒子楊修還可以湊合著交往一下。孔融對於禰衡的狂言倒是不在意,還將他推薦給了曹操。


曹操聽了孔融的推薦詞後,就想見見這個狂人。

操欲見之,而衡素相輕疾,自稱狂病,不肯往,而數有諮言。操懷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殺之。

曹操想見,禰衡卻鄙視曹操,自稱有精神病,不肯去,還說一些曹操的壞話。曹操雖然很生氣,但是看在他的才華名氣份上,也沒將他怎麼樣,可是禰衡還不知收斂!

聞衡善擊鼓,乃召為鼓吏,因大會賓客,閱試音節。諸鼓吏過者,皆令脫其故衣,更著芩牟、單絞之服。次至衡,衡方為《漁陽》參撾,容態有異,聲節悲壯,聽者莫不慷慨。衡進至操前而止,吏呵之曰,鼓吏何不改裝,而輕敢進乎?衡曰“諾”,於是先解衵衣,次釋餘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單絞而著之。畢,復參撾而過,顏色不怍。

曹操聽說禰衡善於擊鼓,就任命他為鼓手,大會賓客,演出是要換演出服的,可禰衡還是穿著平時的服裝,禰衡的藝術水平確實很高,演奏了一首《漁陽》曲,聲節悲壯,聽的人都不禁慷慨激昂,演奏完,禰衡來到曹操面前,司儀官呵斥道:“鼓手怎麼沒換演出服裝,不能進去!”禰衡說好啊,然後當場更衣,全裸出鏡,慢條條換完衣服,再擊鼓而去!曹操表示這小子夠可以!



孔融回去數落了禰衡一頓,說那可是正平大雅的事,你怎麼這麼不知分寸,又說了曹操愛才之意,禰衡也答應再去見一下曹操,孔融屁顛屁顛的跑去找曹操,跟曹操賠禮道歉,說禰衡很後悔,要來跟你謝罪,曹操佷高興,就通知下人,禰衡來了就立即通報。然後禰衡穿著破破爛爛的,拿根柺杖跑到曹操大門外,破口大罵!氣得曹操跟孔融說道:“禰衡這小子,我要殺他就跟殺鼠雀一樣,看他有點虛名就算了,將他打發去劉表那吧。”

到了劉表那裡後,因為禰衡的才名,眾人對他也很敬重,有什麼文案都要禰衡參與起草擬定,剛開始禰衡倒也規矩,時間長了狂性又發作了,先是當著劉表跟一干智囊的面,將他們起草的文章給撕了,說這是什麼狗屁不通的玩意兒,再後來,對劉表吊兒郎當非常輕視,劉表受不了這窩囊氣,又把禰衡送走了,送到了黃祖那裡!

到了黃祖這,禰衡還是狂性不改,有一天黃祖在船上請客,禰衡又出來搗亂,對黃祖出言不遜,黃祖很不高興,說了禰衡兩句,禰衡更加不樂意了,罵黃祖:“你個死老頭子,說的什麼屁話。”黃祖大怒,命人將禰衡拉下去打屁股,禰衡說士可殺不可辱,有本事殺了我啊,黃祖一聽更是怒不可遏,於是下令把禰衡殺了。

禰衡卒,享年26歲!真是不作不死!


歷史紅塵


我父母的同事,夫妻兩個一輩子老實的要命,大兒子很文弱,也老實巴交的,唯獨二兒子長得五大三粗,從小就是混世魔王。剛剛十八歲時,夥同一幫半大小子和另一幫打群架,警察來了,別人都一鬨而散,他卻揪住一個不依不饒,結果被抓住了。本來也沒事,雙方又沒啥傷亡,頂多關幾天了事。結果他又仗著身強力壯,在裡面稱王稱霸,欺負一個小夥,把人家打死了!事情鬧大了,父母找死者家屬求情,說只要籤一個諒解書,就給對方二三十萬養老!九十年代初的二三十萬是什麼概念!這筆錢是父母央求廠領導借的,承諾多少年還。法官那裡也說好了,只要死者家屬籤諒解書,他就判死緩,否則就不敢,怕死者家屬鬧事。而死者家屬說不要錢,就要命!說反正你兩個兒子,死一個還剩一個,他們那時候都五六十了,已經不可能再有孩子了!最終還是被槍斃了,不到十九歲,生生把自己玩死了!


