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歷史上充斥著各種對未來的預測,他們中的許多人是帶著極大的信心給出的,但是當我們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我們不禁思考,2020年和曾預測的究竟有何出入。技術前進的步伐一直很快,許多年前,人們就非常準確地預測了過去十年的一些決定性趨勢。不過,並不是每個預測都是對的。根據各種專家、科學家和未來學家的說法,我們可能已經在冥王星著陸了,機器人現在應該在給我們洗衣服,同時我們都能活到150歲。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機器人革命被推遲了

機器人為我們工作的前景一直是戰後一代關注的問題,曾經認為,到2020年,人類將在很多領域成為冗餘人員。埃隆大學在2006年指出:“未來學家和技術專家表示,到2020年,各種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幾乎完全取代體力勞動。”


英國未來學家伊恩•皮爾森(Ian Pearson)在2005年接受英國《觀察家報》採訪時表示:“在2020年前製造出具有超人智力水平的智能電腦是可能的。”“它肯定會有情緒。”他補充道,“如果我在飛機上,我希望電腦比我更害怕墜毀,所以它會盡一切努力待在空中。”不過,現在已經2020年了,我們的電腦並不比我們更情緒化。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進展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快。”皮爾森告訴CNN。“本世紀初,人工智能發展非常迅速,所以我們曾預測,到2015年,我們將擁有比人類更聰明的意識機器。”皮爾森表示,“但是,當時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這讓情況有所倒退。我估計人工智能的進展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慢了35%到40%。”


皮爾森承認,機器人帶來的裁員比他預期的要少,但他指出,電腦化的工作夥伴已經滲透到了一些工作場所。他說:“你可以去一些汽車廠看看,根本見不到人。”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2009年,皮爾森還曾預測,我們現在將會穿上“活膚”——電子設備被“打印”在我們的身體上,監測我們的健康狀況。他補充說,該設備還可以“從神經發出信號並記錄下來,或許在以後的某一天重新注入神經,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效地記錄和回放一種感覺,比如在伴侶不在時依舊能感受到擁抱的感覺。”皮爾森現在告訴CNN,這樣的產品不需要複雜的技術來製造。他表示:“我們在近20年前就可以看到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但迄今尚未實現,因為沒有足夠多的工程師或公司決定研究這些領域。”


我們還沒有在月球上度假

幾十年來,人們一直預測太空旅行是可行的。太空諮詢公司Astralytical的創始人福爾茨克(Laura Forczyk)表示:“回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談論的話題——太空旅遊一直是一個願景。”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2009年,隨著許多公司和個人表示,希望讓21世紀10年代成為太空旅遊的十年,我們終於迎來了突破的時刻。“到2020年,你將看到普通公民繞月。”太空探險公司的埃裡克•安德森(Eric Anderson)在2009年告訴Space.com網站。特斯拉和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想得更美,該網站援引他的話說:“我要大膽地說,到2020年將會有載人登陸火星的嚴肅計劃。”


“從2001年到2009年,人們看到它變成了現實,”福爾茨克告訴CNN,“他們認為它就在拐角處。”但事實證明,太空旅遊離我們如此之近,卻又如此之遠。在21世紀的頭10年裡,有7人付費進入太空,但2009年,軌道旅遊飛行停止了。延誤意味著數百名報名參加太空旅行的人不得不等待。“那時候,人們總是說,‘明年,明年’。”冒險記者克萊什(Jim Clash)說。他在2010年購買了一張價值20萬美元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航班機票。他說:“我確實認為,到2020年,我們將把這個項目作為常規項目來運行。”他補充道:“我應該是610號乘客,排在倒數第一。”但他對這次耽擱並不失望,“這需要一段時間,我願意等待”。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然而,對於商業太空旅行來說,21世紀10年代幾乎不是一個失落的十年。在過去的10年裡,許多公司都朝著發射的目標大步邁進。SpaceX公司在2018年透露,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將成為該公司的首位太空遊客,預定了最早在2023年進行的繞月之旅。除此之外,馬斯克仍將目光牢牢鎖定在火星上。“現在我們有私人公司建造自己的飛行器來運輸付費客戶。”福爾茨克說,“這就是過去十年和過去幾十年的區別。”


