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公司副職領導彙報工作,他說做不了主讓給正職彙報,可正職又說這是讓副職定就行,咋辦?

青澀的團媽


先看你們公司是不是職責明確分工清晰。如果很明確,那該找誰就是誰。如果不明確,那你應該先找你的直屬領導,取得其意見再做進一步處置。如果你連直屬領導也沒有,那麼就應該直接找單位正職領導,由他處置,或由他授權某副職領導處置。


芋頭170900173


作為目前身處副職的我,感同身受,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最後的選擇是:1、自己定;2、繼續上報。

我目前是一個大部門(三個小部門組成)副職,正職是一個女同事,比我小兩歲,平常工作相處融洽,經常有事啥事,她讓我定奪,小事情基本不怎麼管,也不過問,因此,在部門很多事情,都是由我說了算,但是,為了尊重正職,在部門大事情方面,還是讓同事請示正職女同事,因為同為一個辦公室,她就坐我對面,有時候就當面問了,如果不在跟前的,就讓同事給她電話請示。

實際上,很多時候,她也做不了主,拿不定主意,那麼,我就只好向上面請示大領導了,基本就是正處或者副廳了。還有一些事情,她直接跟同事說,我說了算,那麼,我覺得這個事情,自己決定有風險的時候,她要麼是也拿不定主意,要麼就是怕承擔風險,推給副職。有事情時,不需要承擔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讓我說了算,就需要衡量一下,如何做,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請示,特別是自己做不了主,且覺得有風險的事情,多請示一定沒錯,畢竟,人家上面領導的見識和預判能力,比我們小領導強,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給上面領導請示,是最好辦法。

如果是在公司,老總讓副總拿主意定奪,那就自己定,如果副職覺得有風險,不好定,第一、給正職打電話,說明原因;第二、給董事長、大老闆請示最終決定。對於員工來說,如果正職讓副職拿主意,你就要把正職的想法和意見給副職說,這個時候,一般有責任和擔當的副職,都會去妥善處理,他會想辦法解決,如果解決不了,也不聞不問,那就是不負責任了,這個時候,你可以繼續跟正職反饋,最終給出一個明確答覆,如果兩個人因為風險問題,害怕承擔責任,而不願意拿主意,那就不管了,領導過問再說。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我覺得你好倒黴,遇到這種領導。你可能經常被折騰得筋疲力盡,但是工作仍舊無法進行。


1. 調整心態,別去計較這事情,習慣了就好。

職場中,什麼樣的領導都能遇到。

有時候,你會遇到很好的分管領導,大事他決定,小事自己定;有時候,你會遇到很奇葩的一把手,什麼都要抓在手中,對誰都不放心;有時候,你會遇到互相推諉的領導,一件工作經常一兩個月還定不下來。

我工作差不多15年了,可以說,什麼樣的領導我都遇到過。我曾經被氣得長了好多白頭髮,也曾經被氣得差點拍桌子大罵。

但是現在,我心淡然。其實,想開了,工作上的事,計較什麼啊?分管領導推給正職領導,正職領導又推給分管領導,推來推去,那就等著唄,反正出了什麼事情,也不會由自己一個人負責。

當然,要保護好自己,比如什麼時候給哪個領導彙報請示,領導的態度怎樣,這些都要做好記錄,預防萬一。

<strong>2. 可以靈活處理,見人說人話。

說實話,我現在的領導就像題主描述的情況一樣。剛開始,我也是經常氣得想崩潰,後來,我調整了心態,等到上級領導催時,分管領導甚至正職領導都主動決策。

有時候,我又會耍些招數,比如跟分管領導彙報了自己的建議,分管領導說等正職領導定後,我就會向正職領導彙報說分管領導已經同意了,然後再告訴分管領導。

現在我基本上是這樣處理,我和分管領導、正職領導都相處得非常和諧。

當然,有時候正職領導會有不同的意見,那我就聽他的了。這個情況是很少發生的。


3. 認真工作,找到適合與領導相處的模式。

米歇爾·德·蒙田說:既然不能駕馭外界,我就駕馭自己;如果外界不適應我,那麼我就去適應他們。

只有自己去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遷就我們。

既然領了工資,就要對的起這份工資,就要認真工作,在工作中不斷找到與領導相處的合適的模式。

慢慢來,總會找到的!