文死賤武死顫


陳公博:一生的好機會,好運氣,都被他自己糟蹋完了!

陳公博是共產黨一大代表;後來加入國民黨,成為高級黨員;可以說,無論在那個黨混下去,都絕對是元老級人物。可惜,他後來選擇當了漢奸。抗戰勝利後,被槍斃了。

陳公博出生於廣州的官宦世家,家庭條件優越。1917年時,從廣州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後,又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當時的北京大學名師雲集,校長是著名新文化領袖蔡元培。有這樣的教育背景,以後就算不從政,搞學術研究也能成為一代大師啊。

不過,陳公博在當時還是非常有理想的。1920年,陳公博在廣州組建《廣東群報》,宣傳馬克思主義。1921年3月,陳公博配合陳獨秀在廣州建立共產黨廣州支部。7月,參加中共一大。一大隻有13位代表,陳公博就是其中之一!妥妥的元老級黨員啊!新中國成立以後,以陳公博的資歷,絕對是開國元勳!

可惜,陳公博在1922年,因為支持寫文章陳炯明的事,脫離了中國共產黨,到國外留學。(陳炯明的事,我寫過文章。陳炯明是一個好人,只是被國民黨抹黑了。而共產黨黨史和國民黨是合作關係,所以,也是不支持陳炯明的。所以,陳公博支持陳炯明,作人上沒問題,只是和黨的紀律相違背。)

此後,陳公博去了美國留學。如果,從此他不在參與政治,專心研究學術,也會成為一代大師。混的肯定也不錯的。

可是,陳公博在1925年回國以後,又加入了國民黨。1926年1月,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陳公博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一躍成為國民黨核心領導層,地位那是相當的高。

陳公博在國民黨內部,也不安穩。先是支持蔣介石,後來又轉投汪精衛,逼蔣下臺。蔣介石贏了以後,陳公博亦辭去了所有的職務。後來,蔣介石被張學良囚禁時,他又蹦出來要“武力”解決西安事變(這是要弄死蔣介石)。幸好,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雖然和蔣介石有矛盾,但是,如果此時陳公博一直堅定的留在國民黨隊伍中。就算是後來蔣介石退到臺灣,他的資歷也能安享晚年。可是,這人又開始作妖了。

1938年汪精衛投日以後,陳公博也跟著去當漢奸了。甚至,在1944年汪精衛死後,陳公博還出任了“偽國民政府代主席”!這可是最大的漢奸頭子啊,汪精衛二號!

日本投降以後,陳公博逃亡日本,後被抓回中國審訊。1946年6月3日,陳公博被行刑槍決!

陳公博趕上了加入我國兩個政黨的發展機遇,也有機會成為學術大師。可是,他作死,當了漢奸,葬送了自己一生。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說個關於顏值的故事吧。

話說,西晉的時候有個名叫潘安的小帥哥,顏值驚為天人。在洛陽這座大城市,只要他一出門,周圍就會呼啦啦的圍上來一群粉絲,還都是女粉絲。

那時候追星也很瘋狂啊,婦女們在路上看到潘安,立刻飛奔過來,手挽手圍成一個圈,眼冒金光的盯著潘安看……你看,這都不要出門了。

與此同時,洛陽城還有一位超級明星:左思。

左思是什麼人呢?才華橫溢,年紀輕輕就寫了一篇《三都賦》,當時的文壇大V看完都是由衷的佩服,各種轉發點贊,引爆了整個文學圈。大家為了學習傳閱,紛紛買紙謄抄。結果,買紙的人太多了,導致存貨不足,紙價上漲,造成了“洛陽紙貴”。


所以,左思也是當時的大明星了。

(左思)

但是,左思長得不太好看,有點醜。他聽說潘安一上街,妙齡少女們紛紛出動,圍追堵截,場面幾近失控——非常非常羨慕。

於是,左思就想:怎麼說我也是明星,總有欣賞我才華的小姑娘吧!