當然,要想在2030年之前從太空看到地球,你需要有一大筆錢。但福爾茨克補充道,在月球上建造酒店的長期願景可能並不遙遠。“人類是聰明的……當然,這最終會發生的。”“這是否會在我們有生之年發生,我無法告訴你。但只要這個夢想還在,人們就會繼續努力。”

一些預測甚至不太靠譜

時間越往前,對2020年的預測就越古怪。1964年,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發佈了一份長期預測報告,向各個領域的82位專家提出問題,讓他們對我們的時代做出一系列預測。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1980年:機器人成為家庭僕人。

1980年:載人飛船登陸火星。

1995年:人類壽命被人為延長了50年。

1998年:直接向大腦輸入信息。

1999年:月球上建立軍事力量。

2000年:與外星人的雙向交流。

2015年:允許時間旅行。

2020年:飼養類人猿和其他動物從事體力勞動。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如果他們是對的,我們現在就可以和外星人交流,穿越時空了,我們的壽命將延長半個世紀,火星相關的事件將不再是新聞,而金星和木星的衛星會在21世紀初被征服,我們甚至可以飛到冥王星——在2006年被降級之前,冥王星還是一顆行星。


那些預測對的事件

著名的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過去預測,到2020年,食品消費將逐漸減少。他在2004年出版的《神奇旅程:長命百歲》(Fantastic Voyage: Live Enough to Live Forever)一書中寫道:“消化道和血液中的數十億微型納米機器人可以智能地提取我們所需的精確營養。”庫茲韋爾預測,這些營養豐富的機器人可能會“把我們吃下去的其他食物消滅”。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現在,微型機器人並沒有取代正餐,但一些關於我們吃什麼的推測性預測很可能會成為現實。早在20世紀10年代,就有人預言21世紀將會出現一場素食主義革命,當時牛肉被認為已經過時了。1913年版的《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用素食主義威脅我們》的文章,對現已不復存在的美國肉類包裝工協會進行了長期評估。該報警告說,21世紀的美國人將不再吃肉,開始以“米飯和蔬菜”為生。文章將這一前景描述為“可怕的命運”,只有“教育美國農民必須飼養更多的牛”才能避免這種情況。


但一個世紀後,素食主義和純素食主義越來越流行。許多科學家也警告說,為了阻止氣候危機,我們必須立即少吃肉,改變我們管理土地的方式。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除了我們的飲食,庫茲韋爾還在2000年預測,到2020年,電腦將“基本上不可見”,並“嵌入各處——牆壁、桌子、椅子、桌子、衣服、珠寶和身體”。他是少數幾個預測智能眼鏡或隱形眼鏡將取代手機的未來學家之一。並且,谷歌確實嘗試過,只是未能引起公眾的共鳴。


庫茲韋爾還曾預測,20世紀90年代末,人們將開始試驗自動駕駛汽車,21世紀的頭十年裡,在主要高速公路上實現自動駕駛是可行的。現在,包括特斯拉、谷歌以及拼車巨頭優步和Lyft在內的數十家公司,正在美國波士頓、拉斯維加斯、鳳凰城和俄亥俄州的哥倫布等城市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但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還沒有被廣泛使用,專家表示,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自動駕駛汽車才會得到普及。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1997年,英國新聞機構《獨立報》曾預測,到2020年,鮑里斯•約翰遜將成為英國內閣成員。當時,32歲的約翰遜還只是一名編輯和專欄作家,沒有擔任過公職。“鮑里斯不羞於與政黨路線發生衝突,他會就英國歐盟成員國身份重新進行談判。”《獨立報》記者寫道。而現在,脫歐似乎真的近在咫尺。


1994年,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預測,到2020年,世界人口將從25億增加到80億。該機構預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非洲大陸將增加15億人口。根據聯合國2019年6月的一份報告,目前世界人口超77億。報告稱,2027年前後,印度預計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2000年,埃裡克(Eric Haseltine)在《發現》雜誌上寫道,到2020年,手寫簽名將被“認為是過時的”,取而代之的是虹膜、指紋和語音識別系統等生物特徵識別系統。現在的智能手機確實在使用這三種技術。


今年雖然看起來不會像我們曾經想象的那樣——但互聯網和各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是上世紀60年代的科學家們始料未及的。這反過來又引發了新的擔憂——未來也同樣撲朔迷離。因此,當我們把目光鎖定在21世紀30年代時,要記住對任何預測都要有所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