珍珠相思:做一個有溫度的女人,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

珍珠相思


這是正職和副職領導鬧意見,拿你當槍使互相給臉色看,真真正正的神仙打架,作為小鬼一定得小心謹慎,弄不好兩邊都拿你作法就麻煩了。

一,弄清隸屬關係

如果隸屬副職分管,一個來回以後,正職讓副職定,你基本就別跑了,如果副職還是那句話,讓正職定,那副職就是和正職硬抗了,可以直接和副職講,自己是不敢去了,神仙打架,小鬼是不敢摻和的,副職是你的直屬領導也就不好說什麼了。如果再硬要你去,那再去一次下來就是兩位老大的事了。

如果你直屬正職,就直接傳達命令,因為你代表正職,如果副職還不接受,就直接成文讓正職籤意見後送達副職也就沒事了,起碼沒你的事了。

如果你和正職和副職是隔級從屬,就直接把事情交給自己的直屬主管。

二,要堅持自己的立場

如果你隸屬正職,給副職彙報不聽是不行的,要堅持執行自己領導的命令。如果你隸屬副職,讓你再去給正職彙報,硬著頭皮也得去,正職甩臉色發脾氣都得忍,這樣的局面下,想兩邊都不得罪是幾乎不可能的。

三,彙報問題要縝密

正職和副職矛盾明顯,那你彙報工作時要加一萬個小心,方方面面要調查清楚,考慮周到,對領導問詢要準備充分,因為很可能領導再聽彙報就是找茬來的,要是因為自己工作不到位讓對方領導抓住把柄,那就真要出事了。

中國企業這樣的情況不少,自己地位低,腦袋小,再不長點心眼兒,真是死不不知道怎麼死的,就是這個世道兒。


企業文案老楊


你的工作彙報內容可能涉及利益問題。

讓兩位領導都不敢直接作出批示,生怕擔上責任。所以就把你像踢皮球一樣,從正職踢到副職,從副職踢回正職。

在職場當中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

我原來有一個同事,他是某個部門的總監。

這個同事有一個很厲害的技能就是所有的郵件發送到他那兒,需要他做出批示的郵件,不管是他直接負責的還是不是直接負責的,他的回覆都不可能給出一個直接的回覆。而且會很巧妙的轉移到別人上面來。郵件又轉回到了其他人的身上。

而他轉發郵件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郵件上會說:您看這個問題對於您來說,您最專業了,請您給出一個建議以供我們參考。總之只要遇到需要做出決策的問題,他一律不會做出回應。

我當時特別理解不了,這是一個什麼邏輯。他號稱是世界500強出來的,原來的職位做到總裁級別,然後所有的郵件從來不直接批示,都是讓下面的人去做出回答,或者是推給其他部門的負責人做出回答。

一般人都覺得問題最終拍板的權力不是應該由最高的領導給出的嗎?為什麼這些領導反而不用這個權力呢?

職場上的這種所謂的踢皮球在《厚黑學》稱之為“鋸箭法”。“鋸箭法”是指鋸箭幹不可取箭頭,指管好份內事(利益),少管份外事(少麻煩),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出自李宗吾的《厚黑學》

一個將軍的手臂被箭刺到,去找外科大夫,結果外科大夫就幫他把在外面的箭鋸掉。將軍就迷糊了,問:“你怎麼只鋸了一截呢,還有手臂裡的半截怎麼辦?”大夫笑笑說:“我是外科大夫,裡面的你去找內科大夫。” 此法要點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就算很想幫忙,也不要感情用事。

遇到這類的領導,我們的做法:

在兩個領導之間推來推去的時候,我們自己不能做出任何的決策,這是保護自己的一個方法。如果你因為兩個領導不做決策,而自己做了這個決定,最後惹下來的風波就很麻煩,這領導會認為,你想坐這個位置。

