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該怎麼選?應該選村裡的還是縣城的?

沒有遺忘e只有遺憾


這個問題對於家長來說,就好像魚與水的關係一樣,到底怎麼選擇呢?的確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作為一個一線老師呢,我來聊一聊自己的觀點,我們無論是選擇村裡的學校,還是縣城裡的學校,我們必須要考慮如下很實際的問題。



第一,接送問題,孩子在上小學,無論是在村裡面還是在縣城裡面,這個時候是需要家長接送的,可能不需要每天接送,但是一些特殊的時候,比如說冬天的時候天氣黑的早,比如說颳風下雨的時候,都是需要家長接送的。

如果說我們家裡有這樣的人,專門接送孩子,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節奏。那這個時候選擇縣城裡的學校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個問題,我們真的能夠隨便選擇學校嗎?


現在就會涉及到一個問題,我們在村裡面上學,可能因為就是這個村的人。學校那是無條件接收的。並沒有一些硬性的要求。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去縣城裡上學,認為教學環境好,師資力量強一些,對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成績是有幫助的。這樣想,是每一個父母都能夠做到的。

那麼就會涉及到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選擇怎樣的學校呢?這個學校,他的教學水平在縣城裡面又屬於怎樣的情況呢?如果說我們在縣城裡面有房,屬於片區內。

好,這樣的學校無條件接收,這無可厚非。如果說我們在縣城裡面沒有房,沒有學校可以無條件接收,這個時候可能需要的就是花錢找人。這種情況下,我們所進的學校怎麼說呢?

很一般。

很可能啊,這座學校就是專門用來接收從村裡面來到縣城裡上學的這樣的一所過渡性質的學校。這個時候啊,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如果我去縣城裡的學校,那麼我最起碼要去一所中等水平的學校。如果說不如中等水平,個人建議,實質性,意義性不是特別大。

第三,學籍問題。

現在的學籍是全國聯網的,我們孩子人去那所學校唸書,可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會面臨一個特別急需的問題,剛才您所描述的縣城裡的班,班容量60到80人,這種情況下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學籍的。

正常情況下一個班級的容量55人,以河北為例,超過55了,再想上學籍,是無法上的!

現在學籍是全國聯網的,每個班最多?有多少人是有一個規定的,所以說剩下那一部分人,只能說什麼呢?

在這裡上學,學籍呢,可能還是在村裡面。然後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等孩子六年級畢業了,想到縣城的對口中學上學。沒有學籍的話,你就去不了。也就是說你在小學只是在這裡借讀了幾年而已。到了中學的時候,還得打回原籍,學籍在哪裡就去哪裡上中學。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需要再次找人花錢,然後動用自己家裡的各種關係吧,讓孩子進入到縣城裡的中學。如果這個時候還解決不了學籍問題的話,那麼到了初中學升高中的時候,又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了,所以說學籍問題大於一切。

如果學籍問題能夠解決,我們去縣城沒有什麼問題。

最後一點,孩子自身情況。我們無論是在村裡面還是在縣城裡面,我們一定要考慮孩子的自身情況。我們孩子如果善於學習,熱愛學習,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下,都是能夠成才的。

如果說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一點,到了縣城,又沒有父母的陪伴。或者說只是有老人在這裡接送孩子,這個時候去了縣城,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理想。

如果說我們孩子自制力比較強,也向往去縣城熱愛學習,這個時候去縣城可能會更好一些。總之,萬事沒有絕對,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這個問題。希望這樣的解答能夠幫助到你更好的做出一個抉擇。


說文寫作


題主的問題是小學該選村裡的還是縣城裡的,我猜測是在村裡居住,現在想換到縣城,又怕縣城班級人數多老師顧不上而猶豫,既然如此考慮,應該可以解決孩子的學籍問題,我姑且在此基礎上分析一下。

先說在縣城上學的優點:

一、硬件方面。縣城的小學定會比村裡的條件要好一些,多媒體教學,體育場地等。

二、軟件方面。課程的開展更全面,村中的音樂、美術方面一般都是不怎麼上的,縣城相對來說就會好一些,一般還會有美術室了。學校的活動相對來說也會多些,書法大賽了,歌詠大賽或者籃球賽,以及一些演講類的,孩子會在各類的比賽中得到鍛鍊,就算不參加,作為觀眾也可多點見識,而在村裡這些一般都是不開展的。

