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日新增病例活動軌跡公佈!當前怎麼做?送你三“千萬”

今天下午2時,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上海市應急局局長馬堅泓,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成員吳凡,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處長尹欣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


上海9日新增病例活動軌跡公佈!當前怎麼做?送你三“千萬”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_

9日3例新增病例出入場所公佈

涉及徐匯、閔行、寶山

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介紹,2月9日0—24時,上海新增確診病例3例。根據流行病學調查,2月9日確診病例涉及區域和場所的情況如下:

徐彙區:尚海灣豪庭

閔行區:虹橋花苑、城市超市(虹梅路店)、虹六菜市場

寶山區:四季綠城(北區)


鄔驚雷表示,對查明的密切接觸者已全部隔離醫學觀察,對有確診病例的小區都已告知當地,並落實相關措施。

鄔驚雷介紹,上海公佈新增確診病例涉及的區域和場所,是疾控中心專業人員通過詢問患者、患者家屬,以及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實和分析後所獲得的信息,是病例確診之前的信息。這些區域和場所,是病例確診之前去過的。

上海開展新冠肺炎防控後,對各種區域和公共場所、交通樞紐、公共交通公具等普遍加強了預防性消毒和環境整治。獲悉信息以後,相關單位對這些區域和場所進一步加強了環境消毒。

新冠病毒在外界生存能力相對較弱,我們不必過於擔心。我們要儘量少出門,不聚會,加強個人防護。不可避免需要搭乘交通工具的話,一定要佩戴口罩,我們有時候習慣揉揉眼、揉鼻子,在現階段要注意,不要揉這些地方,特別注意勤洗手。


_

人員返程、企業復工雙重考驗

上海不能有絲毫鬆懈和僥倖

上海市應急局局長馬堅泓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復工復產有兩個特點:

一是停復工間隔時間長,保障安全壓力大。設施設備開停機故障以及員工流動、技能生疏可能導致事故,復工安全風險大。


二是疫情防控要求嚴,內防擴散壓力大。上崗人員返鄉、復工難度大,疫情防護物資缺乏、風險隱患多。


針對以上特點,上海統籌安全風險防控和疫情防控,堅持綜合施策、精準施策,採取了2項措施:

一是強化安全服務扶持。總的原則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堅持監管與服務並重。對所有企業發佈了“企業復工復產安全提示”,突出強調企業主要負責人必須在崗履責,重要崗位技術人員要在崗在位,員工教育培訓要全面到位,防止倉促開工引發事故。對危險化學品等重點企業按照“一企一策”“一點一措施”,通過點對點現場指導、專家上門指導服務等,督促指導企業制定復工復產方案,深入排查和整改消除重大風險隱患。在企業無重大安全隱患的前提下,對危險化品領域的企業、倉儲企業和加油站,採取安全承諾的方式,實施安全許可延期。為了避免人員聚集,暫停本市安全生產資格考試,相關證書到期的,在一定期限內繼續有效使用。行政受理工作鼓勵各單位儘可能採用“一網通辦”等有效辦法,受理窗口採取預約服務。


二是強化疫情防控落實落細。像抓安全生產一樣,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抓好企業與所屬街鎮、社區聯防聯控,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復工前,通過向企業和復工人員推送“上海健康雲APP”等信息化手段,由企業推送給復工人員,既能減輕大客流道口核查壓力,更重要的是能第一時間掌握返滬務工人員健康情況,有情況也能第一時間反饋到用人單位,及時告知用人單位提前採取疫情防控措施。復工後,鼓勵企業探索靈活變通方式引導員工分批有序到崗。通過向企業和復工人員推送“上海健康雲APP”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員工外出、接觸等情況管理,讓員工及時準確向屬地報告,做到“守好自己門、管牢自己人、做好自己事”。同時,屬地衛生部門也建立了很好的機制,會上門指導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當前本市疫情防控面對防輸入和防擴散的雙重壓力,面臨人員返程、企業復工的雙重考驗,不能有絲毫鬆懈和僥倖。

_

現在說拐點為時尚早

有記者提問,接下來一段時間,上海疫情發展是否會比較膠著?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成員吳凡表示,現在說拐點到來還為時過早。一段時間大家看到看每日新增病例數減少,感覺好像勝利在望。但是大家要理解,單日的數字,是有相當偶然性的。從上海近階段防控措施整理力度來看,總體趨勢平穩,防控是有力的。市民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講科學,尊重規律。呼吸道傳染病有自然發展規律,有流行週期和過程,現在還遠沒有到達流行週期結束的時候,每天的波動是正常的。

吳凡強調,現階段一定要做到落實、做細,無遺漏。“現在是考驗上海市民素養的關鍵時刻,”吳凡說,一定要做到三個“千萬”,“千萬不能麻痺大意,千萬不能心存僥倖,千萬不能放鬆措施。”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_

上海已制定33個領域121項疫情防控規範


新民晚報記者提問,上海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制訂了很多行業防控規範,涉及的部門也很多,怎麼確保這些規範得到嚴格落實?


對此,市應急局局長馬堅泓介紹,上海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推動14家市級行業主管部門聯動(衛生健康、經濟信息化、商務、住房城鄉建設管理、民政、綠化市容、市場監管、交通、郵政、教育、文化旅遊、體育、金融、國資等),按照職責要求和行業特點,制定針對性的防控舉措,先後形成了涉及33個領域的121項疫情防控規範。這些行業規範涵蓋了市民基本生活、公共事務辦理、公共場所設施等各個方面,並且細化到了每一個具體崗位、每一個基本單元,做到各類主體防控有據可依、員工自主防控有章可循。


市級行業主管部門深入基層一線駐點指導,區有關部門及時響應,制定了相應的實施辦法,明確各類主體責任,形成了疫情防控“六個抓”的工作格局(抓系統、系統抓,抓行業、行業抓,抓單位、單位抓),堅決把牢疫情防控各道防線。


下一步,市應急局將採取每天派出督導組的方式,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行業規範操作層面的指導,切實做到無遺漏、無盲區。為了做好應急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採取了局領導分片包乾聯繫的方式,將本市應急系統的防控工作抓實、抓細。根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市應急局將抓實抓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築牢防控疫情的強大防線,也希望全市各企業和單位積極行動起來,認真落實行業疫情防控規範要求,做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


_

上海市公衛中心17年前已預留應急醫療空間

相關預案現已啟動


有網友在討論,本市已啟動建設應急醫療用房。對此,鄔驚雷在今天的發佈會上解釋,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要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行“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是本市集中收治定點醫院。該中心早在2003年建設時,就已經預留了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空間和相應基礎設施,現在已經啟動相關預案,建設應急醫療用房,為防控疫情、救治病人提前做好充分準備。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郜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