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斤的羅非魚為什麼少有人買?養殖羅非魚還有沒有前途呢?

畜禽養殖學堂


2元/斤的羅非魚為什麼少有人買?養殖羅非魚還有沒有前途呢?你這2元一斤的羅非魚是小魚吧!我在廣東這麼多年,可沒有見過這麼便宜的。

羅非魚是一種熱帶魚類,廣東、廣西、海南等水域氾濫成災。大家形容其是隻要有一口水就能成活的魚類,在市場上銷售的羅非魚主要是以人工養殖1~2斤左右一條的為主,即可清蒸也可紅燒。羅非魚在重金屬汙染的水中也是可以成活的,像廣東那邊許多的臭水溝中都可以見到其身影,所以野生羅非魚鮮有人買。

羅非魚2元一斤少有人買?我分析主要是幾個原因:

①就是魚個頭太小,小個的羅非魚全身都是刺,沒有什麼肉,沒有哪個食客會喜歡的。

②就是你養殖羅非魚的水質不行,魚吃到嘴裡有異味,自然就沒有人吃了。

③就是你當地的羅非魚養殖者實在太多,產量太大,造成的滯銷。

養殖羅非魚還有沒有前途呢?說實話,做為一種肉食魚類,其始終是有前途的。我們在廣東水產攤購買的1.5斤以上的羅非魚,沒有低於過8元/斤,而今年的草魚曾經降到了6元/斤。只要你養殖的羅非魚水質好,個頭大,我相信市場始終是會接受這個魚類的,今年可能受四大家魚爛大銜的影響,對羅非魚的銷售造成了衝擊。

總之,養殖任何魚類都是有市場風險的,今年受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的養殖業、種植業都受到了重創,大家只要努力挺住,春天馬上就到了。


壞男人說小龍蝦


2元一斤的羅非魚我是沒有聽說過的,在我們雲南這邊羅非魚是很貴的,因為刺很少只要你處理好了還是很好吃的,所以在我們雲南都是買到十七八塊錢一公斤的,至於兩元一斤的羅非魚我想應該是隻有一二兩的才是兩元一斤吧!為什麼我們雲南羅非魚這麼貴呢,主要是羅非魚喜歡熱一點的地方,像廣東廣西那邊可能會便宜一點,但是也不至於的兩元一斤,因為我也是剛剛從那邊回來的,有一斤左右的羅非魚都是六七塊錢一斤的,我們雲南這邊就冷一點所以養的羅非魚也很少,所以就比較貴,再著廣東廣西離海近,大部分都是吃海鮮,我們雲南離海比較遠,海鮮這種東西要在大城市裡面才會有,賣得也是相當貴,一般人吃不起,所以淡水魚才是我們主要消費的

至於對養殖羅非魚有沒有前途,我個人覺得是有前途的,如果你有地方,有技術在我們雲南還是很有前途的





記苗鄉


羅非魚具有生成快、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繁殖力強等特點。[1]

羅非魚是我國主要養殖水產品。其肉質鮮美,少刺,蛋白質含量高,富含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別高。[2]羅非魚因以上特點而深受人們喜愛,素有“白肉三文魚”、“21世紀之魚”之稱,近年已成為養殖、加工、出口的熱點之一。

目前,羅非魚的養殖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海南等溫度較高的地區,以池塘精養為主。除了內銷外,部分企業利用羅非魚製作魚片、魚排等出口國外,為優良養殖品種。[3]

中文學名

羅非魚

拉丁學名

Oreochroms mossambcus 

別稱

非洲鯽魚、南鯽、越南魚、吳郭魚、福壽魚、金鳳魚

二名法

T. mossambica

動物界

形態特徵

羅非魚體側高,背鰭具10餘條鰭棘,尾鰭平截或圓,體側及尾鰭上具多條縱;網列斑紋。[3]

生活習性

羅非魚棲息在中下層,是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羅非魚不耐低溫,在水溫10℃左右就會凍死。[3]