三、氛圍方面。相對來說,縣城的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學習,和老師的配合度也高。不是說農村的家長不負責,而是客觀情況使然,村中的孩子留守兒童多,家鄉的配合度跟不上,時間長了,老師也會放鬆。在這樣的環境中,人的危機感變小,父母在家的也會放鬆,畢竟孩子們都在玩,只有自己家孩子學習,孩子自己也不情願。

四、其實小學時的差別不算很大,只是有些縣城初中不接受村裡來的學生,當然優秀學生除外,如果小學選擇縣城,初中時會少很多麻煩。這個要看你們那裡的具體情況。

再說缺點:

一、經濟壓力增大,從村裡轉到縣城,衣食住行方面一定會增加開支,孩子的教育費也會加大投入,因為縣城的各種輔導班和興趣班都比較多,孩子剛到縣城,會跟不上節奏,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增加家長的焦慮感。

二、學校配合方面,參照第一點,家長一定想找份工作,不過又會影響到對孩子的陪伴,縣城的班級學生人數多,老師一定顧不過來,這時就需要家長的高度配合,老師上完課後,回到家裡是需要家長陪伴作業的,聽寫詞語啊,檢查作業啊等等。如果做不到,孩子的成績不但不會提升,甚至會比在村裡的還要退步一些。

利弊就是這些了,到底是在村裡還是縣城,就需要咱們自己綜合考量一下自身的條件和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柴老師練字


孩子的擇校問題是教育路上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個人認為到底選擇在農村上學還是去縣城上學需要考慮家庭經濟能力,如果家庭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肯定選擇縣城的小學

1,學校基礎教育設施:縣城的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肯定要比農村的小學好很多,塑膠跑道,明亮的教室,空調,實驗室等等

2,師資配備:不能說農村的小學師資就一定差,但是縣城的小學師資平均水平是一定高於農村小學師資水平的,不管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學歷教學水平,還是對孩子的啟蒙水平都會不一樣

3,教育資源:在縣城的小學上學,孩子所能接觸和獲得的教育資源比農村上學的孩子多的多,比如縣裡選拔一批學生參加一些活動,肯定是縣裡孩子優先

4,環境:這裡說的環境不是教學環境,指的是同學環境,在縣城上學的話,同學圈或者是本就生活在縣城的孩子也可能是家庭條件不錯的在縣城借讀的孩子,將來都可以是孩子的生存資源

總之,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建議讓孩子去縣城上學!望採納


平凡的馬老師


毫無疑問選縣裡的。小學生階段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縣裡的小孩子養成教育要好,父母的知識層次高,對孩子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相對要好一些。而村裡的孩子,要麼父母文化水平底,要麼外出打工,爺奶照顧的多,留守孩子也多,相對頑皮,有行為習慣差的。小孩子上學不但學知識,他的叫人際交往已互相影響了。學知識也是一個方面,農村孩子多,老師教起來就費事多,在管理學生上就費很很多精力,對於孩子的知識教育就會弱一點。老師的水平應該差不多,主要就是學生方面的原因。縣裡一個班裡孩子多,但只要孩子習慣好,還是能學好的。


水煮月亮1


這個問題要根據家長的實際情況而定:一、家長在家的,又在城裡買了房的,可以考慮就近選擇一所學校就讀,

二、若家長沒在家,爺爺奶奶歲數比較大的,又接送不了的,也可以選擇一所有校車接送的學校就讀,主要是安全省心,又不耽誤你工作,但是弊端是孩子歲數太小上寄宿制學校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容易造成愛的缺失,因此歲數太小,不建議上寄宿制學校。

三、父母在農村,又沒在城裡買房或者務工的話,還是在村裡學校上比較合理,既減少了教育附加值,又跟孩子培養了感情,從教育質量上來說,學校教育是面向大多數,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至關重要!家庭教育成功的孩子在哪上都不是問題!

過分依賴學校教育是不可取的!抱著“我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我可以不管了或者我也管不了”的思想是錯誤的,你的孩子怎能推給別人呢?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一條會做夢的魚


那肯定是縣城的,房子在縣城,而且學校離得近,縣城的教學質量肯定比村裡好點吧。


花開陌上188852009


還是城裡吧!甭想恁多,環境畢竟好一些,師資力量強一點。


王西海高效學習法


選村裡的小學吧,孩子上學,放學接送也方便。


墨海遠航


去縣城接受優質的教育資源,農村落後貧窮教育環境差。


比夢想走更遠


條件允許,請選城裡的。學校設施師資條件學生基本情況更好,孩子的起步也高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