1,先去公司人力資源部查看相應的職權範圍。

讓公司的人力資源部告訴你,是由誰來做這個決定,你們的決策系統裡面是由誰來負責這個問題的?每一家公司都會有不同分管的部門領導,他們的權限範圍也都在人力資源部會做一個規範。

他們的職權範圍包括他們的簽字範圍,他們能決定的事件範圍,人力資源部都是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文件的。你請人力資源部給到你相應的權限範圍,讓你知道,他們應不應該對這個事情負責任。把這個燙手山芋交到人力資源部去。

2,拿到人力資源部的職權範圍的文件以後去找相應負責的領導做決策。

這個時候你再也不用怕,鋸箭法的危害了。根據文件,你去找相應的領導,如果是副職領導,你告訴他,這是公司人力資源部確定的。這個事情屬於你的權限範圍,所以你應該要對這件事做出決策,而不是由最高的領導來籤這個字。

這負責人如果再推的話,他也找不到任何的藉口了,你也可以跟他說,這個沒有辦法再去找正職領導。因為職權範圍就是由你負責來確定的。

3,最後可以去找正職領導,告訴他事情已經解決了。

因為這個事情已經經過了正職領導,所以事情的解決,你應該要跟這個正職領導去彙報最後這件事解決的辦法,把你的思路告訴他,他會覺得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人,說不定還會重用你,因為你解決了這個他認為非常棘手的問題。

職場當中,多多少少會遇到類似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必須要經過深思熟慮,因為兩者都是你的領導,你不能因為其中的一個得罪了,而影響到自己以後的職業生涯。

所以巧妙的解決問題,用領導教給你的方法“鋸箭法”將問題轉移到了人力資源部,你既不必對這個問題作出回應,又沒有得罪到兩個領導。現學現用的感覺,是不是爽爽的?

十年高管經歷,專注職場領域,歡迎關注@西紅柿阿達,為您分享職場的大道至簡。

西紅柿阿達


該咋辦咋辦!

副職的做法

得先說明,在任何單位中,越權越級都是不允許的!彙報工作是一定要一級一級往上報的,絕對不允許出現“我做不了主,你給領導看”這種情況。如果題主直接給正職領導,那麼就是越級越權,正職領導甚至根本不會聽你的彙報,不會看你的材料,甚至嚴厲一點的領導甚至會當面說你。

正職的做法

而你已經出現了越級這個事實的時候,正職已經很給面子的說“讓副職定就行了”這就是在告訴你,你的工作不直接對我,而是對接副職領導,你應該去找副職而不是直接來找我。

具體應該怎麼辦

去找副職彙報工作,如果他讓找正職,就告訴他自己的工作又不是直接對正職,而是對他,就算找正職,也應該是他去而不是你去!


真實案例:

我之前在一個單位,那個單位的副職在銷售方面非常有能力,但是在策劃方面就是個草包,而我是做策劃的,每次去找她,她都讓我去找大領導,我就說我只能給你彙報工作,不可能給大領導彙報,而且領導問工作也是問你,不會來問我,彙報內容你不聽,那彙報材料就給你放這了。後來大領導問她她又說我沒給彙報,我就直接說給你彙報你不聽,材料給放你哪兒你都看到了。鬧了幾次之後,大領導就給集團申請把那個副職調走了。


北京元保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這是典型企業里正副職相互推諉,誰也不願做決定的案例。

針對這類事,原則就是誰也不得罪,但把自己要撇清的原則。即你要彙報的事,因為沒人決定,真出事了,肯定不關你事。特別是可能引起的後果,損失一定要提到,哪怕略有誇張也不要緊。一定要留下相關書面證據。

在領導沒批覆前,你啥都不要做。千萬別急。切記別帶著儘快解決、高效工作心態,這會好心辦壞事。

1,先說正副領導為啥推呢?肯定不是好事,如果是功勞,早就搶了。尤其是有點灰色,有不可預期後果的,怕彙報到老闆那捱罵,誰也不願做決定。事不是自己辦的,罵聲自個捱了,換誰也心裡不舒服。