有些種類的羅非魚會有口孵的行為,即雌魚將受精卵含在口中,直到孵化為幼魚,這種護幼行為對其繁殖十分有利。部分種類的羅非魚在繁殖前,雄魚會挖掘底土築成盆狀的巢,具有強烈的領域性,雌魚將卵產於巢中,待孵化後再由雌魚將幼魚含在口中保護。[4]

品種

目前我國引進的種類有個體較小的莫桑比克羅非魚,個體居中的奧利亞羅非魚以及個體較大的尼羅羅非魚(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生產上採用福壽魚、尼奧魚及其他全雄非鯽。

目前我國飼養的羅非魚有羅非魚屬的齊氏羅非魚;帚齒羅非魚屬的尼羅羅非魚、莫桑比克羅非魚、黃邊黑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等;還有雜交品種如奧尼羅非魚、紅羅非魚和福壽羅非魚)。羅非魚有生長快、食性廣、繁殖力強、病害少、肉質好、產量高等優點。[5]

養殖技術

繁殖

雌、雄魚的鑑別

性成熟的羅非魚雌、雄鑑別較為容易,通常肉眼即可區別。羅非魚腹部肛門後部有一小生殖突起,雌魚生殖突起有2個孔,生殖孔開口位於靠近生殖突起的中間,洩尿孔位於生殖孔之後開口於生殖突起頂端,而雄魚在生殖突起上僅為1個孔,即洩尿、生殖合為一孔,稱洩殖孔。[1]

親魚的選擇和搭配

繁殖用親魚,應儘量選擇個體大、生長快、體質健、無傷病的優良種個體,這樣可使後代保持遺傳優勢。尼羅羅非魚雌魚一般挑選個體體重在150克以上,雄魚則選在250克以上的為宜。羅非魚繁殖時,雌、雄比例一般為3-5∶1,雌魚應多於雄魚,這有利於提高出苗率。[1]

親魚繁殖池條件

一般選擇667-1334平方米的池塘為宜。池形以東西向長的長方形為好,池底平坦,土壤以輕壤土或砂壤土為佳,便於親魚挖窩。繁殖期間水深控制在0.8-1米,有利於水溫的提高。[1]

產卵育苗

羅非魚具有成熟早、1年多次產卵、親魚挖窩繁殖和口含孵化育苗等生殖特點。以尼羅羅非魚為例,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自孵出魚苗起,一般需5-6個月時間性腺可以發育成熟,1年內能產孵2-4次。目前我國飼養的羅非魚生殖習性基本都屬口育型,即羅非魚魚卵、魚苗在親魚口中孵育而成.當水溫在19℃-33℃繁殖適溫時,性成熟的羅非魚雄魚不僅體表呈現出明顯的婚姻色,並且獨自遊至池水淺灘處用口挖掘和尾鰭清掃淤泥,在池裡建成呈圓鍋形的產卵窩。雌魚每次產卵一般是分批產出,通常是每隔2-3分鐘後重覆上述產卵、射精、含卵等連貫動作,直至雌魚產盡本次應產的卵。如在水泥地、水族箱等無法挖窩的環境中,雄魚則以尾鰭清理底部,劃地為窩,進行上述產卵受精活動。[1]

共6張

相關圖片

當水溫為30℃左右時。受精卵在雌魚口中經4天左右孵出魚苗。孵出後的魚苗仍留在雌魚口中,以免受水中敵害侵襲或因對環境不適而造成死亡。待魚苗卵黃囊完全消失並且具有一定遊動能力時,魚苗離開母體口腔,不過繼續成群遊動在雌魚身邊,若遇危險,魚苗迅速集成一團,雌魚則將魚苗吸入口內,待環境安全時再吐出魚苗。[1]

