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補課機構應不應該關閉?你怎麼看?

下雨天沒打傘


你好,課外培訓機構應不應該關閉,歸根結底還是學生減負,家長家庭經濟減負的問題。

第一,隨著社會教育的發展,學生的學習競爭更加強烈,書包越來越重,各種複習資料越來越多,不努力學習就會落後,不努力學習就會淘汰,於是課外培訓機構順勢而生,五花八門,百花齊放。

第二,正是由於有市場就有生存,有培訓機構就有弊端。培訓機構的出現,確實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幫助,但是滋生出各種矛盾。比如在職老師上課不講,課後參與補課,賺取高額的補課費,或者老師在幕後推動培訓機構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生資源,變相地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以及家長家庭經濟的負擔,確實不可取。

第三,培訓機構的出現,由於老師的參與或者推動,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去,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也不敢違背老師的意願,更加順流而去,實在使人敢怒而不敢言,形成一定的社會負面影響。

第四,培訓機構的出現,缺乏有關部門的指導、督促和管理,形成惡意競爭,補課費漫天漲價,補課效果卻不盡人意,確實成為家長乃至社會的突出難題,使得家長、學生、教師和培訓機構的矛盾分外突出,引起了社會主管部門的深切重視。

第五,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通知中對於校外培訓機構做出以下幾點要求:要求存在重大隱患的,立即停辦整改;要求對於不符合辦理資質的進行停辦;要求對於無證經營的,進行依法依規辦證;要求不得超綱教學、不得提前教學、不得強化應試;要求培訓機構的一切培訓行為,必須向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備案,並向社會公佈;要求嚴禁組織中小學生科類等級考試及競賽,與招生入學掛鉤;要求堅決查處編制教師在課外補課,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課外培訓機構等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直至取消教師資格。

綜上所說,國家教育部門實實在在為學生減負,教育培訓機構的出現,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產物,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也給一些參與培訓的學生,提升了優越的學習空間。

如果校外培訓機構能夠依法合規的辦理,教師不要把它作為收斂錢財的工具,學生和家長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抉擇,不要盲目,不要隨流,更不要從眾,應實事求是,客觀對待。

以上回答謹代表本人看法,不與別人苟同,若有欠缺望一笑了之!




冰雨朦朦


小孩正在上初二,本學期的物理和數學都是報的20人的大班,但是一點效果都沒有。於是跟老婆商量著計劃換1對1的模式,其實心裡也沒有底,換了之後,到底能不能有起色,1對1小班一般都是400左右一次課,2小時,有些700元一次課,而且我們也去試了課,這個培訓機構都是小班教室,環境還不錯,但是授課老師都是20出頭的年輕人,經驗方面肯定會大打折扣,所以還是持懷疑態度,心裡泛起了嘀咕:一次課為什麼要700多,要知道20人的大班一次課不到200,教學質量真的有保證嗎,如果投入這麼大,沒有效果那心裡更失落。

本週六還去試了一次課,由於教室只能容納2個人,想進去聽一下也沒有實現,我也大概瞭解了一下,1對1沒有固定的教材,主要是根據目前學校上課的進度,查漏缺補缺,針對不會的內容進行講解,週中還會不定期佈置作業進行鞏固。

其實說實話,我還是覺得年輕老師的解疑答惑小孩能吸收多少,關鍵是這些年輕的老師跟其他地方的老師有優勢嗎,如果都差不多,我為什麼要選擇這麼貴的呢。還準備說先付費一般,如果有效果再付另一半,否則沒有效果,那不是貴得沒有道理,既然你有信心收這麼貴,就應該有信心提高小孩成績,所以有效果後收另一半無可厚非吧。大家覺得呢。

至於說因不應該關閉校外培訓機構,從內心來說,真的是想關閉,財力和精力對家長來說都有不小的壓力,主要是校內有些老師不是太盡責,更有甚者和校外機構有瓜葛,故意留些知識點不深入講解,暗示學生去哪裡補課。

要知道學生學習習慣不好,每個科目都在校外補課,真的不一定有效果,大部分家長都是花錢買心裡安慰,這其中就包括我,因為大家都在補,我也只有無奈順應“民意”了。


鄂浪淘沙


以前我認為校外補課應該完全撒消,現在看來我錯了。一個班有三、五個孩子補課還情有可原,如果一個班有一、二十在校外補課,那還真是你的教育本身有問題!你要一個大學的教授做小學六年級的題目,他未見得能考95分,不信你把教授集中起來考一下便知?