2,如果正副都有郵箱,同時給他們發郵件,把要彙報的事前因後果說清楚。並附上自己的解決方案,請領導裁決。但千萬別說請那個領導定,讓他們自己看著辦。

3,如果你判斷你的所彙報的事有可能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可以第二次提醒領導做決定,如果隔一天再沒回復。可以直接抄送給老闆,畢竟拿人俸祿,在遵守基本職責操守時,還需要考慮公司利益。公司利益損失比上下級情面,倫理重要。

4,可以把兩位領導拉進來,3人組一個微信群。在群裡彙報你的思路,請領導定奪。套路和寫郵件一樣。

處理這些事的訣竅是不需要當面找誰,更為忌諱當面3人開會討論。領導心眼多,當面也不說是也不說不是。當面逼領導,也讓領導尷尬,會恨你。領導也會覺得你智商低,情商低,為人處事有問題,影響自己職業生涯發展。

給領導一些空間,讓他自己慢慢品味你的良苦用心。到底是被老闆罵重要,還是真出事了領導承擔後果重要。領導都不傻,會做選擇題的。

也不需要打電話,電話交流沒證據。現在溝通交流工具多,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證據,證明在你這個位置上該做的都做了,方案也有了。撇清自己,保護好自己是王道。


淺野拓哥


不管是在什麼單位,不管出於什麼情形,這種問題背後反映的是員工個人工作技巧和內部風氣的問題。領導之間相互博弈,搞得下屬不知所措;而下屬彙報缺少技巧,也給了領導“可乘之機”。想要知道咋辦,就要明白問題在哪裡。

首先,正副職領導肯定是都有問題的。

1.副職領導不擔當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單位,如果下屬向副職領導彙報工作,領導首先要做的不是推脫,而是傾聽。即使自己不能做主決定,也應該指導工作的原委,便於判斷和配合。但副職連聽都沒聽,直接推倒了正職那裡。這個做法是不作為。

另外,即使需要向正職彙報,下屬和副職都有向正職彙報的責任和義務,副職應該在瞭解情況後拿出自己的意見,如果定奪不了,需要單獨或者和下屬一起去向正職彙報請示。而問題中的副職既沒有意見又沒有行動,把自己當成了擺設。

副職領導的最突出問題,就是甩鍋和不作為。

2.正職領導做法欠妥當

從職級關係上說,正職領導是下屬的上司,也是副職的上司。作為最高領導,在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要由兩種做法。

其一,既然認定是副職的職責、而知道副職沒有作為的情況下,應該把副職和下屬同時叫到一起,按照權責進行工作指示。責令副職解決下屬的問題。而不是一腳將皮球踢回到副職那裡。

其二,既然副職沒有作為,自己應當把住這道關,不要讓問題再繼續下去。要麼給下屬一個說法,要麼直接插手解決。

很可惜,在工作的性質上,正副職犯了一樣的錯誤。相互推諉,且不負責任。

其次,下屬也應該檢討自己

從權責上來說,下屬貌似沒有問題。但是,沒有問題,為什麼工作彙報的問題解決不了呢?如果說都是領導的問題,有些道理。然而沒有什麼用,要想解決問題,還需要自己想辦法。

1.不要有踢皮球的思想

大多數下屬在向領導彙報工作的時候,僅僅陳述事項。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看似簡單的問題,也犯了和正副職一樣的錯誤。反正該彙報的已經彙報了,至於怎麼辦,不關我的事。如果出現問題或者沒有作為,那也是領導的事。

如果在工作上也踢皮球,而且是把皮球踢給領導,那肯定就 沒完沒了,還導致領導的厭惡。

2.如果工作彙報有需要領導批示或者定奪的地方,要提前想出幾個解決辦法或者選項,讓領導拍板。

工作彙報不是復讀機,只將事情陳述一下就可以。要對事情進行優化,重點突出。同時,還要有自己對於彙報事項的判斷與解決建議。

如果你給領導的彙報只是一堆事情,領導還要二次梳理並且斟酌分析,耗費的時間要長一些,而且極容易導致踢皮球現象。如果你在彙報完之後,直接給出自己的建議或者選項,甚至直接給出一份書面的請示,只等領導點頭或者簽字就好。那樣的話,就容易多了。