苗種培育

當魚苗體長達0.8釐米左右時,便脫離親魚,集群遊動於池邊。此時,採捕魚苗移至魚種池內進行培育。目前,採苗一般由撈苗和捕苗兩種方法。撈苗法操作時沿池邊淺水處一手推用40目篩絹做成的小網箱,另一手用由同規格篩絹製成的三角抄網在水深30-40釐米處向前撈取,一般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捕苗法通常是在魚苗大批出現時,每隔5-7天用被條網捕1次苗,時間宜安排在晴天上午9-10時進行。魚種池塘的面積以333-667平方米為宜,水深1-1.5米。池塘的其他條件與繁殖池相同。魚種池應先消毒清塘,再施基肥。目前普遍採用混合堆肥施肥法,在池塘邊挖一坑,將草、糞等按比例放入坑內腐爛,施用時取出肥料加水稀釋後潑入池中。在魚種培育期間,除通過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外,同時還需輔以投飼豆漿、米糠等餌料。一般在魚苗剛入池1周內,每日每畝投飼1.5-2公斤黃豆磨成的漿,以後隨魚體長大漸增。當魚體為2-3釐米長時,每萬尾魚苗每天應投1.5-2公斤米糠。在培育後期還可投飼蕪萍、小浮萍等。魚種培育以適當稀放精養為宜。在適宜的飼養環境中,每畝若放10-15萬尾魚苗,經15-20天培育,則可長至3釐米左右。在目前生產中,一般將魚苗培育成3釐米左右的夏花魚種時,再移至成魚池內飼養成商品魚。[1]

成魚養殖

一般採取單養和混養兩種形式。單養羅非魚,在水深1米的池塘內,每畝放3釐米規格魚種3000-5000尾,產量可達300-400公斤。混養又可分為以羅非魚為主體魚和以家魚為主再搭養羅非魚兩種形式。以羅非魚為主的成魚池內放養3-5釐米羅非魚種2500尾,養成規格可達180-200克/尾。以家魚為主的池塘內搭養羅非魚可增產10%-20%。羅非魚成魚主要攝食浮游生物及有機碎屑,因此無論單養或以家魚為主的混養,水質均應肥沃。通過施肥方法培育水質,使水體內有豐富的生物餌料。一般每週每畝施糞肥100-150公斤或施綠肥200-300公斤。在飼養期間,採取定期注水或換水的方法,促使浮游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使水體保持充足的浴氧,有利於羅非魚生長攝食。[1]

共12張

羅非魚圖片合集

營養評價

對目前養殖和繁育體系較為完善的品種奧利亞羅非魚、紅羅非魚、吉富羅非魚、尼羅羅非魚、奧尼羅非魚等5種羅非魚進行營養評價。[2]

5種羅非魚肌肉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組成基本一致,總量約為14.41%-17.07%。含量最高的均為穀氨酸,最低是色氨酸。必需氨基酸與總氨基酸的比值是50.45%-51.57%,風味氨基酸與總氨基酸的比值是36.03%-37.06%。羅非魚肌肉必需氨基酸組成相對平衡且含量豐富,屬於優質蛋白。[2]

5種羅非魚肌肉中脂肪酸種類區別不大,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約為53.6%--一57.9%,明顯高於飽和脂肪酸含量。飽和脂肪酸(SFA)與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的總量相近,均大於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的總量。種羅非魚肌肉中還含有大量DHA等。[2]

比較不同羅非魚品種肌肉脂肪酸含量,發現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均是以吉富羅非魚最高,紅羅非魚最低。[6]

5種供試羅非魚肌肉蛋白質和氨基酸組成相對比較平衡且含量豐富,屬於高蛋白的優質魚類,其賴氨酸含量最高,評分1.51-1.83,可彌補穀物類食品的不足。5種羅非魚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組成為PUFA≈SFA>MUFA。[2]

有研究結果表明,紅羅非魚的肌肉鈣磷比為1∶7.8,顯著高於吉富、奧尼、吉奧等其它5種羅非魚,是一種很好的補鈣水產品。[6]

羅非魚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在日本,叫這種魚為“不需要蛋白質的蛋白源”。[8]

羅非魚營養成分表

食用指南

食用價值

肉質細嫩,味鮮肉美,而且刺少,無肌間小刺,無論是紅燒還是清蒸,味道俱佳,深受大眾喜愛。羅非魚性平,味甘,可益脾胃,補肝腎,對於消化不良、腹瀉不止、面黃肌瘦、水腫、筋骨萎弱等症有食療效果。[9]

