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辦教師應該得到什麼樣的關懷?

老李3683912797848


不知提問者在哪裡工作,我所知當地民辦教師經過考試,離職或在職師範校學習培訓,符合條件的都已經轉正了。

如果你那裡還沒有轉為正式教師,可能還沒有走到那一步,那就慢慢來吧。

一個時期以來,民辦教師做為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教育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青春和才華獻給了下一代,他們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從我們當地轉正的教師看,原來民辦教齡都計入了工齡,民辦時定的職稱也都有效。民辦教師為培養下一代所做的努力,相信國家是會考慮的。


雪中行


首先這一問題的產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和當時緊缺正規師範院校畢業生有關,也和落後的農村教育體制和設施有關。目前這一局面,基本得到扭轉。

後來這部分民辦老師,一部分轉公辦,大部分回鄉務農,或轉到其它行業。他們由於把最好的年華獻給教育,後來在別的行業都生存艱難。

建議國家針對這部分特殊人群採取兩點補助措施,根據教齡分別按月或一次性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補償標準參照國家有關政策和當地最低生活標準。

付出應當給予對等回報,既使當時做不到,後來給予彌補,最大可能體現社會公平和價值。


板門店拼生活


原民辦教師,經為社會添磚加瓦,奉獻精神,一路艱辛,培養新人。點贊!不忘初心,教育更復興。盼望在新的一年裡中央落實更好的"惠民"政策到來,雪中送炭歡度晚年,同享時代春福。[祈禱][祈禱]



幸福160012868盧鳳界


但是長期以來,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導致了民辦教師的收入待遇低下,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另一方面,優質的教育資源過於集中,由此產生了很多弊端,這種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所產生的危害性越來越明顯。

所以,平衡教育資源,提高民辦教師待遇,以是刻不容緩的任務,因為它關係到國家的未來。


三維看歷史


現在的老民辦代課老師需要得到國家的關心和照顧,以前他們流汗,現在不要讓他們再流淚!


藍藍的天


老民辦教師應該得到什麼樣的關懷?我的回答是至少應該得到以下三個方面的關懷;

首先,應該得到精神和榮譽的關懷。

因為民辦教師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特定階段的產物。民辦教師為我國的基層基礎教育和農村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塑造和培養可卓越的人才。他們的功勞是永遠要銘記歷史的豐碑上的,是共和國教育史上波瀾壯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那特殊的年代,生活十分艱難的年代,辦學條件十分艱苦的年代,老民辦教師們為了共和國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不惜犧牲自己個人的利益,作出做出了永遠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現在各級政府和社會都應該對他們所做的貢獻御以高度的肯定,從宣傳,社會榮譽,政治地位給予一定的肯定,要大力倡導和宣傳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因為正是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才培養和塑造的共和國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才展示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精神。

其次,要給予一定的福利待遇和經濟照顧。

因為國家在落實民辦教師的待遇的政策和法規的過程中,有不少的民辦教師通過考試轉為正式的公辦教師,還有一部分民辦教師,因為各種原因還沒有改變自己的身份,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進行政策落實,對那些還沒有轉正的民辦教師應該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在醫療,生活保障,住房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補助和補償,解決他們晚年生活的後顧之憂。

第三,應該建立相應的紀念館或者檔案館,鼓勵提倡和傳承民辦教師無私的奉獻精神和高風亮節。

因為中華民族之所以在其5000多年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經歷各種坎坷和磨難,滾滾向前,不斷戰勝各種驚濤駭浪,就是因為具有強大的民族精神。民辦教師在我國的教育歷史中也是凝結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是值得可歌可頌的時代楷模和精神結晶。我們應該建立相應的紀念館,檔案館,把他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雋刻在歷史的檔案上,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饋贈和力量源泉,激勵我們不斷前行,創造美好的明天。

總之,老民辦教師是中華民族教育史上璀璨的明珠,也是在特殊年代展示中華民族精神境界的最美詩篇。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向前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永遠傳承他們的精神美德,一定要永遠銘記他們的高尚情懷。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不需要什麼關懷,他們的付出只耍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就足夠了。1、民辦教師也是教師,2、與轉為公辦的原民辦教師一樣,教齡視同繳費年限。


學棋928


要依法依規地解決原民辦教師的身份和待遇。"法”就是《勞動法》《教師法》《保險法,,"規"就是國家發佈的88年100號,92年42號,97牟32號,2011牟8號文件,只有這樣才叫合理,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山村老者1


教齡二十年以上的且有教師資格證的原民辦教師應該轉正,辦退休應和公辦教師享有同樣的工資,或者給他們的補償提高,按照每個月一百再乘工齡。


紅豆豆遍天下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教育資源比較稀缺,我記得我讀書時,從一年級到小學畢業,多數是民辦教師在任教。

如今,教育資源與以前有著天地之別,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默默耕壇,無私奉獻的民辦教師。應予以一定的關懷,讓他們安享幸福晚年。感恩他們辛勤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