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斤糧食的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貴,對此你怎麼看?

賣柚子的小夥子


有人說一斤糧食的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貴,對此你怎麼看?

題主這個問題,給我第一反應,是不信。怎麼可能一斤糧食的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貴呢?扯淡吧。然後,我查閱了一下資料,以玉米為例,有統計顯示,9月2日最高價格1.037元/斤(如下圖)。而生活中,即使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礦泉水也是1元/瓶,還別說貴的高達3-5元/瓶了。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利潤分析

糧食生產從備耕、購種、播種、育苗、施肥、田間管理、收割、晾曬等等一些列環節,都少不了農民苦心耕作,而且即使各個環節都按種植技術標準做得最好,最後還得看天吃飯。比如,如果在玉米、水稻授粉期的時候出現陰雨綿綿天氣,那麼,這一季莊稼收成又會降低不少,經歷了這麼多苦心經營,還不一定天隨人願呢。按一畝玉米產最高1200斤計算,從4月播種到8月收穫晾曬,120天,我們用極端算法,按照零投入計算,平均每天收入10元。這就是一家人種植玉米每天的總收入,按照一家人3-5畝計算,每天總收入30-50元。如果除了種子、化肥、農藥,我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剩。

因為我對礦泉水生產實在是外行,請懂行的朋友留言指導。

重要性分析

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從來沒有聽說過“民以礦泉水為天”,由此可見糧食生產對人類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做到每天不喝礦泉水,但是我們不能做到每天不吃飯。對吧?這樣一對比,孰重孰輕已經一目瞭然了。

突然,讓我想起了曾經有“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論調,這不應該是我們社會向前發展過程中願意看到的。其實,這種情況已經在改變,“糧食直補”和“最低價保護”就是為了保護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不正常的情形一定會得到改變,農民臉上也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是東哥解三農,歡迎交流你的看法,共同交流。


東哥解三農


我來說兩句,人說一斤糧食還不如一瓶礦泉水的價格,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的看法,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個人口大國,糧食是國人的生活基礎。糧食的價格過高,直接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飢飽。所以,國家在糧食價格有著嚴格的規定。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協定。才有了今天糧食市場的價格開放,為什麼糧食價格開放後價值升不上去呢?那就是國家進口了大量的國外農副產品。為什麼國家放著國內價廉的糧食不大量採購呢,這就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結果。.市場價格自由化,因為國家也是家,那裡產品優質價格合理就在那裡採購,大家明白了吧。指於農民的糧食不如礦泉水價高,那隻能說兩者不在一條線上罷了。


姚社朝


這種怪象由來以久!可能是有人不吃人飯!只喝礦泉水吧!按糧食與礦泉水的單獨牲!人須要輸出的工作量來算,糧食遠遠大於礦泉水!但是一直一來,礦泉水的價格高於糧食!當然礦泉水做為救急用水,還是很有作用的,但與糧食相比,還是低於糧食的!人可以隨手倒掉一瓶礦泉水,而對糧食,每個人都不會隨便倒掉的!因為自古人們對糧食都有著一種感恩之情。真不知道礦泉水這個價格是怎麼定的!以什麼做的依據!!!


閒人97208301


此話不地道,一斤糧食的價格不如一瓶礦泉水。超市的袋裝米,5一一6塊錢1斤的是普通價,還有更貴的超過10塊錢每斤,連散裝米都4塊多每斤。

再去外貿部問問,象印度、越南的糧食多少錢每斤?如今農貿市場上還有那樣農副產品不貴?

別再替人打抱不平,誰替那些每月只拿1千多的言語二句?


老段康寧


這個說法有道理。以糧食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的價格不斷提升,就連飼料的價格也在漲。但是,糧食的價格卻不見漲。就以玉米為例,大約20多年了,始終在一公斤兩元左右徘徊,很少超過兩元。所以說,糧食變成食品,中間商不少賺錢,農民卻沒有得到實惠。


漫漫廚師路



手機用戶56743934080


從古至今都是讓農民不死不活的過。



預約幸福157011383


都不懂你問這個問題經過細思量嗎?

首先,不說別的,就是如果一個普通民眾的必需品要是達到高價,請問那物價得是什麼樣了?

其二,比如,水廠出來的自來水有那麼貴嗎?畢竟礦泉水是經過商家加工包裝大力宣傳出來的商品。同樣,糧食加工成掛麵,高級掛麵,方便麵等商品呢?


wohenaiwodejia


糧食比較剩餘,就就出現浪費現象;紅軍長征時期幾粒糧食就能救話一個人命,礦泉水是高消費品,是淨化水,它不能停飽人們的肚子,糧食則需要農民辛苦勞作半年才得以收穫,它的得來有農民漢水和辛勞。而水除海上、沙漠上,到處都有現成的水給人和動物喝。所以中國人應重視糧食安全,不要象豬價升三四拾元一干克才重視,如果糧食象豬一樣,哪中國則會大亂,所以國家高層要衝分重視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和市民節藥糧食的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水和糧食的主次之分。


用戶37567797086


一併礦泉水比糧貴路人皆知。所謂礦泉水從自來水接根管,通過幾過過程的流動處理就成為了"礦泉水”,拿到市場起碼2元一小並。與一斤到口的糧食生產程序和勞動強度無可比。而農民生產的糧食只賣到1元多一斤。現在農田拋荒雖與年青外出打工有關聯,但糧食收購價低,投入高,回報低同樣是挫傷農民種糧積極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