醬燒羅非魚

羅非魚營養極為豐富和全面,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必需氨基酸,蛋白價值類比雞蛋,而蛋白含量則比雞蛋還要高30%以上;羅非魚低脂肪,所含脂肪又多為多不飽和脂肪酸,降血脂、活血管,有益於心血管健康;另外,羅非魚含有豐富的鈣、鐵、鋅和B族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可增強機體的能量代謝和合成代謝,使人保持年輕活力。[9]

加工方式

目前我國羅非魚加工企業的加工產品形式主要有三大類:

(1)凍整條羅非魚,其加工方法主要是原條、兩去(去鱗、去內臟)及三去(去鱗、去內臟、去鰓)等產品。[10]

(2)淺去皮羅非魚片,按原料→運輸→驗收→放血→分規格(打鱗)→剖片→淺去皮→修整→分級→清洗→排盤→CO髮色→消毒→過冰水→真空→單凍→稱重→包裝→金屬探測→冷藏工藝進行加工,其規格按重量大小分為2/3、3/5、5/7、7/9、9/11(盎司)。[10]

(3)深去皮羅非魚片,主要按原料→運輸→驗收→放血→分規格(打鱗)→剖片→深去皮→修整→分級→清洗→排盤→消毒→過冰水→真空→單凍→稱重→包裝→金屬探測→冷藏工藝進行加工,其規格主要有3/5、5/7(盎司)兩種。[10]

選購技巧

選購的羅非魚以手按肉質有彈性,魚鰓呈淡紅色或暗紅色,眼球微凸且清晰,鱗片無脫落,無異味者為佳。活羅非魚要用新鮮的清水存養,定時更換清水。剛死的羅非魚應清洗乾淨後裝入保鮮袋,放入冰箱冷凍室保存。[11]



四葉草夢女孩


羅非魚體型似鯽魚,體型側扁,背鰭而高,磷大,體色黃棕色,腹部白色,體側有黑色縱條紋。

雜食性,成魚喜食浮游生物,底棲生物,搶食力強,生長迅速,雄魚生長速度大於雌魚。性成熟早,繁殖力強。

羅非魚是1978年由長江水產研究所首次從尼羅河引進,與我國早年引進的莫桑比克羅非魚相比,體型較大,生長較快。

尼羅羅非魚體短、背高、體厚而側扁,呈鱸形。體色為黃棕色,上半部較暗,下半部轉亮,呈銀白色,喉、胸部為白色;

在廣東,羅非魚基本上氾濫成災,在臭水溝裡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羅非魚,由於水質汙染特別嚴重,在廣東很少人喜歡吃羅非魚的,煮出來帶有一種柴油味。市場上價格比其它魚類便宜。

如果想養殖羅非魚有更好收益,最好選擇網箱在流動的河水裡養殖,能改善魚的品質,魚本身骨刺少,方便小孩吃,不怕卡到魚刺。

改善水質養殖應該能提高價格,有更好的銷量。




偉小弟


2元/斤的羅非魚,這個價格是相當低了,即便是塘口價格,按照這個價格水平出售是要虧本的。因為包括羅非魚苗引進、場地租建、飼料和疾病以及日常管理等費用,平攤下來每生產一斤羅非魚的成本大概是3.5元/斤。2元/斤出售,每斤就要虧本1.5元。

當然了,魚苗是自己培育的,養殖場地是自家的,管理水平高,投入的成本少等綜合情況影響之下,也許賣到2元/斤也能賺到錢,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即便如此低的價格,為什麼少有人買呢?



◆羅非魚腥味重,還有一股怪味,讓很多人受不了

魚的價格便宜,會是一個吸引人購買的點。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買魚吃時更多考慮味道,要鮮美,肉質嫩,可口。然而,當下人工養殖出來的羅非魚卻不能滿足人們在味道方面的考慮。

拿羅非魚做菜的朋友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殺魚的時候會聞到魚肚子裡面有一股腥臭味,甚至還帶有一點柴油味,而且是怎麼也洗不掉。這會讓人們在吃羅非魚的時候感覺不舒服,沒有很好的體驗。那麼,在魚肉可選擇性很多的今天,自然就不願意購買羅非魚,即便價格低到2元/斤。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羅非魚腥味太重呢?只怪它自身具有太強的繁殖能力和抗逆性。