然後,左思一咬牙一跺腳,素面朝天,跑到洛陽大街上晃悠。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力,再隨便朗誦幾句自己《三都賦》的句子……

果然,有人開始注意左思了。畢竟,現在洛陽城上熱搜的就是潘安的行程和左思的《三都賦》。

然後,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騷動。一個大媽擠到了左思的面前,直勾勾的盯著他。左思心想,雖然不是小姑娘,但至少證明自己還是有粉絲的。他正想給人家搞個簽名啥的,這位大媽忽然朝左思吐了一口唾沫,面無表情扭頭就走。


左思懵了,咋回事?遇到黑粉了?

還沒搞明白呢,周圍的大媽紛紛停下腳步,把左思團團圍在中間,挨個朝他吐唾沫……

就這樣,大文豪左思差點被淹死,只能耷拉著腦袋,衝出人群跑回家了。洛陽城的婦女和大媽們,用實際行動闡明一個道理:顏值即正義!

故事來自《世說新語》,各種奇葩事大彙總。其實我們也不能責怪大媽們,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而且大多數人更喜歡帥哥美女。


七追風



白崇禧作為民國時期的實力派人物,相比他突出的軍事水平來說,白崇禧的政治頭腦實在幼稚。也因為自己不識時務,沒有認清形勢,付出了慘重的教訓,也為自己作死的行為埋下了晚年悲劇的伏筆。


在解放戰爭後期,經過三大戰役,蔣介石主力消滅殆盡,白崇禧控制的桂軍是當時國內為數不多的成建制的軍隊,因此,這也成為了白崇禧妄圖割據南中國的底氣。


白崇禧聯名其他人趕走了蔣介石,使李宗仁當上了“代總統”,但不切實際的“劃江而治”最終使得國共和談破裂,而白崇禧妄圖憑藉手中三十萬人想抵擋住經過三大戰役錘鍊的百萬解放軍,這無疑是痴人說夢。



可白崇禧盲目自大,還相信美國人會插手,青樹坪戰役使得白崇禧撿漏成功,重創了鍾偉的一個師,更增加了自己的信心。可很快在衡寶戰役中,桂軍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連起家的第七軍都被消滅。


這使得白崇禧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想把在廣西的殘部再拖到海南島,可是解放軍已經不給桂軍喘息之機。在海南島久久等候自己部隊的白崇禧,得知自己的桂軍被消滅在來海南島的路上時,瞬間崩潰,陷入絕望。


不過此時的白崇禧還有“退路”,那就是之前蔣介石總是三番五次力邀白崇禧去臺灣共商要事,並且許諾給予要職。天真的白崇禧就這樣坐上了去臺灣的飛機,等待他的自然不是蔣介石的夾道歡迎。



從1949年初到1949年年底,整個一年來,白崇禧從志得意滿到灰心喪氣,以為趕走了蔣介石就會迎來桂系的時代,他哪裡知道這是桂系接受考驗的一年。這一年中,桂系失去了好幾次寶貴的機會。當初程潛和陳明仁湖南起義,白崇禧還想武力鎮壓,轉過身來,自己卻變成了光桿司令。如果白崇禧當初也接受起義的話,地位不會比程潛等人差多少。


即便是同一陣營的李宗仁,也比白崇禧處境好上百倍,他沒有受到蔣介石的誘惑去臺灣,而是去了美國養老。但白崇禧卻去了臺灣,因為他認為此時是“共赴國難”的時期,蔣介石必定會重用自己。



殊不知,如果白崇禧的主力部隊還在,蔣介石說不定還會重用白崇禧。但現在白崇禧是光桿司令,加上以前多年的恩怨,蔣介石怎麼可能不報復白崇禧呢?正是由於白崇禧的幼稚加天真,使得白崇禧晚年鬱郁不得志,就像籠中鳥一樣沒有自由,連自己家對面都常年有特務監視著。