老朽20


本來就是社會毒瘤,哪還用問該不該!這跟醫院附近醫生開藥房一個道理。傻子都知道它的危害性。

這些機構的師資都是從學校分流出來的,且與學校有勾結,導致學生在學校接受不到應有的教育質量。這叫必須故意補課!我有鄰居是老師,就是這麼操作的。她在學校不細講,然後告訴學生去她家補課,再掙孩子一次學費。

明白人數一數它的危害性!


福智kJM


不應該啊,給那些沒有自覺力的白痴補習一下也正常,

不過好學生不會浪費錢是真的,因為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在電腦找盜版課,然後把沒聽懂的東西再補一遍。。突然開始羨慕好學生了。我家娃是好學生該多好。那絕對省大發了。


煮頁連繫方式


我先給大家大家說一個真實的事:我們這個城市裡,全市第一的一個高中,有這麼一個班級,班主任是數學老師,通常班主任任教的學科,班主任不怎麼抓,在學年也能排名中等,抓了,都得是前幾名,但這個班級的數學成績卻是全校倒數,通常倒數第一。

這個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背各種二級結論,學生背不下來,就對學生辱罵,懲罰。關鍵是背的結論絕大多數應用面特別窄,做題時幾乎用不到,比如,等差數列需要背30多條結論,橢圓也需要背30多條結論,這裡絕大多數結論應用很少,這就導致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做了很多無用功。當然,這個班數學成績學年倒數,該老師任教的另一個班級,數學成績也是學年倒數。

上述情況下,該老師的學生為了提高成績,只能選擇校外補習機構。存在即為合理!


升學規劃趙老師


必須關閉,現在校外校內互相勾結,上課不認真教,擠兌孩子們去課外輔導,有的還明目張膽為你介紹課外輔導班,他們也從中得利,如果禁止了課外輔導班,就斷了這些人貪念,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在課堂上得到應有的知識,還校園應有的知識土壤。


真實的話


去年,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表示:要大力規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嚴格辦學資質審查,規範培訓行為和內容。最近也有網友發帖建議:應該禁止校外機構補課行為。小編對此事如何看呢?

(一)禁止校外機構補課行為不是該不該,而是你能不能?

雖然被爆出校外培訓機構諸多的問題,雖然有部分校外機構因違規被查處,但是,你可曾見過校外機構減少?沒有。倒是有不少的圈外人士對這塊“肥肉”虎視眈眈,因為這個市場實在是太大太誘人了。尤其是家長的成龍成鳳的心理,無限擴大了培訓的市場需求。親子班,興趣班,學科補習班,層出不窮,這裡面的利潤有多大,實在是難以想象。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場,所以,就目前看,根本不要談什麼“應該禁止校外機構的補課行為”,因為不可能做到。

(二)機構的優勢?又有什麼劣勢?

機構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因為時間有限,它強調效率強調速成,老師基本是概括性講解,無血無肉,只是骨頭,時間長了,學生興趣必然減少,即使老師教學語言如何幽默,講解如何生動。所以,這種補課,對於那些自律的孩子是很有用的。但因為有些不自律的學生興趣難以達到,這些孩子就會索然無味,最終效果很差,白白花錢耗費精力。

(三)你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構?

