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日新增病例活动轨迹公布!当前怎么做?送你三“千万”

今天下午2时,上海市政府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上海市应急局局长马坚泓,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吴凡,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尹欣介绍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况。


上海9日新增病例活动轨迹公布!当前怎么做?送你三“千万”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_

9日3例新增病例出入场所公布

涉及徐汇、闵行、宝山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2月9日0—24时,上海新增确诊病例3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2月9日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如下:

徐汇区:尚海湾豪庭

闵行区:虹桥花苑、城市超市(虹梅路店)、虹六菜市场

宝山区:四季绿城(北区)


邬惊雷表示,对查明的密切接触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对有确诊病例的小区都已告知当地,并落实相关措施。

邬惊雷介绍,上海公布新增确诊病例涉及的区域和场所,是疾控中心专业人员通过询问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和分析后所获得的信息,是病例确诊之前的信息。这些区域和场所,是病例确诊之前去过的。

上海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后,对各种区域和公共场所、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公具等普遍加强了预防性消毒和环境整治。获悉信息以后,相关单位对这些区域和场所进一步加强了环境消毒。

新冠病毒在外界生存能力相对较弱,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我们要尽量少出门,不聚会,加强个人防护。不可避免需要搭乘交通工具的话,一定要佩戴口罩,我们有时候习惯揉揉眼、揉鼻子,在现阶段要注意,不要揉这些地方,特别注意勤洗手。


_

人员返程、企业复工双重考验

上海不能有丝毫松懈和侥幸

上海市应急局局长马坚泓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复工复产有两个特点:

一是停复工间隔时间长,保障安全压力大。设施设备开停机故障以及员工流动、技能生疏可能导致事故,复工安全风险大。


二是疫情防控要求严,内防扩散压力大。上岗人员返乡、复工难度大,疫情防护物资缺乏、风险隐患多。


针对以上特点,上海统筹安全风险防控和疫情防控,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施策,采取了2项措施:

一是强化安全服务扶持。总的原则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对所有企业发布了“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提示”,突出强调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在岗履责,重要岗位技术人员要在岗在位,员工教育培训要全面到位,防止仓促开工引发事故。对危险化学品等重点企业按照“一企一策”“一点一措施”,通过点对点现场指导、专家上门指导服务等,督促指导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方案,深入排查和整改消除重大风险隐患。在企业无重大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对危险化品领域的企业、仓储企业和加油站,采取安全承诺的方式,实施安全许可延期。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暂停本市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相关证书到期的,在一定期限内继续有效使用。行政受理工作鼓励各单位尽可能采用“一网通办”等有效办法,受理窗口采取预约服务。


二是强化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像抓安全生产一样,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抓好企业与所属街镇、社区联防联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复工前,通过向企业和复工人员推送“上海健康云APP”等信息化手段,由企业推送给复工人员,既能减轻大客流道口核查压力,更重要的是能第一时间掌握返沪务工人员健康情况,有情况也能第一时间反馈到用人单位,及时告知用人单位提前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复工后,鼓励企业探索灵活变通方式引导员工分批有序到岗。通过向企业和复工人员推送“上海健康云APP”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员工外出、接触等情况管理,让员工及时准确向属地报告,做到“守好自己门、管牢自己人、做好自己事”。同时,属地卫生部门也建立了很好的机制,会上门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当前本市疫情防控面对防输入和防扩散的双重压力,面临人员返程、企业复工的双重考验,不能有丝毫松懈和侥幸。

_

现在说拐点为时尚早

有记者提问,接下来一段时间,上海疫情发展是否会比较胶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吴凡表示,现在说拐点到来还为时过早。一段时间大家看到看每日新增病例数减少,感觉好像胜利在望。但是大家要理解,单日的数字,是有相当偶然性的。从上海近阶段防控措施整理力度来看,总体趋势平稳,防控是有力的。市民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讲科学,尊重规律。呼吸道传染病有自然发展规律,有流行周期和过程,现在还远没有到达流行周期结束的时候,每天的波动是正常的。

吴凡强调,现阶段一定要做到落实、做细,无遗漏。“现在是考验上海市民素养的关键时刻,”吴凡说,一定要做到三个“千万”,“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放松措施。”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_

上海已制定33个领域121项疫情防控规范


新民晚报记者提问,上海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制订了很多行业防控规范,涉及的部门也很多,怎么确保这些规范得到严格落实?


对此,市应急局局长马坚泓介绍,上海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动14家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卫生健康、经济信息化、商务、住房城乡建设管理、民政、绿化市容、市场监管、交通、邮政、教育、文化旅游、体育、金融、国资等),按照职责要求和行业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举措,先后形成了涉及33个领域的121项疫情防控规范。这些行业规范涵盖了市民基本生活、公共事务办理、公共场所设施等各个方面,并且细化到了每一个具体岗位、每一个基本单元,做到各类主体防控有据可依、员工自主防控有章可循。


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基层一线驻点指导,区有关部门及时响应,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各类主体责任,形成了疫情防控“六个抓”的工作格局(抓系统、系统抓,抓行业、行业抓,抓单位、单位抓),坚决把牢疫情防控各道防线。


下一步,市应急局将采取每天派出督导组的方式,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规范操作层面的指导,切实做到无遗漏、无盲区。为了做好应急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采取了局领导分片包干联系的方式,将本市应急系统的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市应急局将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筑牢防控疫情的强大防线,也希望全市各企业和单位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落实行业疫情防控规范要求,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_

上海市公卫中心17年前已预留应急医疗空间

相关预案现已启动


有网友在讨论,本市已启动建设应急医疗用房。对此,邬惊雷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解释,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实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本市集中收治定点医院。该中心早在2003年建设时,就已经预留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和相应基础设施,现在已经启动相关预案,建设应急医疗用房,为防控疫情、救治病人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郜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