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牽動億萬人心。疫情突襲,熟悉的生活彷彿被按下“暫停鍵”,但與生命有關的一切,正在全力加速與病毒賽跑。西安市衛生健康系統的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響應黨中央、團中央號召,全部行動起來,他們告別子女,安慰父母,穿起戰袍,毅然決然投入戰“疫”,充分發揮生力軍和先鋒隊作用。在我們西安,有這樣一群隊員,他們不像全國各地的支援軍一樣背起行囊奔赴武漢第一線,而是肩負起了一千萬西安市民的第一道抗疫防線,他們就西安急救中心轉運先鋒隊。

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此次迅速集結的第一梯隊先鋒隊員們是由十家醫院的醫護司組建,由於大多數人都是各醫院的專家骨幹,沒有過急救車出診經歷,在他們剛來的時候,很多隊員就出現了很大的生理、心裡不適應。先鋒隊駐紮在西安城北醫院,這是一個對於隊員們來說陌生、封閉的環境,為了避免大家可能被交叉感染,中心規定每個車組一個房間,不允許相互走動。在進行了轉運業務培訓,控感知識與防護服穿脫培訓後他們便迅速投入到了轉運工作中。與平日在醫院裡工作不同的是,每趟任務出診前都要穿上隔離衣,這是一個複雜的程序,隊員自己穿好得20分鐘,同事幫忙也得10分鐘左右,為了節約防護服,隊員們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一趟車加消毒出回來也得6、7個小時,紙尿褲便成了大家的必備品,由於防護服密封好不透氣,隊員們裡面的衣褲總被汗水浸泡的溼漉漉,加之冬季氣候寒冷,一到室外溼漉漉的衣褲馬上又變得冰冷,長期佩戴醫用防護口罩也使得隊員們臉上壓出力一道道印痕,有的甚至磨破起皮。除了隊員們生理上的挑戰,還有就是轉送患者了,其實每趟出車也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順利,有時候是病患和家屬的不理解不配合,我們的醫護人員就得一遍遍苦口婆心的勸說著,有時候患者是長期臥床無法自理的老年人,我們的醫生和護士就得擔任起擔架員的身份,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轉運途中全程守護在病患身邊,許多醫生護士還是女同志,在疫情面前,她們彷彿像一個個身披鎧甲的勇士。

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醫生馮君是兩個寶貝的媽媽,從1月21日進入了抗“新冠肺炎”的一線,就再也沒有回過家。有一天,馮君接到一個出診任務,在一城中村裡有名有發熱史的租客疑似死亡,由於出警警察沒有防護裝備,馮君克服了雙重恐懼心理僅帶領了一名女護士進入了患者房間,經查體後最終確認患者死亡。面對著隨時都有可能被確診“新冠肺炎”的病人,煩重的轉運任務和巨大的身體挑戰隨時可能將她擊倒,唯一支撐起她的就是每當想起兩個孩子的笑臉和作為一名醫者的信仰……

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何長江是此次新冠病毒感染轉運先鋒隊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小組組長,他的妻子也是一名護士。何醫生家有兩個寶貝,小寶一直在四川爺爺奶奶家,何醫生本打算今年春節回老家接孩子來西安過年,由於疫情發生,計劃全部取消,妻子也在一線,大寶只能託付給了外公。出診之餘在轉運先鋒隊指揮部裡,他只能通過微信視頻看到思念的妻子和兩個孩子。

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護士姬強強也是一位三歲孩子的爸爸,他的愛人同為唐都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從疫情開始以後,夫妻倆把年幼的孩子託付給了父母,紛紛投入了抗疫一線,由於轉運工作的特殊性,為了節省防護服,姬強強和他的同事們都會在出車時穿上成人紙尿褲來解決生理問題,以至於每當與孩子視頻,孩子都會叫他“紙尿褲爸爸”,這個無奈與辛酸的“外號”,姬強強說以後等孩子大了,他會告訴孩子2020年的春節都發生了什麼,如果孩子有意願,他也希望孩子以後能成為一名醫生……

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我們的隊員中,像這種為人父為人母,雙職工的家庭很多,可大家都為了一個信念,迎難而上投入到疫情防控戰,為人民群眾築就起堅不可摧的安全堡壘,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者的職責和使命。

為了讓第一梯隊全體隊員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做好繼續戰鬥的準備,第二梯隊的隊員們也馬上要迅速集結,對於新隊員的加入,有著轉運經驗的老隊員們也會和大家共享一些工作經驗,傳授一些轉運病人時的注意事項,叮囑他們多拿兩套換洗工作服,帶一些生活必需品,還會教戴眼鏡的同事們拿繩子把眼鏡綁好以防摘護目鏡或口罩時把眼鏡掛掉……從這些暖暖的溫馨提示裡,我們看到了一個並肩作戰的團隊,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們,他們把生死和家庭置之度外,踐行著醫者的承諾。

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生命漫長也短暫,他們沒有神的光環,同樣願為險而戰。西安正是有了這樣一批急救轉運鐵軍,這些閃閃發光的普通人,讓我們溫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願你們在花開之日,平安歸來

運轉先鋒隊 疫情不除 西安急救不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