對此,你覺得白崇禧是作死嗎?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作死的人從來不缺,古今中外皆有,死的法也是各種花樣啊,在此列舉幾個攻諸位一樂。

一、秦武王贏蕩;

秦武王贏蕩從小就力大無比,喜歡舉重物。他當上秦王以後也不改這個愛好所任用的人也是這類人,手下的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都因此位居高官。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攻下韓國宜陽城,斬首六萬之後。乘勝渡過黃河去周王畿轉了一圈,在周王太廟前和大力士孟說比賽舉“九鼎”之一的龍文赤鼎(又稱秦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就氣絕而亡了,年僅23歲。貢獻了一個成語“舉鼎絶臏”由於死後無子,後來王位到了秦昭襄王贏稷手裡。

二、禰衡

東漢末年的名士,和孔融是忘年交,孔融多次在曹操面前說他有才,曹操任命他為鼓吏。但他瞧不起曹操。宴會上命鼓吏擊鼓演奏。輪到他時,他本來要脫衣服去換演奏服,結果他直接扒光就擊鼓,一邊敲,一邊罵曹操。後來他答應孔融去給曹操道歉,結果在道歉宴會上,又罵曹操,曹操把他送到荊州劉表那裡,想噁心劉表。

劉表在禰衡一再羞辱下,很生氣,想殺他,但又不好直接下手,送他到江夏太守黃祖那裡,黃祖這人脾氣暴躁,所以也和他尿布到一壺。因為在黃祖那裡處理文書頭頭是道,所以和黃祖兒子章陵太守黃射關係不錯。

有一回黃祖在大船上宴請賓客,但禰衡出言不遜,讓黃祖很難堪,黃祖就斥責禰衡。禰衡更是仔細地盯著黃祖,說:“死老頭!”黃祖非常生氣,想要打他。禰衡更是大罵,黃祖氣憤到極點,就下令殺禰衡。因為黃祖的主簿一向恨禰衡,即刻就殺了禰衡。

三、日本的四條天皇

日本古代一位年紀只有十歲的小天皇,四條天皇,為人極度頑皮經常以作弄別人為樂。有一回心血來潮,想看宮女滑倒的樣子。在皇宮走廊撒滿了滑石粉,結果宮女沒滑倒,自己卻滑倒了,還撞傷了頭,最後不治身亡。


0度觀


說到花樣作死,我想到了梁武帝蕭衍,本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的皇帝,到老了卻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幾次出家當和尚,每次都是大臣花巨資為其贖身,搞得民怨沸騰,到最後因侯景之亂被活活的餓死在宮中!

梁武帝蕭衍,是南梁的開國皇帝,他在位48年,共活了86歲,是中國歷史上第二長壽的皇帝,僅次於清朝的乾隆皇帝!




年輕時的蕭衍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的人,憑著自己的膽略建立了南梁,之後他吸取了齊滅亡的教訓,每天勤於政務,並且十分節儉,衣服打了補丁他也不捨得扔,吃飯多以蔬菜為主。蕭衍在宮門口還設立了兩個函(盒子),一個是謗木函,一個是肺石函,讓老百姓和大臣們寫出自己對國家的建議和意見投入函內,以便他傾聽民聲!


這樣的好皇帝本來應該得以善終,但蕭衍到了老年時期開始變得昏聵,他篤信佛教,於是大興土木修建佛寺,後來竟然還棄國家大事不顧出家為僧,以至於朝中大臣要花鉅款贖他,他才肯回宮!

而在後來的20年裡,蕭衍前後共四次出家,大臣們也前後花了四億多香火錢才讓他安心下來當皇帝,而這些錢都是剝削老百姓得來的,導致當時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蕭衍自此便失了民心!

此後的蕭衍疏於治國,吏治也極為腐敗,當侯景發動叛亂時,老百姓和大臣們紛紛倒戈相向,以至於侯景拿下皇宮後,蕭衍才知道自己的江山被他作沒了!後來蕭衍被侯景關押了起來,在沒人給他送飯的情況下,蕭衍最終被活活餓死!