一方面,你該做的都做到位了,另一方面,領導也少了推諉的空間。因為只需要他們點頭或者簽字就好。

題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1.拋除不擔當的作風

不擔當、不作為,推卸責任,遠離“麻煩”。這種思想和作風在問題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不僅是正副職,包括彙報人一樣存在不擔當或者不會擔當的跡象。

領導和下屬踢皮球,領導之間也踢皮球。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

所以,要麼領導敢於擔當,要麼下屬具有擔當的技巧和勇氣。因為領導不管的話,事情最後會一直壓在你這裡,受到批評或者承擔責任都不會少的了你。你不主動擔當誰擔當。

2誰都不決定的時候,自己要有決定的勇氣

如果你的彙報足夠完善,但是領導沒有明確指示,甚至相互推諉。實在無奈之下,可以由兩種選擇:

A.直接否定的選擇。

明確告訴領導,因為這件事情一直沒有明確指示,自己會主動放棄或者自己以後不會承擔相關的責任。不是自己不作為,沒有指示很無奈。所以,能做的只能放棄。但是,這個決定要讓領導知道,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去做。

如果這樣做,領導極可能被迫給你一個明確的指示,或者同意你的選擇。無論如何會有一個結果。

B.直接肯定的選擇

在權衡利弊和充分思考之後,拿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見。並且將意見書面呈現給領導(以防他“沒時間”看。),告訴領導,如果沒有明確指示的話,準備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下去。

一般情況下,領導都會給出自己的意見。如果沒有意見,那就選A好了。

3.和領導溝通,還需要溝通的智慧

不管領導如何推諉,絕對不是鐵板一塊。所以,想要領導真正的表態,一方面要堅持彙報,“磨”出接過來;另一方面,選擇合適的時機,以非彙報的方式和領導聊聊,多聊幾次,領導自然就表態了。

很多事情,權責解決不了的,人情可以解決,溝通也可以解決。

踢皮球的現象在很多單位都存在,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下屬的擔當的勇氣,溝通的技巧以及與領導心理距離的拉近。



指尖視野


這種情況,其實在職場上屢見不鮮,再正常不過,你只要遵照領導的指示按流程辦理即可。


不過,既然題主針對這個現象提問了,那就充分說明,你還是沒有看清楚這裡面的道道,可能你混跡職場的年限過短,看不透、看不穿、看不懂,可能心裡還覺得這些領導怎麼這麼磨嘰、這麼折騰幹啥啊!


但恰恰相反,你們這兩位領導的行為,才是真正的職場高手。


<strong>為什麼這樣說呢?雷哥一一給你解讀分析


第一,這位副職領導懂得定位,並身體力行做好“助手”角色。


在一個單位裡,正職領導和副職領導,雖然相差就是半格,但是,兩個職位之間卻是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所謂正職,就是單位的一把手,是整個單位的帶頭人、領路人、決策人,而副職雖然在單位內也是位高權重,但在正職面前,副職就是助手,這條線你是逾越不過去的。


所以,副職領導必須要懂得站位,必須要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是正職的參謀和助手,副職的所有工作,都是定位於協助正職做好某某分管工作。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當你向這位副職領導彙報工作時,他說自己做不了主,那就說明這項工作,其實還算是比較重要的工作,有可能這項工作與正職的主管領域有關(例如:人事、財務等),所以,他才會謹慎從事,不做任何決策,而是讓你找正職領導彙報。


說白了,雖然這是在企業,但這位副職的“政治意識”很強,懂得“政治站位”,不越位、不爭權,不做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這位副職領導,實際上就是以行動來證明自己對正職領導的尊重,對正職領導的擁戴,這樣的表態,當然是一種職場的聰明行為。


第二,這位正職領導懂得放權,並身體力行表達對副職的尊重。

副職領導的謙虛謹慎,讓你找正職彙報工作並決策,其實就是在表達對正職的尊重。


而正職領導聽了你的彙報之後,又讓你找副職決策即可,這何嘗不是正職領導表達對副職的尊重和禮讓啊!