正如上文所述,選擇補課機構要根據自身情況。*首先,學霸類學生。很多學霸說,機構補課確實有用,每個教師有不同的風格,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可以拓展學霸的學習思路。但那是因為學霸自律,自律的孩子多會是學霸。所以,自律的孩子選擇哪一家機構都會有用,成為學霸。

自律成為學霸

其次,如果是不自律的孩子,該怎麼辦?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那麼選擇負責任的一對一家教也可以的。為什麼一對一相對有用,因為只有一個老師,老師無處逃責。一對多可以輕鬆解脫,只要有好的(一定有),那麼責任就歸結到學生身上。

經濟條件不允許怎麼辦,那隻能家長來了。家長可以先慢慢培養孩子的自律品質,實在不行,就和孩子一起面對學習上的困境,實實在在地幫助孩子完成作業,完成預習複習的工作,加強學習的實效。如果家長不願意,那就無可奈何了。

家長的重要性

再次,老師幹什麼?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要老師幹嘛?如果孩子聽話,老師是培養孩子習慣的;如果孩子足夠用心,老師是不會讓孩子去外面補習的;如果孩子有搞不懂的,老師比家長更專業比機構更懂孩子。但是,對於不自律的孩子,老師可以做到比機構更負責,但是也很難做到像家長那樣一對一地用心,畢竟有那麼多的孩子,自家還有事呢!

老師能幹什麼?

最後,學科是不是也需要有所選擇?當然。曾經是東南大學現在保研北大的學霸這樣說,數學最有用。地理生物等學科,老師總結的也很好。

所以說,怎麼選擇機構培訓班?要根據自身情況,適合的才是最重要的。各位家長老師,你們以為呢?





English醬


你好 個人感覺 校外補課機構應該關閉 現在很多學校老師在校外都有開設自己的補習班 經常以各種理由要求家長幫助孩子報名補習 因為有利可圖 導致很多老師在課堂上的行為已經變了味道 不再是拼盡所能的教育祖國未來 家庭一般或者小有富裕的有能力的家庭可以負擔起補習班的消費 但是總會有一些家庭是負擔不起的 會導致很多莘莘學子 無緣學業 斷送前程 再者 以學校的管理制度都可以出現不負責任的情況 更何況這種以補習為名的謀利 又會有多少負責任的 說句題外話 我們作為成年人 上班賺錢 我們都想多賺少幹 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緩解疲勞 更何況小孩子 很早去上學 雖然看起來放學的早 但是作業也會讓孩子們做到很晚 很多時候我們成年人已經休息準備睡覺了 但是孩子們還有很多作業沒做 經常要熬夜到很晚 他們也會身心俱疲的 週末放假本身就是給孩子緩解疲勞的 但是很多家長強行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 各種特長班 一年四季 基本沒有放鬆休息的時間 比成年人都累 如果真心想讓自己的孩子學業有成 要補習 可以請私人家教一對一輔導 比一對多效果要好很多 要給孩子留有自由支配的時間 以防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 那樣會事倍功半 希望大家可以慎重考慮一下 是否值得


樊同學


不應該關閉。一方面,能考高分本來就是教育的培養目標之一。學校教育是基礎為主,也是大班教學,很難像古代私塾那樣因材施教。以初中學生為例,即使在名校,由於小升初招生搖號政策的普及,很難掐尖,生源差異很明顯,加之中考試題難度很小,導致老師授課時大多隻能照顧中游學生,優秀的吃不飽,落後的吃不了。課外機構若能一對一輔導,緊貼學校教育,對學生的錯題進行糾正,再舉一反三查漏補缺,甚至於挖深挖透,對於學生提分挖潛還是很有必要的,這一點學校教育替代不了。

另一方面,校外補課機構確實是良莠並存,但需要的是規範而不是取消。校外機構遵循教育市場化原則,辦學機制很靈活,好的機構對於孩子的培養大多比較負責,效果也很明顯,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家長買單,大家都不傻。對校外機構的規範,個人認為應該杜絕的是主講老師教學資質不夠違規授課,非文體類校外機構周內晚上補課,以及數外物化像學校教育一樣另編教材另立體系大班授課甚至是正課時間上課。實際上,教育是個良心活,很多名校老師周內是非常辛苦的,全年壓力也非常大,週末一堆事很多都得休息也顧不上在校外代課;像有些家長吐槽的課內不講課外講,在大家最為矚目的名校老師中絕對是極少數,真正有實力的名校及老師,一般也不主張學生在校外機構補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