唐古看今


先給大夥上一張照片:

上面這個人是否很熟悉?

在所有人都伸出右手大喊“希特勒萬歲”的時候,只有他雙手抱懷面露微笑。沒錯,這個人也是在“作死”,然而德國還有個比他還能“作死”的人。

阿爾伯特.戈林

(圖右阿爾伯特.戈林)

他就是二戰德國僅次於希特勒的二號人物赫爾曼.戈林的弟弟阿爾伯特.戈林。當時德國納粹黨勢力越來越大,希特勒身邊的夥伴們也都希望獲得高位,1935年深的希特勒信任的赫爾曼.戈林被升為德國空軍總司令。


赫爾曼的高升也讓他志得意滿,但讓他頭疼的只有兩件事,一是盟軍的頑強抵抗;二是他的弟弟各種花式作死。

阿爾伯特的人道主義

阿爾伯特的思想與哥哥是完全不一樣,他並不喜歡屠殺猶太人,可能是因為他的父親是猶太人,所以對於納粹黨對猶太人使用暴力他很是反感。但說起他的“作死”還是從一點一滴的事情說起。

某天,他走在路上看到一群猶太婦女被警察逼著擦馬路,他也立馬脫下外套跪在路邊陪她們一起擦。警察看到後二話不說抓起這傢伙準備揍一頓,但仔細一看這個二愣子不是別人,正式戈林元帥的親弟弟,嚇得裡面放開他,然後把猶太婦女和阿爾伯特都送了回去。

阿爾伯特因為反對屠殺與暴力,所以並沒有跟著他哥哥一起做事,而是自己去打工。後來他的老闆,一個叫奧斯卡的猶太人被抓進了集中營,阿爾伯特就以他哥的名義要保老闆出來,還包括老闆的一家人並送出德國。

戈林聽到這件事後,差點沒出心臟病,他知道希特勒最討厭猶太人,而自己最為器重的人居然保護猶太人,這讓希特勒知道還得了?

於是,他立馬把弟弟送到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家工廠讓他在裡面好好上班,別給自己惹事,免得把他給拖下水。

變本加厲的作死行為

可是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後,阿爾伯特不但沒有安穩下來,反而變本加厲的作死,誰也不知道他怎麼就聯繫上了當地的反納粹游擊隊,很大方的邀請他們來炸自己上班的這家工廠。

並且還偽造了大哥簽名的通行證,然後發給那些猶太人,讓他們拿著通行證逃到外國去。在阿爾伯特的精心安排下,這家工廠幾乎兩天就要被破壞一次,但工廠被破壞就得有人修理,所以納粹黨就開著卡車去集中營拉猶太人回來修。

而在卡車開回來的途中就會莫名拋錨,拋錨之後這些猶太人就拿著阿爾伯特給他們的假通行證跑到國外去避難了。

在發生幾次這樣的事情後,蓋世太保自然就注意上了他,在被找上門後,阿爾伯特小心翼翼的從門縫裡遞出一張紙條,紙上寫著:

“以後有事找我大哥,他可以幫我解決任何事情。”

就這樣,阿爾伯特一路作死,哥哥一路為他擦屁股,但時間久了他也喜歡弟弟以自己的名義惹是生非,因為這也成了炫耀他權力的一種方法。

作死不成功

1945年納粹德國被消滅,阿爾伯特也成了戰犯上庭受審,但不少猶太人出庭為他辯護。可是最後還是被判坐牢兩年。

因為他揹負著戈林的姓氏,所以阿爾伯特在出獄後一直沒找到工作,生活平困導致抑鬱,每天只能靠酒精在麻醉自己。

但也因為他從前的各種作死行為,後來在那些他幫助過的猶太人們庇護下度過餘生。


大國布衣


1、割肉下酒齊二彪


齊國有兩個好勇鬥狠之徒。

一人住村東,一人住村西。

有天突然半道上相遇,商量喝點。幾杯酒下肚,喝高了。

兄弟,弄點肉吃去!