要知道,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職領導全權讓副職來拍板定案,其實就是授權給了副職,讓副職來代替他行使相應的權力。雖然也許這位副職的分管範圍並不包括這件工作,但是,正職的授權其實就很好的解決了副職擔心的越權的問題。


不難看出,這位正職也是職場箇中高手!如果當你找正職彙報工作的時候,正職就給你拍板決策了,那這種表現就比現在的情況差了很多,正職的格局就顯得有點窄仄了。


而回頭來看正職的行為,就很恰當。對於副職的謙遜,正職就用放權來表達對他謙遜的尊重和讚賞。這一來一去,包含多少看不見、摸不著,卻可以體會得到的“你來我往”的心思。


所以,對於你來說,這個時候按照正職領導的要求,去找副職彙報工作,原原本本把正職領導的話帶到即可,這就相當於正職領導給予副職領導授權了,副職領導這個時候就名正言順可以來行使自己的權力了,他當然就會給你的工作進行具體指示,好讓你辦好事情。


雖然這樣繞一圈,看似有點複雜,有點磨嘰,但這內中的道道,只要看清楚了,你也就不覺得奇怪了,甚至還會有點佩服這兩位領導,職場經驗老道!


結束語

職場是人與人打交道的地方,是人就必須要圍繞人心來看職場。


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你才不會被職場很多看似普通但實則蘊含深意的現象所迷惑。只有看穿人心的點滴,你才能不斷積累自己的職場經驗,而不會誤入職場雷區!您說呢?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雪天驚雷


給公司副職領導彙報工作,他說做不了主讓給正職彙報,可正職又說這是讓副職定就行。據此分析,你們單位的正職和副職正在扯皮,典型的官僚主義作風,很不幸,你已經被捲入其中。

丨第一,正常情況下的正副職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正職管大方向,管戰略部署;副職管具體執行,管工作落實。而作為下屬,彙報工作肯定要向主管的副職彙報,沒有必要向正職彙報。可以去查一下你的崗位職責和副職的崗位職責,肯定寫的很清晰。副職向正職負責。

丨第二,實際上正職和副職之間的關係有可能是這樣的。

第一種情況:這種情況居多。正職是一把手,無論大小事情一把抓,給副職發揮作用的空間很小,副職基本上是跑腿的,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和地位。

第二種情況:這種情況也很常見。正職依然很強勢,大多數的副職依然是跑腿的,但是個別的副職也不是吃素的,因為背景雄厚和能力出眾,偶爾也會和正職較較勁,掰掰手腕。

第三種情況:正職比較弱勢,因為某種原因或者資歷比較老,才坐上了正職的位置。而副職只是因為欠缺一些資歷,無論從能力上和背景上都比正職雄厚,有與正職掰手腕的實力,有時候會通過一些方式為難正職。

丨第三,鑑於題主所表述的問題,大概率可能是遇到了第二種情況或者第三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做不好會引火燒身。

我建議採取一種比較中庸的辦法為好。比如可以這樣做:把彙報材料整理好,打印兩份完全一樣的,附上一張封面。

給正職的寫上“領導您好,這是關於*****項工作的彙報材料,現呈您審閱。”落款寫部門名稱和日期,千萬不要寫你的名字。

給副職的寫上一樣的文字,落款可以寫你的名字和日期。然後可以坐下來吸根菸、喝杯茶、聊聊天,或者忙其他的工作去了。

丨雖然有一點消極怠工,有可能耽誤工作的具體落實,而且如果正職和副職都不是什麼君子,你也有可能成為”背鍋俠“,但是已經是我能想到的一種相對好一點的辦法了,希望可以幫到你。偷偷的告訴你一下:我這樣做過,效果還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