◆羅非魚繁殖力和抗逆性強,卻影響到肉質

羅非魚的繁殖能力很強,這麼說吧,你把羅非魚養在一個池塘裡面,不需要去投入管理,過了一定時間,就會出現一大群小羅非魚,黑壓壓的一片。據瞭解,一尾體重在1斤左右的雌性羅非魚在一個繁殖季節裡面,自然交配的情況之下,就能夠生產出6000尾左右的魚苗,可見繁殖力不一般。

除此之外,羅非魚抗逆性強,在惡劣的水質裡面也一樣能夠生存,而且活得非常好。我家在黑山羊舍旁邊建設了一個小水井,本來是儲水以便餵羊。後來,父親來了靈感,買了20多條羅非魚苗扔進水井。在一年的時間裡面,沒換過一次水,水又髒又臭,可裡面的羅非魚倒挺活躍的,並不受影響。

由於羅非魚以上在養殖上的兩大特點,讓養殖戶不太注意養殖時的水質,或者根本就不考慮換水,而且還扔糞便、死雞、死老鼠等作為羅非魚的餌料。如此的養殖環境之下,飼養出來的羅非魚在味道上無法鮮美起來,有一股大腥臭味也就不奇怪了。



◆羅非魚養殖前景不大,不太建議發展

我們養殖出來的魚,要想獲得很好銷售量,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首先,這個魚需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至少不能給消費者留有不好的印象。然而,羅非魚長久以來給人一個"腥臭"的印象,推到市場上就很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基於這點考慮,個人認為飼養羅非魚沒有前途。此外,當下的水產行情也不盡如人意,相對低迷,很多魚類市場售價並不高。也就是說市場上有很多在肉質上,口碑上都超過羅非魚的魚類都沒有買上一個好價錢,更何況是在消費者印象裡有不良記錄的羅非魚!所以,個人不太看好羅非魚的養殖市場。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同時,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有點意思的事兒】,多多給予點贊,化成我繼續分享三農知識的動力,謝謝。

有點意思的事兒


羅非魚在廣東一帶溝溝凹凹的坑裡只要有水的地方基本上都有羅非魚,很少有人逮的更是及少有人吃,偶爾有人捉著吃也是外地打工的,因羅非魚生存能力強汙臭水也能生存並切繁衍很快,此魚不好吃若是水質不好的有一種泥味或柴油味,在東莞立沙島一代多的是一會就能提一桶野羅非魚沒人吃。


凌雲志841


羅非魚是一種熱帶魚類,廣東、廣西、海南等水域氾濫成災。大家形容其是隻要有一口水就能成活的魚類,在市場上銷售的羅非魚主要是以人工養殖1~2斤左右一條的為主,即可清蒸也可紅燒。羅非魚在重金屬汙染的水中也是可以成活的,像廣東那邊許多的臭水溝中都可以見到其身影,所以野生羅非魚鮮有人買。


145997


發表一下我的看法吧,羅非魚,在南方大範圍的普及,一種淡水魚,但是也能生活在不同鹽分含量的鹹水中,還能在淺水的湖、河、以及池塘裡生存。不甚至是還能在水稻田裡生長,對溶氧少的水域也能極快的適應,深得養殖人的喜愛。尤其是在廣東和廣西的市場中,羅非魚的養殖高峰期,這裡出產的羅非魚能佔到全國的近百分之三四十,但是近些年,價格一路猛疊,弄得魚農一頭霧水。我分析一下原因:1.老百姓菜籃子豐富,選擇種類多了起來,各種各樣海鮮食品衝擊自養殖業,2,受消費觀念影響!羅非魚養殖成本環境要求較低,跟鯰魚一樣,一度被稱為激素魚臭水溝魚。總之呢,任何行業都有他的盈利之處,多跑下菜市場,多向老魚農請教!加上自己有這方面技術的話,幹吧!


凡人聽世界


又騙人,哪裡有2元一斤的羅非魚,08年在廣州打工市面上羅非魚都要8元一斤,不過羅非魚腥味好大,好多人不喜歡才對,把腥味處理好,做出來還是滿好吃的。


農村娃小彬彬


2元一斤,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