你也是肉,我也是肉,還弄什麼肉?找點豆瓣醬就好了。

於是,兩個人抽刀互砍,割肉而食。至死為止。

出自《呂氏春秋》:齊之好勇者,其一人居東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於塗,曰:“姑相飲乎?”觴數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為?於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

2、舉鼎達人秦武王


秦武王,贏蕩(感覺這名怪怪的)。

古時人們都喜歡舉鼎,其中項羽最為出名,這位秦武王也喜歡這項運動。

武王,身強體壯,身邊的力士都升了大官。

有次想和一位叫孟說的力士比試舉鼎。

結果王一上手直接跪地上,膝蓋都碎了。估計還壓出了內傷。

幾個月後,人沒了!孟說也被滅了族。

出自史記:“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族孟說。

3、再來一粒明光宗


明光宗朱常洛前半生坎坷。

他熬了三十八年終於當上了皇帝。

當皇帝的第十天就生病了。

有人在給他治病的藥裡還加了瀉藥,一天拉了三四十次,已經奄奄一息了。

這時,有位大臣進貢了枚“仙丹”。他吃後,身心舒暢,病情漸漸好轉。

朱常洛心想:這藥真靈,趕緊再來一顆!

大臣有點不情願,但聖命難違。

結果當天晚上人就沒了。

4、熊孩子四條天皇


首先聲明,這位天皇不喜歡打麻將,他爹也不喜歡。

原是秀仁親王,2歲時繼位為四條天皇。

10歲那年,出於熊孩子的本性,四條天皇想看宮女滑倒。

於是,在皇宮走廊地板上撒了許多滑石粉。結果,自己卻摔了個狗吃屎。

撞傷頭部,不治身亡。


流浪的多魚


《祭湯海秋文》,這是晚清名臣曾國藩為故友湯鵬(字海秋)所寫的祭文,文中關於湯鵬的死因有八字寫道:“一呷之藥,椓我天民。”,道盡了曾國藩內心的嘆惋與無奈!話說這個湯鵬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他又是如何走上不歸之路的呢?他的花樣作死法真的比秦武王“舉鼎絕臏”更勝一籌嗎?

相信許多朋友對於湯鵬並不熟悉,然此人能得到一代名臣曾國藩寫祭文悼念,可見其並非泛泛之輩。湯鵬字海秋,他是清道光年間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與時人龔自珍,魏源以及張際亮並稱為“京中四子”。相信大家猶記龔自珍先生的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魏源更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代表,著有《海國圖志》,更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時湯鵬與這等人傑並稱,足見時人對他的肯定。

湯鵬自幼聰敏好學,23歲便取得進士及第,後更因文章“震爍奇特”,被選入軍機章京,歷任貴州司員外郎,山東道監察御史。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湯鵬有個致命的性格缺陷那便是執拗,曾因一幅對聯與曾國藩絕交,後來也因執拗敢言而觸怒清室以致被貶不受重用,而說到湯鵬之死,更是他執拗的性格所致。

湯鵬怎麼死的呢?前面說到曾國藩在祭文中寫到:“一呷之藥,椓我天民”,而導致湯鵬之死的這一味藥便是大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要是生病吃錯了藥方這無可厚非,可笑又可嘆的就是這完完全全是湯鵬自己在作死。

這件事的起因是一日湯鵬與朋友相聚在家閒聊。不知怎麼得就聊到了醫藥方面吧,當時有個朋友說大黃藥性峻烈,不能隨便服用。湯鵬聽後便不服,漫不經心地說道:“大黃有什麼?我經常服用它都沒事。”,在座的朋友感到驚訝,紛紛笑道湯鵬大言不慚。時湯鵬大怒,便立刻命人去藥鋪買了幾兩大黃回來並且馬上煎服。時湯鵬喝了一半,眾人都擔心他出事,便極力制止。然湯鵬執拗啊,他堅決不聽,最終將一罐大黃全部服下,結果當天便暴斃了,年僅44歲。

曾國藩在挽湯海秋聯中寫道:

“著書成二十萬言,才未盡也;得謗遍九州四海,名亦隨之。”

可惜這樣一位才子竟如此死去,實在可惜!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